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兰素 于 10-1-2022 11:43 PM 编辑
【阿波罗新闻网 2022-01-10 讯】 [url=]默认[/url]
容子走了。
宫本却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秘密。
原来,容子还有另一本日记。
这本日记的内容,与宫本此前的交换日记截然不同。
记载着容子不为人知的苦痛。
图:NHK纪录片
欣然接受化疗是假的。
容子从最初就非常害怕副作用。
图:NHK纪录片
但宫本建议她化疗。
她最终接受,是因为不想宫本担心。
图:NHK纪录片
化疗第二天。
容子在宫本面前,淡定自若。
但实际,她连拿水瓶时都在手抖。
她担心无法织完那条给宫本的围巾,无法再进厨房为宫本做一顿饭……
图:NHK纪录片
她和宫本约好了看樱花。
却因为化疗行动不便,最终计划搁置。
“我还能看见明年的樱花吗?”她暗暗问,却听不到任何回答。
图:《奇迹体验》
抗癌第二年,容子已经知道治不好。
她沮丧失落。
在日记里,写下绝望的句子:“奇迹不会发生了吧。”
图:《奇迹体验》
2016年8月31日。
她甚至连遗言,都写好了。
“很遗憾,
要丢下小春和你了,
你们要好好活下去呀。
我在天国等你们,你们晚点再来。”
图:《奇迹体验》
宫本只翻了几页。
沉默的心,像被千万支箭刺穿。
回首3年抗癌路,他一直让容子再坚持、再坚持……
图:NHK纪录片
他想让她活。
都是因为无法想象,没了她的生活。
可是,他却不知道,抗癌时容子的笑容只是伪装。
他无法原谅自私的自己。
更觉不配容子一生的深爱。
容子离世后不久。
宫本发现,自己衰退的记忆力,正渐渐把容子抹去。
他非常害怕。
图:NHK纪录片
“我该如何留住她?”
宫本第一个想到的,是投稿到报刊。
因为,容子年轻时当过高中国语老师,生娃后离职也是从事写作相关工作。
他知道,容子会喜欢用文字记录。
图:《奇迹体验》
于是,宫本把《七日》投搞到了《朝日新闻》。
2018年3月9日。
《朝日新闻》刊登了他们的诗。
《七日》简单而朴素,又富有哲思,作者还是离世的癌症患者。
一刊登,便引起轰动。
图:withnews
2018年4月11日。
日本媒体网站《withnews》发布了宫本的专访。
动人的细节。
美好的爱情。
艰苦的抗癌。
惋惜的离去。
超过20万网友看着,为这个故事感动落泪。
图:NHK纪录片
后来,有出版社找到了宫本。
希望能出版,容子和他一起写下的交换日记。
图:NHK纪录片
日记出版后,引起了空前反响。
责编说,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读者的来信。
有些来信甚至写了好几页。
这在他从业以来,压根没遇到过。
图:NHK纪录片
其中,一个叫清野千津子的主妇,令我印象深刻。
6年前,千津子再婚。
曾经失败的阴影。
丈夫带来的两个孩子。
都让害怕失败的她,忐忑不安。
是容子的《七日》,让她意识到,幸福就在身边。
图:NHK纪录片
而宫本和容子的孩子们,感触更深。
人到中年的大儿子,选择了和宫本一样的职业道路。
做着外派的工作,常年和家人两地分居。
因为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他从没觉得把家人排在后面,是错的。
但容子的遗愿清单,让他顿悟。
原来,家才是最重要的。
图:NHK纪录片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让宫本振作。
他还停留在容子离世那天。
繁华盛世、功成名就,没了容子就没了意义。
他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