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尊敬的刘素云老师之学佛人的榜样 ~'~ 「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4-2025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佛号.jpe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2025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2025 11:42 PM 编辑



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系列專題講座之五)


——《無量壽經》第一經 念佛法門第一法(2)  

劉素雲老師  2022/6/30  六和小院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交流分享「《無量壽經》第一經,念佛法門第一法」這個小專題。

上節課我們重點談的《無量壽經》第一經,今天重點談念佛法門第一法。

這兩節課的內容非常重要,請注意!我用了「非常」兩個字,可見其重要性。

它重要在什麼地方呢?打個比方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說我們撒網,每一個網子都要有一個綱繩,有一個詞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綱舉目張」。

一拉網子繩,綱舉就目張了。

「綱」是網上的總繩;「舉」是提起;「目」是網眼,抓起網上的總繩,網眼就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主要的環節,帶動其他各環節。

我們這兩節課交流分享的第一經、第一法,就是我們這次系列專題講座「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的總綱。

因為這兩節課的內容太重要了,我想再利用一點時間把上節課的內容複習一下。

◎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現成佛,他的使命是什麼?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

◎他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講經說法,教化眾生。

◎講哪部經?講《無量壽經》。

◎為什麼講《無量壽經》?因為《無量壽經》是佛法第一經。

◎《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

1. 是唯一一部暢佛本懷的經。

2. 是唯一一部幫助眾生一生成佛的經。

3. 是釋迦牟尼佛唯一一部多次宣講的經。

4. 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一切經中唯一正說。

5. 是唯一一部既契理又契機的經。

6. 是唯一一部既究竟又方便的經。

7. 是唯一一部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共同讚歎、共同宣揚、共同護念的經。

8. 是一部幫助眾生通達甚深微妙法的經。

9. 是一部示現佛法全體的經。

10. 是佛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流露、一部圓滿的經。

《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我在這裡高度概括出了十條,請同修們千萬不要誤會,答案絕不止這十條。

因為《無量壽經》無量義,十方一切諸佛無量劫都說不完《無量壽經》的無量義,何況是我們凡夫?

我們每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同,所以對經典的體悟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有的悟得深一些,有的悟得淺一點。這是正常現象。

就拿《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來說吧,我列舉了十條,這連滄海一粟都夠不上,有人可能列舉一百條,有人可能列舉一千條,有人列舉……,不管列舉多少條,自然是夠不上滄海一粟。

「無量」就是沒有數量,就是無窮盡。

誰能把「無窮盡」說「窮盡」了?可能嗎?

我上面說這些話,就是要告訴大家:《無量壽經》無量義,要無量劫又無量劫的讀下去;要無量劫又無量劫的講下去;要無量劫又無量劫的守護下去,讓有緣眾生在無量劫又無量劫的讀、講、守護的過程中,去進一步去體悟《 無量壽經 》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吧!

願同修們說出自己的體悟與大家共同分享,共沾法益。

當你真正知道了《 無量壽經 》是一部什麼樣的經,你一定能死心塌地受持這部經,不再換題目,不再再拐彎。

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第5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25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4-2025 11:40 PM 编辑

下面,我們開始講今天的內容:

念佛法門第一法。


我想用這樣的方法把念佛法門介紹給同修們,會給大家留下直觀而深刻的印象。

然後,我們再用具體的解說去印證它,目的就是幫助更多的有緣眾生認識淨土念佛法門,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

請看下面這個不是公式的公式:

淨土念佛法門是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成佛的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生成佛的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生決定成佛的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生決定平等成佛的法。

我們再把上面的公式整理一下,就是:

法 → 成佛的法 → 一生成佛的法 → 一生決定成佛的法→ 一生決定平等成佛的法。

最後,總結成一句話,就是:

淨土念佛法門是幫助眾生一生決定平等成佛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的本願海。

彌陀本願海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說淨土念佛法門,一定離不開說《無量壽經》,為什麼?因為二者是一不是二,《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經》。

所以,我們下面所講的,一定是講《無量壽經》離不開阿彌陀佛,講阿彌陀佛離不開《無量壽經》。

在這裡,我們先打個招呼,以免誤解,以為講重複了。

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第5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25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們開始講淨土念佛法門。

淨土念佛法門,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中心。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哪一部經可以代表世尊一生所講的經教?祖師大德們公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

所以《華嚴經》變成佛法的根本法輪。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所有的支派都是從這個根本衍生出來的。

《華嚴經》最後的歸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華藏世界教主毘盧遮那佛的左右脅侍,幫助佛教化眾生,他們是弟子中的首領。

文殊菩薩主解門,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主行門,代表修證。這是一個行門,一個解門。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釋迦牟尼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學生)。

學生都成佛了,他還是菩薩身分。這叫倒駕慈航,成佛了,退到菩薩位置上來,做眾生的不請之友,這裡面有很深的表法意思。

什麼意思?佛教眾生不好教,為什麼?佛是代表本體,也就是代表法性,法性沒有相,法性是常寂光。

大乘經上講的理很深,不太好懂。

經教上的名詞術語是不定的,因為佛無有定法可說。

所以佛叫我們依義不依語,別執著它的語言、文字、名相,懂得它代表的意思就對了。

可是眾生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還是聽不懂佛的教誨,誰來幫助眾生?菩薩。

十法界裡,有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菩薩,做眾生的不請之友,示現在世間,幫助眾生認識佛法,離苦得樂。打一個比方,就像學生聽老師講課,沒完全聽懂,有輔導老師給輔導一遍就聽懂了,菩薩就是輔導老師。

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第5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25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華嚴》會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帶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到極樂世界拜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有善巧方便,幫助菩薩修行證果。

文殊、普賢都是在極樂世界成佛的,當然這是表法的。

菩薩在極樂世界修行證果,在時間上是大幅度縮短了。

比如,在華藏世界,圓教初住菩薩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是從明心見性算起,明心見性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天就圓滿了,這叫念劫圓融。

同修們,華藏世界三個阿僧祇劫圓滿,極樂世界一天圓滿,不可思議!你選哪一個?

從上面所說的,我們能不能得出這樣一個認知:淨土念佛法門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25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4-2025 11:54 PM 编辑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乘了義的法門

《無量壽經》是一乘了義的經,即成佛的經,是佛法第一經;淨土念佛法門是一乘了義的法門,是佛法中的第一法。

這個第一經、第一法就是釋迦牟尼佛要說的彌陀本願海。

下面我們繼續說說淨土念佛法門是一乘了義的法門的含義是什麼?

我們首先來解釋一下「一乘」「了義」這兩個名詞。

「一乘」:就是佛乘、成佛。

成佛的經典叫一乘經,成佛的法門叫一乘法。

傳入我國的一乘經典只有三部《華嚴經》、《法華經》、《梵網經》。

其中《梵網經》傳到中國來的只有其中的一品,就是「菩薩心地戒品」。

這部經沒有傳到中國來,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它是一部大經,分量跟《華嚴經》應當是差不多的。

所以在中國一乘經典就是兩部:一部是《華嚴經》,一部是《法華經》。

那為什麼說《無量壽經》是一乘經典?

大家都知道,《華嚴經》、《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這三部是一部經,是大本、中本、小本。

「乘」是比喻車,運載的意思。

大乘是大車,古時候是馬車,人可以坐得多一點。

小乘,就是羊車、鹿車,比較小,坐一個人、二個人。

佛在《法華經》上用這個做比喻。

「佛說一乘之法,為令眾生依此修行,出離生死苦海,運至涅槃彼岸」,這是究竟涅槃。

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第5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4-2025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4-2025 12:06 AM 编辑

世尊在菩提樹下覺悟之後,把他悟入的境界圓圓滿滿的說了出來。《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他證得的境界。

唐朝時候的惠能大師,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徹大悟,說出了五句話,這五句話就是惠能大師所證悟的境界,那五句話跟釋迦牟尼佛講的《華嚴經》沒有兩樣。

《華嚴經》濃縮起來就這五句話,這五句展開來就是《華嚴經》,《華嚴經》字字句句都離不開這五句話,所以能大師所證得的境界和釋迦牟尼佛所證得的境界是一樣的。

一個在印度以佛身出現,一個在中國以比丘身出現,沒有兩樣,佛法平等,這叫一乘法。

大家都知道龍女八歲成佛的故事吧?

《法華經·提婆品》裡講龍女八歲成佛,龍是畜生道,在龍宮裡聽文殊菩薩講經,她聽懂了,覺悟了,明白了。

聞法開解,斷疑生信,她立刻就把行門成就了。

行門是什麼?放下。

大乘經上佛常講的,只要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這三種煩惱放下,你就成佛了。

龍女聽經聽明白之後,她就放下了,放下之後就到靈鷲山拜見釋迦牟尼佛,拜完佛之後,她就現佛身,在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

我們看《華嚴經》的末後,善財童子一生圓證無上菩提,怎麼證的?

他在文殊會上得到根本智了。

根本智是什麼?就是清淨心。

他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這叫頓斷,一下子就斷掉,他就證得了。

他為什麼證得了?因為他放下了,而且是真的放下了,不但分別、執著放下了,連起心動念都放下了。

同樣都學一乘經典、一乘法,為什麼人家能成就而我們沒有成就?

我們受持的《無量壽經》是一乘經典,是佛法第一經;我們修學的淨土念佛法門可是佛法第一法!經是第一經,法是第一法,我們遇到了成佛的機緣。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應化到無量無邊的諸佛國土裡的十法界、六道,用什麼來教化眾生、接引眾生,幫助眾生一生成佛?就靠這部《無量壽經》,就靠這個淨土念佛法門。

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第5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4-2025 05:48 AM , Processed in 0.14735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