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刘素云老师 第二次复讲《 无量寿经 》2020年11月21日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2025 10:23 PM 编辑
劉素雲老師:《無量壽經》複講第二回 - 第50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請看下面經文:
【 微瀾徐迴。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捨聲。甘露灌頂受位聲。】
這一段經文是水說妙法。顯示西方極樂世界無情說法的不可思議功德。
水中波浪,大的叫做瀾,小的叫做波。
現在經中說的「微瀾」,所指的是水面上的細紋,也就是波。
這些水波安和的徐慢旋迴,波與波的水互相注入。
水流有聲,演放出無量的微妙音聲。
水波正在廣宣法音,饒益眾生,使聞者各個聽到自己願聞的法。具體說就是:
〖 或聞佛法僧聲 〗
佛法僧是三寶,《阿彌陀經》云:「 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 波羅蜜 」譯為到彼岸。修菩薩的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叫做波羅蜜。
〖 止息寂靜聲 〗
止是停止,息是休息,指息滅種種妄想。
止息即止觀。
《止觀•三》云:「 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觀。」這是說寂然不動曰止,相當於戒定慧中的「定」的意思;在寂定之中仍有覺照的作用就是觀,相當於戒定慧中的「慧」的意思。
「寂靜」,脫離一切煩惱叫「寂」,杜絕一切苦患叫「靜」,寂靜就是涅槃的境界。
《無量壽經》複講第二回-第49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無生無滅聲 〗
清涼國師說:「 諸法本無生,便無滅。」
《 仁王經 》說:「 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
《 心經 》說:「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 心經 》的空相就是《 仁王經 》的「真實空」,就是第一義諦空。
一切法既是真實空,又何處又有生滅去來,所以本經「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遠離去來、生滅、空有一切分別的相,所以清涼國師說:諸法本來無生,既無生,當然也就無滅。
〖 十力無畏聲 〗
十力是佛證入實相的智力,共有十種。
無畏是佛在大眾中說法泰然自若、無所畏懼的德。
一共有四:說一切智無所畏 ;說漏盡無所畏 ;說障道無所畏 ;說盡苦道無所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 〗
「 無性 」,一切法都沒有實體,所以說「無性」。
「無作」是沒有安排造作的意思,和無為相同。
如有所作為,就成有為法了。
《 法事讚 》曰:「 極樂無為涅槃界。」涅槃是無生無滅,除盡一切有為法,離開一切有為造作。
天台主張,權教法相宗的佛是修行感得佛果而成的佛,為酬報三大劫修行的因而成的佛,所以是有為法的佛。
圓教佛的三身都是本來自然如是的佛性,不是由因地修行造作的果實,所以叫無作三身。
《法華•守護國界品》曰:「 有為報佛,夢裡權果。無作三身,夢前實佛。」
這是說權教從有為法修成的佛,這個佛果只像人們在睡夢中所得的果實,這是如來為眾生權巧方便而說是佛。
若是由無作法所證圓教佛的法報化三身,那是入夢以前真我,這才是實佛。
「 無我 」,有恆常一定的體,又有主宰作用的,叫做我。
在人身中執定存在這個的,叫做人我 ;若在法上執有這個的,叫做法我。
人身只是五蘊的假和合,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沒有人我 ;諸法總之是因緣所生,也沒有常一的實體,所以也沒有法我。
《 止觀 》說:因為沒有智慧,所以認為有我。
若用智慧來觀照,實在是沒有我,要說有我,我在哪裡?從頭到足,各肢各節,一一尋察,但找不到我。可見何處又有他人和眾生呢?
又《 原人論 》說:
肉體形象所顯的色身,以及能思能慮的我心,從無始以來,由於因緣之力,一念與一念,就是一生一滅,後念生則前念滅,念念相繼,就是生滅相續,沒有終止。像是涓涓的水流,後浪追前浪;
又像燈蠟的火焰,前焰剛熄,後焰已燃,焰焰相接,生滅不停。
人的身心與之相類,由於因緣,身心假合,好像是一,又好像是常,其實只是相似相續,既不是一,更不是常。
但是凡愚的人缺少智慧,認以為我,寶重此我,引發無量貪瞋痴三毒造一切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大慈大悲喜捨聲 〗
慈悲喜捨是四無量心。
慈,與眾生樂。
悲,拔眾生苦。
喜,見他人離苦得樂,自心生起歡喜心。
捨,內心平等,沒有執著,於眾生捨一切冤親等等的分別,捨棄一切貪瞋痴過失。
眾生修習得無量福與果。
〖 甘露灌頂受位聲 〗
甘露本是天人的不死藥,吃了能延長壽命,味美如蜜。
密典《 祕藏記鈔 》曰:用法水給弟子灌頂,叫甘露灌頂。
《 大日經 》說:如來是法王,為令佛種不斷,用甘露法水給弟子灌頂。
從這以後一切聖眾對於得受灌頂的這個人都很敬仰,知道這個人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一定繼承法王之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看下面經文:
【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一段經文表明極樂世界眾生聽到水聲說法所得法益。
往生的人聽到以上種種妙法音聲,大家心中清淨,離開了垢污和雜染,也離開了種種虛妄、分別和執著,入了不二法門,契合中道。
所以經上說「 正直平等 」。
無二無別就是平等,中道就自然正直。
不邪為正,沒有任何邪思邪見;不曲為直,「 直心是道場 」。
禪宗提倡直起直用。
唐代有一位台山婆婆,如果有人問她去台山怎麼走?
她只回答:「驀直去。」這三個字極平常,極奇特,但無邊妙義與玄理都在其中。於是善根自然成熟。
《 阿彌陀經 》云:「 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 彌陀疏鈔 》說:「 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隨其所聞。與法相應。〗
這一點是極樂世界最殊勝之處。
在極樂世界所聽到的法,你不但都能領會,並且立即同法相應。
現在我們有很多人,豈但不能同法相應,就是正確領會也極端困難,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極多的人都沒有達到六根清徹,耳內有許多垢污。
打個比方,像是拿個杯子去舀甘露,但是你的杯子剛剛裝過敵敵畏,用這個杯子去喝甘露,喝了就會把你毒死,你杯子裡有毒呀!
所以要無垢,也就是要先消滅貪瞋痴三毒。
至於「 相應 」十分重要,相應就是契合。
《 往生論註 》說:「 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這就是說,相應就函蓋相稱相合。
《 華嚴論 》說:「 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 其願聞者。輒獨聞之。〗
自己想聽什麼就聽見什麼,不想聽的人就一點也聽不到,一點也不受干擾,時時聞無上大法,處處得真實之利,所以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2025 10:58 PM 编辑
請看下面經文:
【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十方世界的佛都在稱讚阿彌陀佛,稱讚極樂世界,勸自己佛國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十方佛土的人民大量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大家要重視這個問題。
十方世界這麼多佛都在勸導往生,十方國土人民依教奉行。
所以我們學佛最要緊的是依教奉行,而不是把它當成學問去研究。
如果不是只想當個學者,而是要成就自覺覺他,普利眾生的大願,你就須依教奉行,求生極樂。
得到往生,都在七寶池的蓮華中自然化生。
由於不經過胞胎,又不是自己妄業的惑報,而全憑彌陀無上願力,自然出現,所以叫做自然化生。
〖 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這個「 清虛 」和「 無極 」出現於漢、吳的譯本,因為那時佛教剛傳入中國,翻譯經典時自然就採用道教的常用文字,所以在經中出現「清虛」、「無極」這些道教的用語。
嘉祥大師說:「 神通廣大,無所不至,沒有極限,所以稱為無極,是無極之體 ;如光如影,不是血肉之身,所以稱為清虛之身。」
「 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是如來果地的身相,極樂世界不可思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2025 11:06 PM 编辑
請看下面經文:
【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
《 阿彌陀經 》「 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
又說:「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又《 論註 》說:「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所以經中說在極樂國中「 但有自然快樂之音 」,所以彼國名為極樂。
西方極樂世界的受用是真正快樂,這樣快樂不是造作的,是自然的,純是性德自然流露,性德的受用。
雖然我們自己的性德沒有現前,但我們可以享受阿彌陀佛的性德。
有人問:我們憑什麼享受阿彌陀佛的性德?
我告訴你,就憑你是學佛人。
我們念佛人,心同阿彌陀佛,願同阿彌陀佛,解同阿彌陀佛,行同阿彌陀佛。
所以阿彌陀佛的性德流露,我們可以得一分受用,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勸大家讀誦《無量壽經》?因為彌陀的心、願、解、行都在這部經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025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可以這樣說,世出世間一切法,只有一法是真實的,這一法是什麼?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它是從法性變現出來的,沒有生滅,所以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無量壽,就是無量光。
極樂世界是我們的自性變的,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包括我們今天住的娑婆世界,也是自性變的。
誰的自性?自己的自性。
自性是一個,上跟一切諸佛相同,下跟六道眾生相同,畜生、餓鬼、地獄同一個自性。跟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也是同一個自性。
我們仰望太空,無量無邊的星球,全是自性現的,全是阿賴耶的變現。
為什麼一切法那麼神奇?那麼多?
《 六祖壇經 》裡說:「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無量無邊的一切法,真的說不盡,無法形容,不可思議,哪裡來的?自性變的。
自性什麼樣子?古人有兩句話形容它。說它大,大到什麼程度?沒有外,找不到邊際 ;說它小,小而無內,到底有多小?你也說不出,你也找不著。
性是什麼?真心。
真心有多大?無窮大。
所生的方法有多少?無量無邊,沒有邊際。
誰知道?《 華嚴經 》上所說的,八地以上。
為什麼?八地以上見到了。
佛給我們講經,無知,無所不知 ;無見,無所不見 ;無說,無所不說,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
佛無知無見才說得出來,我們怎樣才能接受?無知無見就完全接受了。
《 無量壽經 》講一百年也講不完,為什麼?字字句句是無量義。
那佛講呢?佛講是隨機應教,上根人,上根的教法 ;中根人,中根教法 ;下根人,下根教法。統統教他們得利益,統統教他們生歡喜心。
大徹大悟必須得明心見性,必須得無知無見。
無知,無所不知 ;無見,無所不見 ;無說,無所不說。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