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097|回复: 11

易筋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9-2013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想自学易筋经。由于初次接触这类的东西,在还没开始之前想弄明白这几个问题。
1.      练了之后可以暂停几天或几个月(18岁那年可能去当兵)吗?会有什么影响?, 一天只练一次行吗?
2.      练习前,练习后应该准备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3.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有什么禁忌),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4.      开始练习后不能练什么武术或气功?不能做什么运动?
5.      开始练习后会出现什么反应?(事先知道,到时候才不会大惊小怪)

小弟想学这种的http://www.youtube.com/watch?v=k4xKpA8Ql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0-2013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气功需坚持每天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有如煲水未滚就熄火永远煮不开。当然因需入营而环境方面不方便练是可暂停,唯有日后出来继续坚持练习。一天一次感觉少了,根据《易筋经》原文的要求『初练者,“日行三次”为宜。』即早、中、晚三次,当然不行的话也最好是早晚一次。

二、练习前最好能活动下,譬如做些关节操。练功后做收功,较简单的办法是两手叠(男生是右掌叠在左掌上,女生则相反)加捂在丹田上,静立默守5分钟以上。也可以做以下视频里的收功法。



三、可参考以下资料:
练功十要: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弹,腹要常摩,胸要常护,齿要常叩,背要常暖,足要常搓,津要常咽,腰要常揉。
练功十忌:忌早起科头,忌阴室贪凉,忌湿地久坐,忌冷着汗衣,忌热着晒火,忌汗出扇风,忌灯烛照睡,忌子时房事,忌凉水着肌,忌热火灼肤。
练功十八伤:久视伤精,久听伤神,久卧伤气,久坐伤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极忧伤心,遇悲伤肺,多食伤胃,多恐伤肾,多笑伤腰,多言伤液,多睡伤津,多汗伤阳,多泪伤血,多交伤髓。

四、可参与其它武术来练习,至于气功方面得看是啥种的,因为有时会连接不顺,除非是拉开一段时间才练倒是没问题。一般上与易筋经最佳组合的气功是:“十二大劲”,专求运力;“韦驮劲十二势”(即所谓的易筋经),专求易筋;“立八段锦”,专求运动血脉;“坐十二段锦”,专求洗髓。不适合立即做的运动应该数游泳及性爱吧……。

五、这个得请教真正练易筋经的人才好说,洒家没练。譬如你可去“气功人论坛”、“内丹学与易筋经论坛”和“中华气功论坛”那边请教那边的学者们。

六、建议你参考些较长的教学视频会比较详细,另外买相关书籍来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13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讲得 发表于 1-10-2013 08:30 AM
一、气功需坚持每天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有如煲水未滚就熄火永远煮不开。当然因需入营而环境方面不方便练 ...

谢谢您解答得这么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3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小小意见,给你做参考:

学什么功都一样,看video自学只能学到架势,学不到精髓。可以抄外表,得不到内涵。
气功、太极里头有太多要注重的东西,以肢体来说一些要求如落胯、提肛、收腹、含胸、拔背。。。这些在video是看不到的。
内功方面更为复杂,各门各派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气功注重意念,有些则叫你不可意守。
动作方面,何时使劲,何时松。。。 动作是否由肢体支配或由气来带。。。
重点还是,要找个名师教。

学了之后若要进阶,才参考书籍,找出功理,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13 04: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Z你给的连接视频,我大略看了前面一两个式子 ,这视频和我所知的易筋经有很大的差别,我所知的易筋经是从旧书本上(香港出版社)得来的,我大略说明一下: 易筋经属于内功不是气功,全称少林易筋洗髓经二十四段,二十四段分上半部十二段下半部十二段每段只有一个式子,上半部专练气力主要功效是易骨易筋,下半部专练呼吸主要功效是洗髓精气(有几个式子专练下体,若练不对等于自宫),练习易筋经前还必须先另外打一套少林五形拳来热身,五形拳是龙虎豹蛇鹤每一形各有四五个式子,一般的练习顺序是先打五形拳(个人认为打别的拳热身也可以)来热身,过后才练上半部十二段每个式子必需作四十九次动作,这五形拳和易筋上半部十二段必须不间断每日联系至少三年,三年之后才再加练洗髓下半部十二段,也是 要不间断苦练三年,书中还交代可以单练易筋上半部十二段,但是不可单练洗髓下半部十二段,因为筋骨如果没有强化则无法运气导劲就算练了也是白练,此外在练习时还必须挑选时间和场地,时间最好是清晨或午夜,场地则必须宽敞和空气流通,传说这套内功练成了能有刀剑不入功力类似金钟障。

下面是给个连接是中国功夫网的图片文字,只供参考:  http://www.cnkungfu.org/kungfu/2008-05/643.htm

只是建议:要练内功,要把功夫练上,最好找个好师傅,自己瞎子摸象的练习很容易走火入魔伤身体。 本帖最后由 januaryhunter 于 12-10-2013 04: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13 07: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anuaryhunter 发表于 12-10-2013 04:18 AM
LZ你给的连接视频,我大略看了前面一两个式子 ,这视频和我所知的易筋经有很大的差别,我所知的易筋经是从旧 ...

因为楼主那易筋经教学视频是中国体委与中医药大学联合改编的去繁就简姿势,所以与古传有别。这也是为啥洒家也介绍他相同的完整教学视频而不是那些注名“少林”的易筋经教学视频。这个是可自学,当然有些人运动动作很差的人就最好是参加面授班让老师矫正为好。不过楼主好像是在练跆拳道中,所以应该是没啥问题的。另外,易筋经的“韦驮劲十二势”谈不上是内功,它属于伸筋拔骨功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5-10-2013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讲得 发表于 12-10-2013 07:03 AM
因为楼主那易筋经教学视频是中国体委与中医药大学联合改编的去繁就简姿势,所以与古传有别。这也是为啥洒 ...

请再回答这个问题,谢谢。
如果我的姿势错了会怎么样?有什么影响?(我不敢确定我的姿势是对的)
p/s:我已经2年没练跆拳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0-2013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uayihao 发表于 15-10-2013 05:05 PM
请再回答这个问题,谢谢。
如果我的姿势错了会怎么样?有什么影响?(我不敢确定我的姿势是对的)
p/s: ...

关节疼痛,譬如腰椎或膝盖等的,所以有些动作如不行的话别勉强下去或者放得过大。出现疼痛问题就需立刻自我调整及找出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10-2013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讲得 发表于 15-10-2013 06:23 PM
关节疼痛,譬如腰椎或膝盖等的,所以有些动作如不行的话别勉强下去或者放得过大。出现疼痛问题就需立刻自 ...

请问什么叫做放得过大?又该怎么自我调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0-2013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uayihao 发表于 16-10-2013 05:03 PM
请问什么叫做放得过大?又该怎么自我调整呢?

大弓低马的姿势,譬如膝盖曲不过脚趾。需符合个人的体格限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6-2015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4-6-2015 12:12 AM 编辑

看见很多误导性说明,感觉不认同。其实没那么复杂的要求。

少林寺释演慧师傅,访问中解释了一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IfBx-sqJiA/



这下面两个视频,比较简单明朗,容易学习。非常容易上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f4R6neoJdA/

少林寺易筋经-释演慧版,比较高级复杂,动作繁多,多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GY5Mzv1WL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5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4-6-2015 01:01 PM 编辑

关于内功和气功,一种有说服力的解释
---------------
存在气功分软气功、硬气功、轻气功之类,通常认为气在人屏气之时,由意念控制,周行于身体各个脏器组织,功强者气盛可借此伤敌制人。假如说内功与气功不同,应该肯定的说是有的所谓内功应该是气功的一种。我们一般认识是“气力”。要运“气”,才能发挥“力”。其实气功内功,无非是运气的作用下,发挥的内力功能。
内功和气功,被说成不一样。是错误的。传统武术里并没有特别内功这种说法,只有内劲;内功这个词是小说家夸张杜撰的。
传统武术里各种功法锻炼之后人体会产生类似气功的反应(也就是小说家说的内功啦),也有强身健体易筋易骨易髓的效果。
但其主要目的是使人体各项机能整合起来利于搏击,而单纯气功的目的是养身、长生。
换句话说练传统武术可以搏击也能健身长寿,练气功只能健身长寿但不能搏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9-2025 11:32 AM , Processed in 0.40149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