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九歌

所謂的“极微”存在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2-2019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10-12-2019 10:16 AM
《楞严经》是教修证的,教修三摩地。这些三摩地都是大乘的三昧境界。本经也很注重持戒,例如四种清净明诲,教我们断杀盗淫妄,本经再三叮嘱修行者修三摩地之前要先断淫。如果把这些修证的内容切割掉了,这就变成世 ...

哪你因为你不能通达【楞严经】的缘故。为什么你总喜欢把大乘佛经的经文内涵转化成『你不能理解』的障碍?你的信心其实很小。

想要趣入大乘佛法就要好像【楞严经】所说那样,『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这初心二决定义,第一义就是我刚刚分析邻虚尘那样。必须信解佛乘不生不灭,以因地不生不灭心为修因去证如来不生不灭果。

外道也有三摩地。外道也可以做到不淫,吃素,不妄语等等。难道你认为三摩地只是佛教专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2-2019 10:4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12-2019 11:50 AM 编辑
素还真 发表于 10-12-2019 10:31 AM
哪你因为你不能通达【楞严经】的缘故。为什么你总喜欢把大乘佛经的经文内涵转化成『你不能理解』的障碍?你的信心其实很小。

想要趣入大乘佛法就要好像【楞严经】所说那样,『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 ...

明心见性不是纯粹是说道理。那是修来为行菩萨道,准备度众生而赴汤蹈火的,靠思考是难以担当的,所以必须要有修持。大乘经都是用来修持的,不是只是用来读诵,地藏经也是如此。用修证来学习大乘才能避免佛教哲学化,学术化,理论化,反而失去了实际的菩萨道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9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0-12-2019 11:23 AM 编辑
谷成 发表于 10-12-2019 10:40 AM
明心见性不是纯粹是说道理。那是修来为行菩萨道,准备度众生而赴汤扑火的,靠思考是难以担当的,所以必须要有修持。大乘经都是用来修持的,不是只是用来读诵,地藏经也是如此。用修证赖学习大乘才能避免佛教哲学化 ...

我不想跟你辩论。我只能说大乘佛经就摆在那里,有心的人自会通达。

十多年前我读【楞严经】已经开悟,但是这并不意味那个时候我能完全通达【楞严经】。通达是指上下文全部能融会贯通,看出环环相扣的逻辑,知道整部经的纲领。开悟是指已经能知道文字背后所指,知道手指也知道月亮。但是开悟并不是『见道』也没有进圣人位。禅宗有小小大大的悟。总来说小悟就是了知法相。这好比说有人告诉你了知『贪』『嗔』『痴』『大』『小』心生起灭去。如果心不能了知,就是在文字上打转。能了知,就是知道手指也知道月亮。

大乘佛经使用文字设施,本来就是要帮人开悟。你却反过来自己筑起『开悟』的障碍。

通达经典并不容易。就拿地藏经来说,文字浅白,但是要贯通也不是容易。就比如我曾经就卡在【地藏经】几处而不能通达。比如: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齿笑,或背面非,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

第六品,明明讲菩萨功德和利及世人,怎突然出现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后来通达了才知道是恶人恶神恶鬼,看到善男子女人礼敬地藏菩萨时讥笑这些善男女。这些恶人恶鬼就惨了,果报很严重。文言文明明很容易,以前就是想不过来。

又好比『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以前读到这段觉得很奇怪,觉得前后文无法贯通。现在就知道这是世尊付嘱天人和菩萨众,要用大神通方便就度众生,不要让众生堕落在恶趣。是世尊对天人众说。

后面还有二十八种利益和七种利益之分别。以前搞糊涂了,怎样利益会重叠。现在就知道二十八种利益是指人类获得的利益,七种利益是指天龙鬼神获得的利益。

简简单单的【地藏经】要通达也需要时间,更何况大乘佛经?但是只要有心就必然能通达。反过来假如自己筑起『开悟』的障碍,那么就别说通达。整天只能这么想,这经文我无法解,因我没有开悟,我没有证三摩地,我不是圣人。

当人家说解佛经会解成哲学时,你却误解了?你以为只有圣者才能读懂佛经?佛经会被解成哲学,哪是因为解经的人只能看到手指不能看到月亮。他不懂文字背后的法相,不能了知,所以不能通达。
最后我要说,大乘佛经使用文字设施,本来就是要帮人开悟。

实在不明白你还要妄想另寻开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9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12-2019 11:51 AM 编辑
素还真 发表于 10-12-2019 11:18 AM
我不想跟你辩论。我只能说大乘佛经就摆在那里,有心的人自会通达。

十多年前我读【楞严经】已经开悟,但是这并不意味那个时候我能完全通达【楞严经】。通达是指上下文全部能融会贯通,看出环环相扣的逻辑,知道 ...

悟,有“信、解、行、证”。

有些人一读《楞严经》就能信悟,即使一时无法解释,也绝对深信不疑有关“妙明真心”的道理,这些人都不是今生才接触到《楞严经》。

有些人读后,仔细钻研,从理性思考上得到一种了解的认识,因此对内容不再怀疑。这是类似解悟。

有些人读了之后,就去实际依照指示实践和修行,体验三摩地,一步一脚印去应证经本的内容,这是类似行悟。

但是解悟和行悟(三摩地)都不算证悟,要实际证到心体才是证悟,就是禅宗说的三关,从人无我到法无我,最后进入佛的见地。

只有证悟的人,才是真正的理解楞严经的全貌,才能指导学生修行。

师兄,你对《楞严经》有兴趣,有信心,愿意腾出时间去研究此经,证明你的善根不浅。

你能得到一些道理上的通达,这是好的现象,但是不要得少为足,应该进而去从“信解行证”去次第学习。

我读过大德开示说,要知道是不是真悟有个标准,明心见性以后,去读所有禅宗公案,不用经过思考就能明白公案的意思。一有思考,就不可能已经实证了心体。因为明心见性的人,他已经得到根本智、后得智,他的智慧是不需透过思考得来的,而是由心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9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10-12-2019 11:47 AM
悟,有“信、解、行、证”。

有些人一读《楞严经》就能信悟,即使一时无法解释,也绝对深信不疑有关“妙明真心”的道理,这些人都不是今生才接触到《楞严经》。

有些人读后,仔细钻研,从理性思考上得到一种 ...

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这句话出自【证道歌】。

学佛就是要严谨,没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四面讨好。四面讨好最终就会迎合世情,导致教理没落。美其名方便法,实则是随顺世俗喜好。

人各有志。我没什么好说。祝你学佛顺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9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05IZteigy1ft0fu0hf90j318g0qowj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0-12-2019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0-12-2019 03:50 PM 编辑

神父是对的,这里用四正勤来解释:

一、已生恶令断灭。
二、未生恶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生起。
四、已生善令增长。

正在修善的时候(祷告的时候),你要防止恶念的升起(想抽烟)。这是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

正在行恶的时候(抽烟的时候),你要培养善念的升起(想祷告)。这是未生善令生起。

如果能在善念升起之后,决心停止抽烟。这就是已生恶令断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人气 +6 收起 理由
子房学韬 + 6 + 6 广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9 04:1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歌 发表于 9-12-2019 11:20 PM
南传佛教在禅修的时候会观照所谓的极微,但我看马哈希尊者的开示,就连极微也是非实有的

Kalapas 他是不断的生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2-2019 04:1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9-12-2019 11:25 PM
所以神通超越科学,就好像DipaMa能把空元素转换成地元素等等。这不是科学理论可以解释清楚的。
大乘佛教千百年来就已经否定世界是实有,从龙树菩萨【中论】开始一直到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大乘佛教的根本教 ...

南传的四念处也是观法无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9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极微(梵语:paramāṇu),又译邻虚。北传《俱舍论》称之为色聚。

以前我分享的一篇文章(燃灯尼师教授如何修四大分别观)里,师父曾经开示说,观到身体里这些这些很小的色聚(rupa-kalapa)的时候,再看进去,每个色聚里都有四大。如果再分解下去,就是空了。这些需要足够的定力才能观到,如果是近行定并不稳定,尼师说最好是四禅。

https://cn.cari.com.my/forum.php ... =4028882&extra=


无论南北修学都会经过这些观察色聚的阶段,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修行人在最初照破色蕴的时候,都要经过观察色聚这个阶段,后面才能继续去观“受想行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9 05: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l123 于 10-12-2019 05:59 PM 编辑

醒醒吧,真开悟就没有观呼吸的问题也是会完全了解不净观。
自欺,欺人有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1-2024 08:15 PM , Processed in 0.11034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