|
查看: 183|回复: 0
|
福建古人類歷史推到18.5萬年前 搶救「炸藥包」下的萬壽岩遺址
[复制链接]
|
|
|
搶救福建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萬壽岩的故事。圖為萬壽岩。(福建日報)
大陸央視報導,在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鎮岩前村西北方,一座壽桃形孤峰靜臥於群山之間,這是開啟福建遠古文明神祕大門的萬壽岩遺址。
萬壽岩遺址由靈峰洞、船帆洞等遺址組成,是華東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它的發現把福建古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到18.5萬年前。
但20多年前,這座珍貴史前遺址曾面臨摧毀風險。
萬壽岩屬喀斯特地貌,山上的石灰岩是優質礦產,可作為助溶劑和沉澱劑用於鋼鐵冶煉。上世紀七十年代,三明鋼鐵廠花鉅資買斷了萬壽岩的開採權,一開採就是20年。
當地村民聽到開採的爆炸聲越炸越凶,擔心歷史悠久的萬壽岩可能隨時消失,於是寫下呼籲書,要求把萬壽岩保護起來。
一邊是投鉅資買斷開採權的企業,一邊是堅稱「山裡有寶」的村民,雙方爭執不下。
萬壽岩何去何從?1999年9月,福建省博物館文博研究員陳子文來到萬壽岩。作為萬壽岩遺址搶救性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他此行關鍵任務就是和當地考古人員在一個月內給出結論--萬壽岩是否值得保存下來?
在周圍山體傳來的爆破開採聲中,陳子文帶領考古隊開始緊張工作。
起初,挖掘工作並不順利。兩周過去了,考古隊仍一無所獲。直到挖到距地表1.7米深時,鵝卵石鋪就的地面露出端倪。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1萬年前就已滅絕的巨貘牙齒,及多件年代更為久遠的人工石器。
雖然考古挖掘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爆破採礦卻並未停止。
出土石製品等鑑定後,1999年12月底,福建省文化廳向福建省政府提交《關於三明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保護有關情況的緊急彙報》。
2000年1月1日,新世紀第一天,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習近平就這份文件特別批示:三明鋼鐵廠「立即停止爆破」;三明市政府要「協調、幫助三明鋼鐵廠盡快在異地選定新採礦點,做到保護文物和發展生產兩不誤」;省文化廳要「進一步做好遺址群的發掘、考證和保護工作,爭取有新的重大發現」;「由省財政撥款50萬元(人民幣。下同),用於遺址群的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
這份批示將萬壽岩遺址從「炸藥包」搶救下來。
據測算,以當年三明鋼鐵廠產能,萬壽岩僅地表石灰岩儲量,就可供三鋼開採使用100年。一位為萬壽岩遺址保護奔走呼籲的人士感歎:「能捨棄一時經濟利益,毅然決定支持保護遺址,沒有驚人睿智和長遠戰略眼光,是不可能做出這樣決策。」
畫定保護紅線,成立保護機構,實施文保工程,開展環境修復,萬壽岩遺址自此被小心呵護。20多年過去了,如今,萬壽岩已蝶變為集遺址展示、科普教育、學術研究和生態旅遊為一體的主題遺址公園。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