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04|回复: 7

没有他方净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2022 01:1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临终者在往生之前修佛随念,可以往生他方净土吗?

答:根据业果法则,一个人在临终时忆念佛陀的功德,将能够投生到天界,最低限度也能投生到人界。

因为随念佛陀的功德属于欲界善心,以善心往生能投生到人天善趣。但是,上座部佛教并没有他方净土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2022 01:3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非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22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了凈土後會如何呢?永生永世唸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22 01: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希望你打坐能够从20分钟进步到21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22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26-1-2022 03:43 PM 编辑

T02n0125_018 增壹阿含經 第18
[0639c19]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然復此事亦不可論。所以然者,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誓願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萬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當成佛時,即其日便化作無量佛,立無量眾生在三乘行,有在不退轉地住者;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姓家;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天王宮、艶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迦夷天、欲天、色天、無色天,亦於其日,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而今舍利弗言:『以眾生壽短,故如來壽命亦短。』云何,舍利弗!而作是說:『如來當住一劫,至一劫,我亦當住一劫,至一劫。』然復眾生,不能知如來壽命長短。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是謂,舍利弗!有四不可思議。」

[0640a08]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有四不可思議,世界、眾生、龍宮、佛土實不可思議。然長夜恒有此念:『釋迦文佛終不住一劫。』又復諸天來至我所,而語我言:『釋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當取涅槃。』我今不堪見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從如來聞此語:『諸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後佛取般涅槃;又最後弟子亦先取般涅槃,然後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唯願世尊聽取滅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22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26-1-2022 03:42 PM 编辑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六)
   (九四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未来世当有几佛
  佛告婆罗门。未来佛者。如无量恒河沙
  尔时。婆罗门作是念。未来当有如无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我当从彼修诸梵行
  尔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时。婆罗门随路思惟。我今唯问沙门瞿昙未来诸佛。不问过去。即随路还。复问世尊。云何。瞿昙。过去世时。复有几佛
  佛告婆罗门。过去世佛亦如无量恒河沙数

时。婆罗门即作是念。过去世中有无量恒河沙等诸佛世尊。我曾不习近。设复未来如无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亦当不与习近娱乐。我今当于沙门瞿昙所修行梵行。即便合掌白佛言。唯愿听我于正法.律出家修梵行
佛告婆罗门。听汝于正法.律出家修梵行。得比丘分


尔时。婆罗门即出家受具足。出家已。独一静处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1-2022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26-1-2022 11:13 PM 编辑

摘自:《淨土聖賢錄易解》 慧律法師


袁中道,官為南禮部郎中,乞求退休,養老於家,平日常常精勤地禮拜課誦。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西元一六一四年)

在一個月圓的晚上,課誦完畢後跏趺靜坐,形體心神寂靜清爽,忽然間入定,心神飛出屋子之上,飄然地乘著白雲。此時有二位童子引導他向西飛行,不久之後下降到地上,童子說:「停!」袁中道隨著他停下來,見到大地平坦如掌,光耀明淨細滑柔潤。旁邊有水渠,寬十餘丈。水中有五色的蓮華,香氣芬芳異常,並有金色的橋樑跨過水渠,七寶的欄楯交羅排列,樓閣極為整齊美麗。 

      袁中道於是向童子作揖問道:「此是何地?您是何人?」童子說:「我乃靈和先生的侍者也!」中道問:「靈和先生是誰呢?」童子說:「正是您的兄長袁中郎(袁宏道)啊!他現在正在等您,有話要跟您說,您可以趕緊前去。」接著就依著步道走到了另一個地方,有樹木十餘棵,池水流動作聲,水池上有一個白玉的門扉,其中一位童子先進入,另一位導引袁中道,經過樓閣二十幾重,到了一座樓閣之下。此時有一個人下來迎接,其容貌如同美玉,衣服如同雲霞,身長有一丈餘,見到袁中道後,歡喜地說:「弟弟你來了!」袁中道仔細地一看,原來是袁宏道。

      兩人於是上樓作禮交拜,有四五個人前來共坐。宏道說:「此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邊地,信解尚未成就,持戒尚未完全的,大多生於此地。又稱為「懈慢國」。上方有化佛的樓臺,前面有大蓮池,約有一百由旬(一由旬約四十~八十里),其中有殊妙的蓮華,是眾生的化生之處。一旦已往生此地之後,則散處在各個樓臺,與有緣的淨土蓮友相聚。因為此地沒有淫聲美色的惑亂,勝解容易成就,不久之後,就能進升為淨土中之人。」袁中道問:「不知兄長您生在何處?」


   袁宏道說:「我往生淨土的願力雖然很深,但是情執染著的習氣未除,剛開始化生於此邊地一小段時間!現今已經居住在淨土了。但是終究因為以前持戒不夠嚴謹精進,因此只能在地面居住,不能與大菩薩們一起飛翔於廣遍的虛空和七寶樓閣之間,仍需要再進一步的修行。所幸我宿世生來智慧猛利,又曾經作《西方合論》,讚歎如來不可思議度化眾生之力,感得飛行自在,可以遊行於十方的諸佛刹土,十方諸佛說法,我皆得以前往恭聽,此實在是很殊勝啊!」

接著宏道就牽著中道的手向上飛升,刹那之間就飛越了千萬里。到了一個地方,光明照耀無所障礙,以琉璃為地,以七寶行樹為界,皆散發栴檀吉祥的妙香,並且開著眾多殊妙的華朵,皆是奇異珍寶的妙色。下方為眾寶蓮池,水波中激揚著自然微妙的音聲。池中眾寶蓮華,華葉皆散發出五色的光明。水池上隱隱約約有高樓如絲帶般迴旋聳立,閣樓則有旁出的道路。到處皆有無量的樂器,演奏著種種的法音。

       袁宏道說:「你所看到的,是極樂淨土中依著地上而行之眾生的依報世界。經過此地之後,則是法身大士居住的地方,其境界甚為美妙,勝過千萬倍於此地,其神通變化也是千萬倍于此地眾生,我以慧力的緣故、得以遊行於其間,但是不能夠居住於彼地。再經過彼地則是十地、等覺菩薩所居住,其境界我就不得而知了。再經過十地、等覺的居住地則是妙覺如來所居住的地方,只有佛與佛才能究竟了知。」


    說完,又到另一個地方,沒有牆壁,有欄楯,光明耀眼更勝於前。坐了一會兒,宏道又說:「我沒有想到極樂世界快樂到這種程度,假使我前生時能夠嚴持戒律,我的境界尚不止是如此而已。大體上來說在教理和戒律都精進嚴謹的人,往生的品位最高。其次是持戒嚴謹的人,往生最穩當。如果是只有教理而無持戒的人,大多為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眾去了,這種狀況我所親見到的有很多。

     弟弟你的般若氣分頗深,但是戒力定力甚少。如果只是體悟教理而不能生起戒定,此是狂慧也。你回五濁惡世後,趁著色身仍然強健,要實修實悟,兼持往生淨土的誓願,勤行種種方便善巧、憐憫一切眾生,不久之後當再相見。如果一不小心一入他途,則可怖可畏。如果不能持戒,有龍樹菩薩的六齋法現在仍然存在,應當遵而行之。而殺戒尤其重要,希望你寄語其他一同學法的學人,沒有說每天動刀殺生,口中貪食眾生血肉滋味的人,而能夠往生此極樂國土的。縱使說法如雲如雨,又何益於事呢?我和你在空王劫時,生生世世為兄弟,乃至於在六道之中,也是如此。所幸我今日得生善地,我恐怕你會墮落,因此以方便神力,將你攝受至此地,但是淨土與穢土相隔,不得久留於此。」


     當時宏道與中道的兄長宗道已經命終,中道因此問其兄長投生之處。宏道說:「他往生的地方也很好,你以後自然就會知道。」說完之後宏道突然淩空而去。中道行走在水池上,頓時好像墜入水中,突然之間就醒過來了,中道因此自己把此事記述下來。在此之前袁宗道有個兒子叫袁登,年十三歲,得重病將命終,告訴宏道說:「我快死了!叔叔你要怎麼才可救我呢?」宏道說:「你只要念佛,即得往生佛國,此五濁惡世,不足以留戀。」袁登於是合掌,稱念阿彌陀佛,諸眷屬都同聲助念之。過一會兒,袁登微笑說:「我見到一朵蓮華,顏色微紅。」才一會兒又說:「蓮華漸漸變大,色彩鮮明實在是無與倫比。」接著又說:「佛來了,相好光明,充滿了整個室內。」不久,呼吸急促,宏道說:「你只要稱念『佛』字就可以了。」袁登稱念佛字數聲,然後合掌安然而往生。(明史。西方合論。白蘇齋集。珂雪齋外集。獪園)


附錄一:袁宏道簡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宏道作有各體詩歌1700餘首,成就不及散文。其散文極富特色,清新明暢,卓然成家。今存其尺牘280餘封,篇幅長的1000多字,短的只二、三十餘字。如《致聶化南》一劄:「敗卻鐵網,打破銅枷,走出刀山劍樹,跳入清涼佛土,快活不可言,不可言!投冠數日,愈覺無官之妙。弟已安排頭戴青笠,手捉牛尾,永作逍遙纏外人矣!朝夕焚香,唯願兄不日開府楚中,為弟刻袁先生三十集一部,爾時毋作大貴人,哭窮套子也。不誑語者,兄牢記之。」簡凝活脫,間以詼諧。其各類隨筆200餘篇,題材多樣,饒有意趣,其中《畜促織》、《鬥蛛》、《時尚》等篇,記述了當時的風俗人情。傳記文以《徐文長傳》、《醉叟傳》兩篇最優,刻繪人物,生動鮮明。遊記文90餘篇,于寫景中注入主觀情感,韻味深遠,文筆優美。如《滿井遊記》所寫京郊初春景色,純用寫實手法,刻畫細膩,情致盎然。其他如《虎丘》、《天目一》、《晚遊六橋待月記》、《觀第五泄記》等,真切動人,語言淺近,略無斧鑿之跡,都是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22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an_c 于 26-1-2022 06:50 PM 编辑

黄柏霖:虚云老和尚禅定见到弥勒内院

其实按照现在科学家证明,有不同的维次空间,现在科学家证明,已经到十一度的维次空间。像我们现在三度空间,我们现在是所处的叫三度空间,那用怎么样才可以突破这个维次空间呢?如果你按照《地藏经》里面讲,要到地狱去,「若非威神,即须业力」。否则你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到地狱去,「若非威神」,比如说像地藏王菩萨到地狱去教化众生,像观世音菩萨到地狱去教化众生,他会示现面部烧焦的这种鬼王的面相,叫焦面大士,那是观世音菩萨示现的,那么这个叫做「威神」。「若非威神,即须业力」,否则你是见不到的。
 
 但是如果像《地藏经》里面讲的业感缘起,如果你的业重到已经堕地狱了,或者是饿鬼道了,就会进入那个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刚才讲说,你要突破这种不同维次空间,那你是要用禅定功夫。像智者大师,我们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入甚深禅定,他进入到什么?他进入到佛陀的灵山一会。所以他出定以后,他说,「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就是在读诵《法华经》,《妙法莲华经》,到「药王菩萨本事品」的时候,到「药王品」的时候,他进入禅定了。他进入那个禅定以后,他参加了佛陀的灵山一会。所以他出定以后,他就讲说,佛陀的「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那就是他的禅定功夫突破了不同维次的空间。
 
 我们说要进入不同维次空间,要有很深的禅定功夫。那我们就举近代的一位高僧虚云老和尚,他进入那个禅定,所见到的弥勒内院。在民国四十年春,就是在一九五一年春天,就是夏历二月二十四日。虚云老和尚在云门开戒期间,忽然来了匪徒一百多人,除了搜查全寺以外,又将老和尚关在一个房间里面,然后不给他饮食,那大小便也不准外出,日夜只有一盏灯而已,好像住在地狱里面。
 
 那么在三月初三,有大汉的匪徒大概十余人,进入老和尚的房间,逼老和尚交出黄金、白银、枪械。老和尚说,没有。然后就被一顿毒打,先用木棒后来用铁棍,打到虚云老和尚头破血流,肋骨都折断了,随打随问。但是老和尚在那个当下,他趺坐入定,盘腿一坐就入定。然后他就入定以后,当天歹徒、匪徒这样连打四次,倒下去,就打到老和尚入定以后,就倒在地上了。众匪徒以为老和尚死了,呼啸而去。深夜侍者就把老和尚又扶正了。到三月初五,众匪徒听说老和尚没有死,又跑进来了,看到老和尚端坐入定如故,更加愤怒,又将老和尚拖到地上,用大小木棍毒打,十来个匪徒以皮鞋践踏,造成虚云老和尚五窍流血,倒卧在地上。这可以讲说虚云老和尚的法难,这个情况之下必死无疑。歹徒、匪徒又呼啸而去了。侍者又把老和尚抱在,坐在椅子上。
 
 在三月初十,已经七天了,初三的时候被毒打,然后到三月初十的时候,老和尚渐渐地就做吉祥卧,就像佛涅盘一样,经过一昼夜完全没有动静。侍者用那个草放在他鼻孔下面,看他还有没有气息。因为如果你有气息,那个草就会飞动嘛,用草来试试他还有没有气息,还有没有鼻息,结果也没有动静。但是他身体的体温还在,但是已经没有什么鼻息了。但是他的容颜,就是他的脸色跟生前没有什么两样。经过二十四小时以后,才稍稍有一点气息,呻吟,侍者就扶他坐起来。那侍者就告诉他说,入定跟卧睡的时间。老和尚说,我觉得才几分钟而已。你看他入定的时间跟我们人间的时间差七天,人间已经过七天了,他从三月初三被毒打,到三月初十,又经过一天嘛,这等于入定七天。但是虚云老和尚苏醒过来以后说,我感觉只有几分钟而已。然后就命令侍者法云法师赶快拿笔来要记东西。

  他说,虚云老和尚就跟侍者说,我刚刚梦到到兜率内院。就是佛陀要降生的地方,叫兜率内院,我们又称为一生补处。兜率内院跟兜率外院是不一样的,兜率外院是天人住的地方,兜率内院是法身大士的地方。法身大士是什么人?破一品根本无明的。那为什么叫一生补处呢?他再下来人间就是要成佛,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他还没有到印度拘沙罗卫国诞生,做为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太子之前,他就是在兜率内院观察时节因缘。他说,兜率内院庄严瑰丽,就像极乐世界一样黄金铺地。他说,不是世间所有的。
 
 他看到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讲的人很多,当时有十多个人他认识。他举出来说,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岐山恒志公、九华山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以及读体律师,还有金山观心和尚,以及明朝四位大师之一的紫柏大师,紫柏尊者,都在座。那虚云老和尚有合掌跟他们致敬。他们指示他坐在东单,就是东边头序第三个空位。那么当时维那是谁呢?维那是阿难尊者,虚云老和尚跟他毗邻而坐,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因为弥勒菩萨专门讲唯识学。
 
 还没有听完,弥勒菩萨就指着虚云老和尚说,你回去。虚云老和尚说,弟子业障深重,不愿意回去了。弥勒菩萨说,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同时给他一首偈语,「识智何分,波水一个。莫昧瓶盆,金无厚薄。性量三三,麻绳蜗角。疑成弓影,病惟去惑。凡身梦宅,幻无所著。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大觉圆明,镜鉴森罗。空花凡圣,善恶安乐。悲愿度生,梦境斯作。劫业当头,警惕普觉。苦海慈航,毋生退却。莲开泥水,端坐佛陀。」
 
 这首偈语写得非常好,这是弥勒菩萨送给虚云老和尚,那么虚云老和尚就叫侍者赶快记录下来。这一段偈语,我来跟各位简单就我所了解的,我简单解释一下。

「识智何分」就是迷的时候叫「识」,阿赖耶识。「识」就是污染,染污识,就是八识五十一个心所。「智」就是我们本有的根本智、后得智,我们的无上正等正觉,我们本有的智慧,这叫做「智」。迷的时候叫「识」,悟的时候叫「智」。所以「识智何分」,有什么好分别的呢?只是迷悟不同而已。每一个人都有佛性,佛陀说,一切众生皆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所以「识智何分,波水一个」,「波水」就是一个比喻,我们整个的性海就像功德性海,这在佛经上讲叫萨婆若海。「波水一个」是什么意思?这个水,无明风,这个大风一吹起来就起波浪,我们的性海经过无明风一吹就起了烦恼,那个烦恼就是波浪,所以「波水一个」。迷的时候叫波,悟的时候回归为水,那波水就不二了,波跟水它的湿性是不是一样?这样各位就懂了。众生跟佛觉性是不是一样?这叫「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金无厚薄」,我们这个佛性,我们一般都用金去比喻,以金成器,器器皆金,「金」是我们的本体,清净心。我们的觉性就像黄金一样,黄金可以去把它做戒指、项链、手镯、杯子、盆子,什么都可以,所以「莫昧瓶盆,金无厚薄」。不管金重跟轻,它的金的本质都一样的,这意思是说佛跟众生,他的佛性不增不减。

「性量三三,麻绳蜗角」,迷的时候,我们把麻绳当做一条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麻绳。用手电筒去照,没有手电筒以为挂一条线在那里,好像一条蛇,叫麻绳。手电筒一照,诶,那是一条麻绳。是什么意思?有智慧的时候就能够看清真相,没有智慧的时候鬼影幢幢,这叫「麻绳蜗角,性量三三」。
  
「疑成弓影」,我们所谓杯弓蛇影,一条蛇挂在那个地方,哎唷,原来是一条绳子挂在那个地方,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我们都听过。「疑成弓影」,杯弓蛇影,就以为它是真的。所以「病惟去惑」,所以就产生很多烦恼跟执着,这个叫「病」。「病惟去惑」,这个「病」,这个烦恼,唯有去把它放下来,去把它去掉这个无明烦恼,「病惟去惑」,病就好了。

  「凡身梦宅,幻无所著」,我们这个身体,「凡身」就凡夫身,它只是梦幻泡影,借我们住的啦。它是四大五蕴的和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你过去生有造不杀生的因,这一辈子长寿,但是最多也大概是百岁,你上辈子造杀生的因,这一辈子得短命多病,根据你的善业得乐报,恶业得苦报,所以它是有为的生灭法,梦幻泡影。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凡身梦宅,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是《圆觉经》里面讲的。「知幻即离」,你了解它是幻化的,你当下那个心就是觉悟的心,那个「知」就是本有的灵知心,那就是「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你放下那个幻化的执着,当下就是觉悟,「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镜鉴森罗」,我们这一念佛性叫「大觉圆明」,「镜鉴森罗」就像镜子的照性一样,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你有走过去它也在照,你没走过去它也在照,它可以照一切山河大地,所以叫「镜鉴森罗」。「空花凡圣,善恶安乐」,「空花凡圣」的意思是说,凡夫因为执着,叫眼睛有病,眼睛就有病,叫眼翳,在《楞严经》里面讲眼翳。所以就产生很多,好像我们说眼冒金星,就看到很多好像花出现,其实它是幻化的,「空花凡圣,善恶安乐」。所以菩萨知道,这些「空花凡圣,善恶安乐」,菩萨知道这些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菩萨他用悲愿来度生。
 
 「梦境斯作」,眼前所看到一切就像梦境一样。就永嘉大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劫业当头,警惕普觉」,虚云老和尚这个劫难,「劫业当头,警惕普觉」。大家要有警惕,这个世间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苦海慈航,毋生退却」,这个世间如果没有觉悟就像苦海,发菩提心就像慈航一样,它引领渡向解脱的彼岸,叫「苦海慈航」。我们净土行人,这句佛号就是「苦海慈航」,引你、让你带业往生,叫「苦海慈航」。
  
「毋生退却」,老和尚讲,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深信切愿,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永不退却。广钦老和尚说,永远不改题目,叫「毋生退却」。如果能够坚持这样,「莲开泥水,端坐佛陀」。这个娑婆就像污泥一样,你能够从这个娑婆世界里面,出污泥而不染,火焰化红莲,就是「莲开泥水」,「泥水」就是泥土,就是这个五浊恶世,能够开出你的莲花出来。「莲开泥水,端坐佛陀」,你当下就跟佛陀一样,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了,你就端坐紫金莲,就「端坐佛陀」。这个是我们讲到不同维次的空间,它是需要用禅定功夫进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2024 06:24 PM , Processed in 0.13147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