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294|回复: 6

五毒“嫖赌饮荡吹” 的荡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2-2014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人社会一向以来注重‘五害’。俗语有言,选女婿



吃赌饮嫖吹,这“五害”
一样都不能沾。



在衛道人士眼中,有「嫖賭飲蕩吹」嗜好的人跟犯上死罪無異。但許多男人,或多或少都難免涉及當中一、兩種習慣。個人認為,如果在不影響他人和沒有違法的情況下,某些情況是可以接受,甚至覺得不是大問題。以下是個人看法:

    蕩是放蕩,例如一個不思生產或終日游手好閒的男人就有蕩的惡習;


    嫖:這個不用多說,有女朋友或結了婚當然要愛情專一,所以這個沒有甚麼藉口去犯。

     賭:那些賭到妻離子散、傾家蕩產的大賭當然不能姑息;但若是小賭如衛生麻雀,過時過節一眾親友玩玩「魚蝦蟹」,又或者一班朋友看球賽、自己友打波比賽時,為了「牙較賽」而以一餐飯或小量金錢作打賭輸贏,既有助聯誼,又可提高參與氣氛,何樂而不為?

     飲:喝酒程度去到有酗酒、酒後駕駛,害人害己、酒後生事和醉酒暴力事件等行為當然是死罪;但與三五知己摸摸酒杯底,天南地北的閒聊,然後一醉解千愁又確實是一個減壓及享受生活的好方法。

     :吸食違禁藥/毒品相信沒有人會認同和接受,除非你是一個想放棄自己人生和性命的人;但如果說只是吸煙,只要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而當事人又不介意或注意自己健康問題,那他們在飯後或休息時,吸支煙,輕鬆一下,都是他們自己的事,也不是甚麼問題。

     當然我並非鼓勵以上行為,如果一個男人沒有任何以上一種嗜好,當然比較好,但只是「比較好」,而不是「一定好」;經常聽到人說:「某君不嫖、不賭、不飲、不吹,是一個『好男仔』來的」,對此我並不完全認同,過去認識一些男生完全沒有以上任何一種嗜好,但並不代表他們人品好,這些沒有不良嗜好的人一樣可以自私自利,做事手段非常小人。

     我又認為不良嗜好,其實不是性質或類別的問題,反而是否過份沉迷才是重點,比喻說一個男生可以不嫖、不賭、不飲、不吹,但終日沉迷上網、玩電子遊戲而荒廢事業(學業),同樣都是不好,跟黃賭毒完全無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2-2014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这五毒,女人说你是个大闷蛋!不能为她带来生活上的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2-2014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惑”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这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

什么是贪?

贪名、贪利、贪感情、放不下,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

我们举一个佛门里的例子来说明,有一位法师一辈子做好事、做功德、盖庙子、讲经说法,自己虽没有打坐、修行,可是他功德太大。年纪大了,就看到两个小鬼来捉他,那个鬼在阎王那里拿了拘票,还带个刑具手铐。

这个法师说:我们打个商量好不好?我出家一辈子,只做了功德,没有修持,你给我七天假,七天打坐修成功了,先度你们两个,再度你们老板,阎王我也去度他。那两个小鬼被说动了,就答应了。

这个法师以他平常的德行,一上座就万念放下,庙子也不修了,什么也不干了,三天以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光明。这两个小鬼第七天来了,看见一片光明却找不到他了。完了,上当了!

这两个小鬼说:大和尚你总要慈悲呀!说话要有信用,你说要度我们两个,不然我们回到地狱去要坐牢啊!

法师大定了,没有听见,也不管。两个小鬼就商量,怎么办呢?

只见这个光里还有一巛黑影。有办法了!这个和尚还有一点不了道,还有一点乌的,那是不了之处。


因为这位和尚功德大,皇帝聘他为国师,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金缕袈裟。这个法师什么都无所谓,但很喜欢这个紫金钵盂,连打坐也端在手上,万缘放下,只有钵盂还拿着。两个小鬼看出来了,他什么都没有了,只这一点贪还在。

于是两个小鬼就变老鼠,去咬这个钵盂,卡啦卡啦一咬,和尚动念了,一动念光没有了,就现出身来,他俩立即把手铐铐上。和尚很奇怪,以为自己没有得道,小鬼就说明经过,和尚听了,把紫金钵盂卡啦往地上一摔,好了!我就跟你们一起去见阎王吧!这么一下子,两个小鬼也开悟了。就是这一件故事,说明除贪之难。

有一位朋友,他什么都不要,现在住在山上,最喜欢他那个茅蓬,那个清风明月。我说,你真了不起,快要证道了,当心啊!还要被老鼠咬。贪一个茅蓬也贪,真修行是修这个,不要以为打坐气脉通了,眼睛放光,以为那个是道,那个不是的!道在心念!在这个‘思’念里头,这个东西叫思惑,在思想观念里头,这一点解不开是不行的。知识分子喜欢看书,照样是这一念,贪恋于书也是贪,不要认为这个不是贪,没有那一点不贪,贪是人性根本,范围是非常非常广泛的。

有人自认为不贪,什么都不要,年纪大了,功名富贵看通了。信不信?真来个功名富贵摆在他面前,他照样地去了。

再说‘’,嗔心嗔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嗔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嗔,是非分明也是嗔。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干净,看到不干净受不了,也是嗔,一念的嗔就是厌恶。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如果这个思惑,这个心理行为一点没有转变,免谈学佛。这是真正的佛法啊!不管你是念佛的、参禅的、密宗的,随便你什么宗,你说天宗都没有用,必须要断这个思惑。

‘痴’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痴,痴痴呆呆,每一个人都痴。我有两个好朋友,交往二十多年,都跟我在一起学佛。我告诉他说你差不多了,儿女都出国得博士了,也都结婚了,不过么,我对这位朋友的太太讲,将来生了孙子你又去忙了。她说不会不会,老师啊!那个时候一定完全跟你学佛了。结果呢!两老在家里没有事,唉呀!把外孙从美国接过来玩玩吧!照样痴起来。这还算很普通的,痴心有很多很多种,红楼梦上林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普通佛经上讲三毒,就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们大家检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佩服自己。至于阿q精神,没有办法跟人家打,不要紧,自认还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这个叫慢。

’就更难了,佛学再研究下来,了解人性,人根本不会相信别人,因为有我,有我慢,所以人对一切真理都不信。譬如说,很多宗教徒,佛教徒,基督教的,信什么教都不管,他跪下去拜拜,菩萨你保佑我,上帝你保佑我,你说他相信了没有?拜下去以后,心想,唉!不晓得灵不灵!都在疑。没有一个真正会绝对信的人。所以贪、嗔、痴、慢、疑这五样,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脱。学佛是求解脱,能解脱一样已经是了不起了,五样都能解脱了,才能够证到四果罗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2014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变成宗教版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mlkranger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14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道理!当然要把握一个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3-2014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louffle0789 发表于 23-2-2014 12:28 PM
“思惑”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这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

什么是贪?

说得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3-2014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10-2025 02:17 AM , Processed in 0.11260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