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739|回复: 3

BB肚脐护理不当 小心病从脐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9-2013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纽带,而宝宝出生后,他的小肚脐也关系着他的健康,如果护理不当,细菌很容易通过脐部侵入身体。宝宝的小肚脐需要怎么护理呢?宝宝肚脐凸出来是怎么一回事呢?

肚脐是宝宝身体上的第一个“伤口”,对于外界的影响比较敏感,如果护理不当,细菌很容易通过脐部侵入身体,轻者引起脐周发炎,重者会造成败血症而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所以,宝宝肚脐的护理工作是不可轻视的呢!

1220392_117986469.jpg

1、新生宝宝肚脐出脓了怎么办?

新手妈妈疑惑:带着宝宝出院两周左右,我在给宝宝洗澡时看到宝宝脐窝里的脐根部长出白色的东西,用酒精也擦不掉,于是赶紧抱着宝宝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脐肉芽肿,经过搔刮上药后,几天才痊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新生儿的脐部,若在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或家长在护理时不注意,就很容易引起脐部发炎、出血、渗出、有脓液、脐轮红肿等症状。若有上述症状出现,尤其是脐轮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那就是脐炎,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缺乏,有可能很快地由菌血症发展为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约有30%~50%的败血症患儿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病势凶险,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常有合并症,如硬脑膜下积液、低钠综合征、失明、失聪、癫痫或痴呆等。所以妈妈对宝宝的小肚脐护理绝不能掉以轻心。

2、新生宝宝肚脐会凸出来怎么办?

肚脐也会发生疝气,所谓“肚疝”是指在小孩哭闹或用力的时候,肚脐会凸出的病症。正常的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其肠道是膨出在脐带中的,在10周左右才会慢慢回缩腹内,腹壁也会逐渐密合。如果肚脐处的腹壁肌肉较薄弱,支撑力不足,当婴儿用力时会使腹内脏器鼓出,而形成脐疝。

脐疝气不具危险性,大部分的患者会在1~2岁内自行痊愈,所以通常不必开刀。若小孩大于两岁还没愈合,或腹壁缺损直径大于2厘米,或另有其他因素,就要考虑以外科手术来治疗了。

1220392_143746193.jpg

3、新生儿脐部该怎么护理?

用酒精消毒
在新生儿出生脐带脱落前后,通常需要用95%酒精加以消毒,加速脐带的干燥,避免细菌感染。在正常的照顾下,脐带在宝宝出生后约七至十天之后,就会自然干燥脱落。在刚脱落的肚脐处,可能渗出一些血水,妈妈们不需要太紧张,它会像一般的伤口一样渐行愈合,此时仍依脐带处理规则继续处理就行了。

如果脐带脱落不完整
有些脐带脱落的不完整,可能仍留一点在肚脐上,使肚脐经常是湿润的,这样的情形,很容易引起慢性发炎及肉芽组织增生,称为脐息肉或脐肉芽。

脐息肉芽若持续两、三个星期都没有消退的现象时,可以找医生用化学物质,如硝酸银或电烧灼破坏肉芽,待5-7天后,脐息肉芽就会逐渐干化并掉落。这些虽是小问题,但如处理不当,会引起细菌感染,也不可掉以轻心。

尿布勤换消毒
同时尿布要勤换消毒,尿布不要覆盖在脐部,以免厌氧菌生长繁殖。预防脐炎,最好能为小儿创造一个洁净的、近乎无菌的环境,母婴最好采用抗菌系列产品,如抗菌织物制成的床上用品、内裤、毛巾及婴儿尿布等。

洗澡后要保持干燥
每天要在洗澡后用消毒棉签蘸温水或用75%酒精清洁脐部,擦时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可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再盖上消毒纱布,并将纱布固定好。要注意保持婴儿脐部处的干燥,避免因为藏污纳垢而发炎。还要注意不要硬扯未脱落的干的脐带,以免出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5-2014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要好好照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14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4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感激不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1-2025 08:54 AM , Processed in 0.12137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