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89|回复: 0

当群体成为野蛮人 ——走进《乌合之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9-2025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道|杨佩丽

摄影|王宥文

书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

反复阅读《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一书,深深为Identity Lab主创人蔡伟雰带来的生活启发,进而开启对时尚审美与人生哲学的对话。

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自己的内心。其实情况却不是这样。我们都以为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然而现实中许多看似不理性的行为却是每天重复在发生,究竟是为什么呢?向来喜爱阅读的蔡伟雰翻开《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从容不迫地以内容解析群体心理。

让人惊艳的是,当初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购买此书的她,却早已把文中精辟解说融会贯通于生活与事业上,让自己明白了群众的力量而保持不随波逐流的清醒。

书本《乌合之众》作者勒庞
作者勒庞的思想不只是理论,也影响蔡伟雰看待品牌、设计、甚至自我形象认同。
剖析群体的惊人特性

饱览各类书籍的蔡伟雰喜爱阅读也经常购买实体书本。“每次出国时我都至少带着10本书。阅读是我的一种享受,也是让我安心的方式。”

她坦言,最初是被此书名吸引,误以为是心理学读物,因而买下准备在飞行旅程中好好品读。翻开书后她才发现,这本书是一本横跨社会、政治、宗教与人性观察的思想巨著。“它让我看见群众心理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决定,甚至人生轨迹。”

书读到深处,是生活的投影,是反射现实的一面镜子。

“勒庞在书里不断重复着‘群众的力量’,群众的力量是会让人迷失的。简单来说,群体的特性之一是急躁、易变和冲动。”她分享道。

据书里记载,群体中的人,大脑功能是处于停沸状态的,最活跃的是脊椎神经,群体的行为完全是脊椎神经刺激之下的本能反应。就此意义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将群体视为一个对文明一无所知却充满了破坏欲望的野蛮人。

勒庞说,群体的思维或行为与原始人非常相似。

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体就一无所取,事实上,群体的行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他们往往表现得异常的完美。只不过,这种完美的表现与群体中的每个人的大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群体行为是不受大脑支配的,他们之中每个人的协同一致的行为只不过是他所受到的刺激因素作用于脊椎神经的结果,就像刺激青蛙裸露在外边的神经,所有的青蛙都会 “惊人一致”地表现同一个动作。

书本《乌合之众》蔡伟雰
蔡伟雰: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启发,从品牌精神对应回勒庞所说的‘群众精神’,让我看懂了时尚的独特性,而不是跟风随波逐流。
刺激因素产生控制

而对于群体而言,任何一种刺激因素都会对他们产生控制作用。因此群体的反应会随着这种刺激因素的变化及强度的变化不停地发生变化。

所有施加于群体的刺激因素,也同样作用于独立的个人,而且孤立的个人也同样会对这些刺激因素产生感觉或反应。

但是,与群体中的个人不同的是,独立的个人意志和意识却仍然是清晰的,仍然在发挥作用,他的大脑会警告他:受冲动的摆布是不可取的。因此独立的个人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这种无意识动机的摆布。

书本《乌合之众》
书中提及“群众力量”带来迷失!
群体感染力 让人丧失理性

在现实生活中,蔡伟雰曾亲身经历某次在海外推介活动中,现场因优惠券分发不均而引发群众情绪失控的示威。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群体的感染力,什么是勒庞说的‘理性丧失’。群体中的人,不再是他们自己,而是被情绪牵引的盲目个体,他们甚至不能好好地沟通。”

勒庞认为,当独立个体受到刺激时,大脑会告诉他不要冲动,但是成为群体一员后,他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人会因此丧失理性和责任感。

对此,蔡伟雰深深认同:“你会发现,那些我们以为独立的成年人,其实很容易受社群、社交媒体、同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她说这让她更珍惜独处与清醒思考的时间,“我喜欢在最清醒的时候思考,那是我与自己最真实对话的时刻。”

家庭教育能抵御盲从

在这个众声喧嚷的时代,我们改如何辨识群众的缺失,让自己重拾理性,提升思辨事实与真相的能力?蔡伟雰提及母亲对她从小的教育,5岁时开始教她保护自己、教她情绪管理、教她说话要慎言。

这种来自原生家庭的情感与思维塑造,也与勒庞在书中提出的“民族精神”、“家庭教育影响群体倾向”形成巧妙呼应。她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尤其是在孩子未成年的阶段,是他们面对群体暗示最初、也是最关键的抵御能力。

影响审美与商业行为

“勒庞的思想不只是理论,他也影响了我看待品牌、设计、甚至自我形象认同。” 蔡伟雰如今是Identity Lab的主创人,旗下经营着国际时尚品牌SHIATZY CHEN(夏姿·陈)在马来西亚的独家营运权。谈到自己与此品牌的结缘,正是对“群众心理”的一次挑战与转化。

“我发现当每个人第一次穿上夏姿·陈的服饰时,都像隐约遇到了隐藏的自己,优雅的时尚风格仿如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每一道衣裳的皱褶里悄然绽放。这是当我第一次遇到此品牌时,心里便有的赞叹。”这让她重新思考了大众审美与个人气质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常因为品牌热度、流行趋势就盲目跟风,但这正是《乌合之众》里所说的‘形象思维’,即群众只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而不是真实合适自己的。”

她强调,服装是一种美丽的无声语言,是表达你内在气质与意图的方式。“穿对衣服,会提升气质,也能展现你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夏姿·陈”之所以特别,在于它不迎合潮流,而强调穿出属于东方女性的独有美学。

创独一无二的品牌精神

她说:“夏姿·陈品牌创办人王陈采霞女士深谙延续中国精工艺术之必要, 相信唯有采纳融合自身文化美学,方能开创独一无二的品牌精神,因此以敬重而深远的态度,冀以中国文化为品牌特色,贯穿西式立体剪裁,塑造国际化而大气的现代中国时尚风格。时尚的发展历程一再揭示着原创的重要性。这种独特就像一种沉睡的美学,一种需要你自己去发掘的内在呼唤。”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启发,从品牌精神对应回勒庞所说的‘群众精神’,让我看懂了时尚的独特性,而不是跟风随波逐流。”

书本《乌合之众》
群众容易被鲜明的形象所打动……这对蔡伟雰在独家营运夏姿·陈的品牌服饰都有着深刻影响。
用坚持对抗群体趋势

“群众让人盲目,但坚持让人清醒。”

这本书让蔡伟雰体认到,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系统,很容易被“趋势”挟持而失去判断力。

她说:“不只是服装,人生的每个选择其实都在经历‘群体的拉扯’与‘个体的觉醒’。”

她也特别提到:“坚持是最难的事情,尤其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但正是《乌合之众》提醒了她,要警觉“你以为是你想要的,其实可能是别人想你要的。”

“《乌合之众》让我知道,要不受他人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保有理性,选择清醒地活着。书的力量,不在于你看懂多少,而在于它如何反射你的生活、触动你的思考,并最终,启发你的改变。”

【内·文·简·读】

借故事记载从古看今

在今天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仍然会在狩猎活动以及战争之前,举行规模宏大的祭祀仪式。当狂热的集体舞蹈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巫师就会进入一种异常的意识状态,人们便相信他们激活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因而可以游走在宇宙的任何一个空间,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并赋予部落民众以额外的能力。

而在古罗马时代,任何政治决策都离不开一句著名的座右铭:“要面包也要娱乐。”在罗马民众的眼中,宏大壮观的表演构成了幸福的理想,除此之外,他们再无所求。

引发高涨的热情

根据记载,当角斗士一出现在圆形剧场中央,每个观众都会瞪大眼睛看着,力图看清楚他们是何许人也。观众们不但有着高涨的热情,参与的声浪也很高,倘若有角斗士仓促上阵,就会遭到观众的起哄,甚至有情绪激动者从座位上站起来,一面跺脚,一面手舞足蹈,威胁角斗士。

不仅如此,观众之间也发生矛盾,有时因为对某个角斗士的评价出现差异而大打出手。刹那间,观众席就会变成拳脚表演场。

当实力较弱的角斗士不敌对手的时候,观众席上立即会响起嬉笑声;就连妇女在内,有时甚至是供奉灶神的贞女也会站起来,不仅做出拇指朝下的蔑视动作,还严厉谴责打得不好的角斗士,并威胁要揍他们。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因为形象的暗示而产生的感情十分强烈,因此,就像暗示通常所起的作用一样,它们倾向于变成行动。

情绪高涨分不清事实

即使到了现代,这样的故事我们也时有耳闻。

在某个大众剧院中,剧院经理仅仅因为上演了一出让人情绪低沉的戏,就不得不保护那扮演叛徒的演员离开剧院,以免他受到那些义愤填膺观众的粗暴攻击,尽管叛徒的罪恶不过是剧作家想象的产物。

可以说,这样的故事是对群体心理狀态的最好揭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10-2025 08:09 PM , Processed in 0.10895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