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ari_CYJ

政府批新建10华小迁6华小 新华小以华裔领袖命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2017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久旱逢甘霖,华文教育艰难的发展过程,罄竹难书,向政府求发展、求经费、求建设、求迁校等,通常得到的是冷漠与回绝,这就是政治的「傲慢」,也是华教道上的坎坷路。这回情况不同,令人「惊悚」,政府慈悲大发,一次过批准增建10间华小,柔佛及雪兰莪各佔5所,另外6间微型华小获得迁校。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人人皆大欢喜的同时,不得不心存怀疑。

这或许就是一场炫目的政治游戏,执政党评估了华社对来届大选改朝换代的涌动与暗流,特別是华文教育经年累月积压的不满一箩筐,不趁早处理,恐后患无穷,甚至可能威胁到一个政权的垮臺,事关重大,执政者不敢掉以轻心。

教育管理失效

一个良好治理的政府,不应是临时抱佛脚,而应在大选来临前,公开展现他们过去执政4-5年对国家与社会作出的成绩单或「丰功伟业」,对华文教育亦然,这样才能为连任创造条件,贏得更多华裔选民的支持。如果又是画一个饼,让你再等等,却先要你大选关键的一票,华社是否这么容易健忘,曾经的「海誓山盟」,原来都曾经多次是「落空」的。

作为纳税人,应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而华文小学的发展,却存在严重的偏差,政府的教育管理是失效的,是缺乏道德基础的。华人社会对华文教育的坚持与执著,通过各种途径筹款,以延续华小的生存与发展,这被比喻为是华人缴纳的「第二个税」。如果只等政府的施恩,华小不可能有今天。

2016年年末,国內超过800所华小未获得在2016年財政预算案下的拨款,引起轩然大波,教育部长玛哈兹卡力的回应竟然是罔顾承诺,要华小「有多少先拿多少」。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2015年,结果引起华社哗然。当然號称「代表华人」的马华自然成为眾矢之的。

在人口眾多的地方增建华小,以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这原来就是政府应当履行的职责,但在缺乏制度化兴建华小的管理体制下,给政治留下了「傲慢」的空间,政府把增建华小的权力当作是政府的「馈赠」,以作为向华社换取资源的手段。如果政府对华小的善意是一贯的,选民不会打心里就视其为大选的「糖果」。

影响政治版图

华社的心理是矛盾的,政府的善意当然不希望是「白搭」的,就是「You help me,I help you」。问题是来届大选或许是马来西亚歷史上一个极具关键的选举,马来人海啸的暗流潜伏与深藏,隨时可能使马来西亚的政治版图出现大变动。这个歷史契机,是否已经引发执政党对华人选票也可能同样出现海啸的忧虑,因此不得不提前「防堵」。如果选举的反风是华巫两股势力的结合,谁敢断言马来西亚的政治歷史不会改写。

人死留名,这次增建华小,华教与政界先贤等有功人士获得「流芳百世」,沈慕羽、陈嘉庚、郭鹤尧等的名字被用以学校的命名,这个殊荣,甚为罕见。这是政府打自心里对华教的肯定,还是只为了討好华社?如果是真正的要为华教领袖「立校」表扬。我们或许要问,为何没有优先考虑命名族魂林连玉的小学,其考量何在?標准何在?

1985年过世的族魂林连玉,其公民权在1964年被褫夺是因他反对政府实行单元化教育政策,13个华团在2011年联合发起成立「平反林连玉运动工委会」,超过260多个社团公开呼吁或在常年大会上通过议案要求平反林连玉,同时工委会也把6万多张的明信片签名在2012年提交给首相纳吉,要求政府平反林连玉,问题是一等就等了5年,政府还是「不动声色」,如果肯定华教,岂能无视华社对平反林连玉的期待与意愿。

华人社会对华小的情感是难以割捨的,1298所华小是华文教育的根基,华社坚持华小「一间也不能少」,儘管454所属微型华小,有些处于苟延残喘,生源极少,也不愿轻易捨弃或合併,原因是认为如果不捍卫,华小只会减一间就少一间,这是偏差政策造成的「恐惧」。事实证明,关闭华小容易但增建却难如登天。对马来社会而言,不成为问题,原因是政府有根据巫裔人口需求增建国小,对于没有学生来源的国小被关闭或合併,自然不会构成问题,也不会出现国小不足的问题。

差別待遇明显

华小与国小的差別待遇至为明显,民政党主席马袖强对于增建华小一事竟然「歌颂」为「这是政府对我国多源流学校和母语教育发展的坚定保证」,增建华小变成是政府的大恩大德,而不知这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

目前这个「支票」已送到华社面前,在还没有看到增建华小的完整计划书、经费来源、规模绘製等细节前,华社无需过于雀跃。教育部並没有说明,这些新建的10所华小何时落成,並留下伏笔:「將依据国家经济及財政状况履行承诺」。

如果执政党的目的是要以「华小」换「选票」,不知道华社是不是心里存疑,或许只是政治的一场游戏,一场游戏一场梦,不知道是否在梦醒时,游戏也就结束了。(詩華日報評論*陳錦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2017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所新华小、6所搬迁华小、取消4个大道收费站及降低个人所得税等利好消息,在短短几天内接二连三的宣布,除了热爱华教的人士一片欢腾外,大多数的老百姓对2018年财政预算案也直呼天降甘霖。

反对党大喊这是大选糖果,可是对于过着苦哈哈生活的老百姓来说,管他是不是大选糖果还是大选毒药,总之吃了才算,怪不得糖尿病是大马人的头号疾病,只要够甜好吃感觉良好,不良反应之后才说。

其中,大多数的糖果不偏不倚落在雪州和柔州,一个是国阵势必要再来届大选夺回的雪州;另一个则是希盟势必要攻破的堡垒区柔州,可想而知来届大选的火花将在哪儿烧起,这段期间两地的人民有福可享了。

只不过,一下来那么多糖果,深怕人民会消化不良,甚至真的患上糖尿病,后期而来的反效果,最终辛苦的还是你和我,就好比新山东部疏散大道(EDL)在新山关卡收取过路费,从原本只征收普通轿车2令吉90仙的入境费,至征收双向过路费后的16令吉50仙,当时引发不少人士不满,来往两地通勤的人士大感吃不消,但当时又有多少高官听进人民的心声呢?

首相纳吉也在国会指此次是大选前的最后一次财政预算案,种种利民的政策多多少少都是为赢得来届大选而做,如还一再强调说这不是大选糖果,可说是最高境界的睁眼说瞎话。

至于历史性的兴建10所华小及搬迁6所华小,让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变得好像从天上掉下的馅饼一样难得;当然,也有人说此时不要争辩对与错,务实的落实,让华小能够健康的成长,可是这样的想法,只会让办华教之路越走越卑微,而不少政客,一再的发表废除多源流教育,时不时的刺激华社的神经,把华教当成政治筹码,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大马独立超过60年,可是依旧走着旧路,只有靠近大选时华社和人民才能获得糖果吃,就好像万圣节一样,不给糖就捣蛋,可是多少年来华教之路都是华社一砖一瓦自己建上来,从未捣蛋过政府,糖果却只能在大选时才能吃到,不制度化的拨款及视地区所需兴建华小,只会让华教之路越走越艰辛。(文章来源:星洲日报/斤斤济较·作者:廖济伟·自由撰稿人·2017.1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7 02:2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沒有,鍾國強華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8-2025 11:36 AM , Processed in 0.09494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