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ari_Chong

不认同敦马“呼朋唤友”? 安华:为了和平交接须让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6-2018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项访谈中,公正党实权领袖兼未来首相安华坦诚自己在这届大选前,为了“大局”甘于被敦马利用。

这一句“甘被利用”,不知道辜负了多少曾经响应烈火莫熄而上街挨水炮催泪弹或因示威被逮捕扣留的良民。也可能,谁也不辜负,只能感叹一声为了大局必要的牺牲,你没上街/没投票/没支持就静静。

我们不是当事人,也不是家属,于是不能理解当年曾经离首相之位只有一步之遥的人,突然断送政治前途,家庭及人生遭受剧变的痛楚。如果不是当年那宗鸡奸案的人格谋杀,也许如今马来西亚的政治版图和生态已经全然不同。也许不必烈火莫熄,也不必有什么含泪顾大局。

政治迎来新格局是好事。因为没有不败的政党,只有不断革新换血的政府才能带领国家走向辉煌。然而,新格局必须要有新气象,才不辜负众望。

这个国家也是独立了61年才换了政府。看似60年不变,实际上,国阵的领袖们倒是换了好几个,反观希盟的主要领袖,也许是明星效应,也可能是“瘦田无人争”,这几十年来没大改变,除了公正党不负改革之名,虽然全家是党中央,却也还有吸纳青年才俊,并给予机会表现。

新政府成立以来,一些死灰复燃的迹象,比如朋党,比如专权,也只有公正党敢于直面反驳。

两年之约,没有白纸黑字,只有彼此默契和契约精神,看起来真的很薄弱。国家或政府需要完善的体制,让制度规范行事,让人去执行制度,草民则监督执行者,或赋权或换掉。而不是梦想着依赖某个大救星或一个明星团队崛起去拨乱反正,去救国。

有改革之心是好事,但人民对于政治的观念和看法还需要进一步改变。也许这个国家和各政党还太“年轻”,还没有老得让那些“明星”领袖都留在历史,才会让人有崇拜大救星和造神的错觉。同时也会有败选了何去何从,是跳船还是脱离的追问。

须知,一个党的理念就是其内部成员所追随守护的核心。败了,固然可以检讨整顿再出发,却不应该为了迎合选民需求而作践理念。至于斗争的过程中该如何胜出,胜了是否还坚守党的核心理念和曾经的诉求,则是一项考验,也是让人民审视的政绩。那些为了一时的输赢而乱结盟靠边的,始终经不起考验,慢慢会随着时间暴露真面目。

60年来第一次的胜负,打垮了国阵,却没打垮巫统。少了唇红齿白的旧面孔,巫统党选依旧热闹。当印裔的国大党申明一起走过了这些年,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退出国阵,当东马的各党纷纷换船自主寻找出路,国阵里以华裔为主的政党们确实应该更贴近民众,真实地去了解为何自身基层党员宁愿投敌也不愿支持自己人。(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记者Apps·作者:骆宇欣·《星洲日报》编辑·2018.06.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6-2018 01:3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哈迪现在又要和旧朋友庆祝生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敦馬哈迪曾經承諾,在希盟執政后,他只會做兩年“過渡時期”首相,等到局勢穩定下來后就傳位給安華,但對安華來說,拜相路還是相當遙遠。

在敦馬心中,無論是否真的兩年后把首相之位傳給安華,至少他有踐諾先讓國家元首特赦安華。但何時才是敦馬所說的“穩定”下來?恐怕只有敦馬自己知道。

在敦馬回朝成為首相的短短一個多月裡,就可看出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多個政府關鍵人物如反貪會專員、總檢察長、選委會主席、國家銀行總裁以及多個官聯機構主席陸續被撤換,顯示種種改革行動都在進行中。

敦馬還為了牽制前朝與中國所簽署的大型計劃,特地去了日本一趟,以尋求中資以外的替代選擇,工作如此繁重,兩年怎夠他完成心中理想?

安華在20年前已吃過對敦馬哈迪沉不住氣的虧,難得如今守得雲開見月明,估計他不會急著要敦馬交棒給他,但也不能無止境的老看著敦馬臉色行事,所以別看表面上兩人合作無間,暗地裡安華肯定是在等待出擊的最佳時機。

政治永遠是現實的

一日敦馬沒有交棒的動作,一日安華還是坐立不安,因為敦馬年紀雖大,魄力卻驚人,而且受人民歡迎的程度有增無減,只要他健康沒問題,人民會願意讓他做下去。

當敦馬的團隊安定下來,合作有了默契,他自然會有更多副手人選可選擇,包括公正黨阿茲敏和其兒子慕克里茲,只要給于機會表現,時間一久,后兩者有制衡兼取代安華成為接班人的可能性。

過了一段時間,安華如果還沒通過補選進入權力核心,那就會失去時機,政治永遠是現實的,支持者只認權勢,不會和你談感情或念舊,所以時間會是安華的最大顧慮,因為他的支持者會慢慢轉靠向當權者。

目前處于尷尬窘境的安華最好少點動作,就算到最后沒有首相做也只好認命,總好過再被對付或關進牢裡。

今日由敦馬哈迪領導的希盟“輕舟已過萬重山”,大家對大選前的協議不可太過認真,安華要和敦馬比的是比誰長命,他與其對敦馬或新政府發表看法,不如多花點時間鞏固自己在公正黨內的基層和實力,養光韜晦。(中國報評論:歐國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8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在不同場合接受媒體訪問時都談到,他將會從敦馬哈迪手中接棒,成為下一任首相。

即便安華在其他公開場合,如上週重返政治老巢峇東埔與民共慶開齋致詞時,也說了同樣的話;表面上,看似是對不同群眾傳達訊息,弦外之音卻是“提醒”當權者他的存在。

如果安華接任首相是肯定的,那他何需不斷“提醒”?這有可能反映出安華的焦慮,畢竟他何時能當首相,尚無人能知,連他也不知道馬哈迪何時會願意移交職權。儘管馬哈迪曾說過,會任首相1至2年時間后退位,並移交職權給安華。

不久前的509大選,馬哈迪在“希望聯盟”旗幟下,藉著公正黨與行動黨“翻身”,隨后人氣急升。

509大選中央政權成功改朝換代后,馬哈迪的民意,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支持率甚至已高于安華。大選后,如願獲釋的安華,並沒有閒著,反而走訪各州與馬來統治者會面,建立基礎,但最終決定這一切的是人民對兩人的支持。

目前,安華身無官職,也非人民代議士,能做的事確實不多,但若繼續在言論上“提醒”,恐怕遲早帶來反效果,如今坊間已有支持者開始對他“講太多”生厭。

筆者認為,一動不如一靜,安定地等待接棒更好。我國在509大選中成功順利和平換政府,為國際社會樹立榜樣的大馬,若順利移交職權,則又是另一個國際良好示范。

馬哈迪啟動改革之路,安華接棒,把國家帶到下一個高峰,事前已有人先替自己撥亂反正鋪路,接下來,安華就只需專心治國。

怕只怕接任者按耐不住,話講太多易出亂子,不怕身在明處的外敵,只怕躲在暗處的內敵,尤其那些虎視眈眈,比他更能沉著應對政局演變的潛在競爭者。(中國報評論:羅健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11-2025 10:55 AM , Processed in 0.20067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