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38|回复: 11

2005年04月01日:中国青年报:武术VS跆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9-2005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04月01日 08:10: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人大武术协会推出传统武术免费班,却无人问津。而在北京东二环沿线不到两公里、租金极昂贵的区域,却聚集了超过4家跆拳道馆,且家家门庭若市。

    本报北京3月31日电

    在北京东直门外某跆拳道馆门口有这样一条广告语:“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当各类规模不一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都市各处时,中国传统武术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条广告语也正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事实———曾经号称有亿万习武人口的中国,此时其最有创造力和潜在价值的的人群却是在依靠跆拳道体验传统武术精神。

    必须正视的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武术正在年轻一代中国人心中丧失立足之地,与此相反,跆拳道、空手道等舶来品却在中国许多地方不断升温,并已成为很多都市年轻人强身健体的首选,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标志。

    传统武术在大学里已“奄奄一息”

    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的学生社团组织“武术协会”从去年开始取消了面向学生的传统武术教学,因为实践表明,传统武术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严重不足。人大武术协会原本为本校学生开设了传统武术、散打、跆拳道3个课余学习班,每班正常招生是30人左右,但在前一年,传统武术只招到学生10人,散打、跆拳道两个班的报名都是满员甚至超编至50人。当时,武术协会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武术,还特别推出传统武术班免费学习的优惠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

    传统武术班的学生仅有10人,能坚持学完整个学期的学生最后只剩下六七个人。人大武术协会随后向全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参加武术协会的活动是散打和跆拳道。

    2004~2005学年,人大武术协会取消了传统武术培训课程,协会会长、人大环境系四年级学生易鑫对在自己的任期内武术协会放弃武术课的选择感到痛心,但他也颇为无奈:“作为社团组织,武术协会要有足够的人气才能生存。我们很清楚弘扬传统武术是我们创办武术协会的初衷,但我们也很现实地看到武术协会最终是要靠散打和跆拳道这两个项目来维持。但让我最难过的是,事实上跆拳道并不属于中国传统武术,而散打也更多的是包含拳击、摔跤等西方运动项目的构成元素。”

    人大二年级本科学生小王曾在体育课选修时学过武术,当时他学了一套二十四式太极拳。“我对武术课太失望了。”小王一说起选修过武术课还有些悔意,“那就像是一套广播操,学了24个动作而已,这难道就是武术吗?这样的武术,怎么可能能有防身功能?怪不得我看到的都是老年人在打拳。”

    实用功能,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技击类运动项目的首要原因,但更像是一套体操的传统武术却丧失了它原本具有的技击类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据易鑫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已经变成这样一个概念———“表演性强、实用性弱;虚幻性强(指电影、电视里看到的武术),现实感弱。”

    于是,在武术与跆拳道、空手道等舶来品之间,大学生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旧两个体育馆内,目前有3个跆拳道班在面向学校或社会招生。在其他一些高校,学习跆拳道同样是学生中最流行的技击类运动项目,多数情况下中国传统武术只能依靠学校硬性设定的课程才能存在,而且很多学生选修武术都不是出于对武术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学分。在有些高校,武术课不得不与散打、摔跤等项目合并,因为加上防身术的名头后就立刻会被学生另眼相待。这正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员副院长徐伟军教授所说:“传统武术在中国大学里已经奄奄一息。为了进奥运会而对武术进行的表演性质改造,使武术越来越像体操、跳水,却让武术丧失了技击类运动的本我属性,也让整个武术教学陷入了重演练、轻实用的怪圈。”

    学跆拳道已成年轻人的时尚标志

    在时尚与实用上,武术在跆拳道、空手道等项目面前相形见绌。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中国普通人所接触的跆拳道,现在已经在中国许多地方风靡。其中的追逐者基本都是15岁~35岁的青年人。

    北京东二环东直门到朝阳门沿线,是北京租金最昂贵的区域之一。全长不到两公里,却在林立的高档写字楼之间,聚集了超过4家跆拳道馆,尽管这里跆拳道馆的价格要比在高校里贵一倍以上,但无论道馆的规模大小如何,每家都客源无忧。

    在某个周六下午3时许,20多名高中生在朝阳门的某家跆拳道馆上课,这些学生很多都是结伴而来,一名女学生告诉记者:“在我们同学之间,学不学跆拳道已经成为够不够酷的标志之一。”

    在这些中学生看来,跆拳道的道服、绶带仪式、礼仪等都很有特色和新鲜感,而且跆拳道的基本动作简单易学,长期学习又能体会升级升段的乐趣。而这些,都不是武术可以提供的。

    据道馆的教练介绍,中学生里能够长期学习跆拳道的比例并不高,大部分人的学时都不会超过半年,显示出明显的“尝鲜”特征,不过,因为初学的学生很多,因此,学生客流始终很大。

    在周一到周五,跆拳道馆的主要客源则是都市白领,其中以女性居多。

    一位公关公司的袁小姐每周来道馆学习两次,“我是纯粹为了健身,相比其他健身方式,我更喜欢这里明净的环境,而它的礼仪形式也让人感到一种精神内涵。当然在对抗练习中我也可以让自己发泄、放松。”

    袁小姐称学习跆拳道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说不定在遇到危险时还能派上用场”。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刘卫军是中国内地最早接触跆拳道的运动员,他编撰了大量有关跆拳道教学和推广的书籍,刘卫军认为,跆拳道在中国的火爆现象并不表明跆拳道就胜于中国武术,关键问题出在中国武术自身,“跆拳道等技击类项目都有过迎合市场需要的改造经历,例如道服、段位制的创造,而武术还没有做出可以迎合市场需要的改变。”

    据业内统计,目前北京市的跆拳道馆总数在200家以上,空手道、剑道等技击类运动虽不如跆拳道风靡,但受众人口也在不断扩大。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这几项运动的发展现状基本雷同。(记者 慈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9-2005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跳舞般的功夫,谁会喜欢?我身为华人,也深感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05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俺贴过了,看了还是心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05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日子我校武术学会像学生事务部提出要求购买击技用的小包包(kicking pad),那马来阿头竟问我等要这些有舍用,武术不是跳来跳去而已吗?  唉,可悲呢。。。  那阿头对武术是很敬佩,之前他看过一些师兄们打长拳,看了提膝弹跳他说:Do you see that?! ,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显然的,武术对他而言只是类似杂技表演而已。。。

为何武术散打如此没武术影子??? so called武术散打,对不起也得说句,家晒       太阳啦。。。
流泪啊 T_T。。。   同道们,我们得练到中华武术的击技用途,让大家知道它其实是有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05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练武的人不一样了,现今的年轻人不能顶痛,很多师父都保留散打,"因毕竟是人家的孩子就不能让他们受伤"的观念,就放弃散打,而且很多人都不能吃苦,站个马步不到一分钟就呱呱叫,逼他们站就群起投诉,就不练了,都很麻烦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05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27-9-2005 01:47 PM 发表
是练武的人不一样了,现今的年轻人不能顶痛,很多师父都保留散打,"因毕竟是人家的孩子就不能让他们受伤"的观念,就放弃散打,而且很多人都不能吃苦,站个马步不到一分钟就呱呱叫,逼他们站就群起投诉,就不练了 ...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9-2005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保留,但大多数是不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5-2006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免费练,我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5-2006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武术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绝对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看见这样的报道,我也感到不胜唏嘘.
但是如果说练习跆拳道或者空手道等武术是因为赶潮流,我就要反对了.
文中写道"在这些中学生看来,跆拳道的道服、绶带仪式、礼仪等都很有特色和新鲜感",我想,被这些外在物质所吸引的学生也不会长久.没有人会因为一套光鲜的道服而长期接受辛苦训练吧?
我认同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刘卫军的话:,“跆拳道等技击类项目都有过迎合市场需要的改造经历,例如道服、段位制的创造,而武术还没有做出可以迎合市场需要的改变。” 中华武术本质不变,但是吸引学生的手法则需要迎合时代.
我一直很敬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希望中华武术可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06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樣的比較很不正確,老實說,跆拳道的教學已經系統化,所以教學比較容易,學習起來也容易!沒有系統的,要如何教,連個基本的標準都不容易定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noBertT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7-5-2006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on_hyo_81 于 16-5-2006 12:52 PM 发表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武术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绝对没有不劳而获的事.
看见这样的报道,我也感到不胜唏嘘.
但是如果说练习跆拳道或者空手道等武术是因为赶潮流,我就要反对了.
文中写道"在这些中学生看来, ...

嗯,我认为你言之非常有理。

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noBertT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7-5-2006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pin_2000 于 27-9-2005 01:47 PM 发表
是练武的人不一样了,现今的年轻人不能顶痛,很多师父都保留散打,"因毕竟是人家的孩子就不能让他们受伤"的观念,就放弃散打,而且很多人都不能吃苦,站个马步不到一分钟就呱呱叫,逼他们站就群起投诉,就不练了 ...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代越进步的时候,人类(一般上而言)就会越变越懒惰、越吃不得苦的了。试问,如果时代不需要那种能力了,那么又会有多少人会认真看待那种能力呢?一如古代的取火方法,在现代已经没多少人真会的了。

记得某名人说过,意思大概是"所有人类伟大的发明都是因为人类懒惰而造成的"。哎,其说法可能不完全正确,可是也是很接近事实的了! 时代越进步的时候,也是科技越发达,等于人类越懒惰不吃苦。

多多指教。

[ 本帖最后由 MonoBertTan 于 17-5-2006 02:0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6-2024 10:53 AM , Processed in 0.06418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