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日佳博士
近几年来,报章网络有很多专业人士写专栏,例如医生护士等等,而且都颇受欢迎。我问过一些作者的粉丝朋友,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并不是一般普罗大众经常轻易接触。我觉得这样的专栏非常好,至少从教育角度来看,能够让年轻一代对该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香港无线电视台播出《冲上云霄2》期间,国泰航空机舱服务员招聘日吸引了超过1100人竞逐700个空缺。
难得有此平台,我想不如分享一些科研人员和科学室内的一些小故事,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研究行业。
我相信不少人幼时的梦想是科学家,有时候一些小朋友也会在‘我的志愿’里填上科学家。可是为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科学家?别说是4、5、6、7岁的孩子,不少父母也摸不着头脑。
小学作文题目<我的志愿>,你有想过要当科学家吗?(图片来源:twimg.edgesuite.net)
“不就是搞科学咯”我曾听一位妈妈如此回答孩子。
话说今年有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到场时我屁股才一坐在椅子上,坐在我旁边,印象中小学打篮球很厉害的苏吉胜马上就对他念小学的女儿说: “哪!这个安哥就是一位博士科学家咯。”
我当时穿着随便邋遢,望着她女儿,不仅我苦笑不得,他女儿不仅一副不相信,还有点哭笑不得的样子。可能她当时在想:“为什么书里、电视剧卡通里的科学家都是老花眼镜,大把胡渣和打领带的老先生,这位安哥根本就不像!”
事实上,我觉得那只是大家对科学人员的一种错觉。现在高等教育普及,在大学内念硕博士的学生不仅每年增加,更重要的是有年轻化的趋势。在80年代以前,除了本科及硕士优越成绩以外,一般人还必须要有数年的工作经验才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如今在不少国家,例如英国和我国,成绩优越的本科生都能直接从本科生跳上博士学位。
其实,当时我有一点还未有向他女儿澄清:“虽然我也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但是其实我不是科学家。”
大部分人想像中的科学家,应该都是长成这个样吧?
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科学家指的是那些进行纯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例如化学家研究原子粒子的化学反应。物理学家研究一些物理上的问题等等,例如太空物理学家(Astrophysicist) 寻找太空的起源、太空膨胀原理等等。又或者是一些物理现象例如等离子。换句话说,这些人/科学家所进行的研究就是要做出基础原理,寻找真相和对一些大自然现象建立理论。
当然,在工程系里,也有不少人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但是比率不多。而且工程和纯理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工程科比较倾向于在理论或是基础原理上找出其可以应用之处,把这个理论或是原理转换成应用科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最著名的其中一项物理理论就是‘牛顿定律’ – 惯性(inertia)、加速(acceleration) 与动量(momentum)。而工程里的所有机械,大至航天飞机,小至原子,都是建立在牛顿定律的理论上。
作者陈日佳博士酷爱科学,但自认不是科学家,只是个科学研究员。
所以,我不是科学家,更不敢自称科学家,我只是一名科学研究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