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风寒羽 于 10-4-2018 05:12 PM 编辑
看见网络上的一些谬论,忍不住就发贴了。
在讨论周日大选对经济的影响之前,我们必须先假定以下的几点: 1. 城市集居化,许多人需要反乡投票。 2. 投票属于公民义务,必须要投。 3. 多数休假日落在星期六、日。
周日或周末选举的第一个差别是往返乡时间上的弹性差别。同样是有一天选举假期,以周三为例,周三选举你的返乡时间局限在选举周二放工后至周三选举前(少于一日)。回工作岗位的时间为周三选举后至周四开工前(少于一日)。
如果在星期日,补假星期一,你的返乡时间局限在选举周五放工后至星期日选举前(约2日)。回工作岗位的时间为星期日选举后至周二开工前(约2日)。
弹性差别决定了往返人潮流量,导致交通稀缺度有别。理论上,周三选举会由于稀缺度较高,会导致交通费上涨。有人说,那好呀,提高交通费不就促进经济吗?请试着搜寻经济学里“破窗谬论”,你就明白那是一种经济损失,这里我就不啰嗦了。
稀缺的情况下,无法在价格进行竞争的情况下,人们只好选择时间竞争,即多拿假期。假期时,不在岗位上人是没有经济推动力的,所以又是一个经济耗损。更何况,像本人的公司,由于90%的员工来自外地,申请假期情况严重,结果老板直接宣布两天假期。这两天的闭门,企业的损失是多少?更何况受影响的企业那么多,对应国家经济损失是多少?
有人说爱国就不要斤斤计较这么多。又是一个典型谬论。 1. 机构执行者不是“国”(像执政党不是政府一样),必须分清。 2. 执行机构者的决策有缺陷,就应该给予反馈,国家才能进步。 3. 爱国,所以我选择完成我的公民义务,但不需要靠恶意的方式去证明吧。好比女友问我,我爱她就愿意为她而死吗?如何证明?好吧,那我去死吧。哦,对不起,我忘记单生狗没女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