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表示對敘實施武裝干預將擾亂世界經濟秩序,并稱若敘利亞遭到美國襲擊,則俄將會展開援助。 原本以國際經濟合作為主題的G20峰會卻成了敘利亞問題交鋒的大舞臺,目前峰會已經結束,但敘利亞危機更顯嚴峻。根據白宮6日發布的11國聯合聲明,同意對敘動武的國家增至15國,可以看做是奧巴馬陣營的擴大。而另一方面,一貫替敘利亞政府說話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當天的總結發言中就敘利亞問題進行了表態,明確稱如果敘利亞遭到西方軍事打擊,俄羅斯將提供援助。
眼下,美國國會討論是否批準對敘動武的事件日益臨近,英法等國也不斷給出敘利亞政府動用化武的罪證,多國已重兵壓境敘利亞,以敘利亞危機為導火索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奧巴馬國際游說加足馬力
白宮9月6日發表11國對敘利亞問題聯合聲明顯示,G20峰會上9個成員國及代表歐盟與會的西班牙支持美國對敘利亞動武,使得奧巴馬極力構建的“國際聯盟”增至15國。聯合聲明稱,在此次G20峰會的間隙,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英國、西班牙等10國與美國就敘利亞問題簽署聯合聲明。另外,美國國務院9月5日曾通報,阿爾巴尼亞、科索沃、丹麥、波蘭、羅馬尼亞等5個非G20成員國支持美國對敘利亞動武。
目前,美國國務卿仍在為擴大美國陣營進行國際游說。根據美國國務院聲明,美國國務卿克里按照計劃6日至9日出訪立陶宛、法國和英國,為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尋求國際支持。他7日將參加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8日將在巴黎會見阿盟代表,9日將去往倫敦同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進行會談。克里此前一直在美國國內游說國會議員支持對敘動武,本周他分別在參院和眾院參加了兩場公開聽證會。他提到,一些中東地區盟國已表示將參與美方的軍事行動,但他未說明有哪些國家。
由于受到安理會的掣肘,敘利亞化武危機發生美英等國旨在軍事打擊敘政府的決議草案兩次均未通過,美國對此甚感不爽,宣稱或將繞過聯合國采取行動。美國總統奧巴馬多次表示,聯合國安理會目前處于癱瘓狀態,不能坐等安理會決議。11國6日的聯合聲明中也提到,“兩年半來安理會一直處于癱瘓狀態,全世界不能坐等有關進程一再失敗,以至加劇敘利亞的苦難和地區動蕩”。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曼莎·鮑爾5日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被俄羅斯“綁架”,就敘利亞危機陷入僵局,形成一致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不少媒體解讀,這意味著美國放棄謀求安理會授權,可能選擇單方面對敘動武。
普京反制措施穩準狠
普京目前已經多次就對敘動武進行了表態,對抗之意漸次升級。普京在6日的講話中明確宣稱,如敘利亞遭受軍事打擊俄將施以援手。俄將和現在一樣繼續向敘利亞提供援助,包括供應武器和經濟合作的形式。“我們會援助敘利亞嗎?會的。”與奧巴馬陣營討厭聯合國決議的意思相對立,普京強調,只有在進行自衛反擊或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才允許對一個主權國家使用武力。但眾所周知,敘利亞沒有攻擊美國,聯合國也沒有進行類似授權。普京3日曾表示不排除支持動武,但是必須證明阿薩德政府使用化學武器以及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普京對敘立場乍看有所變化,不過再看很明顯會明白普京是在玩文字游戲,這兩個條件實質是其力保阿薩德政權的另一種表達。
作為奉行雙頭鷹政策的國際強人,普京說話做事的滴水不漏已經是人所共知。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較量中,普京總能把握每次機會,牢牢把握自身利益。
近日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導人里德(HarryReid,D-Nev)就表示自己不喜歡普京,稱普京為人冷酷且精于算計。因此上可以肯定,此次美國打擊敘利亞比斯諾登事件更令俄羅斯不能容忍,因為這嚴重威脅到俄羅斯的戰略利益,普京將死保敘總統阿薩德。普京在敘利亞化武危機一開始就展開了全面掌控局勢的努力,政治協調軍事準備齊頭并進。他最開始同德國、伊朗、英國等國領導人就通了電話,表示應該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敘利亞危機,另一方面對美國的軍事步驟也毫不示弱,目前已有8艘俄羅斯軍艦在地中海待戰,相關軍事步驟系數展開。
當然,普京也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俄羅斯此次同美國勢力交鋒時也并不形單影只。從講話中就可以看出,普京對本輪國際危機大博弈成竹在胸,懼戰不是普京,他對局勢變動很清楚。普京6日講話時稱,G20峰會首日幾乎整個傍晚與會國領導人們都在一直討論敘利亞的問題。美國、土耳其、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和法國贊成對敘利亞動武。雖然英國首相卡梅倫也贊成動武,但是該國議會反對對敘采取軍事行動。德國則不打算參加任何軍事行動。俄羅斯、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巴西、南非和意大利等國反對軍事打擊敘利亞。
另外,普京還在道義上為自己的陣營拉票。普京談到,討論敘利亞問題時,南非總統非常明確提出,現代世界中小國家越來越覺得自己容易受傷害和不受到保護。這給人一種印象,好像強大國家任何時候都可以擅自對弱國動武。普京認為,為了不出現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需要保障國際法基本原則得以嚴格履行。普京8月31日曾斥責美國所謂化武證據是“一派胡言”,他并警告奧巴馬作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決定攻打敘利亞之前,必須要考慮其必然會造成的平民死難。“現在奧巴馬不是我的同事,也不是美國總統,而是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我們要想想,在過去十年里,世界各個地區已有多少次武裝沖突與美國有關了?這些沖突最終又有哪一次解決了問題?”普京可謂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同奧巴馬對峙勢必技高一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