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纳吉:一马公司也有贡献 别因为一个错误而推翻整个政府
[复制链接]
|
|
|
发表于 7-8-2017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18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有个说法,国阵以3M方程式,即钞票(Money)、媒体(Media)与国家机关(Machinery),贏得选举。撒钱派米、以党国掌控的媒体发动舆论攻势,再利用国家机关为党竞选,资源相对薄弱的在野党就处于劣势。
把镜头稍微拉远一点,就会看到更深沉的问题。综合歷届选举,国阵从未获得2/3选票,却从1974至2004年大选,横扫2/3议席。若发现形势不利,就根据当下民意趋势,利用2/3优势重划並增加对自己有利的选区,保住政权。1999年「烈火莫熄」浪潮重击国阵,2003年通过的选区划分立竿见影,国阵在2004年即以63.85%选票横扫90.87%议席。
选区划分不均与不公,再加上「领先者当选」(First-Past-The-Post)的选制,对执政党有利。505大选中,民联获胜的议席,平均选民人数为7万7655人,国阵则仅4万6510人。再看下去,222国席中,130属于小型选区,国阵贏了当中的112席。在这112国席中,国阵共获220万8516张选票,占总选票19.97%。
两成选票可执政
换句话说,在极端的情况下,国阵只需二成选票,就能以简单多数议席(112/222)执政。
然而,胜利的方程式不能只依赖选制。国阵需要释放资源,派红包、送脚车、赠手机,收买选票;办流水宴席、开演唱会,造势壮胆。一马援助金(BR1M)可以从財政预算案光明正大支出,但「幸运抽奖」不能。如此庞大的竞选开销谁来买单,背后涉及的,是政治献金的问题。505大选期间刘特佐在檳城砸钱为国阵拉票,一马公司(1MDB)存在的目的不言而喻。(诗华日报评论: 林宏祥) |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18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ombat1977 于 17-3-2018 06:12 PM 编辑
这事情很容易解决!他出来揭露这位“Malaysian Official 1"是谁就可以清洗自己背的污蔑罪名!
|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18 05: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18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7-3-2018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8-3-2018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8-3-2018 02: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18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相纳吉说,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对大马的发展是不可磨灭的,对于它的一切批评都是反对党断章取义云云。
譬如它打造了大马城,一个占地202公顷的最具代表性的发展计划。
只是,1MDB是政府全资拥有的“战略性开发公司”,资金来源都是同一个地方,去向却更不明朗,而且都是靠政府工程存活,换言之,就是自己颁工程给自己,然后再外包出去,左手贷款给右手去完成左手的差事——那是有多值得骄傲?
我是认同首相纳吉的,1MDB是如此的举世瞩目,你懂多少?
无权要求瑞士退还
1MDB惊世骇俗,已经惊动到美国司法部和新加坡一再的调查研究,以深入了解“1MDB处理现金那出神入化的手法”。
瑞士国会早前以138票反对,53票赞同的一面倒的情况下,驳回“归还1MDB的4亿3000万令吉充公款额”的动议。
为何被充公?因为有关存在瑞士银行的1亿400万瑞士法郎资产来自“不法交易”。
针对相关决策,1MDB老神在在的表示,有关款项并非来自1MDB,那是一笔“抵触法律而必须缴还的银行罚款”,所以1MDB无权要求瑞士退还。
这句话是有几个意思?首先,抵触法律的是哪一造?为何要透过这公司去偿还罚款?但,为何你抵触法律,却有人为你的罚款买单?
然后,这笔罚款又被充公了,那相关罚款是否还需要缴还?如果要,相关资金是不是又“并非来自1MDB”?
换一个形式存在
我们看看1MDB的发源地——大马财政部又怎么说?
“1MDB的资金并没有失踪,所以财政部并没有立场向瑞士政府提出索偿。”
换言之,相关罚款是来自财政部的咯?被充公的罚款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属于你的而已,那就像你掉了一笔巨款,巨款有可能被路人甲捡到了,它甚至被用来买一艘游艇,然而你别忘了,那笔巨款还是“没有失踪”的,它只是换了另一个形式存在,即一艘游艇,而那笔巨款就落在卖你游艇的老板身上,所以,它是还存在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誓死效忠首相纳吉,我坚信美国司法、瑞士政府、新加坡官员、澳洲总理之子,都不懂“一加一等于一亿”的玩法,才一直诋毁他人,他们一定是嫉妒,或者被反对党收买了。
首相纳吉一定是值得被信任的,除非不是,不然一定是的。(南洋商報評述**鄭喜文)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8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盟政府入阁,敦马宣布了13位部长,阿兹敏也被召唤,出任经济事务部长,雪大臣之职则相信是由阿米鲁丁接棒。其余的州政府行政议员也陆续宣誓就职,州政务也渐渐上轨,各地也传来议员投入为民服务的行列。美好光景一片,尤其有人臥薪尝胆得偿所愿,有人被搞得鸡犬不寧,这样的简单因果报应总叫一般人拍手称快,还不趁机棒打落水狗?
安华被释放后,陈年旧事再被提起,安华与敦马之间的恩怨情仇已有20载,两人因政策理念不同而决裂,安华也因瀆职、鸡姦等罪入狱,狱中生活惨酷,出狱后发动烈火莫熄(Reformasi)运动,1999年大选巫裔选票重挫巫统,只是华裔选票站在国阵的一方,得以保住政权。
然现今两人联手矢要推倒国阵政权,一致目標是纳吉下台。想来也觉得政治是一门艺术,把不可能变可能的艺术,政治没永远的敌人甚是適合形容这两人。
安华带领公正党,异军突起,抗衡国阵,然长久以来无人可完成推翻国阵的壮举,尤其是从內部分裂出去的党员(46精神党)也不例外。
但安华联合火箭坚持至今,三进三出监狱,从被欺凌到被尊重是一段漫长的路,当然不只一哩路长。他选择与敦马联手,想必也是以大局为重,深知马来乡村的突破点,以现况来看非敦马莫属,当然纳吉的丑闻、开除党员等也促成土团党的诞生。歷史总是相似得可怕,彷彿回到20年前,敦马与安华情同师徒的关係,又在延续。
近日纳吉私邸不论內外也是人潮满满,警方以反洗黑钱法连日搜查其私邸,风声鹤唳,媒体与民眾也纷纷赶往现场驻守,静候最新消息。出入纳吉私邸的巫统基层领袖、高层与律师也不少,警方在6个地点进行搜查,搬出一箱箱的珠宝、现钞、名牌包包等无数奢侈品,想必总价值可达上亿。
纳吉称警方所充公的都是朋友所送和政治献金,也批评基于法律的公平性,也应调查马哈迪「朋友送马」;抨击希盟对党员诚信持双重標准,林冠英官司缠身却能任职部长云云。不论现阶段纳吉说什么,不管有理无理,自然也引起人民挞伐,就连投诉警员偷吃冰箱食品也会被非议。
纳吉还是有支持者力挺,不至于眾叛亲离,至少马华与国大党也不离不弃?但眼见不少高层与其划清界限,也觉得现实之残酷,树倒猢猻散可见一斑。被唾弃者,少不了马华,张盛闻率马青中委鞠躬道歉,接受败选,照样引来冷嘲热讽;廖中莱的败选分析结果,將败选原因归咎他人,被直批他根本毫无头绪。
一马公司的真相仍在调查中,纳吉却要求申请证人保护,表示自身与家人处境危险,这些威胁不仅来自国內,更来自海外与一马公司直接或间接相关者。由此看来,纳吉捲入不得了的政治危险,一旦揭露,牵扯甚广。纳吉失势,一马公司丑闻將被揭发,其他人想必不会坐以待毙,或有举动未可知,静观后续发展。
纳吉大起大落,不禁叫人唏嘘。有些人,他可能有远大的梦想,但被蒙蔽,选择利己而拋弃道德原则与金钱妥协、贪恋权力,以至一败涂地,从天堂坠落,一时看不清原因,却还急著断言失败与保住面子。时刻保持清醒,可见绝非易事,尤其手握重权。(诗华日报评论: 张兼荣)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8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