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kk_0

活着就是为了把人性修成佛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4-2024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4-4-2024 11:28 AM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好人。

做不到好人,讲半句好话都行。

看你开的帖和你的回复,那你一定不是一个好人。


@ilovet @lalakia2012 @白猫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4-2024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像秋天般的夏天 发表于 4-4-2024 11:32 AM
看你开的帖和你的回复,那你一定不是一个好人。

这个人已经走火入魔了。。。在这个人的眼里,全世界的人都是坏人, 没有一个好人。好人也是假的


没得救了的这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24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像秋天般的夏天 发表于 4-4-2024 11:32 AM
看你开的帖和你的回复,那你一定不是一个好人。

有时他的回复确实极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24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ilovet 发表于 4-4-2024 11:35 AM
这个人已经走火入魔了。。。在这个人的眼里,全世界的人都是坏人, 没有一个好人。好人也是假的

人家不同意他的观点就是畜生,神经病。我估计他是一个单身的中年人所以性格古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24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像秋天般的夏天 发表于 4-4-2024 11:39 AM
人家不同意他的观点就是畜生,神经病。我估计他是一个单身的中年人所以性格古怪。 ...

他的世界就只有网络...悲哀



看来病得不轻。。。他的想法里只有佛才能打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24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nkrenp 于 4-4-2024 08:56 AM 编辑
素还真 发表于 4-4-2024 03:28 AM
学佛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好人。

做不到好人,讲半句好话都行。

不是,是要解脱轮回。应该是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聪明人才可以涅槃。解脱轮回,去除到自我就可以了。

因此你是聪明人,坚持做一个好人,但要修出智慧来。

确实我们都不太正常,因为我们就像很喜欢collection。明明只有一副body,不知买这样多件衣服,堆到像山那样,是为了什么,好像以为自己有几千年的寿命。

身口意要一致,与其说好话,不如说实话。但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可以在忿怒时控制到自我,说上好话,是一种修行。但不是奸诈阴险虚伪……。

一般而言,你自己的行持比较重要,你能生起更多悲心,就会感到大家都是因为无明……。
如你见到那只出家猫,你觉得它应该有一个猫碗、猫水盘和猫食物,可以的话,你就供养它。
故事发展下去,你和那只出家猫建立了感情,但是有一天你和它玩时,它咬到你流血,你当下的反应是怎样?事后你体会到什么?
又可能有其他事故发生。
其实你觉知到自己的习气,然后修正到自己,是一种修行。

你多持感恩心,例如:虽然是恶言恶语,但是你感恩有耳能闻,不是聋子或者有耳疾之类。你听了这样多佛法,你应该有更广大的心去接受……。

大约是这些。

业力不可思议,网络公开发布,有可能广为流传下去,而人人的心性皆不同,读了产生未知的念头,往往功不抵过,因此呢,出离心始终是好重要,确实是要出离完所有所谓现实、虚拟、轮回……。我一直有在勉励、劝告和呼叫自己要戒除到。希望做到。

我一样是忏悔,以上一定有漏且不足,但如果以上有功德的话,我回向给出家猫,希望它早日解脱成佛。希望行文中法喜充满,获益匪浅,警惕告诫改正所有不良的起心动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4-2024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nkrenp 于 5-4-2024 07:16 AM 编辑

为什么这样多「此帖仅作者可见」。

我觉得存在,你自己都有读过这本佛经,他都没出家,是位居士……,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或者你忘记或混乱中,那样就休息下……。
修行是修正自我,因此修行也是修心……。

ai回答或者有些启示,这就像ai对佛法所理解到的东西,但其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指正: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情感或信仰。然而,佛教的基本教导之一是通过修心来实现内在的成长和觉醒。修心是指通过冥想、行善和内省等方法来培养内在的平静、善良和智慧。这种修行可以帮助个人摆脱痛苦和负面情绪,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幸福和满足感。因此,对于许多佛教徒来说,修心是他们实践佛法的重要一部分。

你都看到出家猫,你将你所写所惑等等的问下,听听大师怎样开示你。
我记得我有问过,你学佛是不是越学越快乐,虽然做人不是求开心,但是你觉得不觉得大多数的佛大师们都是非常开心的,你都搞了二十年,评估下到底修到怎样了。
不然我一语、他一言、你自思……最后多数不了了知,自己呢,就像道业未成,几可惜啊,就像这二十年,你会读佛经、打坐念经……,都不去玩……,这样的付出,是要知因为佛教有不同的乘和不同宗派……。
既然人身难得、时间不多,这不关好不好,而是这个修道可否去到西方极乐世界、解脱轮回或成佛。
我觉得,要知道自己修什么,为什么,实际上,我仍是有种ya ya wu,所以我都唔知点。
或者你有这样的条件因缘等等,就像去参学,看下自己所学的。不知这是不是叫精进。

我是加多一个感觉:我们容易钻牛角尖;或者一直都是这样的论调,就像痴根,来来回回都是这种想法;或者就像告知:我说话就是这样的态度,但不代表我没礼貌,理真气壮;或者有一种所谓的坚持,盲目相信;就像认定了谁是坏了,这个印象很难改变了;好像永远都在那个漩涡里,没办法离开这样的深渊。个人而言就像难以察觉,或者好享受。这应该是有很深的习气,非常顽固、好执着、唔知痴左几多条、几耐既根……,有些像无限轮回、无限loop,修行或者有可能就像repair action,什么影响行为,目前感到的是个心。不修行,就继续随着无明、愚痴……不断地加深。
因此回文之前,出离,亦有离开这样漩涡和深渊,包括自己不在漩涡和深渊里,不会近漩涡和深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24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nkrenp 于 21-4-2024 07:03 AM 编辑

即是我写佢。我礼敬佢的慈悲心,我再礼敬佢的菩提心。还有再再礼敬佢的虔诚心等等。I salute you.

人家没钱吃饭,他请人吃饭,这是善心。
同样地人家没钱吃饭,他请人吃饭,他是出自悲心。
善心就是对外境的生起;悲心是源自内心。
因此菩萨的悲心,是没有着相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很有善心,其实就像在演戏。这亦是为什么善心的功德好少,甚至没功德,不是功德。但是我们依然赞赏有善心的,只是可能我们会更赞叹具有悲心的。

有智慧的是不执着智慧,但会培养悲心。这个悲心会促使,就算今餐没吃饭,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有悲心,所以他明白,因此他的悲心,会促使他更进一步的慈悲,对于这个悲,给于慈,因此他可以忍辱……,这一切其实没离开过菩提。
一般可能会认为悲心不好,就像整天都哭,但是他应该会感到无比的快乐,他的悲心有挂钩菩提。
就像如果一个人证到初地菩萨,他的布施行为非常显著,只要当有人要他帮助,他只是听到而已,还没去帮助,心里的快乐和证到声闻缘觉是一样的,因此我们难以想象这到底会有多快乐的帮助。但并没有为或追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5-2024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鸣呼哀哉!
《宗镜录》:「一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孟子.梁惠王上》:「明察秋毫,不见与时偕行。」
《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庄子.人间世》篇末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佚名:「骏马食于朝,骥足于宵。」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德经》第十九、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https://www.sinchew.com.my/20070 ... %E5%AF%B9%E4%BB%98/
12/09/2007
……
知多一点
1953年动物法令44(1)(a)条文,任何人若残酷殴打、踢、虐待、骑乘、驱策、超重负载、激怒、惊吓动物,或(1)(d)条文,恶作剧或不合理的情况下做出或省略任何举动,造成动物承受非必要的疼痛或痛苦,将在防止虐待动物条文下被控,一旦罪成,将被罚款200令吉或监禁6个月,或两者兼施。

在刑事法典428条文下,任何人涉及杀害、毒害、残害或致使一只或多只价值5令吉或以上动物丧失用途,一旦罪成,将被禁监高达2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在刑事法典429条文下,任何人涉及杀害、毒害、残害或致使某头价值不拘的象、骆驼、马、驴、水牛或牛,或某只价值25令吉或以上的其他动物丧失用途,
一旦罪成,将被禁监不超过5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https://www.enanyang.my/%E6%97%B ... 5%E9%A4%90%E9%A6%86
2019年08月02日
……
律师:杀猫狗可被罚款判监

律师李凯业披露,我国没有法令说明狗肉是合法食物,但在2015年动物福利法令第30条文,则说明屠杀猫狗均属于不合法,在相同法令29条文,则是禁止残忍虐待动物。

“在上述30条文下,一旦罪成将面对罚款最少2万令吉,最多10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3年;然而,遗憾的,还未有任何援引此条文的判例。”

他说,在1953年动物法令第44条文,任何对动物包括大型动物、昆虫、野生或家养动物,遭到毒打、虐待及残忍对待皆属犯罪;一旦罪成可罚款200令吉或监禁6个月。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一》:「除灭一切诸心毒,思惟修习最上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人回向得究竟,心常清净离众毒,三世如来所付嘱,住于无上大法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24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像感到某网民的情况,他常常好钟意使用「佛教警察」。就是意味有人批评他。
  我个人就认为,如果这个或这些「佛教警察」认为他和普通人没什么分别的话,那样可能不想他成为佛油子。
  就是,佛教徒和普通人的内心是不一样的。
  如果自己学佛,是为了想得财、希望谁得到不好的果报、自己往生后可以去佛国土享福。
  其实以上的例子和普通人喜欢钱、有嗔恨心、喜欢享乐的心是没什么分别的,因此我个人都感到,如果听闻了不少的佛法等等,搞到像佛油子,是比普通人糟糕,因为普通人没接触佛法,所以会那样,而他是追求佛道的人,就不能那样了。我觉得那个或那些好可能是好心人,是他的老师才会做的,亦祈愿他能成佛。
  假设「佛教警察」是想打击他的话,其实他没生嗔恨心、他明白因果报应、他分析下戒律,就这些例子,是否有一种显然他是和普通人不同的。这不是分别,而是他皈依成为佛弟子,并跟随佛陀的修行,至少保护到他,乃至解脱或成佛。就是佛法珍贵之处。

  我应该觉得佛大师们都好开心,所以认为学佛越学越开心,但其实佛陀是外出时,感知到苦和悲,才开始修学佛法,因此那些自以为活得好开心、好快乐,应该未具足因缘。第一个圣谛是苦,亦是意味苦是轮回的真谛,或者可能我们感到现在好开心,开心到想喊;几好啊,没什么不好;偶尔有些不开心,认为那是小缺幸就开心回;那些其实是无病呻吟,那样浅层的都认为好苦了。这些彷佛是安慰剂,没反应到实相,所以未证到苦谛。在未证到苦谛,我会认为of course就摆脱不到苦。因此精进是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无苦,还修什么?然而离苦得乐是一个目标,是告知,如果离不开苦,是无办法得乐,但这个苦是轮回之苦,乐是法乐,深度的,但更进阶不会局限于此。
  开心不开心是其次。不应以开心或不开心去评定佛大师们的修行。因为没什么值得开心,或者不开心时,要怎样呈现呢?慈容布施时,并非讲述内心开心或不开心。切洋葱,其汁入眼,他会哭,不是意味他内心处于伤痛。

  我不会是原创,都是源自佛教的内容,只是贴下。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亦同样讲明对佛教徒的要求是高的。正因人道苦乐参半,所以易处于求苦求乐的囹圄中,亦同样讲明佛教徒都具有出离心。
  做不到,都要知,知就要试下做到为止,我会认为这样的简单就是发心,而这个发心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因为发自内心的心,究竟是么心呢?世俗里的人心多数是染污了,所以佛教徒要有十无量心,而这些心是修出来的。还不止这些修。因此如果言play。佛法会是最有益处的play。亦是最具意义的play。同佛法play不会被欺诈。继续play下去,会有play完的一天,不必轮回,不会一直loop,不用无限repeat。利他自利,自利利他的auto mode。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24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这有否启发性?他见到两个新人去跑步,还寄望他们可以坚持至少半年,过了一个月后,他再也见不到新人们,以为他们坚持不到,又建立了知见。其实有好多原因,例子:他们发现有比跑步更有趣的运动,所以就没去那儿跑步了。他们一样有坚持运动,不过没有告知而已。然而你要获知这,应该同以下有关。你的出发点是什么?是追求真理,还是什么?要了解自己。

一个人遇到一些人事物建立了不正确的知见,然后他去想看听问等等,又遇到不正确的知见,那样就抱了很多不正确的知见去巩固自我。这应该都是源自佛大师的想法,所以节录简短了和大约:「不想把佛陀的真理,变成我们我执我见,徒逞口舌之争,因为这是很悲哀的。」佛大师亦不想我们伤害自己,佛大师们很有慈悲心,所以我会觉得佛大师们是为了我们好,会呼叫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广种福田等等。为什么呢?
或者在最初生起不正确的知见时,所有都会告知:「没有这回事」、「并不是这样」、「哪里有」、「有问题」……,你的知见就会被矫正,就不会搞到越来越严重。是有可能,有碍修行,因看听感到这样的言词、语调、态度等,会畏惧不安、好扰乱、失望等等,所以想远离,回文以上,他没再跑步,因为在取舍中,他认为用那时间,拜佛、发愿等更有意义和深度。其实他的运动在清净中。他相续中的发心没变过,但我们不知道而已。
我觉得佛大师们都会想答想帮等等,但我们亦有因缘、根器等,未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了解解,而佛陀亦用了几十年时间告知实相般若。佛大师的慈悲愿心是希望众生能够悟菩提,佛大师内心的渴仰,我们怎样知道,所以不能用自己知见去解读。佛陀的追随者,就要皈依三宝等。

然而是耶稣的追随者就要听纵耶稣的诫命等。
马太福音 22:37
最大的诫命
…36「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 37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 38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他的亦如是。

我觉得,如果在梦里会求耶稣,而耶稣又出现,应该是耶稣的福音已传入这位信徒的心里面。如果目前苦没良师道友,那就继续阅读和听纵耶稣的训话等。
道可道非常道,名不名非常名,如果谁是追求大道,继续依己的知见发展下去,最终会怎样,不知道。
算是个人的自由心志,不能怎样。

而我认同「聪明的人做恶事下恶道;聪明的人做善事上善道,但两者都是愚味的,唯有智慧的人,可以解脱轮回。」我信佛大师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24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可以批评,但在批评他人的同时,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傲慢和妒忌?<ai有份参与的標题。>
我主观认为,当你伸手指正时,你抱着自己正确的想法去指出,一共有五根手指,二指头是指正他人,三指头是认为自己正确。
礼貌的指法,「一根手指指向他人,四根手指指向自己」,一指头是指正他人,四指头是认为自己正确。
我觉得,它是不想我们那样傲慢和妒忌。越少的指责或者无指责,是因其心没傲慢和妒忌,才是正确。为什么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会不会我们都有着难以察觉的傲慢和妒忌。
我再估,你去观他人之过,你多数认为自己正确,你可能沾沾自喜,这里是有傲慢的,因为认为他人错,自己正确;你不比较又怎知,谁对谁错,你有否妒忌,难说,但是你有希望他能够纠正到吗?帮到他吗?青出于蓝吗?等等吗?
我不知是否观到自己的过错,认为要意识到自己的错,就算没人指责,可能不是因为自己正确,而是被自己的傲慢和妒忌支配了,所以我想忏悔、发愿和回向广大菩提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7-2024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nkrenp 于 12-7-2024 01:53 PM 编辑

悭吝有过患,为富不仁皆因贪和痴。
如果不是悭吝,而是连1分钱等等都感到苦难,杂宝藏经.卷六(七六)七种施因缘,有七种不损财物的施。其他都有提到还可以怎样施,但我就没能写完那样多,亦可能未知,要自行发掘和实践。
眼施、和颜悦色施、言辞施、身施、心施、床座施、房舍施
相对地,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四章善恶并明,有十事为恶。
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恚、痴
我觉得是有损财物的取,财物亦不一定是有形的,然而例子,一个人恶口的话,使所有恚,其实他实际上得到些什么?会多了1分钱?反而有损言辞施等等。在十事为恶,就算取得好多分钱,在没发露忏悔等等下,最终都会下堕。更何况实际上什么有益的都取不到。
再者,他是可以有好好的言辞,使人心宽坦等等,就像人人齐欢笑,不会眼泪掉,因此何必太伤人心等等呢,而这好好的言辞,亦会行使回他自己身上,感到语良心安。并非是为了取悦他人等等,而是这样的施,就像包含眼施、和颜悦色施、言辞施、身施、心施了。亦是指恶,是会伤害太多和太深。
唉,有善就精进;有恶则忏悔。
就像他的善虽然在价值上是得1分钱,但是如果1分钱/1分钱,这个价值就是最大的了,所以不是以量数去衡量,因此1分钱/10分钱里,他的1分钱里有恶,就是有10%的恶。他有1分钱/1分钱的善,就是100%的善。因此一分钱的福报亦不少,一分钱的恶报亦太多了。但始终不是用数学去计算,因为恒河沙数,多不多。
善恶是分明的,只是我们有无明。
佛法是要闻思修等等,但同时亦应发露忏悔、回向和发愿广大菩提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24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nkrenp 于 24-9-2024 05:31 PM 编辑

这是浅谈法律、靠自己和佛教。可能只适合一些人阅读。
有些人早就知这些情况和分析了,而我受到刺激,对佛教内涵有些了解?

我们要守法律,但这是一个框架,我们就像被这困住了。如果一个学佛的守五戒,他会趋向觉醒,他是自愿守,就不会被框架所困。
而佛教有很多戒律,如:五戒中的不饮酒等等,可以只守一条,但戒律不会因地因人而异等等;法律则因地因人有异、没规范所有人等等。
一个人守法律,他会感到好安全,加上受过高等教育和非常聪明,就会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可能比较容易出现骄傲等等;然而守了很多戒,戒律很清净,很自豪没破戒,也有可能出现我慢。
有些人虽然骄傲,但不受法律制裁,所以可能产生欺凌;但一个想趋向觉醒的人,是要避免我慢的出现,会自我约束,而这与法律无关。

我们常听,靠人和靠山都会倒,所以要靠自己,但当忘了要靠空气或者氧气机时,而明知最后都靠不了自己,是要思考为什么要靠。如果一个学佛的要靠自己,他会闻思修等等,都是为了趋向觉醒的目的,其结果是没有靠。
不论自觉与否,这种依赖实际上是一种苦。

以上算是一种vs之勉励。虽然我写难,但佛性是本具的,所以是会达成,要有信心等等。

题外话,人人的意乐不同,若作做出绮语、歪理、揶揄、批评、攻击等等使其开心,然而你觉知到,比较倾向真实、正见、宽容、温和、理智等等,就要思考这个地方/活动内容/彼此之间/其他的意乐是否不同。比例太高地影响自己的正念,我会觉得佛教和gaba认为,没有趋向觉醒,还冲激了大家的情绪,正面的应该忍让/避免。你可能面对那些歪理时,使你有好奇心等等,去寻找答案等等,若是趋向觉醒,以学佛的角度,就是好的。

以上只是一部分的讨论。
一个人守法律、靠自己等等,在世俗中得分很高。他的行为未必为庸俗利益,而是欣赏这些行为的内涵。因为不是趋向觉醒,可视为尘劳。
学佛的借鉴此,要有智慧等等去了解佛陀等等的教法和证法,亦须要有虔诚心等等,没有离开利益众生的行愿。

往昔所造的诸恶业,我要发露忏悔。
三世所积诸善根,回向广大菩提因,如是回向发愿我们悉成就如來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24 09:2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就是为了把人性修成佛性这个不好理解,活着就是为了把身心升华应该比较有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24 12: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enkrenp 发表于 25-9-2024 12:51 AM
这是浅谈法律、靠自己和佛教。可能只适合一些人阅读。
有些人早就知这些情况和分析了,而我受到刺激,对佛 ...

世俗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有其重要性,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还要超越这些框架,迈向觉悟才是最终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0-2024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enkrenp 于 6-10-2024 04:29 PM 编辑

以下是比较倾向大乘佛教的内容。

例子:
一个人经过你面前,你看到。这是因缘。
如果视线跟随着他,心想:「好靓」;你看到他看着你,你呆在那儿「有种喜欢」。这些都是心取相。

以简单的内容来表达:
如果比较激的例子,他是人,看到一只恐龙四周喷火/没恐龙的火灾,他就快被烧焦了,他无法想象为什么会有一只恐龙在那儿,但惊怖畏呆了一阵子,便逃跑。这是凡夫。
他就告诉菩萨,菩萨可能应下他:「哦」。
他没有见到佛。
以上例子之趣味四法印:
他看到有事故发生 vs 佛、菩萨等等知一切现象皆无常(诸行无常)
那只恐龙/没恐龙的火灾就来喷到他,他害怕被烧伤 vs 佛、菩萨等等知一切烦恼皆苦(有漏皆苦)
他未达到 vs 佛和菩萨的境界,一切现象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他未达到 vs 佛的境界,证得空性(寂灭涅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2024 06:57 AM , Processed in 0.1249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