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家驹 于 18-1-2018 10:50 PM 编辑
在視覺藝術中,「寫實」和「寫意」是兩種經常爭論的表現形式。兩者本無優劣高低,只要呈現出色,皆得到觀賞者喜愛。武打片為電影藝術分支,當中也有「寫實」和「寫意」的動作設計之分,筆者本文希望以此檢視兩者對武打動作設計帶來的視覺影響。
武打動作設計中所說「寫實」和「寫意」,前者指動作追求與原來武術形態接近,尤其拍攝那些現在仍流傳的武術流派動作時較為強調。後者指動作設計追求在鏡頭拍出好看的畫面,這些動作在現實中未必能做到,要依靠特技或威也等拍攝技術,才能在電影中呈現,有時甚至會與傳統相左。
結果本是洪拳宗師的黃飛鴻,會在銀幕上打起北派功夫。究竟「寫實」和「寫意」之間,如何取捨?
劉家良的寫實
洪拳正宗黃飛鴻,無論幕前幕後都堪稱一代宗師
在港產武打片上,劉家良和袁和平的武術指導風格,正好體現了上述分野,劉家良主打「寫實」風格,袁和平主打「寫意」風格。二人在武學造詣上均有家學淵源。劉家良父親劉湛,乃洪拳林世榮(
http://bit.ly/2r90Pxe )嫡傳弟子,劉家良自九歲跟父親習武,及後又吸收不同門派武術;袁和平父親乃北派京劇武旦袁小田,袁和平幼時更隨于占元於戲劇學院學習北派武打。
兩人在七十年代均參與第二代黃飛鴻電影的導演和武指工作。以劉家良作品為例,《陸阿采與黃飛鴻》(1976)中,戲中陳觀泰給予劉家輝的特訓中,講求基本馬步、橋手發力的威力和幅度,訓練方法雖然虛構,但忠實呈現了洪拳的特點。
VIDEO
而《武館》(1981)中劉家輝與王龍威在窄巷對打一幕,環境由闊到窄,打北派功夫的王龍威出招難以大開大合,要靠身位來方便提腿,反而突顯打洪拳的劉家輝在橋手和重馬步上的特點。這幕短短數分鐘的對打,十多種招式迭次而出,盡顯南北兩家功夫特點,可謂劉家良的代表作。劉家良曾在一次訪問中提過,不同武術有不同的打法特點,應該利用不同鏡頭捕捉,把不同武術本來不好看的招式,拍得好看而又忠於原來形態。而為了有寫實的風格,劉家良亦要求演員在拍攝前要先學習有關武術,這樣才拍得好看。
《武館》中劉家輝與王利威在窄巷大戰,盡顯南派武功以橋手短打特點。(有關這一套電影,武備志亦有文章提及當中的技術-
《武館》中的南北拳術 )
VIDEO
4:30左右,劉家良談及低踢如何以不同鏡頭特寫捕捉而拍得好看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