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35|回复: 0

放下固執‧接受新事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4-2014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23ae9af67f0d0ac95729.jpg

固執心理是堅持成見、不懂變通的心理現象。在日常工作中表現為缺乏民主作風、一意孤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
固執心理對於領導者,尤其是主要領導者來說,有很大的危害性。固執的個性將削弱民主作風和戰鬥力,影響事業發展,使領導者處於苦惱的孤立地位。

固執的人常常發生與朋友爭執、與戀人分手、夫妻不和、父子反目等情況,是人際交往的大敵。固執會形成一種習慣,當別人破壞這種習慣時,就會使個體產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惱的情緒,從而引發攻擊性行為,表現出強烈的固執。
特徵
固執心理是一種偏執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具有以下特徵:
敏感多疑
好嫉妒
自我評價過高
不接受批評
易衝動和詭辨
缺乏幽默感
一意孤行
不接受別人建議
只信自己不信別人
02E95427.jpg


心理調適
克服虛榮心
人無完人,這是客觀事實,用不著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要誇大其詞、不懂裝懂,要把精力引向事業,使虛榮心這種“能量”得到轉化,達到心理平衡。
提高個人修養
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培養自己寬容待人的態度。不要過於欣賞自己的成績,談論別人的不足,要樂於接受新知識、新事物,不要去計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加強自我調控
要善於克制自己的牴觸情緒以及無禮的言語和行為,加強自我調控,學會使用感情轉化的心理調適方法。
放下堅持
對自己的錯誤要主動承認,不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豐富知識
閱讀能使那些固執的人得到心靈上的慰藉,還有從中豐富自己的知識,使人變得聰慧,思想開闊和不拘泥於教條的陳規陋習。
樂於接受新事物
固執的人不喜歡接受新事物,因此要養成渴求新知識,樂於接受新事物,並學習其新穎和精華之處的好習慣。
因素
執迷不悟
固執指的是人們在認知過程中無法將客觀與主觀、現實與假設很好地區分開來,有時則是為了自我保護而執迷不悟。
思維定式
認識事物的習慣可能會影響後來認知事物的方式,而不會因時因事而進行變化。
認知失調
美國心理學家萊昂費斯汀格解釋,當人的信念與現實發生衝突時,會找出一個理由來維持心理平衡,產生認知失調的心理狀態。
浮誇、傲慢和墨守陳規
浮誇、傲慢、墨守陳規是構成固執心理的要素之一。這種人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社會適應性較差,對周圍環境或人漠不關心,易與人發生摩擦。
與固執的人交往
有固執心理的人彼此交往,會促使雙方更加固執。因此,固執的人應與個人修養好,善於應酬周旋、靈活性強或虛心隨和的人交往,來改變或減弱本身的固執程度。
恐懼心理
固執背後的心理原因往往有恐懼的因素存在,如害怕未知變化而不願接受新方式、新思維;擔心利益的喪失而固執到底。
虛榮心
有些人的固執是因個人虛榮,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尊嚴不惜超出實際,本質則是為了掩飾內在自我的弱小。
情緒衝突
有些人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特別固執,但如果處在特殊的情緒衝突中時,為了面子、為了“爭口氣”會變得毫不退讓,為了固執而固執。
如何與固執的人相處?
迂迴:面對有固執習慣的人不能直接反駁,更不要強制對方更改。通過迂迴方式,先找出雙方的一致性,贊同對方意見中正確的部份,再針對不同點提出多種參考備選,有助於達成一致。
耐心:消除固執應該是雙向的,如果一味地堅持要求對方改變固執、贊同己方觀點,說明自己本身也很固執。面對固執的人不能著急,否則會引來更大的情緒性固執的對立。
平時多提醒:平時可以多提醒有固執心理的人,這時他對建議的接受度比較大。若平時不提醒,在事情發生後才說出口,只會火上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9-2025 01:09 PM , Processed in 0.285907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