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279|回复: 8

李小龙与黄泽民比武始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6-2015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这里会放上不同版本的说法,并欢迎大家讨论提供意见!!!!!

这是莲达,李小龙遗孀的回忆:-

我们的第一个家是在奥克兰,严镜海的家里,我们搬进来后不久,他的夫人就过世了,只剩下他和他的两个孩子。小龙和我组成了一个家庭,我怀着国豪已经6个月了。过去的几年中,我发觉各种杂志上的文章夸大了我们当时的贫穷程度。事实上,小龙和镜海在百老汇合伙开的振藩国术馆在一开始被证明是十分成功的。武馆每个月能赚到几百美元,这足以应付我们的开支。

几个月后,当小龙和镜海在教拳的时候,一名最近刚从香港来到从旧金山来的武者黄泽民(北少林派)向小龙宣战。他想成为唐人街华人社区里的武术师傅(教师)们的榜样。这是有着历史原因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种可笑的挑战还要继续下去。

中国人,尤其是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不愿意将武术的秘密向白人公开,武术只能教授给中国人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小龙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如果他将武术的秘密传授给白人,就会打败其他中国武师,中国人的利益就将受到损害。小龙认为,如果一个白人真的想打败中国人,未必要用武术,他们还有其他的办法来做到这点:“他们的个子生来就比我们大,体格也比我们强健。”

小龙很快就找出了在旧金山的华人社区里最初和他意见有分歧的那些人,尤其是武术界的人。其中有一个就是那位挑战者,他定下了比武的日期。

1964年11月的某一天,当时李小龙刚回美国,经过连续4天共20场的表演示范,已经非常疲惫,还在伤风感冒,状态欠佳。看着这样的小龙,镜海很是担心,于是提出要代他出战,但是被小龙拒绝了。于是镜海就承担起我的贴身保镖的重任来。

黄泽民和他的同伙一共7个人一起出现在奥克兰武馆。他递给小龙一副华丽的中国卷轴,正式向小龙宣战。小龙阅读了规则,这是旧金山华人社区给小龙的最后通牒。规则规定,如果小龙输了,要么关闭武馆,要么不再向白人教授拳术。小龙看着那个挑战者。

“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挑战者看上去似乎在道歉:“不,不是这样的——我不过是代表这些人而已。”他是指那些武术界的人。

“那好吧。”小龙说。

这名非同凡响的武者和他的支持者(另外6个可能是他学生的人)在我身边徘徊。很明显,他们认为小龙不过是只纸老虎,面对实战,面对一名武者,只会临阵脱逃。他们走近我只是一种心理战术。当这种幻想破灭后,他们建议小龙,“我们来较量一下——只不过是切磋,比比看我们的技术而已。”

小龙很生气,很不耐烦,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容易发火。

“不,你向我挑战,那就打吧!”

这些人设想全力以赴的比武是最后发生的事,尽管他们始终把挑战放在首位。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尝试制定出一些规则,这样大家都不会受很严重的伤。

“不许打脸,不许踢裆,”挑战者开始提出要求。

“那我不能接受!”小龙断然拒绝,“你来到这个华人社区向我挑战,想把我吓跑。是你向我挑战的——应该由我来制定规则。我告诉你,我会毫不留情,全力以赴!”

那时,我已经怀着国豪8个月了。按理说我应该很紧张才对,但事实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我的心情很平静。我知道小龙很生气很暴躁,但是他很好的控制住了他自己,我毫不怀疑他能照顾好自己。

动手的时候,严镜海在旁严禁监视不下场的其它几个人,好让小龙和黄泽民单独较量。

小龙和所谓的专家鞠了一躬,然后开始打斗。小龙的对手,身高1米8,身材高瘦,摆出了一个传统架势,而小龙那时还在练习咏春拳,他发出一连串的直拳。一分钟之内,当小龙开始占上风的时候,那些陪同挑战者来的人试图停些这次比武,镜海对他们进行警告并示意比武继续。一分钟过后,小龙继续全神贯注的攻击着,他的对手开始一直后退。一瞬间,挑战者转身逃跑,这让比武变成了一场闹剧。这迫使小龙消耗了不少气力去追打他,大部分拳只打中黄背。当两人回到武馆中心的时候,挑战者已经无力发动进攻,小龙迅速用锁技把他摔倒在地上并将其压着,高举着拳头。

“够了没有?”小龙怒吼着。

“够了!”对手认输了。小龙又问了第二遍,确认此次比武已经结束。

小龙依然很愤怒,他抓住黄泽民衣领,把他一直拖到门口扔出去。我认为在这之前还没有武者被吓成那样。从那以后,旧金山的武术社团再也不敢威胁小龙。

严镜海和李小龙
lee2.gif

黄泽民
pauleng.jpg

黄泽民演武
Sifu_Wong_Jackman_the_Legendary_Kung_Fu_Mast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6-2015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香港资深记者,也是和李小龙同一间中学的校友(但二人不同级,李小龙是1958年离校,他则是在1973年读高中时遇上李小龙,因为李小龙回校担任颁奖典礼嘉宾)的冯应标收集不同资料后的记录,收录在他的专栏《真假李小龙》......

1964年10月   10月5日,嚴鏡海妻因病去世,蓮達成為嚴兩名年幼子女的褓母,嚴李親如一家人。

  10月10日
柔道成為是屆東京世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二戰後日本在國際上的聲望,至此已大致恢復,而日本武術作為親善大使的功效,亦為南韓跆拳道起了一個示範作用。   

10月30日和11月21日

致函澳洲朋友兼詠春同門張卓興(張學健的幼叔),閒話家常外,聲稱他當時已在加州買屋、正在加州大學修讀哲學學位課程、已結婚近一年、和蓮達現在的學業成績仍是甲級。顯然,這全都是老朋友之間無傷大雅的「白色謊言」。

1964年11月  
因一年租約期滿,西雅圖大學區的振藩武館正式結束,木村武之改在家中或其它無長租約的地方繼續教拳。   

1964年12月上旬(24歲)

  與黃澤民(Wong Jack Man,比李小龍年輕一歲)在屋侖振藩武館內比武,嚴鏡海任拳證。黃是精武門人(鐵砂掌顧汝章徒孫),原籍廣東台山,八歲開始習武,主要是北派拳

術,1950年代在香港生活,60年代初移民美國,當初在餐廳做侍應,工餘在三藩市華埠以精武體育會名義設館授徒,終生在美國教拳,桃李滿門,2005年才退休。   眾多有份量的

文獻對此役都有所論述,但對其成因、準確日期、目擊人數、過程和結果等,都有多個版本。蓮達(目擊者之一)指控黃澤民是為種族問題而來「踢館」,如果李小龍打輸便不能繼續

收洋人為徒,李只用了三分鐘便將黃打倒在地上,比武以黃認輸告終。黃澤民的版本則否認教西人是個問題,指出李在公開表演場合失言(若台下不信他有真功夫,隨時候教比試)是

比武的主因。黃亦誠實地自我批評,承認他當年對李的挑戰,是少不更事的表現,打了約二十分鐘仍不分勝負,互有得失,最後雙方都筋疲力盡以言和告終。   姑勿論誰勝誰負或打

和,蓮達日後書作對此役的論述,側面地帶出一個嚴肅的議題。她堅持比武的主因是種族歧視(唐人街不准李小龍教西人),這是十分荒謬的,因當年美加各地,已有不少公開教西人

的國術班和武館,太極拳早在1939年已開始在美國開班,到了是年的鄭曼青抵美,更在主流社會造成一個小熱潮,而眼前的嚴鏡海,亦已教西人多年又已出英文書多本。   蓮達的指

控,實顯示出她當時對華人社群認識之淺,和她仍用已過時半個世紀的排華思維(唐人街充滿神祕與罪惡、自私的華人不願與外人分享),去凸顯出她丈夫的正義感,卻不顧此歪理指

控,實對整個華人族群是不公的,而這種軟性的種族歧視、對華人臉譜式的誤解,她本人亦是受害者,她在書作中便指出,她家人反對四個月前與李的婚事,主因便是李的華人身份。

但不幸地,由於她是李小龍遺孀的身份,而她亦從未對此說作出任何修正補充,拾她牙慧的寫作(中英文皆是),到如今卻仍絡繹不絕。   在眾說紛紜的各版本當中,有一點似乎是公

認的,就是自此李小龍大舉加強體能的鍛練,並積極地增添其它搏擊技巧,以彌補詠春之不足,尤其是在踢腿方面。

  1965年2月1日   
兒子李國豪(Brandon)出生。


- See more at: http://www.master-insight.com/co ... thash.n4Uhf6Re.dpu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15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論到將中國功夫推廣至全世界的功臣,各界幾乎一致首推李小龍。但從來走在改革尖端的李小龍,生前其實曾被傳統國術人士視為「罪人」和「叛徒」,公開聲討甚至出手挑戰他。

當年李小龍在美國開設「振藩國術館」,從一開始招收弟子就不問種族,他第一個徒弟謝西高化(Jesse Glover)就是黑人,此外白人、菲律賓裔(依魯山度)和日本裔(木村武之)都有,完全是「聯合國」。這引起了唐人街的華人武術圈不滿,認為李小龍將國術的秘密教給外國人,乃是欺師滅祖的叛徒行為,多番要求他停止,但李小龍認為知識的傳承不應分國界,斷然拒絕。

1964年當李小龍在奧克蘭授拳之時,鄰近的舊金山國術界派出一個名叫黃澤民的武師為代表挑戰他,如果李小龍落敗就要關閉武館或停止教授外國學生。此事攸關信念原則,而且李小龍對自己實力充滿自信,毫不猶豫就應約。

黃澤民如期上李小龍處踢館,結果此戰完全一面倒,卻花了不少時間,因為黃澤民在交手不利之下,就轉身滿場逃走,結果擅長詠春拳近身搏鬥的李小龍,用了很多力氣追打他,最後以摔法把黃澤民投到地上再壓制着來打,才逼得他投降認輸。但據說李小龍在這場可笑的踢館中有了新的領悟,深覺自己太集中於近距離打法,於是開始改革鍛煉和研究吸收更多不同技術,其武術體系也變得更成熟。

除了這些恩怨之外,李小龍也常常指陳傳統武術一些弊病,毫不留情。比如恥笑有些人只一味對着空氣打套拳而不練習與人對打,是猶如「在陸上學習游泳」;也指斥有的師傅不重視鍛煉體能,身形肚滿腸肥卻自稱積存「內氣」,乃是自欺欺人。就如指出國王沒穿衣的小孩一樣,李小龍當然會招某些人怨恨,不管生前身後。

(本欄逢周一至周四見報)

網址:www.facebook.com/jozev1969

喬靖夫‧流行小說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15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家驹 于 23-6-2015 05:44 PM 编辑

     1964年8月,婚後的李小龍攜帶妻子蓮達移居洛杉磯。李小龍與嚴鏡海合夥開辦武館,前來武館習武者不論種族、民族和國籍,只要對中國功夫持有興趣和熱情者一概歡迎。嚴鏡海年邁事雜,武館的教頭和管理實際上是李小龍一人,而蓮達則做李小龍事務上的助理。

武館一設立,便引起西部眾多武師的竭力反對,李小龍在與學員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只教他們截拳道。因為截拳道是李小龍獨創的,不會引起將中國其他門派武術流泄之嫌。李小龍天真地認為,這樣便可平息那些武師的怨言,從而避免「踢館」之類的不愉快事件。
      

結果,李小龍仍收到一封挑戰書。挑戰書的落款是來自三藩市的黃澤民師傅。他在書中以嚴厲的言辭抨擊李小龍的「叛逆」行為,並譴責李小龍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其「行徑」引起三藩市國術界的強烈不滿,導致他迫不得已下此戰書,與李小龍講手見個高低。
           

龍虎相鬥的訊息很快在洛杉機國術界傳開,嚴鏡海趕到武館,他說他雖未跟黃教頭講過手,但早巳耳聞他的名氣,是三藩市國術界的絕頂高手。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他告誡小龍切不可掉以輕心。
           

     1964年11月,在奧克蘭「振藩國術館」內迎戰向自己挑戰的三藩市功夫教頭---北少林派的黃澤民(一作黃澤文)。[案:網上資料早已公開黃教頭的名字,所以這篇文章也不再隱諱。] 觀戰者早已把振藩國術館擠個水泄不通,除了國術界的教頭弟子,更多的是來自唐人街的華人。黃教頭那方,除他的弟子,不少是從三藩市趕來的黃的同仁,共有十二人來為黃助威。這天,嚴鏡海、祖亞倫帶他們的弟子站在國術館一邊。木村和依魯桑杜專程從西雅圖乘飛機趕來——不知他們怎麼得到的訊息。李小龍心中十分感動,如被擊敗,不但自己的事業嚴重受挫,而且愧對了這些兄長父輩般的朋友。

    蓮達站在李小龍身後,她已身懷六甲。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懷孕的婦女是不宜隨意亂走的,但她堅持要來。蓮達具備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但又不是那種守舊的,將自己囿於家務中的賢內助。她樂意參與丈夫的事業,做她所能做的一切,並為此付出代價。當丈夫功成名就、萬眾矚目之時,她又悄悄地退到一邊。 據蓮達的說法: 黃教頭身高1米8,身材高瘦,先聲奪人,義憤填膺大聲數落李小龍的種種罪狀,以期在氣勢上壓倒敵手。李小龍一言不發,他不屑跟黃教頭唇槍舌戰,而是要以拳腳論輸贏。   

    黃教頭脫去上裝,袒露出胸膛紋的雙虎(黃教頭生肖屬虎,渾號黃老虎)。李小龍也脫去上裝,穿著緊身背心,他沒有紋身,他生於龍年,性情似龍,就是一條龍。

    小龍和所謂的專家鞠了一躬,然後開始打鬥。小龍的對手,擺出了一個傳統架勢,而小龍那時還在練習詠春拳,他發出一連串的直拳。一分鐘之內,當小龍開始佔上風的時候,那些陪同挑戰者來的人試圖停些這次比武,鏡海對他們進行警告並示意比武繼續。一分鐘過後,小龍繼續全神貫注的攻擊著,他的對手開始一直後退。一瞬間,挑戰者轉身逃跑,這讓比武變成了一場鬧劇。這迫使小龍消耗了不少氣力去追打他,大部分拳只打中黃背。當兩人回到武館中心的時候,挑戰者已經無力發動進攻,小龍迅速用鎖技把他摔倒在地上並將其壓著,高舉著拳頭。

    「夠了沒有?」小龍怒吼著。

    「夠了!」對手認輸了。小龍又問了第二遍,確認此次比武已經結束。 小龍依然很憤怒,他抓住黃澤民衣領,把他一直拖到門口扔出去。我認為在這之前還沒有武者被嚇成那樣。從那以後,三藩市的武術社團再也不敢威脅小龍。

另一版本:
           但據黃澤民的弟子後來寫書記述此戰,比武的原因是李小龍在三藩市一間大舞臺表演失手,被喝倒采,因憤怒而主動向三藩市的武師挑戰,三藩市的武術社團決定請黃澤民向李小龍下戰書。兩人實未分勝負,並承諾不把比武的細節向外透露。

    黃澤民想開始前和李小龍握手。李小龍友善地伸出手和黃澤民握手,黃澤民正要和他言好時,李突然作出挖眼的動作。黃澤民說:「他真的想殺了我。」黃只有一處明顯受傷 就是眼皮上方,他說是一開場李小龍抓的。李小龍時常攻擊黃澤民的下陰,而黃澤民不想以命相搏,於是以防守為主,甚至用走避和間歇還擊的方法來應付。

    李小龍打完架後的原話:

    「準確地說,我們誰都沒贏,黃讓我很難堪,打了20多分鐘。」

根據現場目擊者之一的 William Chen (太極拳師傅)說:
    「沒有人被打倒在地上。」

    「打鬥持續了20—25分鐘。」

    後來李小龍、琳達主動向媒體爆料(透露消息),稱輕取對手,而黃覺得自己打得更好。黃很不滿,因為賽前兩人約定不管結果如何,都不能對媒體評論。

    黃後來急了,將事實寫成文字,然後邀請李小龍再戰,未得到回覆。(參考「迷離舊金山」電台廣播--李小龍決戰黃澤民,可在Youtube 搜尋。)

    事後,李小龍與嚴鏡海、依魯桑杜和木村等人一道回憶比武的經過,尋找比武時間拖拉的原因。首先是黃教頭招數多變詭譎,使李小龍感到迷惑,而不敢貿然出擊,速戰速決;其次是李小龍受詠春拳固有打法的局限,詠春拳最初是五枚尼姑創立的女子拳,女子受體能的限制,在重擊敵手之後,就要後退或避閃,以防被敵手糾纏鏖戰。這次比武,暴露出詠春拳在追擊敵手方面的弱點,因為李小龍是強漢,而不是弱女,要像最後那樣乘勝連擊,痛打敵手,使敵手無以喘息,無可招架。 根據以上和李小龍改變練功方法的資料分析,最少可得出一些小結論:

1. 比賽確實是經過十分鐘以上;

2. 李小龍在1對1正面對抗中竟然背部負傷,說明他的移動躲閃可能不如黃澤民。

3 李小龍反思比武經過時提到該等待黃澤民來攻擊自己,說明他清楚自己是不容易追上黃澤民的,可見他在步法移動速度上確實跟黃澤民有差距。

4. 李小龍比武是吃了點小虧,但黃澤民應該也討不了什麼便宜,一方「吃了點小虧」,一方「討不了什麼便宜」,看來雖然分出勝負,但水平還是很接近。
5. 這次比武使李小龍了解體能和爆發力在技擊上的重要,也是他日後跟嚴鏡海苦練體能的原因。此外,他覺得不宜死守一家的功夫,以後更積極吸收空手道、柔道、拳王阿里的步法及各門各派的功夫,因此創立「截拳道」。
    李小龍常帶蓮達去逛街,逛街的含義只有蓮達一人諳知,那是逛書店的代名詞。除書店,李小龍對其他店鋪一律不感興趣。他們常去的是一家舊書店,那裏常會出現舊版的中國古代哲學及功夫之類的書。李小龍很快建立起私人書庫,他稍有空暇就一頭埋進書海裏。他練就出不受干擾的本事,不論戶外如何喧吵,孩子如何哭鬧,他都能安安靜靜地看書,並且久久沉思。他出外,也必帶一本書在旅行袋裏,一有機會就拿出來看。那時他們的生活不安穩,經常搬家,如山的書籍成為他們的累贅,儘管如此,李小龍對購書仍樂而不疲。

   
附錄:
1.黃澤民弟子的評論:
http://www.ws61.com/bbs/read.php?tid=68433(对不起,失效了)

2.更詳細的比武資料(英文)可到以下網址:
Wong Jack Man  & Bruce Lee’s Private Match
http://www.jadedragonalaska.com/bruce-lees-lost-fight.ph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5 06:5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龙迷喜欢把李小龙神话化,
我却不喜欢。
谢谢你的中肯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5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气求道 发表于 24-6-2015 06:50 AM
很多龙迷喜欢把李小龙神话化,
我却不喜欢。
谢谢你的中肯分享。

不客气,我承认我很尊崇李小龙,但我不神化他,他也是个人,而且,有些有关李小龙的历史,我们都要小心发掘和分析,我们也不想有一天,在多数现代人都去世了的时候,李小龙变成好像一个天下无敌的神话人物.....

你说的对,和你交流好过跟一群自以为是的大陆龙迷交流,他们简直是不可理喻到了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6-2015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將來大家老了後會看到有人將李小龍擺上神台膜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6-2015 08: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春拳的chi sao
是给与一个实战概念吧了!

自由搏击还是要另外练的!

李小龙的搏击是和那个韩国人一起练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6-2015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泽民, 没听过咯。。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家驹 + 1 证明你还不是很懂李小龙,做些功课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5-2025 06:40 AM , Processed in 0.135392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