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中秘”的由来
《橘中秘》系明朝朱晋桢先生所著,“橘中秘”三字因何而来,作者未作解释。据野史记载:“《橘中秘》所以叫“橘中秘”,是黄帝姬轩辕先生当初大战蚩尤先生时的阵图,临死时藏到橘子里,而被后人发现”。这种鬼话,信不信由你。不过我想从牛僧儒所著的《幽怪录》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据《幽怪录》载:巴邛人橘园,霜后两橘大如三斗盎。剖开,(每橘)有二老叟相对象戏,谈笑自若。……一叟曰:“橘中之乐不減商山,但不得深根固蒂,为愚人摘下耳。” 缘此,后人因称下象棋为“橘中戏”或“橘中乐”、“橘中趣”。我想,“橘中秘”即揭示“橘”中之奥秘吧。
《橘中秘》是我学象棋的第一本书,从中受益菲浅。曾有过几年漂泊流浪的生活,足迹涉及半个中国,不管走到哪里,我都要把它带在身边。每到一地,醉情于山水之余,就是经常沉溺于棋局了。
泱泱中华,象棋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中国城市农村的村头巷尾,棋摊儿随处可见,两人对弈,七、八人围成一圈观战支招,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每逢周末,我把一周以来打的谱温习一遍,周日即带上象棋、马扎、随身听等装备,上棋摊找人练手 。大凡棋摊都有“军师”一名,也就是他们中间的高手。“军师”支招时的语气往往是毋庸置疑的,而被指点者也时常是惟命是从。因此,一个棋摊的“军师”极易辨认。发现目标以后,我随之看客下菜,或主动搭讪与之攀谈,或提问请教,或公然否定其支出的高招……最后,再提出杀上几盘的要求,最终往往能遂心如愿。这些“军师”中不乏实力战将,待到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时,已是超然物外,浑然忘我。棋逢对手,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