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家慣常將十字軍東征劃分為八次:
第一次:公元1095-1101;
第二次:公元1145-47;
第三次:公元1188-92;
第四次:公元1204;
第五次:公元1217;
第六次:公元1228-39;
第七次:公元1249-52;
第八次:公元1270.
其中較大規模的,有以下幾次的東征:
第一次十字軍(1096-1099)
背景:教皇烏爾班二世呼籲歐洲教徒組軍東征,以援助東羅馬帝國在中東反抗土耳其人,并解放耶路撒冷。
結局:十字軍收復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和埃德薩等4個王國。
第二次十字軍(1147-1148)
背景:回教滅埃德薩王國,德皇康拉德三世和法王路易七世組織第二次十字軍。
結局:土耳其軍分別打敗德軍和法軍,十字軍無功而回。
第三次十字軍(1189-1192)
背景:回教英雄薩拉丁率領回教滅耶路撒冷王國。德皇腓特烈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理查一世(即獅心王理查)再組十字軍。
結局:法王和英王不合,結果一氣之下撤軍回國。德皇在渡河時不慎淹死。獅心理查和薩拉丁訂下休戰3年的協議後,在回國途中被奧地利公爵綁架,英國以10萬馬克的贖金把他贖回。
第四次十字軍(1202-1204)
背景:教皇英諾森三世組織第四次十字軍。
結局:十字進軍途中,東羅馬帝國發生皇位紏紛。十字軍以平定內亂為名,攻陷并洗劫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建立拉丁帝國。十字軍從此名譽掃地。
现场的情况
----------
現場之一:教皇激昂演講 聖城誰主沉浮
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 II)號召基督徒,立即組織一支基督神聖軍,把佔據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的回教徒逐出。
他建議,這支神聖軍以“十”字標誌旗號,并在胸前或肩上配帶十字徽章。
教皇今早在聖馬丁祭日後的宗教集會上致辭,向數以萬計的出席者敘述了土耳其人在耶路撒冷玷污聖地,迫害基督教徒的情況,并呼籲他們組軍東征,解救在東方遭受苦難的教友。
“如果讓那些魔鬼的奴隸統治主所信任的人民,那將是一件多麼令人羞恥的事!”
“本著主予我的權柄,我鄭重宣布,那些參加神聖軍的教徒,如果在途中或戰鬥中喪失了性命,主將赦免他們一切的罪孽。”
教皇這段慷慨激昂的演詞,讓不少冒著風雪出席會議的信徒感動得流下了眼淚,現場情緒十分高昂。許多人在教皇演講結束後,爭著向他領取十字徽章,表現他們參軍東征的意愿。
在過去幾天,法國各地的許多宗教界人士、王公貴族、騎士和平民,紛紛湧入克萊蒙這座小城,以一睹教皇的風采,結果克萊蒙城容納不下這麼多人,一些人只好在野外的雪地上搭建帳棚。
耶路撒冷自公元636年就被信奉回教的阿拉伯帝國統治。不過,由於阿拉伯人對基督教徒實行懷柔政策,因此兩個宗教一直能夠和平共處。這個局面一直延續到這個世紀初,土耳其人在中東一帶興起後,當地的基督教徒就不斷遭受迫害。許多信徒被勒索或迫害,另一些迫改信回教。會議裡還謠傳說,土耳其人幾次逮捕耶路撒冷的總主教,然後拉著他的頭髮到街上游行,以達到恐嚇的目的。
現場之二:基督徒屠殺基督徒
900年來一直沒有被異教徒攻下的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幾天前竟然淪陷在十字軍手中。這些同樣信奉基督教的西歐人在城內四處殺人放火,搶劫行兇。昔日富庶的君士坦丁堡,今天已變成人間地獄。
另外,城里謠傳說,皇帝亞歷克賽四世已在牢中遭到殺害,十字軍領袖弗蘭德斯有意組織新的拉丁帝國,自己當皇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宮廷人士說,亞歷克賽四世當初為了從亞歷克賽三世手中奪取皇位,便邀請十字軍攻打君士坦丁堡,并承諾支付十字軍東征的費用。
“他是當上了皇帝,不過也沒能當多久。如果他真的被十字軍殺了,也是活該。”
除了軍人以外,君士坦丁堡幾條主要的大街這幾天幾乎看不見一個人影。不過,一些偏僻的廟宇和小巷,卻擠滿了流離失所的人,也堆滿了屍体。在這些地方,到處都可以聽到受傷的人在呻吟,失去親人或財產的人在哭嚎,還有他們對十字軍發出的惡毒詛咒。
現場之三:兒童十字軍被拐騙當奴隸
消息人士說,約有兩萬名從法國馬塞出發,準備東征收復聖地的兒童十字軍成員幾個月前被奸商騙到這裡,賣給回教徒當奴隸,一部份還被轉賣到巴格達,受盡回教徒的虐待和凌辱。
本報記者日前目睹這些兒童的非人待遇,并訪問到數名成員,証實了消息。
這些面黃肌瘦的受害者透露,一個12歲的牧童自稱耶穌附身顯靈,號召各國兒童組十字軍東征。一些老年修士也從旁鼓勵,說十字軍過去4次東征失敗是因為將士罪孽深重,唯有天真的兒童才有能力收復聖地。他們於是不理父母強烈反對,跟其他們許多年齡相仿的少男少女報名入伍。
一名男童說:“小時候玩組十字軍東征的游戲,聽那些修士叔叔敘述十字軍的英勇故事,覺得好偉大,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另一人激動地哭訴:“當初神沒讓我們像摩西那樣,遇海水遷、遇山路平,我就該跟隨哥哥回家,也不會落到今天的地步。”
這支隊伍原有3萬多人,除了臨陣退縮者,有1萬人在抵達開羅前已遇險葬身海底。
除了法國,德國也有消息說,當地集合了4萬人兒童軍,徒步越過阿爾卑斯山。不過,有一大半在途中餓死或病死,後來雖然得到救助,成功從意大利的熱內亞港出發,卻在海上失縱,至今生死未卜。
十字軍東征對後世的主要影響:
十字軍東征是典型的宗教戰爭。它的命運也和其他的宗教戰爭一樣,因為宗教理想和現實的出入,而逐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最終淪為殘酷的玩笑。
不過,為當時人民帶來無限災難与痛苦的十字軍,卻正面地改變了西方的歷史命運,為後來的文藝復興創造了條件。
在政治上,十字軍加速了西方封建制度的崩潰。十字軍的沒落,使歐洲人開始對羅馬教廷失去信心。許多諸侯和騎士在戰爭中客死他鄉,也削弱了一些封建力量。
在文化上,十字軍東征讓當時落後的西歐人民,接觸和吸收較發達的東羅馬帝國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今天,英文中的零(zero)、市集(bazaar)、風險(risk)等詞,都是由阿拉伯文字演變出來的。
在經濟上,十字軍把東羅馬帝國的貨幣制度,和阿拉伯人的商業概念(如支票、信用狀、股份公司)帶回西歐,為歐洲日後發展資本主義鋪平道路。
如果沒有十字軍,或許就沒有今天的西方文明,我們的世界也就大不相同了。
1. 基督教信仰的衰微: 學習得回教國家的工商業技術,而刺激歐洲人的世俗生活。
2.增廣人們的地理知識:因十字軍東征而興盛的義大利商人, 學會繪製地中海的地圖;與騎士同行的僧侶對亞細亞有了新概念,知道亞洲廣大而複雜,並將此新觀念傳到歐洲,激起一陣旅行,探險的熱潮;旅行指南的出現,以引導朝聖者來回聖地.
3. 醫學的進步:基督教醫生由猶太人和回教國學得不少醫術,外科手術因十字軍東征而進步.
4. 貿易的進步:貿易也隨十字軍標誌而擴展:騎士失去巴勒斯坦,但是義大利商人從回教王國及拜占庭的手中 取得地中海的控制權,交易行為因十字軍東征而大為擴展.威尼斯人征服君士坦丁堡,載送朝聖者和戰士到巴勒斯坦,運輸物資給東方的基督徒和其他人,輸入東方產品到歐洲。這一切都助長了商業和海上交通的發展,其盛況為羅馬帝國全盛時期以來所僅見。
5. 工業的進步: 錦緞,薄棉布,緞,絲絨,地氈,染料,香粉,香水和珠寶都來自回教王國,用來修飾封建貴族 或中產階級的住宅和身體.鍍以金屬的玻璃鏡用來代替擦亮的銅或鋼.歐洲從東方學得精 製糖的技術和製造<威尼斯>玻璃的方法.東方新市場使義大利和法蘭德斯的工業發展,促進城市和中產階級的成長.這一切都是十字軍所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
6. 文化的交流: 西方的十字軍東征配合著東方的蒙古西征,更使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向前邁進一大步.
十字軍開 始於一個農業的封建制度,因日耳曼的野蠻本質夾雜著宗教的熱忱而觸發;當它結束時正是工業興起,商業擴展,終致造成經濟革命,它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也是文藝復興的財源支 援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