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73|回复: 5

【【【歼20将换装隐身矢量发动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2-2015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anwt 于 10-12-2015 12:55 PM 编辑

http://xw.qq.com/mil/20151209022411/MIL201512090224110A
资料图:中国军工小步快跑的策略让很多优秀武器从初期大量使用现成进口部件,逐步过渡到后来全用国产设备,既能满足迫切的国防需求,又不放弃国产化努力。从图中可见,歼20的后部设计在换成矢量喷管后没有太多角度限制问题,可能在设计时便已考虑到未来的升级。歼10、052系列战机战舰都是这个套路,歼20应该也不例外。
原标题:空中战鹰-展望国产战斗机推力矢量技术


  作者:小飞猪

简介:从相关资料来看,国产战斗机将会采用隐身修形之后的轴对称推力矢量喷口。



珍贵的国产轴对称矢量喷管测试照片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航王华明教授的先进事迹,其中提到以他为主研制的“新型特种涂层新型特种涂层还应用于某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高温重载驱动机构,累计试车216小时,无明显磨损”,这表明国产推力矢量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推力矢量技术一向被认为是第四代作战飞机的标准技术之一,它的研制成功为国产第四代作战飞机达到全状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力矢量技术是指发动机推力通过喷管或尾喷流的偏转产生的推力分量来替代原飞机的操纵面或增强飞机的操纵功能,对飞机的飞行进行实时控制的技术。利用这个技术可以显着的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能、敏捷性能和起降性能,有资料说F-22利用大面积气动控制面和推力矢量相结合可以在迎角超过70度的情况下仍旧具备配平和俯仰控制能力,利用推力矢量,F-22的起降距离可以比F-15降低1/3左右。


苏-35S的KSU-35的飞行控制系统也集成了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提高了苏-35S的机动性能。




F-22采用二元推力矢量喷管

     不过推力矢量技术也存在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对增加飞机的重量,对于飞机的气动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材料、工艺要求极高,这是因为飞机发动机喷口温度高达上千度,这样对于喷口转动机构、密封材料要求是非常高,尤其是频繁使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目前实用的推力矢量喷口有两种,一种是用于F-22的二元推力矢量喷口,它的优点是比较容易实现推力矢量化,隐身性能也比较好,但是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内流特性较差,不容易用于现役飞机的改装,一种是轴对称推力矢量喷口,它是在发动机现有的推力矢量上面加装机动结构而成,比二元喷口相比,重量相对较轻,一般认为采用二元推力矢量喷口比轴对称推力矢量喷口要多重50%左右,不过轴对称矢量在隐身方面比二元推力矢量喷口要稍逊一筹。




  俄罗斯战斗机采用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


  中国相关单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推力矢量技术,先后进行了二元推力矢量和轴对称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空,经过两者对比,考虑到国内技术实力和工业基础,中国相关单位最终选择了轴对称推力矢量技术,并在新世纪攻克了推力矢量的关键系统-机械结构,利用前期获得的技术成果,相关单位首先在涡喷发动机改装了推力矢量喷口,进行了推力矢量试验,先后进行了多轮试验,特别是完成了加力状态下的试验,最大推力矢量角度超过了20度,在此基础上,相关单位又研制了涡扇型轴对称推力矢量,从王华明教授的先进事迹来看,中国在研制推力矢量喷口的时候,碰到一个问题就是高温涂料,在使用数十次之后,就出现较大的磨损,而王华明教授的成果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国产推力矢量喷口走向实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产推力矢量喷口也采用了锯齿状隐身结构

     与此同时中国相关单位还在推力矢量在作战飞机上面的运用,包括在推力矢量喷口上面使用锯齿形裙边修型结构,以降低飞机的RCS,同时就推力矢量与飞行控制之间综合进行了研究和试验。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歼-20将会采用轴地称推力矢量喷口,采用锯齿状修型,并且整合到飞行控制系统,以全现提高飞机的作战能力。









~~~~~~~~~~~~~~~~



期待歼二十安装矢量发动机。。。。。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yberjaye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2-2015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S15矢量发动机应该还要很久


先等WS15普通版,应该很快了

希望到时PS谎话不要出来捣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5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10-12-2015 01:31 PM
WS15矢量发动机应该还要很久

不久,5年内就应该能设计定型了。而且ws15一直都是是有矢量喷口的,应该不存在无矢量版先上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5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sb 发表于 10-12-2015 08:22 PM
不久,5年内就应该能设计定型了。而且ws15一直都是是有矢量喷口的,应该不存在无矢量版先上的问题。。。 ...



ws15一直都是是有矢量喷口的

那真是个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5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更想知道ws15超巡性能如何,或许超巡是更重要的能力。
T50试飞了那么久,却从没有报道提到过T50能像F22那样稳定超巡。
美国把F119改成F135,固然是为了增加推力,可未尝不是要把超巡能力阉割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5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梦魇蝴蝶 发表于 13-12-2015 07:02 PM
我更想知道ws15超巡性能如何,或许超巡是更重要的能力。
T50试飞了那么久,却从没有报道提到过T50能像F22 ...



的确,超巡不容易搞定
目前除F22外最近超巡的是欧洲台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01:14 AM , Processed in 0.14315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