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error123 于 14-4-2018 07:44 AM 编辑
最近留意一下政治有所感想....
华社政治头脑和马来人尤其郊外的马来社会想法是很不同的。华社的政治考量往往比較复杂的简单,而马来社会直接简单。华社往往先考虑大方向的事情才回到自个儿的小事情。乡下马来社区考虑是自个儿得到什么,之后才会想到大环境。
华人的投票想法往往是由大到小。他们会先考虑大环境的因素(全球局势与本国的关系如何?经济如何?市场能不能找吃?在朝有没有公平施政?有没有贪污腐败?这样投票国家会怎样),再來就考虑华社注重的课题(建立华校、承认统考)还有地方课题(社区设施、道路安全....),最后的最后才会想我自己有得到什么政治糖果?
华人想法比较复杂的简单。复杂又简单即是说,华人投票考虑因素很多,比如要教训政府、要改造制度、要反对贪污腐败、要公平施政、要振兴经济、要稳定不要乱....等等。华人考虑很多,却又简单的认为身为人民就应该这样想,他们忽略了其实马来人并非那样想。但是有一点,有人说华人容易被煽动投情绪票,投反对票.....我倒觉得其实华社是经过这些分析之后,最后才表现出这种情绪。
马来人考虑政治是很直接简单的,谁给我好处,我就选谁。所以大选投票决定,他们往往会看候选人是不是自己人?对我有没有礼?有没有给我们好处?有没有服务社区?有没有保护马来人和回教?
考虑完这些之后,才轮到大环境的课题。比如国家发展、经济发展、政府施政表现如何?甚至也可以说,很多时候马来社会尤其在朝的忠实支持者,他们不会去想这些。因为前面那些做好了,他就支持你了。也许这个原因,所以马哈迪常说马来人健忘。其实不是健忘,因为他们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不需要去记得那么多。反观华社在这种环境因为要生存,所以会考虑很多,同时他们不期望政府给什么糖果。当然随着时代转变,马来人很多远离乡下,有的还保持传统的这些想法,也很多开始会开发另一种想法,但是显而易见的共同处,马来社会很注重回教地位。
所以这一届大选结果是怎样。其实反映出来的是马来社会在建国之后的大致想法。
|
|
|
|
|
|
|
|
发表于 14-4-2018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了很多火粉不了解马来人的心态,特别是住在乡下的。我本身有不少来自各阶层的马来朋友,一般上:-
1)住城市的,会比较倾向反对党,特别是雪隆一带
2)柔佛的马来人比较亲皇室,也对巫统比较信任
3)乡下马来人比较信任巫统,特别是丹州以外的
4)人潮不代表选票, 最后的投票选择取决于临时可能出现的课题或政客给予的承诺
5)反对巫统的未必会把票给希盟,特别是行动党,更何况现在有第三选择:月亮 |
|
|
|
|
|
|
|
发表于 14-4-2018 08:2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4-2018 08: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自私,马来人单纯。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4-2018 09:4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tikputih 发表于 14-4-2018 08:14 AM
都说了很多火粉不了解马来人的心态,特别是住在乡下的。我本身有不少来自各阶层的马来朋友,一般上:-
1)住城市的,会比较倾向反对党,特别是雪隆一带
2)柔佛的马来人比较亲皇室,也对巫统比较信任
3)乡下马 ...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马来社会反一半,支持一半(国投国阵,州投希盟)结果可能会把国阵和希盟都所料不到的。不过如果马来反風起,我们马华是最大输家 |
|
|
|
|
|
|
|
发表于 14-4-2018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跟种族无关,主要是中产阶层和贫困阶层的想法差异。
虽然高官们整天喜欢误导性的说着马来海啸,华人海啸,但十个政客十一个骗,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说,你会发现,种族关系真的不是那么强烈。
主要还是中产阶层和贫困阶层掌握的资源、背景都不同,导致选择的模式和倾向不同。
每个民族都会有自我优越感,但是回头想想,华人政治家里,有哪一个优秀过马哈迪,安华,纳吉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