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每年约追踪2.9万颗近地小行星。(图/取自pixabay)
美国太空总署(NASA)表示,一颗直径约1.8公里的「7335小行星」(1989 JA),预计在美东时间5月26日晚间10时最接近地球。NASA也将它列为「具潜在威胁」,这颗大小几乎为台北101大楼3.5倍的小行星若撞到地球,恐怕会造成巨大灾情,NASA在美东时间26日晚间全程直播。
▲直径约1.8公里的「7335小行星」(1989 JA)。(图/取自The Virtual Telescope Project)
根据《Space》报导,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预测,被列为「具潜在威胁」的7335小行星,会在美东时间26日晚间10时到达近地点。不过,虽然这是它有史以来「最靠近」地球的一次,距离仍有约400万公里,大约是地球和月亮平均距离的10倍左右。
CNEOS指出,NASA每年约追踪2.9万颗近地小行星,而直径大小超过1公里的约有878颗,7335小行星则比NASA监控99%的小行星都还要大。科学家估计,7335小行星将以每小时7.6万公里的速度飞行,大约45分钟内就可以绕地球一圈。
依照运行轨迹推断,目前7335小行星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威胁与伤害,它下次再接近地球的时间要等到2055年6月23日。虽然民众用肉眼无法看见7335小行星,但NASA在美东时间26日晚间9时到27日午夜1时进行全程直播。
图文摘自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