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17|回复: 9
|
闽南方言泉漳潮三腔文白异读的差异性
[复制链接]
|
|
泉漳潮文白异读的差异性
作者: vudik 时间: 2004-1-13 13:39 标题: 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
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闽南话文读与广韵有严格对应的语音关系,大概是某一时期的官话集中而系统的引入闽南话的。不知应该是何时?唐朝?宋元?
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甚至“雅夏”等南方话普遍无介音的字潮汕雷琼一带居然有介音。难道潮汕雷琼一带明清才有文读音?
正式报道: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八日电,在全场震耳欲聋个小喇叭声中,中国国家足球队今暗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个中日足球对抗赛中,以二比零击败了日本队。
白话报道:
新华社北京六月二八日电,今仔下昏,著北京工人体育场里面,细鼓吹盆告大母声,与农耳腔膜 各勃凿破,变臭耳聋,逐个着是来欢喜咱中国 国家跤球队,著中日跤球对抗赛中,用二比零踢赢日本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biohuang 时间: 2004-1-13 13:39 标题: RE: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
文读音是受通用语的影响,但却未必像我们现在一样是利用学校和传媒完成这种影响的。南宋末年,闽南和粤东地区曾经是抵抗蒙古人的最后堡垒,有很多宋朝的难民和官兵,甚至包括皇族和显贵的大臣,都是从东南沿海逐步撤退的。虽然后来很多人殉国,但是也有很多人活了下来,并和本地土著(以前的汉族移民)和平共处,繁衍生息。他们的口音必然对本地有很大影响,因为在亡国之前他们显赫一时。我想现在的文读音可能正是当时临安的口音发展来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vudik 时间: 2004-3-14 09:50 标题: RE: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
感觉起来,似乎潮汕、雷琼、福州文读系统都不够完全,惟有泉漳是所有汉字都有文读(即使平时压根儿未见使用的),但是很多汉字都没有白话音。潮汕、雷琼、福州则很多汉字或者没有白话音,或者没有文读音,或者文白皆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vudik 时间: 2004-7-26 22:17 标题: RE: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
最近再去翻了一本潮汕话教程,感觉闽南与潮汕白话音倒还很一致,文读音却是差异甚多,大概在广东,有一阵子,民众中盛行岭南腔的"官话",潮汕地区当时并无文读音,现在的文读音应当是受岭南腔的"官话"影响来的.而闽南不同,很久以前,就有读书人系统引入中古音,并一直严格保持中古音反切体系.由于闽南与潮汕文读音来源不同,引入时差太大,文白用音习惯不同,从而导致引入书面词汇和北方词汇时,闽南偏好文读音,潮汕偏好白话音.比如,群众,战争,教育,一定,人生,节目,活动...
连这些书面词汇我都听不习惯了,更毋谈音调、惯用语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了。看来,我顶多能基本上听懂潮汕话!至于,想绘声绘色模仿几句潮汕话唬唬人那一定会穿帮了!呵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vudik 时间: 2004-12-16 09:21 标题: RE: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
QUOTE:
我聽說閩南語文讀音是宋朝讀書人的人工的加以製造而成所產生的語言系統。
这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推理。也就是说,闽南的文读音是读书人根据广韵反切出的字音,随着文化普及和科举的兴盛,文读音进入寻常百姓口头,与白话音糅合使用。
不过文读音也可能是直接来自当时的官话(南宋?),尤其是潮汕地区,并且潮汕地区较迟吸收文读音,途径不同,所以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尽一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vudik 时间: 2005-1-24 09:57 标题: RE: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
潮汕地区文白读音在口语词汇实际应用上,更多使用白话音,并且“知澈澄”母较多混入“精庄”组,说明了:朝山地区引入文读音比泉漳一带迟(至少相差百年)。怀疑是明清才引入,直到现在可能仍未完成,不过由于普通话推行,客观上被阻止了。
在引入文读音之前,朝山方言像粤语一般,只是将吸收的大量书面语、北方词汇用当地白话音翻版,形异神似。而泉漳宋朝引入系统的文读音,文读音十分强势,甚至在口语上都与白话音不相上下,很多词汇与南北通语形似神似。
后来由于吸收的北方词汇太多(清末?!),并且词汇多音节化,将这么多新词汇“翻版”为朝山话存在诸多困难,于是从通行的韵书(不一定是广韵。可能是《康熙字典》,也是广韵反切体系?)反切出文读音,加上当时读书人流传蓝青官话(清朝还区分尖团!),反切出来的读音自然与 很久以前通过读书人引入的一定数量的文读音(也就是不出现-i-介音,“知澈澄”母不混入“精庄”组的那些,与后来大量引入的文读音)不可同日而语,于是比其他南方方言多出-i-介音,不过以前引入的一定数量的文读音与之差异不大,故而未被全部替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vudik 时间: 2005-1-26 10:53 标题: RE:闽南话文读音系统何时形成?为何闽南与潮汕的文读音不一致?
雷州话姓白名文,继承闽南习惯呢。好象崇尚白话字音的潮汕也如此。闽南读泉漳台一带的地名也绝大多数用很土的读音,而外地的则惯用文读。
俗读等于约定俗成的误读?舰滥?堑斩?自古以来长期沿用当时京城的官话读书,或者直接切音?上京不用学北方土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005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vudik 时间: 2005-2-8 09:53
福州、建瓯等其他闽方言区的文读音应用情况都有点像潮汕,
怎么就泉漳台湾文读音会如此强势?口语中经常半文半白,或者全文读,更有,泉漳台湾文读音最完整,似乎有意将文读音系统化,完备化,连从未进入口语的文读音都给她名分!
感觉这是读书人(代表泉、漳、永三府)强加于普通民众的一种现象。 |
|
|
|
|
|
|
|
发表于 6-12-2006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udik 于 20-11-2005 10:31 发表
雷州话姓白名文,继承闽南习惯呢。好象崇尚白话字音的潮汕也如此。闽南读泉漳台一带的地名也绝大多数用很土的读音,而外地的则惯用文读。俗读等于约定俗成的误读?舰滥?堑斩?自古以来长期沿用当时京城的官话读书,或者直接切音?上京不用学北方土话?
怎么说呢?是不是说那些地名。。当地人叫不同的名字(不是白,也不是文的读音)。。??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