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ilLyPanDa

纳吉:访华获批出口榴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0-2017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03comic01.jpg

20171002comic.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 收起 理由
SilLyPanDa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10-2017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榴槤」是最受大部分马来西亚人欢迎,甚至引以为傲的水果。榴槤因为生长所需的地理条件,以致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才能生產榴槤,当中又以我国的榴槤品质被公认是上好佳品。每逢榴槤季节,「全民吃榴槤」是多元族群的国人拥有的集体生活经验。

虽然以往品种榴槤如猫山王售价较高,但还在民眾可负担的范围,也有很多人喜欢品嚐甘榜榴槤。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发现「榴槤季节不见榴槤」的怪象。其中一个原因是天气不佳导致榴槤收成下降,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量榴槤出口到中国市场。日前首相纳吉还对外自夸榴槤能顺利出口中国,且每公斤的猫山王甚至能售出100令吉,是他访华带来的功劳。

无力购买高价榴槤

纳吉发表「榴槤邀功论」后,引起社会巨大迴响。许多读者在有关新闻网页下留言怒骂纳吉让国人再也吃不起榴槤。这让我思考,为什么人们买不到/买不起榴槤了?人们吃不到榴槤引发的愤怒,对社会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2778497310_50e6409491_b.jpg

按照食品消费逻辑,农作物的出口一般是国內的生產超出需求量,所以政府通过出口赚取外匯。虽然榴槤並非日常食用的稻米或蔬菜,而是季节性水果,但它对国民的味蕾和意义不亚于白米和青菜,如今纳吉政府利用贸易政策把国民水果变成经济作物,推动榴槤进入全球化(中国)市场,导致国內市场供不应求。或更直白的说,国人无力购买价格暴涨的榴槤。

当大部分的人发现他们吃不到榴槤,並不是个人因素,而是政策干预下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这无疑会触怒「飢饿」的民眾,甚至可能掀起一场榴槤的政治革命。这个推论並不是譁眾取宠,因为榴槤並不像电子產品、衣服或化妆品,而是作为一个拥有国土象徵意义的水果,使它成为很特殊的產品或「必需品」。

英国歷史学家E.P.汤普森在研究十八世纪英国的粮食骚乱时指出,除了市场经济因素如价格上涨让人们买不到粮食而引起骚乱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们无法容忍政府从他们的必需品中牟取暴利,那挑战了他们的道德底线,而政府也失去治理国家的合法性。

当本国民眾吃不到榴槤,还要听首相沾沾自喜说是他让榴槤价格暴涨后,我认为这无疑踩在人们对政府容忍的底线上。也许在即將来临的选举中,將有更多选民投下对纳吉的反对票,作为代表他们抗议榴槤消失的心声。(诗华日报评论: 古燕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7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ct2050 发表于 28-9-2017 12:43 PM
榴莲有价 大家快改种榴莲
住 land house 的每家可以自己种一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7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榴梿还是处处可见的果实,马来西亚人民称之为“果中之王”,它还是不折不扣的是“亲民之果王”!不论你是老人、小孩、穷人、富人,只要你想亲近它,一尝它的美味,它就出现在你眼前:街头、街尾、树荫下、巴刹、咖啡店的五角基、车站旁……都有它的踪影,绝不让你失望。它的价格每公斤可从50仙起至1令吉50仙,而且任由你挑选(当然没有这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想起那个年代,那时的榴梿香味,相信任何与它有过接触的读者,都会竖起大拇指,给它个赞。

笔者还是童年的50年代,榴梿还有野生的,记得那时去胶园,碰上榴梿季节,运气好时在路途中或胶园里,还可捡拾到半夜落下的榴梿呢,谁先拿到谁就大快朵颐。

现在,时代进步了,大片榴梿芭土地被发展了、令吉滑落了,榴梿不胫而走、已不翼而飞到了外国去了。目前,榴梿几乎在许多原该有的乡村,或城镇都“消声匿迹”了。

它被新生一代的新品种榴梿如D家族、猫山王、红虾等等取代。它不再是从前穷人可问津的榴梿,它己摇身一变成了“贵族果王”。

最近首相纳吉兴奋地告诉国人:我国的猫山王已进入中国市场,每公斤猫山王的价格在100令吉以上。他满意自己在这方面的成就。但是绝大部份的国人会如何看待此事,还得看以后事情如何发展。

果农会受益是肯定的,但这其实也是少数,是否会遭受到中间人的剥削,还是个未知数。普通国人无法尝到本国出产的猫山王却是最大的伤害。其他品种的价钱也跟着上涨,试问,普通老百姓,如何能与之打交道?

一般老百姓如果对本国土产水果之王只能“望梅止渴”时,政府是否应插手?否则怎能说“以民为本”呢?政府在这事上,不应让少数人受益而让绝大多数百姓受伤害。政府应多开辟农业地让果农种植果树、津贴果农有如津贴油棕园主一样;别让榴梿无限制出口海外,这些都是政府应考虑的地方;只要本国人还能尝到榴梿,自然会竖起大拇指给政府一个赞。否则,将来政府必会尝到“后悔”的滋味。(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多明·2017.1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17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学者于10月在《自然─遗传学》(NatureG e n e t ic)学术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该国已经初步钻研出榴梿的基因排列,了解榴梿产生独特口味和气味的基因及代谢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球首次破译了亚洲热带水果之王──榴梿的完整遗传图谱。

尽管这项研究报告并没有在媒体上获得太大曝光率,但在科研界已经掀起一片哗然。

马来西亚过去一直以出产优良品种的猫山王而引以为傲,以首相纳吉为首的政府和部长们频频在公开场合强调,我国的榴梿在国外有多受欢迎、价格多高,能为国内果农带来巨大收益。

尽管如此,我国科研人员对于榴梿基因的研究却非常少,且取得的成效也不显著。

随着新加坡成功破译榴梿的基因后,研究人员预料也会开始着手研发更多榴梿的培植的方式。

过去,大马传统的榴梿培植需要耗时数年,要培植出优良品种的猫山王,预料需超过10年的时间;这也意味着,一旦研究人员研究成功,种植榴梿的时间届时可能将大大缩短,品质也许也能获得提升。

反观,以“猫山王”为荣的大马若原地踏步,继续用传统的方法培植榴梿,相信不用数年,我国榴梿的竞争力或会被其他国家追赶上来。

由于新鲜的榴梿保存时间极短,因此我国现阶段出口的榴梿大部份皆为冷冻榴梿;但是,以其他国家的科技与前瞻性,很大可能研发并加强新鲜榴梿的保存时间,以便运输。届时,外国若要进口榴梿,我国榴梿并不一定是首选。

当然,我国缺乏这类型的科研结果也不能完全归咎于科研人员本身。

据了解,国内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近年来捉襟见肘,而政府最新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显示,科学工艺与革新部获得的拨款从去年的11.37亿令吉减至11.11亿令吉,是缩减预算次多的部门,仅比房地部稍好。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不仅是榴梿、国内其余的科研包括医疗和药物的研发等等也将停滞不前,导致不少研究生离开大马转投其他国家,等于把国家珍宝白白送出去。

猫山王如此,人才亦是,望国家珍而重之。(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记者Apps·作者:陈孝仁·《星洲日报》记者·2017.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1-2017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梦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11-2017 06: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mrddecade 发表于 28-9-2017 09:50 PM
猪肉不一定,穿山甲肉就保证大卖

大马真的有卖穿山甲和肉、甲、皮等吗?一公斤多少钱,货源多不多?……
不过穿山甲在中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往往只能以走私偷卖等形式,……
否则抓住会被没收、罚款,甚至判刑3年以下的……


猪肉要看质量和价格了,不过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生产和消费国……
其产量与消费量均占全世界六七成以上……
价格与质量,往往性价比较高……
不过许多西方人不吃的部位,如猪耳朵等,……
中国进口了做卤料和下酒小菜,特别在KTV里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7 10:5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需要的是牛奶,奶制品之類,所以馬來人多養牛,向牛奶發展,如什麼goodday牛奶。我們通常都買外國牛奶,這樣就balance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8-2025 04:19 AM , Processed in 0.11484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