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ason_81

马来西亚接济穷人的基督团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13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cor1 发表于 16-12-2013 01:18 AM
其实我很高兴你会那样想

因为我问过很多基督徒,他们都觉得传福音是更重要

传福音也很重要。
但是传福音和行善是没有冲突的啊。。。两个都应该做啊。。。
假如基督徒说,他传福音后,不能行善;这令我想起一段经文。是不是有点像?

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
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
耶稣回答说,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神的诫命呢?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马太福音.1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2-2013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_81 发表于 16-12-2013 12:35 AM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 ...

赞同,避恶行善是本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13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一个弟兄提醒我说,捐献给慈济,帮助了有需求的人后,他们会感恩佛教,过后更难信主,反而害了他们。

這種想法和這些有什麼不同?!



幫人不是在做善事, 而是在乘機宣傳.
幹!
本帖最后由 XENgK 于 16-12-2013 07:06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2 收起 理由
啄木鸟10号 + 1 我也说声干!虽然我是基督徒。
kkyong85 + 1 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13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anick74 发表于 15-12-2013 06:34 PM
圣经有写到
你不要这样顽固

我以为只有天主教还有炼狱的环节,
信徒还不能直接上天堂。

"因信称义" 的教派应该是主再来时的审判吧。
但是, 如果还得审判,
因信称义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13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sting81 发表于 16-12-2013 01:08 PM
我以为只有天主教还有炼狱的环节,
信徒还不能直接上天堂。

支持“因信称义”的信徒不会这么想的。
他们就是认为因信称义就是“审判的标准”。
完完全全把自己当做神来看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13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基督教比较多行善,
马来西亚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12-2013 11:0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行善,可惜没人知道,就算你知道又如何?
我所知道行善有很多种,看你有没有爱心或忍耐去做。
我觉得行善这件事,偷偷摸摸去做就好了,做是给上帝看,又不是给人看,对吗?你比较其他人,会不会太敷衍一点吧?
可惜很多基督徒都看不到,也可能想不到使徒行传里头都有给我们看到,学的功课,传福音重要,走耶稣的路更重要。
弟兄姐妹,我说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14 0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天主教有收容老人的老人院和缺乏家庭照顾的儿童院。

因为我有拜访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4-2014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楼主一点, 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机构在行善。

但我相信很多教会都有一直在行善。
我教会为例。
我教会有adopt一家孤儿院, 一家老人院。

通常教会有茶点剩下很多食物, 我们都会直接送到这家孤儿院。
每个星期六中午我们教会都会到这家老人院, 送送食物, 送送报纸。
我们更有固定的探访医院, 每月一次在医院儿童部举办生日会。(对象基本上是癌症儿童)

我觉得不是教会(基督教)没做善事,
只是你没参与你不知道。

其实善事一直以来都有在做, 只是没有上报被报道而已~
本帖最后由 tymothy 于 29-4-2014 08:5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14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raziloong 发表于 18-12-2013 11:03 AM
有人行善,可惜没人知道,就算你知道又如何?
我所知道行善有很多种,看你有没有爱心或忍耐去做。
我觉得行 ...

一些人行善当做是一种交易。例如,要把名字刻在显著之处,捐得越多名字越明显,或某堂室用捐献者来命名等。

但是,圣经的规定是这样:
耶稣说: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有古卷:必在明處報答你)。

有人訛称有“因信称义教派,只要信耶稣就可上天堂,同时还可以坏事云云。”

提醒,这是谣言!不可信的!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29-4-2014 03:20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14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张帖看来,多数人误解善行和因信称义的真实意思。
感谢美丽旅程为大家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14 06: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济帮助穷人不管他们的宗教信仰啦!有些信基督教的落后部落小乡村,他们还免费帮忙他们盖教堂呢!不过他们要祭奠使用的宰杀场地,他们就不帮忙盖啦!因为佛教反对杀生啦!好像圣诞节大家爱杀吃火鸡,其实这是大家的意愿或误会圣经经文而已,如果耶稣基督鼓励大家杀害吃这些家畜,这不是很不博爱吗?帮助别人就不宜有“先要传教”为前提的想法目的,不然这样就比较没有爱心啦!如果您帮助的人不喜欢或相信您的宗教,您就唾弃不继续帮忙他吗?如果他们本来就是马来人信回教,难道您要他们改变信仰不成?哈!慈济对穷困人士申请确实会严格些,也许是担心大家滥用有些援助吧!好像我舅妈家境不好,孩子想申请助学金(是校长介绍的),后来慈济派人来先做家访调差,看见他们有车子(其实车是我舅妈弟弟的,是破旧的二手车啦!),其中一间房间有冷气设备,所以就怀疑他们有经济能力啦!就不批注援助金给他们一家。其实我舅妈说这是邻居好友给的冷气机,二手旧的,还可以使用所以装上,可是他们也很少使用啦!担心电费太高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5-2014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支持世界宣明会,是基督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14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愿意去探索基督信仰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的一位基督徒的导师一步一脚印带着我们几个学生去救济灾民。

在大专时期我曾以佛教徒的身份参与基怀的难民事工,也是看着他们怎么帮助那些被我们政府边缘化的原住民社群和难民。

当然,我们基督徒在这些事上永远都有亏欠的。

凡慈善团体都有各宗教信徒的参加和支持,为什么不能对其他宗教的慈善团体的善举感恩上帝?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9 收起 理由
秋明最速 + 4 谢谢分享
jason_81 + 5 感谢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14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也来分享一位我所敬佩的基督徒,他就是余廉神父。
60年代和70年代的槟城人和实兆远人应该都会有记忆。

相信五十年代的人都记得,国家刚独立,还不是很富裕,政府也没津贴,当时的学校都是以 ‘私塾’ 的方式建立的,就好比我的家乡,以前是以小小的亚答屋开始的。余廉神父到马来西亚后,先后在1956和1957年建立了恒毅小学和恒毅私人中学,这两间中小学的收费相当便宜,而且对于穷苦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免费。而恒毅中学收留的很多都是穷苦的学生,超龄生,还有一些学校不愿意接收的学生,余廉神父秉持着有教无类的心态,没有工资的把这些学校办了起来。 也有很多前辈回忆说,余廉神父常为了学生的学费筹款,也有向梵蒂冈请求拨款购买6英亩的土地来建校,而他所仅有的六万令吉遗产也全数投入到建校基金中,有几次真的撑不下去了,就私下向他比利时的弟弟借钱。

余廉神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和蔼可亲,待人以诚,对于奉献自己的那种热诚是非常感人的。
余廉神父对于槟城的当地人来说就如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精神领袖一般,在余廉神父将离开槟城到实兆远的时候,全校师生,家教协会,董事部还有热爱华教人士都极力的挽留他。 余廉神父到了实兆远后也重新的整顿起那里的教堂,四处宣扬天国的喜讯,把很多冷淡教友和非教友们都带回了教会,曾经有一位热心侍奉的前辈说: 余廉神父对我来说,就像是我的第二个父亲。 而一些年长的长辈回忆他是也常赞叹,‘余廉神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凡认识他的人对他的慈祥,温顺,亲切的印象特别深刻,而神父也当地居民们建立了超越血缘的浓厚亲情来。

直到2004年余廉神父去世时,许多受过他恩惠的师生,教友,居民,及敬佩他的人都有送行,据不正式的统计,当时出席的人数过万。
直到今天,当时的长辈已经八旬了,而他的学生们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但提起余廉神父这个人,大家都会感叹能认识到他是一种福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2025 11:35 PM , Processed in 0.14365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