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6-1-2017 05: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oy_Tantra5053 发表于 16-1-2017 04:36 PM
克服,还是接受,这视乎当事人的思维状态。就像有些人会说食色性也,有些人又觉得性是需要超越,需要转化的事情。
对性的态度,反映出背后错综复杂的欲望。一位有强烈修行欲望的人,可能是最性饥渴的人;一位对 ...
我确实因为自己很好色而困扰,不过早已明白了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7 10:5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oy_Tantra5053 发表于 16-1-2017 04:39 PM
你没对号入座,真不捧场~
他不对号入座,他亏本
When he want to learn he have to show humbleness
When a student is ready teacher is everywhere, why there is no student? Becuz everyone want to be teacher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9-11-2019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先說“住”
住 可以說是
在。。。中。
看看佛陀是怎麼說的
比丘們!凡心意未達成、住於無上離軛安穩希求中 的有學比丘,
他證知一切為一切,證知一切為一切後,(一切 可以理解為 一切之現象)
不要思量一切、不要 在一切中思量、不要從一切思量、不要思量『一切是我的』而不要歡喜一切,
那是什麼原因呢?
我說:『對他來說,應能遍知。』
。。。。。。。。。
。。。。。。。。。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
證知一切為一切,證知一切為一切後,
不思量一切、不在一切中 思量、不從一切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的』而不歡喜一切,
那是什麼原因呢?
像這樣,(因)已知:『歡喜是苦的根。』後,
『以有[為緣]而有生,對已生者來說有老死。』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我說:『以一切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捨棄、斷念,如來已現正覺無上遍正覺。』
我(佛陀)說:『對如來來說,已遍知終結。』《中部1經/根本法門經》
要理解這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有必要 必須與其前兩句一起看了 才來理解。
看看前面所說的
是故 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 生清淨心,
不應 住色 生心,不應 住聲香味觸法 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以這樣去理解
佛陀告訴 須菩提 說
諸位菩薩應該 以 以下那樣 生起清淨心。
清淨心
不應是 在色中 而生起,
(心之 清淨 不應 以 自身之色 為緣 而生起)
也不應 在聲香味觸法中 而生起,
(以取為緣而有有,心之 清淨 也不應 在感受 聲香味觸法中 為緣 而生起)
應 無所 住 而 生其心。
(心之 清淨 應 不以 在任何“現象”中 為緣 而生起)
這【清淨心】 或 【心之 清淨】
只是
世間的通稱、世間的語言、世間的慣用語、世間的安立(世間的名義),
應 以 這些【心之 清淨】“知” 而 無執取(心 無執取 則無染無垢無有 而 清淨),
而非 以 種種的方式 為緣 而【獲取】【結果】。
情況類似
如佛陀所說
真我取得
這是世間的通稱、世間的語言、世間的慣用語、世間的安立(世間的名義),
如來以 這些說 而 無執取。」《長部9經/玻得播達經 》
以任何“現象” 為緣 而得到【有或無】之【結果】,
這是 以有[“現象”為緣]而有生(【有或無】之【結果】),
以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
以生為緣 而有 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之【結果】
而非 “離苦解脫”。
說“一切為有,”此乃一極端。說“一切為無,”此乃第二極端。
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集者、則此世間為非無者,
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滅者,則此世間為非有者,
依止於有與無之兩【極端】。是為正見。
如來離此等之兩端,而依中道說法。如是乃正見。《因缘相应》
一個人
對 佛陀所說的
“我” 、“有” 、“無” 、“生” 、“滅” 與 “無常” 之“究竟與真相”
不真正的 “清楚”,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自然就“無法”理解
佛陀所說之 有和無。
而 只能
繼續憑著自己的【認知】
在 無常中
尋找 以【我自己】所【屬意】的【答案或結果】去安立【是不是】和【無或空】。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