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BB001

【转】美苏冷战军工怪胎,看看两国当初强大的科技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7-2013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BB001 发表于 26-7-2013 10:31 AM
苏联“水星”两栖登陆舰,1986年与当时的“海豚”两栖登陆舰同时在列宁格勒船厂进行制造实施,这是苏联国防 ...

苏联解体,计划告吹下马...


虽然苏联解体让美国独霸,但是另类思考,这也让美军慢下脚步.
好处是中国不用追到那么辛苦

@桃源勇男
本帖最后由 Boilwater 于 26-7-2013 01:20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7-2013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ilwater 发表于 26-7-2013 01:19 PM
苏联解体,计划告吹下马...

美苏冷战漫漫五十年;美苏两军未曾有过正面交锋的记录,韩战及越战美军已直接参战;苏联只输出革命种子;以及在背后向朝/越提供武器支援;苏军并未出动介入。苏联侵略阿富汗;美国人隔岸观火;暗中支援阿富汗抗苏军;美军即是如此刻意避免与苏军正面冲突。
即使苏联已经解体;实力大不如前;美军今天也不敢向俄罗斯发动攻势....不为什么...皆因美苏“彼此皆具备能力毁灭对方”;
也就是说:“彼此皆具备能力毁灭对方”------就是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两军交锋;全面战争的万灵丹;解放军岂有不向此路线迈进的道理?
莫说今天...即使中国已达到真正大国崛起的阶段;并不需要主动挑战美国;也不必与美国为敌;但前提是...美国已无能为力威胁中国。
欲达“彼此皆具备能力毁灭对方”的层面;就离不开核子武器;一个大国倘若没有核武;必成为另一大国的囊中之物;核武器在你有我有之情况下;战争期间未必派上用场;但在战略上和意义上一个大国又非有不可,否则吃亏就在眼前。(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oilwater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13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联倒下了,美国没有竞争对手...武器更新不像以前那么快了!!
永远的红色苏联!!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oilwater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3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XBB001 发表于 26-7-2013 10:31 AM
苏联“水星”两栖登陆舰,1986年与当时的“海豚”两栖登陆舰同时在列宁格勒船厂进行制造实施,这是苏联国防 ...

繼承赤色帝國海軍的俄羅斯,應該有此『水星』登陸艦的全部設計圖紙吧?稍微升級一下,改換新的設備,應該就能自行建造而不必吃法國的西北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13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etectivebinbin 发表于 28-7-2013 05:25 PM
繼承赤色帝國海軍的俄羅斯,應該有此『水星』登陸艦的全部設計圖紙吧?稍微升級一下,改換新的設備,應該 ...


可能是俄羅斯造船厂设备太老旧,如果只造两艘登陸艦.更新设备不合算.
虽然法国裁减了空军数量,但是11艘FREMM却半艘都不裁.
因此.法国船厂设备肯定是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13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是哪个国家的武器发展,最终必须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思维来。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成功往往是经历无数失败的来的经验。
冷战时期可说是武器竞争的全盛时期。
加上当时苏美正在玩着零和游戏
(Zero Sum Game)
所以不计较成本的开发新武器,就得到一系列古怪但是多姿多彩的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8-2025 01:58 PM , Processed in 0.10768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