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72|回复: 1

柳树之道— 咏春以柔克刚的写照

[复制链接]
dieg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5-2005 07: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广权着    香港咏春学社    二零零零年二月


“松柔是柳树的精神,
可将风的力量转化为克其身之力”


在一场暴风骤雨中,一棵柳树正面对着强风的吹袭,这棵柳树却柔顺地弯曲着,而不是抗拒着暴风的强烈冲击。由于没有抵抗,这棵柳树仍然可以继续生存;然而那些拒绝顺从的树木就可能不会完整无损地幸存,甚至可能被折断或连根吹断。以上的古诗正道出柳树的松柔之道,亦正是武学上利用松柔而达到借力打力的要旨。


问公传给恩师邹子传的咏春拳,是建立在以柔克刚、借力打力这个思想基础上的。本篇文章将向读者介绍咏春拳术有关柔化的关键要点。诸如如何利用身形抵消、运用步法化解、“ 引桥对肩”等主题都会在此阐述。


像柳树一样柔顺


柳树之所以选作为比喻咏春拳术以柔克刚的聪明战略,是由于要长成一棵柳树,首先要种植柳树的种子。从这棵柳树的种子生长出强壮的根系、挺直的树干、柔软的枝条和树叶,这些就是利用柳树作比喻的基本东西。




先说枝叶,我们的手可被视为柳树的树叶和枝条,是与外力的第一个接触点。通过协调或改变对手的力流,敌方的攻击可以被引导至空,而身体形态仍不会扭曲改变,就像柳树的枝叶动作一样,会顺从于阵阵强风,而依然屹立。



其次,咏春拳习者的身体可以被看作是柳树的树干,像柳树般挺直和全身协调一致,能够迎接对手的攻击,然后利用腰部改变其力流,或者通过双腿使这股力量引入地下。


像柳树一样柔顺的第三个基础是牢固根系的发展,牢固的根系就像咏春拳习者的马步,良好的马步可以稳定身体,不会轻易地被外力弄得摇来晃去,失去平衡。


(图:柳树)


练就松柔的先决条件   


恩师邹子传传我的咏春拳,非常强调下述的原则来练就松柔,这些原则就像柳树的种子。


放松 — 练就松柔的第一要点是在所有时候都要使全身保持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有时放松被曲解为将身体放软,其实正确的放松是有别于让身体松软下来的放松。正确的放松应为避免不必要的肌肉力量花在对动作效力不起作用的地方上。
  放松可达到内家拳四条标准中的松柔,那四条标准是:
  1. “ 欲柔不欲强”— 肌肉的力量是柔顺而不是同对手硬抗。
  2. “ 欲顺不欲逆”— 顺应对手的力流,而不是与对手的力流对抗。
  3. “ 欲定不欲乱”— 双手在子午中线上稳定地移动,双肘更应定在子午线上,而不是无规则地乱动。
  4. “ 欲聚不欲散”— 正确地聚合身体各方面的力量,而不是无效地分散身体的力量。


子午中线 — 成功学习松柔的第二个要点是坚守子午线。子午线之重要,从它可以被称为防守和进攻的艺术可见一斑。拳诀“ 万法归中”,意指咏春诸法,皆归中线,最为贴切地描述了子午中线在咏春拳里的关键作用。在进攻和防御的过程中,咏春拳习者会攻击对手身体的中间部位,因为身体上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弱点就位于此处。知道中心位于何处,也为咏春拳习者提供了一个参考的区域,从这个位置上建立自己的进攻和防守战略,有了这个正确的攻防路线,便不难将对手的攻击引导至空。在下文关于“ 引桥对肩”一节,将进一步解释这战略。

定肘埋肘 — 松柔的第三个先决条件是定肘和埋肘的概念。埋肘的位置要求是要肘部对着子午线,并与身体保持最小一个拳位的距离。埋肘和定肘可使咏春拳习者在抟击时不需刻意保护身体,但仍然  能经常保护着自己的身体;正确的埋肘位置,除可发挥肘底力  外,更可在搭桥时,不让对手察觉自己的力流。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叶问宗师授课时,经常告诫既不要将肘部离身体太近,也不要将肘部离得太远,将肘部摆放在正确的位置,可帮助达致“形消”(用身形消解)的效果,而不像一般初学者只能挥动自己的双臂挡格来拳。



身体平正 — 学习松柔的第四个要点是要身体平正。身体平正的概念是指咏春拳习者应该将自己身体的中线保持垂直于其双肩形成的水平线。身体平正就可以容易地使用双手同时去攻击和防守,做到消打同步。身体平正可衍生一个假想的双维等边三角形,以这个假想的三角形架势作为基准,攻防的准确性将会提高和处于较有利的位置上。身体平正可利用自己身体架势的三角形将对手的攻击引至两边。

消打同步 — 松柔技艺的第五个要点是要求在同一时间进行防守和进攻。“ 消打同步”或“ 双桥并行”正是描述了攻防同时进行的概念。“ 连消带打”的原则是咏春拳的一大特点。为了不让对手有瞬间的喘息机会,这个原则要求所有防守的动作,必须同时或迅速地跟随着一个进攻动作。或者简单地说,好的进攻是最佳的防守。实际的抟斗情形需要控制外部和内部的因素,由于许多原因诸如疲劳、错过时机、不专心等,这些因素如得不到正确的控制,都意味着可能被击败。“ 消打同步”在松柔概念的应用上,是要求通过借助对手的力量、身体姿态、攻击线路和角度,使自己处于较佳的位置上,从而控制和支配对手。

马 步 — 松柔的最后要点是掌握咏春拳的马步,正确的马步能使咏春拳习者在一个静态位置上抵御,吸收对手的力量,在移动时能够避过对手的攻击。


像柳树一样松柔的要点

  这部份将简略地讨论面对强大攻击力量时,如何做到像柳树一样松柔的要点。


第一. “ 引桥对肩”。这是咏春拳中以柔制刚“ 不挑不格”的重要技巧。这个关键性的概念要求引导对手的攻击对着自己的肩部位置,从而令其攻击落空。在上文讨论身体平正的小节中提及的假想的双维等边三角形的侧边,就是引导对手攻击走向的路线。


(图:在二字拑羊马姿态下的引桥对肩)


(图:在偏身马姿态下的引桥对肩)


(图:在正身马姿态下的引桥对肩)


第二. 利用身形抵消。咏春拳诀有云:“ 形消步化,应付从容”,意指利用身形抵消、步法化解,则可用较小的力量制服对手。这句拳诀指出了有着良好的身形和步法的重要性。


图:倾斜身体形态和单重心


良好身形的要求:
1. 定肘和埋肘
2. 倾斜的身体形态
3. 单重心放于后腿
4. 腰部要有弹性
  上述要求(1)已经在前面的小节中讨论过。(2)-(4)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有关倾斜的身体形态和单重心,邹子传师傅的照片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初步的概念。


  好的身体形态有如下优势:

    * 不用移动身体,能够抵御、吸收对手的力量;

    * 控制好中线,利用转马,引导对手的攻击对着自己的肩,从而令其攻击落空。但是,实际中的抟斗是动态的,以至有时不得不移动步子,如果对手移动更快,或者光是身体形态亦不能抵御强大的攻击时,“ 形消步化”中的“ 步化”便要派上用场。


第三.运用步法化解。正如在上节中提到的一样,当一个人的静态身体结构和转马都不足以抵消对手的进攻时,必须运用步法化解。步法不但可以移动身体避开对方的攻击,亦可跟随对手的力流,占据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即“ 引桥对肩”的位置,从这个位置进行反攻,与此同时身体的重量百分之百地保持在后腿上)。除此之外,步法的运用还有其他用途,包括全方位地缩短与对手的距离、粘着、困住和跟随对手的动作。与此同时,对手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动作被切断、被限制、或落入空处,没有反击的机会。


形消步化的应用示范  




S:麦广权在右面
O:对手在左面
S和O两人在准备位置S用正身马摆桩。



O向前进攻,用右冲拳上击S的下阴,S用左腿圈步,移至O的左侧,以避开O的攻击。



S立刻用右腿圈步前进,并与“ 引桥对肩”线相结合,向前移动至O的左侧,同时使用拍手横扣脚。

[ Last edited by diego on 28-5-2005 at 07:34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5-2005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024 04:39 PM , Processed in 0.05253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