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0|回复: 0
|
小心“气”出糖尿病
[复制链接]
|
|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你一定想不到,生气也会引起糖尿病。你是不是觉得这一说法不可思议?不要惊讶,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由于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而导致糖尿病的患者还真不是少数。
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或受惊吓的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就会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的 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专家提示,长期受不良情绪影响,会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被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只要情绪不好就会引发糖尿病,也不是所有的糖尿病都是因为情绪问题而发生的,不良情绪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主要限于中老年人。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渐渐减退,胰岛 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功能下降。因此,中老年人更应当积极控制不良情绪,以防诱发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另外,不是一般的不良情绪就能导致糖尿病,只有当这种情绪反复刺激,并且长时间作用于机体时,才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下面我们着重从精神因素方面对糖尿病作进一步的认识。常言说“气大伤身,十病九气”,中医认为“怒伤肝”,这话不无道理。因为肝脏具有舒泄、畅达、疏通、排泄等综合生理功能,一旦遇上外界的精神刺激,就十分容易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各种病变。
食物进入体内后,必须通过脾的运化功能和肝的疏泄促进作用,才能把其中所含的水谷转变成精微物质,将水谷精微散布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营养后,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假如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就会严重影响到脾胃运化作用,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的代谢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
由此可见,生气对于糖尿病的发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都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各种突发事情,防止情绪波动太大,最后只落得个劳神伤身。
另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每天都保持心情愉快的人,血液中会有较健康的化合物产生。越是快乐的人,拥有的可体松越少,而高含量的可体松和二型糖尿病、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易生气而又不善于及时消气的人,生气时容易引发心律不齐,严重时可以致命。有人曾将生气等不良情绪比作生命的“断路器”,会压塌整座生命“大厦”,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时不时地为一些小事就生气,但却有一个不错的身体,而且有人还很长寿,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常生气的人长寿的理由是会及时消气!这种人生气时情绪波动不显著,或者生气的过程十分短暂,刚才还是愁云密布,马上就艳阳高照了。通过和这样的人接触,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善于自我排遣,可以迅速消气,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说到底,他们还是属于乐天派,懂得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道理,不和自己生闷气。
如此说来,在某种程度上,性格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还会左右一个人的健康、寿命、家庭幸福以及事业的成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什么样的性格得什么样的病。这绝对不是玩笑话。比如,性格暴躁的人,爱生气、易发怒,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性格内向、忧郁的人,易引发湿疹、癌症;而性格温和的人,常能保持心平气和,气血畅通,不易生病。
摘录:爱我身心灵.com - 陈明志心灵导师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