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马来青年都看的出来
国阵希盟都是建制派
现在投希盟连改朝换代都算不上
玛丽安(25岁,公民论坛Projek Dialog负责人)
州选区:哥打白沙罗;国选区:梳邦

“政治文化不应该围绕在投票而已。每当青年要谈政治时,都会觉得只有当我们的选票有分量时,才有人搭理我们。我们一直活跃于政治讨论,难道就因为我们无法带来选票,就这样把我们打发走吗?”
玛丽安是公民论坛[color=#03399 !important]Projek Dialog的负责人之一 , 他们常常碰触被视为“敏感”的宗教和性别等问题。
玛丽安也是坚定的女性主义者,最近她以身体抗议父权,不再戴头巾,在亲友圈子和网络上引起争议。而她也不甘示弱,不断以论述反击。
不投票就没公民权利? “我们不投票,就失去身为公民的权利了吗?人们不投票有那么多原因,可能是岁数不足,难道你要说21岁以下的人民没有公民权利,因为他们不能投票?”
“难道只有投票了,我们在这国家的身份和贡献才会被认可吗?这样的说法太有害了,彷佛民主过程就是‘你唯有投票才有意义’,这是非常排他的说法。”
玛丽安在大学时就活跃于学生运动,她和一群朋友在被视为保守的玛拉工艺大学,自2012年起举办“占领玛拉”运动,效仿 “占领华尔街”和马来西亚版本的“占领独立广场”。
他们在活动上实行直接民主,任何议程必须获得百分之百支持才获准通过。当时,他们抗议校园选举不公,因此抵制选举。占领活动也引来玛拉把一度复活的“演说者角落”关闭。
除此之外,玛丽安也是沙亚南街头书坊的活跃成员,倾心左翼思想。她自称自己和朋友们盼能延续马来左翼的核心原则,如社会正义、反种族主义、反资本主义。
没有首投兴奋感 谈起不少青年对这届大选失望,玛丽安说其实早就对大选不抱太大期望。
“上届大选和玛拉校园选举的确开启我的社会运动之路,我被卷入其中,但事实上选举论述难以为继。我更关心的是整个民主过程。”
“尤其是那些光说投票给‘只要不是巫统’的人。我们并不想因国阵很糟就让希盟获得免费票,好吗?很多关心政治的青年都有成熟想法,别太低估他们。” “我认为选举体制只是民主一环,而不是最主要的一环。民主文化的主要构成成分,应该是无论有没有选举,你都能参与国家营造(nation-building)。” 对于来届大选,玛丽安没有首次投票的兴奋感。她说,即便投票给在野党,也不会看到社会结构的改变,因双方都是建制派,也同样利用憎恨和种族言论来批评对手。
反宗教原教旨主义 显然,老旧的族群和宗教课题不断被炒作,让青年烦不胜烦。玛丽安不满,没有政党挺身而出反对宗教原教旨主义,因为他们害怕被视为反伊斯兰。
玛丽安笑言,是的,人人都说是教育问题,但究竟是怎样的教育问题导致目前的局面?
“我们有越来越多宗教学校,通常都是单一族群的,而且他们不鼓励创新(bid’ah)。当然,伊斯兰里有好的创新和不好的创新之说,但目前的教育都把任何创新视为自由主义,视为反伊斯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