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2|回复: 7
|
七年戰爭[连载]
[复制链接]
|
|
下面文章是信長從自己的書籍中拿下來的.
日本的近鄰朝鮮,正在懵懵懂懂的日子中大混著.國王李昭,終日沉迷於酒鄉里,是一個無可救葯的酒鬼.號稱[兩班]的貴族,為了爭權奪利,分成了兩派,位在京城東面的稱為東人,在西面的稱為西人,雙方互相攻閥,永不妥協.朝鮮北邊雖然偶爾有[女真]的侵襲,東面有倭寇騷擾,但從來沒有嚴重威脅過國家的存亡.況且早以倒在明庭的壞里.作為明庭的屬國.如果有大災難,祇要向明庭一面倒,就將責任移給了別人,豈不輕鬆.因此,更本對自己的國家漠不關心.朝鮮的大儒李珥也曾大聲疾呼,主張養兵十萬以補一朝之用,但是誰都懒得理他.
秀吉在早幾年,就派人去輿韓方商洽友好,卻不得要領.在他討伐北條的時候,又再次譴使者入韓,重修舊好.於是韓王也派了他的兩位大臣 -黃允吉為正使,金城一為副使報聘.秀吉接見了韓使之後,命他的記室寫了一封傲慢無禮的公文書 :
......秀吉敝人也,然當其在胎,母夢日入懷,占者曰,日光所臨,莫不透徹,裝歲必要武八表,是以戰必勝,攻必取,今海內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千古無比......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洲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
[ 本帖最后由 織田信長 于 6-12-2005 07:37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5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兩位韓國使臣覆命的時候,居然個說個的,正使黃允吉是西人,他奏道:"豐臣秀吉的野心十分可怕,他真有假道攻明的意向!"副使金城一是東人,持有相反的看法,說道:"豐臣秀吉不過是虛聲恫赫,他哪有打到大明的力量!"韓王也不相信豐臣秀吉真的會用兵,對於這封書信,沒有當作是最後的通牒,根本就未加理會.
秀吉大怒,日本文祿元年的四月,他率領兵將,由京都出發前往那古邪大本營.路過按藝的嚴島祀,投錢禱告,他向列隊的士兵喊道:"此次大戰我投下去的錢如果是'面'多,就能得勝!"說罷當眾投下一百枚小錢,結果一百面都是'面',居然沒有一枚是'背'!十萬大軍歡聲雷動.其實他早動了手腳,預先將兩枚錢幣湖在一起,都是面.
本想自己親率大軍,渡海出擊,但他老母依然在堂,聽到他遠樸海外,擔憂萬分,甚至寢食俱廢,他當然不能不顧年邁古稀慈親的健康,只好另外定了浮田秀家任統帥.在諸將之中,浮田併非資深,再一群騎兵悍將里,顯然威信不足,尤其對於加藤清正,小西行長二人,更是無從控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2005 03: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先鋒的加藤清正,小西行長個領本部軍,於四月十日揚帆渡海,到了[風本].果然遇到了大風不能前進.祇好停泊.但是小西為了搶功,冒著風濤巨浪先行脫隊,偷偷先發,居然讓他安然的渡過海峽.十三日就衝到了朝鮮境內的釜山.當時的釜山守將正在追逐野獸,打獵行樂.不料預見小西,於是乎追逐野獸的,突然反被追逐,並成為俘虜.
行樂氣氛濃厚的韓國君臣,由於承平以久,行軍打仗未免生疏,和那連年戰伐,在血肉模糊里打滾的日本武士相比較,當然膽怯畏懼,日本軍於是望風披靡,不但小西行長遇不到抵抗,踵接登陸的,無不如入無人之境.而其中輿小西行長爭功德加藤清正,更是躍馬挺槍,長驅直入.日本十五萬大軍毫無顧忌的蹂躪了朝鮮.
韓王李昭的酒沒能壯他的膽,首先逃跑餓就是他,棄皇城,令次子[琿]攝國政,自己奔到平壤,可是還是覺得不妥當,再繼續的逃避到義州.義州是緊靠著大明國境,鴨綠江邊的小鎮.已經是韓國最北邊的北鄙.同時他再不斷的遣使者飛報明庭請援.當時明庭當然不能不管,應為朝鮮是明庭的屬國.庭議之後決定出兵.不過當時的情報做得稀鬆,也沒有估計到日本軍力那麼的強,僅僅派遣了少數軍隊去馳援,不料到了平壤,由於天時地利都不熟悉,吃了敗仗.前往接應的副總兵祖承訓以及他的兵丁三千人,也全軍覆沒.祖承訓以身免,祖承訓是一員猛將,在捍衛東北胡人時數立戰功,本以為麼魔小丑的倭寇,能夠一股蕩平,卻反而被殺個片甲不留.這時的明庭聞報大驚,這才知道事態嚴重,不能掉以輕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2005 04: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策略是利用水軍由海上直駛黃海,接應陸上的大軍,然後水路並進.襲擊大明.日軍佔據了平壤之後,意興飛揚,以為可以席捲全韓,卻不料也挨了場絕大的挫折.日本武士看不起韓國軍人,認為是不堪一擊的一群,忘記了韓國擁有精銳的水軍,堅強無比得戰艦.韓國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在兩年前接任時,就發現有建造新艦船的必要.韓國全戰艦,名為'龜甲船',其型與今日的坦克很相似,船面覆以堅固甲阪,人躲藏在下面,從四周的洞口發射砲彈.日本水軍將領輕敵,一味只想爭功,不肯聯合出擊,結果被韓國軍艦個個擊破.沉沒的船隻有兩百餘艏.至海權很自然落入了李舜臣手中.日本[水路並進襲擊大明]的計畫,只能胎死.
喪失了制海權的日本,又由於軍紀太壞,激起了韓國人的民族意識,愛國情緒,應此揭竿而起,邀擊那漫長的補給線的事情,時有發生,使得日方也疲於奔命.小西行長是商人出身,懂得運轉的重要輿困難,孤軍深入,並非得計.應此他到了平壤之後,不敢再貿然前進.讓加藤清正率領他的部眾,獨自一個去表演他的勇猛.這時他已經衝進[咸境道],韓國最東北得地區.輿[女真]國接界了. |
|
|
|
|
|
|
|
发表于 17-12-2005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12-2005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3-2006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廷偏偏在这个时候有别的紧急要是待理.前幾個月在寧夏發生了叛亂,蒙古人挬拜再他年輕的時候的罪了酋長,父兄都被殺,他自己僥倖逃到了寧夏,為明廷所收容,因為他驍勇善戰,所以倍受器重,升到都指揮之值,萬曆十七年他屆退休之年,朝廷特別再加賜副總兵的頭銜.由他的兒子承恩襲位.讓他告老.但是挬拜並不想退休,他養有私兵,自稱隨時報效朝廷.實際上他看穿了當時的邊防諸將,都是庸庸碌碌之輩.應此他胸懷異志.伺機起事.
恰巧他的兒子承恩強娶民女為妻.被官府查知,罰承恩仗打20.於是他率領部署兴兵反了.一時聲勢浩大,蒙古方面又來接應,潼關以北岌岌可危,成為明廷的心腹大患.
明廷的並不上書石星,本不是個有才得人物,機緣下獲得高位,這是要他應付東西兩面的大戰,當然恍了手腳.石星是個好色之徒,納了浙江人袁茂的女兒為妻.袁茂有個同鄉好友沈惟敬,是個沒有認何出息的無賴,卻會吹牛拍馬屁,一張利嘴能說的天花亂墜.它遊蕩到了北京,在北京的窰子泡蘑菇.與窰子里姑娘的跟班,有個叫鄭四的成為好友.鄭四曾今在日本對馬島住過很多年,他將在日本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海韓國的情形,如數家珍的讲訴給沈惟敬聽.沈惟敬一一記在心中,評他的記憶力之強,由鄭四那裡還學會了幾句日本話,居然自稱為日本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3-2006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星正想尋找一位熟悉日情的人,由於袁茂的引介,沈惟敬就將他從鄭四那裡聽來的,再加油加醬的敘訴出來,石星聽的如醉如痴,認為沈惟敬是個稀有的人才,舉諫給了萬歷帝.明廷決定派沈惟敬赴日探問日方的真意究竟何在.併以游擊將軍的名義赴韓.與日方交涉...
明聽由於東西兩面作戰的關係,深感捉襟見肘,極想早日達成和平.以為日本充其量只是想恢復貿易.以及要求天朝賜與美名.滿足他的虛榮.用當事語言,這二者[貿易]名之曰 [貢],[美名]名之曰 [封],死要面子的天朝君臣,只要日本肯答應投降,貢也好,封也好,全都好商量.沈惟敬就是奉了這樣的指令,前往談判.
投降?!秀吉的大軍處處得手,而明廷反而要他認輸.豈非與虎謀皮.至於[貢],[封],秀吉都不在意,他要的是土地玉帛.顯然的雙方的距離太遠,怎能談的攏.何況負責談判的是官俾職小,讀書不多的無賴.萬歷二十年八月三十日,沈惟敬到了平壤,見了小西行長,開始二十天的和平談判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