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81|回复: 1

牛干冬 CHULIA STREE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8-2013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lewistanblogger.blogspot.com/2013/08/5.html

早期,莱特上校开辟乔治市,在市中心建造土库街,牛干冬,椰脚(PITT STREET)和莱特街4条主要道路。这样的原生设计,让乔治市一直以“四方城”,路与路之间相通形式,进行后来的建设。

牛干冬最初名为马拉巴路(MALABAR ROAD),1786年才易名CHULIA STREET。CHULIA 取自古印度朱罗(CHOLA)王朝之名,马拉巴是最早期在南印度建立的城市。

牛干冬也是马来文 KANDANG LEMBU 的音译,早期牛干冬曾有数个牛栏,牛车夫多是印裔及马来人。牛干冬自19世纪开始,就是集电车和巴士的交通要道,也是各项庆典及文化游行的主要路线。

1945年至1970年代,被喻为牛干冬的“黄金年代”。二战之后百废待兴,乔治市的喧闹繁华,是从牛干冬作为经济中心起飞。

40年代的牛干冬据悉是乔治市人口最稠密的街道。这30年间的经济成长也最高,乔治市世遗工作人员走访10户人家中,许多是三代居民,有人终其一生只在牛干冬“生活”,连走出牛干冬都不需要。

没有槟城人不懂牛干冬,至今它仍是要道之一。工作人员访问的居民里,对牛干冬的集体回忆是这里的经济蓬勃,各族人民选里落脚,是因为工作机会最多。

老槟城回忆中,这里被分成三段即吉宁仔街,大门楼和牛干冬。大家共同回忆当年各族节庆的花车游行,至今槟岛市政局地图上仍以“CHEAPSIDE"为名的五金小巷。

福建人称这里为臭铁巷,广大人说烂铁坦,印裔穆斯林叫这里小偷巷。每一种称号,都形象化这里的五金买卖,收贼赃的过去。

街上,至今还保有传统行业,街坊住了两三代人,不少活跃的宗教和宗祠组织仍存在。

牛干冬门牌167号的马来画廊,属英式建筑,外观典雅精致,为椰脚街清真寺产业,平日租给一名马来画家当画廊,但这名“性格画家”并没有把画廊每天都开放供人参观。

Untitled.png
早期的牛干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8-2013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治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8-2025 05:16 AM , Processed in 0.11085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