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63|回复: 10
|
【不一樣的史觀】大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淫亂
[复制链接]
|
|
滿清滅明征服華夏,是古今中外許多歷史學家研究的課題。為什麼一個幾十萬的落後民族(建州女真部落),能征服人口上億的先進民族(明朝)?史學家研究得到的結論各式各樣,例如:漢人內亂、大飢荒、僵硬腐敗的官僚體制、野蠻民族戰鬥力強悍。如今,小弟在網上發現新觀點,明朝滅亡是漢人社會淫亂的惡果,和古埃及、古羅馬滅亡的原因相似。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交流。
明代中期心學廣泛傳播以後,出了徐階、張居正、戚繼光等一時英傑。但這些人都是在心學剛剛開始傳播時出生的,而心學剛剛傳播時,尚未有推動性開放的內容,性開放的內容是心學創建者王守仁(王陽明,1472-1529)死後心學的支派泰州學派推動的。而在徐階等人之後,明代再無一個稱得上英傑之人,無論是在朝的臣子,還是反叛的李自成張獻忠鄭芝龍等人,都只能算是鼠目寸光的平庸之輩。
唐代和明代的兩段歷史證明,性開放開始時,由於思想開放,會釋放國家民族的潛力,造就一時的強大,但都是以徹底的後繼無人為代價的。
明代性開放70多年後漢族的表現,絕對是性開放功過的最佳展示。
在人類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次野蠻對文明的征服就是明末滿清對漢族的征服。
當年的滿族與漢族的力量對比非常懸殊:
明代的中國生產力高度發展,永樂年間的鐵產量高達9700噸,而17世紀歐洲產鐵量最多的俄羅斯才2400噸;無論是鐵、造船、建築等重工業,還是絲綢、棉布、瓷器等輕工業,明朝在世界上都遙遙領先,工業總產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所占的比例還要高得多。與此同時,明末的對外貿易量也相當驚人。根據已有研究成果推算,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間,由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在7000到10000噸左右,約占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1/3。那時,不是歐洲而是中國占據了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明末傳教士耶穌會士意大利人利瑪竇(Matteo Ricci)對那時的明朝社會有過這樣描述:“這裡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利瑪竇中國札記第十章)。
至於人口,明代曾多次進行人口清查,普遍的官方人口數據在5000萬~6000萬之間,而當時的人口數據是根據稅收來推斷的,考慮到避稅的因素,肯定有大量瞞報的人口。有些現代學者的研究結果認為,在明中晚期(1600年左右),人口就已經超過了1億,准確數字應該在1.2億~2億之間。
至於文化,根據歷史記載,由於當時商品經濟發達,城市居民大都將自己的子女送入私塾讀書。並且這種讀書並不是為了考取科舉,而是學習文化,特別是為了商品經濟學習記帳,商業謀略等知識以及自命風流的藝術與戲劇研究等。據研究,明末有三四成的家庭是有功名的(家族中有人考上舉人以上功名)。由此可見明末的教育普及率有多高。
而傳奇般地征服了漢民族的滿民族,從他們完成民族統一(1616年)到他們進入山海關,占據北京城(1642年)到建立清王朝(1644年)也不過才28年時間。作為一個民族來說,絕對可以說是“乳臭未干”。至於人口當時也不過才30多萬人,滿民族的八旗軍隊總數相加還不滿13萬人(滿族當時總共13萬丁),加上蒙古族的18萬牧民,共31萬人入關。至於科技就不用說了,武器裝備都還是從明朝走私過去的。作為一個在苦寒之地掙扎求活的民族,他們也無法安安穩穩地坐下來讀多少書,教育水平可想而知。據說滿族的將軍打仗所用的兵書,居然就是中國的一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連正規的兵書都沒有。
要說滿民族有著更好的統治才能,就更是好笑了。清朝建立一百多年後,經歷了一百多年被鼓吹為“康乾盛世”的太平盛世後,也沒能有什麼經濟與科技上的建樹。“康乾盛世”結束不久,中國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明代末年。乾隆時來訪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說:“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很多人沒有衣服穿”,“像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他們的治國才能有多麼好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弱小愚昧的民族,竟然能夠以一當百(就算按最保守估計,當時漢族地區也有6000萬人),征服漢族,建立異族王朝。這是多麼令人震驚,多麼不可思議的奇跡!
事實上,滿征服者開始時根本沒有征服漢族的自信。袁崇煥跟皇太極和談,提出先決條件是要皇太極先除去帝號,恢復稱“汗”。皇太極居然答允。當時皇太極不斷寫信給明朝官員和皇帝,卑詞求和。《天聰實錄稿》記載,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禎皇帝信:“滿洲國汗謹奏大明國皇帝:小國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圖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邊官作踐太甚,小國惱恨,又不得上達…… 今欲將惱恨備悉上聞,又恐以為小國不解舊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詳陳也。小國下情,皇上若欲垂聽,差一好人來,俾小國盡為申奏。若謂業已講和,何必又提惱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 。夫小國之人,和好告成時,得些財物,打獵放鷹,便是快樂處。謹奏。”一副俯首稱臣的姿態。
當滿洲人進入北京城的時候,他們還根本不敢相信自己所取得的勝利是真實的。他們戰戰兢兢、手忙腳亂地往關外運送金銀財寶,同時偷偷地關注著中原局勢,隨時准備腳底抹油。就這樣他們還不放心,還要聯系著他們國家的姻親蒙古國做後盾。當他們戰戰兢兢地在北京觀察了一年多後,才放下心來出手征服中原。就是這樣首鼠兩端的征服行動,卻直如秋風掃落葉,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成萬萬之眾的漢民族踩到腳下。而且,滿清還在漢族地區強行實行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民族侮辱政策,將以“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的漢族華夏榮光徹底地踩在腳底,雖然這個政策引發了漢人的強烈反抗,可這種反抗雖然悲情,但從效果來看,更像是一場鬧劇,迅速被撲滅。就這樣,文明的神話被徹底打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12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之下,當年橫掃亞歐大陸、滅國無數的蒙古人,為了征服只占據南方七省的,因孱弱無能而被歷史學家蔡東潘譏笑為“宋鼻涕”的南宋,他們目標明確,數十年如一日,卻不得不花了四十幾年的時間,付出了一位皇帝戰死沙場,無數將士命喪異邦的慘重代價。元世祖忽必烈甚至將滅宋視作與秦始皇滅六國一樣的殊勛,一攻占南宋都城臨安,忽必烈就忙不迭地命人編寫《滅宋書》,大肆宣傳,以其作為證明他破壞忽裡台制度,武力奪取蒙古大汗之為合理的原由。
更諷刺的是,明王朝是中國古代對外最強硬的王朝,建立明王朝的朱元璋吸取了宋朝對外軟弱以致亡國的教訓,制定了對外永不和談的基本國策,而朱家子孫也沒有一人違背朱元璋的這一國策,所有皇帝都抵抗到底。與宋朝三個皇帝向異族投降相比,朱家子孫極有骨氣。但是,這樣的骨氣在入關時才只有區區13萬丁,在努爾哈赤建國時更是只有不到6萬丁的滿族的打擊下竟然被滅亡。而對外一味軟弱的南宋多少還抵抗了44年,而強硬到底的大明竟然只用了28年就被干掉了。
沒有任何戲劇能夠寫得比這樣的歷史事實更加傳奇了。
有人說游牧民族身強體壯,驍勇善戰,作為農耕民族的漢族人不是對手。姑且不說滿清這樣漁民出身,馬匹稀少,直到征服蒙古後才有充足馬匹的民族算不算游牧民族,也不說朱元璋驅逐蒙古人,就以漢武時期漢人掃蕩匈奴為例,就可知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跟。
漢朝將軍霍去病率3萬精騎在河西走廊地帶,橫掃匈奴。當時在河西走廊地帶的匈奴的休屠王與渾邪王擁有軍隊20萬,人口80萬。但他們被霍去病打得落花流水,千裡追殲,最後不得不向漢軍跪地求饒。
李陵將軍率五千由市井游俠組成的步兵(請注意,是步兵,在草原上步兵遠不如騎兵厲害),深入匈奴腹地,擊敗匈奴二萬騎兵,與匈奴十萬騎兵打成僵持之勢,直到匈奴增兵至二十萬騎兵才兵敗被俘。
在中國歷史上,漢民族打敗游牧民族的事例數不勝數。匈奴和突厥連老巢都丟了,遠遁歐洲。說漢民族打不過游牧民族根本就是對歷史極度無知。
要說滿族是游牧民族,戰鬥力強悍,那是滿清給自己的臉上帖金。滿族的前身遼東女真從來就不是什麼游牧民族,而是在通古斯地區漁獵為生的漁民民族。清朝的官服和清兵的服飾,無一不是漁民特色,特別是帽子的式樣,是典型的漁民帽。他們也打獵,所以箭術還是不錯的,但是要說騎馬,遼東女真的馬匹少得可憐,自誇自己是游牧民族只是滿清對自己漁民出身的自卑心態在作怪。到努兒哈赤統一女真時,女真總共才不足6萬丁,不到20萬人,馬匹數量不足2萬。而當時的蒙古民族,總共有46萬丁,馬匹充足,卻被騎兵數量遠遠低於自己的女真征服,最後不得不接受滿清的“減丁”政策,到清末時,蒙古民族人口已經不足90萬了。可以說,後金女真征服蒙古的戰爭,將游牧民族戰鬥力強悍的神話徹底打破。
有歷史學家提出是由於腐敗導致漢民族被滿征服。要說腐敗導致明朝滅亡,那是再正常不過了,但要說腐敗導致漢民族被滿清征服,就太過離奇了。
在清末,政府的腐敗程度絕對比明朝要厲害得多,並且由於是異族統治,統治者有一種“寧與外寇,勿與家奴”的政治取向,其統治階層的黑暗與反動比之明朝末年只能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書的記載,當時的統治者只能用“瘋狂”、“黑暗無比”來形容。然而,清王朝當然因為他們的腐敗而滅亡,但中國人並沒有被外來的異族所征服,而是經過百多年的鬥爭,取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自己的獨立自主的國家。
宋蒙戰爭的時候,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從一開始就極端腐敗,色目官吏敲骨吸髓無所不用其極,而元世祖忽必烈把腐敗視作激勵士氣的手段,完全認可這種腐敗,蒙古貴族和色目官吏個個富得流油,國庫卻空虛得連老鼠都不願進去,若論腐敗的程度,元朝比南宋高了幾個數量級。可元朝還是滅了南宋。
有歷史學家提出是由於內訌導致漢民族被滿征服,這種說法也沒有什麼道理。當然,由於內訌而導致王朝滅亡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是,要說內訌而導致漢民族被滿征服,就怎麼也說不過去。
在民國初年,中國內部軍閥割據,中國人的內戰的激烈程度只怕無人能出其右。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軍閥進行的中原大戰讓中國人死傷無數。由於連年內戰,中國的財產,人口都受到嚴重摧殘。就算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仍然齬齟不斷。但是,就是在這樣內戰頻繁之際,中國人頂住了世界強國之一的法西斯日本的瘋狂侵略,取得了八年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元朝末年,當元朝統治者仍然統治著中國北方的時候,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數十個割據力量在東南地區互相鬥得你死我活,直是不共戴天。但是,我們漢民族仍然將蒙古族(元朝)擊敗,趕出了中原,取得了民族獨立。
三國時期,漢民族由於內戰,人口從東漢時的5000萬劇降到赤壁之戰後的大約400萬左右,十不存一。但就在這樣內鬥空前的時候,漢民族北滅烏桓,南收百越,無一個少數民族膽敢正眼去看漢族。
有歷史學家提出是由於飢荒導致漢民族被滿征服。但是,根據歷史記載,明朝末年雖然中原比較缺少糧食,因為飢荒而導致亂民造反,但是江南和兩廣地區仍然糧食充足。當滿清征服漢族時,廣東仍然有充足的糧食與軍餉可以組軍,以清兵的人數,絕對無法與漢族的軍隊人數相比。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12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說,什麼時候中國的缺糧情況能夠比元末時期更嚴重?當時中國大地赤地千裡,餓殍遍野。朱元璋等人都是餓得半死不活,走投無路之後才去造反的。但是漢民族不但將統治了中國九十多年的蒙古人擊敗,還將他們殺得片甲不留。就算到了明成祖大展神威,六征漠北,五掃虜庭的時候,只怕全國糧食總產量也沒有滿清入關的時候多。
再說,唐代高宗時期關中曾經出現連續十年旱災,唐玄宗開元二年出現百年不遇的蝗災,可漢民族當時不但沒有被別的民族征服,反而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開元盛世。說漢民族是因為災荒才被異族征服,那就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有歷史學家提出是由於國庫空虛而導致漢民族被滿征服。這也是站不住腳的。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間,由歐亞貿易流入中國的白銀在7000到10000噸左右,約占當時世界白銀總產量的1/3。那時,不是歐洲而是中國占據了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明朝未對任何外國有過戰爭賠款,國內貨幣充足率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的,而與之對比的是,打得蒙古人苦不堪言的南宋年年對外輸出歲幣,而當時南宋貨幣極受周圍國家歡迎,大量銅錢流向周圍國家,南宋大量國內貨幣量嚴重不足。當然,明王朝確實在稅收政策上極度失敗,商業稅幾乎為零,導致朝廷財政緊張。但這只是明王朝失敗的原因,並不是漢民族被征服的原因。
相反,清末的中國才是真正的國家財富空虛。無數的戰爭賠款,使滿政府連海關收入在內的全部稅收收入賠光了還不夠,還要分期賠款,以海關稅收作為擔保,,而更厲害的是歐美的商品大量湧入,巨額白銀外流。但是,滅亡的只是清王朝。而中國人不但沒有被異族所征服,相反我們中國人取得了無數次對外戰爭的勝利,迫使世界列強放棄了將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的野心,並在八年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後走上了獨立自主之路。
還有歷史學家提出是由於瘟疫導致漢民族被滿征服。這種說法就只能用荒唐來形容。因為就算到了清康熙年間,滿民族仍然無法適應漢民族地區的瘟疫特別是天花等。因為天花等漢民族地區的瘟疫對滿民族非常不利,為了保證皇位繼承人能夠真正長大成人繼承皇位,滿皇室對立太子定下了“一定要出過天花”這樣的硬指標。康熙小時候曾經出過天花,並且治愈了,這就是康熙為什麼只有八歲卻能夠繼承皇位的原因。
滿民族對漢民族地區的疾病是這樣地不能適應,怕到對皇位繼承人要能夠抵抗中原的常見疾病才能夠立為太子,就知道他們對漢民族地區的瘟疫的恐懼程度了。如果當時漢族地區發生瘟疫,他們入關來非損兵折將不可,更不可能讓他們取得哪怕是一丁點的軍事優勢了。自古以來就沒有任何民族敢乘別的民族發生瘟疫時向對方進攻的。
還有歷史學家提出是由於明朝實行特務統治,搞壞了人心,破壞了正氣,導致漢民族被滿征服。但是請想一下,還有什麼時候中國的民間正氣淪喪得比文革時期更加嚴重的?父子相殘,夫妻互相告密,鄰裡鄉親之間進行你死我活的武鬥;公檢法被打爛踩倒,國家主席手持《憲法》都還被人拖到街上批鬥至死。任何道德、法律和秩序都蕩然無存。但是,當中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結束了這場浩劫,僅用幾年的時間來恢復,就開始了國家的輝煌發展過程,創造了連續二十多年平均速度近兩位數的經濟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史奇跡。何況明王朝的特務統治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是清王朝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編出來的謊言。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王朝特務統治強大,怎麼會有那麼繁榮的文化產業,又怎麼能有心學大量傳播以致占據了統治地位的余地,又怎麼可以容忍有人提出廢除帝制的言論?何況,以明朝那樣的稅收政策,中央財富嚴重不足,又怎麼可以維持那些謊言中所說的那種龐大的特務統治?
還有歷史學家說漢民族是因為吳三桂向滿獻了山海關,讓三十萬滿蒙聯軍長驅直入才被異族征服。這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的說法。不知道當初朱元璋驅逐蒙古人的時候,他守的是哪一座關?並且守著關又怎麼能夠驅逐別人?難不成朱元璋是推著雄關險隘把蒙古人壓出去?
土木堡之變後,瓦刺國師也先押著明朝皇帝朱祈鎮,以皇帝名義騙開了一個又一個軍事關卡,解散了一支又一支的漢族守軍,揮軍20萬騎兵逼近北京的時候,漢民族守的又是哪一座關?照那種一座關決定一個民族的說法,漢民族在那個時候就應該又一次做了蒙古人的奴才了。而事實卻是明朝在廢掉被捕的皇帝朱祈鎮,另立了朱祈鈺為新皇帝後,就取得了對蒙古人的戰爭的決定性勝利,不久蒙古人慘敗,只剩下3萬人灰溜溜地逃了出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12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讓我們看看幾乎是發生在同一個時代的另一個傳奇。
稍早前的1532年,西班牙人169名士兵對能一次性投入八萬軍隊的印加帝國發動征服之戰並取得勝利。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往往幾十人就擊潰印加帝國數萬大軍。先後在豪哈、比爾卡蘇阿曼、比爾卡康加和庫斯科四次戰役中大敗印加軍隊,參加這些戰役的西班牙人分別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每次戰役擊潰的印加軍隊則往往數以萬計。要知道,在1532年,火器兵器仍然非常落後,還是那種最原始的火銃,既難裝填,也難發射,威力也小。在大明對滿清的戰鬥中,這樣的兵器就是燒火棍,正因為滿清征服了擁有大量火器部隊的漢族,所以他們對火器極端鄙視,定下了騎射立國的國策,廢棄了明代建立的幾乎全部的火器科技,使得近代史上中國在西方的火器部隊的攻擊下無還手之力。
由此可見,當時西班牙對印加帝國的征服,武器的先進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相反,部隊的組織性,士兵的素質和指揮官的個人能力,當然更重要的,印加帝國的極端無能,才是西班牙殖民者取勝的根本原因。
文明對野蠻的征服,竟然是如此輕而易舉。
英國人可以統治著人口是他們本土600倍的殖民地,他們的征服之戰如果要打到100:1的傷亡,英國人就不可能建立日不落的輝煌。可見他們的征服之戰都是怎樣輕松的武裝游行,他們的每一戰都證明著文明對野蠻征服的輕易!
文明遠遠領先的強大民族會輕易被野蠻愚昧落後弱小的民族征服,而所謂游牧民族戰鬥力強悍,更是純粹的胡說八道,人口遠遠少於他們的漁民也可以征服他們;同時,文明民族也可以憑少量士兵就可以征服人口眾多的落後民族。到底是文明民族戰鬥力強悍,還是野蠻民族戰鬥力強悍,歷史在兩方面都給出了活生生的事例。
自然規律是不可以正反兩面都成立的,也就是說,無論是文明必然征服野蠻還是野蠻必然征服文明,都不是規律。
在明白了性風氣對智力的影響之後,上面的歷史事實就很容易解釋:高智力民族總是輕而易舉地征服低智力民族,戰鬥力強悍與否基本上只與智力有關,與這個民族是文明還是野蠻,是游牧民族、漁獵民族還是農耕民族一丁點關系都沒有。上面所提的被征服民族,無一不是在70年或更前就已經處於性開放的風氣之中;而那些征服者則無一例外地至少在40年前仍然處於保守的性風氣之中(要麼在征服他人之前始終都處於保守狀態,要麼剛剛開始性開放不久,作為民族主體的人都是在性開放之前出生)。
但凡被征服民族與征服民族的人口比例高達百倍以上的事件,被征服民族無一例外地都是處於淫亂的社會風氣中。英國征服的殖民地人口高過本土人口六百倍,但是,那些長期穩定的殖民地的主要人口無不在性風氣上糟糕之極,而那些以貞潔民族為主要人口的殖民地,不是激烈反抗讓英國根本無法建立殖民統治,就是很快就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例如英國在美洲的十三個殖民地開始能夠有效統治,但那時這些殖民地的人口是以當地土著為主,隨著以英國移民為主的歐洲移民大量增加,當歐洲移民成為這些殖民地的主要人口時,英國就很快失去對這個殖民地的統治,美國就誕生了;當英國圖謀在布爾人(Boers指居住於南非的荷蘭、法國和德國白人移民後裔形成的混合民族的稱呼)身上建立殖民統治時,就遭到布爾人的激烈反抗,英布戰爭讓英國付出慘重代價,英國10%的青年男人作為軍人而戰死在南非,還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不得不放棄殖民,讓南非獨立。雖然布爾人背後有德國的支持,但德國人畢竟害怕英國人的報復,不敢明目張膽支持布爾人,因此布爾人能夠能夠取得勝利,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力量。
美洲十三個殖民地獨立戰爭時,只有300萬人口,而當時的英國人口高達600萬,是美洲十三個殖民地的2倍,英國卻不得不吞下戰敗的苦果,布爾人更是一群農民,面對英國更高科技的武器武裝的軍隊,卻也能夠抵抗住,10%的青年男人作為軍人而戰死,說明英國已經在這場戰爭中盡力了,但是仍然不可挽回地戰敗。可以說,當被征服民族與征服民族的智力相差不大時,殖民統治是無法維持的。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在人類歷史上,處於文明社會的民族,往往生產力較高,處於富饒之地,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勞動,能夠積累較多的財富和生產經驗,不需要處於飢寒交迫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宗教或者道德的強力約束,則這些民族就會逐步走向淫亂。而淫亂將使這個民族的後代智力水平下降,當智力水平較低的一代人不得不承擔國家的全部責任的時候,這個國家的戰鬥力就完全不堪一擊了。
歷史上,蒙古民族的鐵騎曾縱橫歐亞大陸,所向無敵,把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戰術推到了頂峰,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然而,就是這樣強悍的一個民族,在滅亡南宋92年後,被漢人趕回漠北,重新過上了游牧生活,照某些歷史學家所說,游牧民族戰鬥力強,那麼他們應該逐漸恢復原本的戰鬥力,威脅其他民族才對,但他們卻一代不如一代,直到最後被滿清征服並實行了極其恥辱的“減丁”政策,都沒能有什麼有效的反抗;這個過程中出現唯一一個值得一提的人物——也先,其母親也是南方漢人,根據我們的理論,也先繼承的是南方漢人的國運而不是蒙古人的國運,蒙古女人再也生不出英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12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什麼從1368年蒙古人被趕到漠北後,就再也生不出英雄了呢?要知道,在1276年之前,蒙古民族可是英雄輩出,鐵木真,木華黎,拔都,旭烈兀,忽必烈,伯顏,那一個都是雄才大略,智慧高超之人,才有了蒙古民族的崛起,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而蒙古人進入北方漢地之後,進行了所謂的“達魯花赤”制度:蒙古人在北方漢地的領主叫做“達魯花赤”,擁有治下漢族人的初夜權。因為這種制度,使得蒙古民族認為上位者可以任意奸淫地位較低的人的妻女。西夏王族李恆賣身投靠蒙古人之後,專門喜歡奸淫手下漢軍將領的妻女,並且特別喜歡在人家合家團圓的時候闖進人家家裡,當面奸淫他們的妻女。而那些無恥的漢奸們更不得不為這種制度編了一個新的理論。元帝國建立之後,實行四等人制,蒙古人高居第一等,近億漢人供養不到百萬的蒙古人(忽必烈奪位後,與漠北蒙古諸部徹底決裂,所以忽必烈沒有供養漠北蒙古諸部,而隨他建立元朝的蒙古軍隊為15萬人,涉及蒙古人不到百萬),故蒙古人滅亡南宋後可以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當蒙古人在漢地的統治日久,生活安樂,淫亂的風氣就越發泛濫,特別嚴重的是,這是一種自上而下,非常有秩序的淫亂。這種淫亂的風氣在所有進行了所謂“達魯花赤”制度的地區都成了傳統。屬於大元朝的蒙古民族部分無不建立了同樣的風氣,一直延續至今。這樣的性行為風氣的影響下,蒙古民族的智力水平較之他們的祖先下降嚴重。由於這種淫亂的風氣給予掌權者性特權,掌權者決不願改變這種風氣,被趕到漠北後的苦難生活也就不能扭轉這種風氣了。所以蒙古人的戰鬥力再也沒有恢復過,最後被一群漁民征服。
事實上,不單單是蒙古人是被淫亂的風氣摧垮,契丹人、女真人也是被淫亂的風氣摧垮。要說契丹人是因為漢化之後戰鬥力下降而亡國滅族,那是太不了解那個時代,或者對國家的戰鬥力和士兵個人戰鬥力混淆了。從鐵木真時代到南宋滅亡這一段時間,所有蒙古軍將領都以擁有契丹侍衛為榮,因為契丹戰士作戰勇猛,戰鬥力強悍,悍不畏死。契丹族人在蒙古征戰天下的過程中死傷殆盡,以致於後人說契丹人是因為好戰而亡族。
因此,說契丹人是因為漢化之後過上農耕生活之後放棄了騎射本領,戰鬥力下降而亡國,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契丹人士兵的個人戰鬥力連蒙古人都推崇備至,如何會因為過上農耕生活之後放棄騎射本領。
同樣地,曾經滅亡遼宋,建立盛極一時的大金國的女真族,也不是因為什麼漢化之後戰鬥力下降而亡國的。在金末,金國將領完顏陳和尚帶領八百女真士兵大敗蒙古人三萬大軍。女真民族如果個人戰鬥力下降,怎麼能取得這樣的戰果?
契丹人興起時由於漢地處於唐末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就算有什麼出色的戰績也難說是名將。但是先是女真,後是蒙古,這兩個民族在崛起之時,無一不是名將如雲,群星燦爛。而其亡國之時,雖然士兵仍然勇猛強悍,而人才方面則是萬馬齊喑,幾無一出色之人。
而我們現代漢族人的祖先中,幾乎不包含宋末時的北方漢人,因為這些人基本上都在蒙古征戰宋朝的過程中和在宋亡後的大屠殺以及蒙古人、色目人的迫害中死亡殆盡了。在南宋滅亡後,由於蒙古人措裡吉、海都、哈丹、勢都兒、乃顏等蒙古宗王持續反叛,牽制了忽必烈系蒙古人的力量,特別是南方漢人的反抗從未中止,蒙古人不敢改變南方漢地的統治方式,派遣達魯花赤,逼反他們的幫凶新附軍。所以,在蒙古人依靠新附軍維持統治的兩浙地區、荊湖地區,和反抗最激烈的淮河流域,福建西部,廣東東部山區,維持了漢族人原有的性風氣。所以,在元朝滅亡後,北方漢人絕大部分是這些地區移民填補人口空白,性風氣繼承的是上述所說的兩種地區的風氣。而其他地區,由於被蒙古人直接統治,性風氣敗壞,他們的後裔不可能聰明,當然,他們也幾乎被屠殺淨盡或者生活因苦而滅絕,存活下來的數量很少。所以,宋末時期的北方漢人極少有人能夠成為我們現代漢族人的祖先。
元末的起義軍中,戰鬥力強的義軍無一不出身於兩淮、兩浙和荊湖閩西粵東之地。當朱元璋一統天下後,將大量兩淮、兩浙和荊湖的漢人遷移到北方,將大量荊湖和兩廣的漢人遷移到四川。今天的漢族人,幾乎都是當年南方漢人的後裔。這也是漢族還有能力建立一個漢族國家的根本。
但是,時間來到明朝中期,經過一百多年的太平時代,漢族人不但重新富裕起來,也由於飽暖思淫欲,淫亂的風氣不斷加劇。到了明朝中後期,心學的興起特別是泰州學派的興起,性解放的思想在大明不斷傳播,明朝性行為風氣越來越向淫亂發展,到後來已經是變成淫亂光榮,不淫亂就會被人謾罵恥笑,就像現在的歐洲一樣,到明朝後期已經變得全民淫亂了。
由於性行為規則決定後代智力水平。當大明進入全民淫亂時代後,漢族就再也生不出聰明的孩子了。當老一代漢族人隨著歲月而老去時,漢族人就像被拋棄的孤兒一樣,沒有了任何的保護;而滿族人尚未染上淫亂的風氣,他們的智力較高。有道是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滿族當然不會太聰明,但是比之當年的漢族要聰明得太多。這就是為什麼滿清只有十三萬丁,卻能夠征服人口達到2億,六千萬丁的漢族的根本原因。
而在明末有出色表現的漢人,就是鄭成功了,但是,鄭成功可不是漢族女人生的,他的母親是田川氏,日本人,繼承的是日本的國運,借來的國運終不長久,鄭成功一死,漢族完全無能為力,不堪一擊。
在人類歷史上,處於優勢的民族,從來都是搶占最好的地盤,他們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糧食數量,財富數量等,都處於強勢;同時,由於地方富饒,物產豐富,財富糧食都有積累,生存壓力小,人們飽暖思淫欲的傾向強,在有比較強烈道德觀念的先進民族如漢族等,經過幾十一百年幾代人的太平時期就開始淫亂,但淫亂程度加深的速度比較緩慢,往往一兩百年才進入全民淫亂時代,民族智力嚴重下降。而完全沒有道德觀念的落後民族,例如在中國北方旋起旋滅的游牧民族,則一旦強盛起來就立即開始淫亂,從開始淫亂到全民族淫亂往往不到一代人時間,這就是“胡人無百年之國”的真正原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12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與此同時,那些弱小的民族,被優勢民族趕出富饒之地,生活在貧脊的地方,在苦難之中生活,生存壓力大,沒有飽暖思淫欲的條件,如果沒有諸如“初夜權”之類的淫亂制度的話,不會自行發展出淫亂風氣,他們的智力較高;當然,如果他們有諸如“初夜權”之類的制度的話,那就永世不得翻身了,要麼在苦寒之地掙扎求活,要麼被其他民族所消滅,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但是,茫茫的草原戈壁之中,游牧民族多如牛毛,總是有那麼一些游牧民族沒有淫亂的制度,他們就會慢慢地崛起,將周圍的弱小的民族逐漸地統一起來,到這時,他們雖然人口遠遠不如優勢民族,有時甚至不到處於富饒之地的優勢民族的百分之一。但是他們遠比這個原先的優勢民族聰明,戰鬥力遠遠強於富饒之地的優勢民族。當在富饒之地的優勢民族的智力下降到一個較低水平的時候,這個聰明的民族就要發動對這個富饒民族的征服之戰。由於雙方智力的巨大差異,高智力的民族往往取得無數勝利並最終成為征服之戰的勝利者,擁有這個富饒之地。
當這個聰明的民族終於征服了原先的優勢民族,他們也就成了一個富饒之地的主人,物產豐富,生活安逸,於是,飽暖思淫欲,他們不斷向淫亂的方向走去,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往往進入全民淫亂時代,民族智力嚴重下降,最終被新的蠻族所滅。甚至有些一打敗原來的優勢民族,做了富饒之地的主人後就立即全民淫亂,幾十年就變得全民弱智,落得亡國滅種的下場。
不得不說的是,由於亞洲大草原的存在,人類永遠也無法將周圍弱小的民族殺光,在富饒之地的周圍,還繼續生活著一些弱小的民族,當一個原先生活在草原的民族進入富饒之地並建立一個富裕發達的文明國家時,他們的周圍還是有著一些生活困苦的民族存在。當這個建立富裕發達國家的原弱小民族、現在的強大民族由於全民淫亂而智力嚴重下降時,周圍某個弱小但智力較高的民族就會發動對這個富饒民族的征服之戰。由於雙方智力的巨大差異,高智力的民族往往取得無數勝利並最終成為征服之戰的勝利者,擁有這個富饒之地。
當這個聰明的民族終於征服了原先的優勢民族,他們也就成了這個富饒之地新的主人,物產豐富,生活安逸,於是,飽暖思淫欲,他們不斷向淫亂的方向走去,經過若干時間,進入全民淫亂時代,民族智力嚴重下降,進入下一次循環。
於是,歷史的一幕重演,又一個聰明的弱小民族發動對這個富饒民族的征服之戰,並成為這個富饒之地的又一代新主人。之後由於淫亂而智力嚴重下降而又被新的高智力弱小民族征服。這種“弱小-貧苦-貞潔-聰明-征服-強大-富裕-淫亂-愚蠢-被征服”的過程,不斷在人類歷史上重演,成為一個無解的死循環。我們將這種情況,命名為“文明的詛咒”。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有著八千多年的文明史,湧現出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羅馬文明等極其燦爛的文明,卻始終逃不脫“文明總被野蠻征服”的宿命,無法建立真正的,連續的不會中斷的文明的原因。
那些曾經強盛無比的古代文明,例如古羅馬、古巴比倫、拜占庭,中國的金國,都有大量的文獻證明他們在覆滅之前其統治階級的性風氣極其糜爛。這就可以解釋他們滅亡前為何總是萬馬齊喑,無一出色之人。
中國有著四千多年的有記載歷史,我們漢族的祖先原先也不過是在河南省一小塊土地生活,不斷地征服原先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其他民族,將他們屠滅或變成奴隸,才逐漸發展成我們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到我們強大並且統一之後,本應該不斷地向前發展,建立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但是,我們沒有,擁有數百萬平方公裡土地,數千萬甚至上億人口的漢族,在晉末,唐末,宋末和明末四次被異族入侵,人口被屠殺,財富被搶劫,文明被破壞。我們中國的文明建設一次次地中斷,偉大的文明古國,卻始終走不上工業革命的道路,不得不在文明與野蠻之中掙扎。
一些歷史學家無法解釋為什麼歷史上屢屢出現強大的文明民族被弱小愚昧的野蠻民族征服屠滅的現像,就炮制了這樣一套理論:一個民族剛剛崛起時,它的政治風氣往往清新剛健,而一個民族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穩定發展時,它的政治風氣往往腐敗暮氣,那些擁有清新剛健的政治風氣的民族能夠有效動員起其戰爭潛力,戰勝那些因政治風氣腐敗暮氣而無法進行有效戰爭動員的民族。
這種理論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卻經不起推敲。例如,宋蒙戰爭時(1233至1276年),當時的元朝的政治腐敗在中國歷史上如果不是排第一的話,起碼也排在前三名,軍隊沒有軍餉,收入全靠搶劫,官員貪污成風,小吏就能夠讓平民傾家蕩產,色目人用盡一切辦法壓榨漢人,連續的勝利只能給蒙古貴族帶來好處,留在漠北的普通蒙古人窮苦無比,宗王反叛此起彼伏;南宋與之相比,要好得太多,最終滅亡的卻是南宋。
當然,如果那些歷史學家將他們的理論中的政治風氣改成性風氣的話,那就剛好說出了真相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12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讓我們看看漢民族在被滿民族征服之前的社會風氣:
在明朝後期短短一百多年間,明人寫作、出版、發行了大量性小說。這些性小說把性行為當作主線來展開情節並塑造人物。如《肉蒲團》、《株林野史》、《繡榻野史》、《剪燈新話》、《歡喜冤家》、《宜春香質》、《如意君傳》、《情史》和《隋煬帝艷史》等都是“非性不言”的作品。那些較為隱晦但仍以描寫男女之情為主的才子佳人小說,就更是多得難以計數。滿政府對淫亂恐懼殊深,大力焚禁色情書籍,尤其是經過清朝編纂《四庫全書》運動中大規模清除燒毀,現在都還有相當數量留下來,可見當時數量之多。
明代不止是大量寫色情書籍,還耽溺於色情圖畫。春宮圖與秘戲圖蜂擁上市。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H.van Gulik)在日本購得一套晚明春宮圖冊《花營錦陣》的翻刻木版,從此開始了他對明代春宮的研究。他在《中國古代房內考》中統計了12套春宮圖冊,共計300余幅作品。要知道,晚明時明王朝與日本是死仇,正常的交往渠道完全堵絕,尚且有如此完整的春宮流傳到日本並經過二百多年流傳下來。當時明朝數量之多,可想而知。
當時畫春宮的,並不僅僅是那些為了掙幾個錢糊口的普通畫匠。當時的頂級藝術家紛紛投身其中。在這方面的名畫家首推唐寅和仇十洲。仇英喜歡迎修長、苗條、鵝蛋臉的美女,穿長而拖地的裙衣,特別精於作宮廷場面的畫。而唐寅所繪的女性卻顯得壯健豐腴,妖冶,圓臉。唐寅所繪的女性有個特點是“三白”,即前額一點白,鼻尖一點白,下頷一點白,這往往是後人鑒別真假唐寅畫的一個標准。
在這些當時的草根明星都紛紛投身色情創作的情況下,風氣所及,連大家閨秀也喜繪春宮畫。明人徐樹在《識小錄》記載: 
虞山一詞林,官至大司成矣。子娶婦於郡城,婦美而才,眷一少年。事露,司成必置少年於死地,而其子反左右之。司成以慣成疾。其子婦能畫,人物絕佳,春宮猶精絕。
當時,天津楊柳青一帶的貧家婦女也精於此道,每年春節前將春畫當作年畫在市場銷售,這就是有名的“女兒春”。
在色情作品流傳上,並不僅僅是書是書,圖是圖,而是往往兩者相配。萬歷年間,一批第一流的文人學者為色情作品《金瓶梅》的影響力添磚加瓦。其中有書法家董其昌,湖北省公安縣人氏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戲曲家屠隆,嘉靖年間八才子之一的李開先,《臨川四夢》作者湯顯祖,《味水軒日記》作者李曰華,《三言二拍》作者馮夢龍,掌故野史作家沈德符等人。在這些明星特別是戲曲明星的影響下,當時色情風氣之盛,今人實難以想像。
明朝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當時的戲劇明星屠隆得了性病,痛苦不堪。他的好友、當時的另一戲劇明星湯顯祖寫了一組七絕,共十首,寄給他。湯顯祖的這組詩題名為《長卿苦情寄之瘍,筋骨段壞,號痛不可忍。教令闔舍念觀世音稍定,戲寄十絕》。
在今天,湯比屠的名聲大得多。可在萬歷年間,屠隆的聲名卻要比湯顯祖響亮一些;屠的戲劇也要比湯的賣座一些。因為屠隆不光寫戲,還會演戲,家裡蓄有戲班,花錢聘著名角,還時不時地粉墨登場,客串紅氈。而且,屠比湯要風流倜儻多了,自然追星族也要多些。 
我們今天的明星例如劉德華、章子怡、鞏俐等人在中國有巨大的號召力,但對民眾的影響,只怕還遠遠不及湯顯祖、屠隆這些人。連這樣的名人都眠花宿柳,得了性病還揚揚自得地寫書詩廣而告之。就算在今天日本、荷蘭等國,如果某一名作家或演藝明星得了性病,也絕不敢如此張揚。由此可見,只怕當時有人從不通奸,會被視為有隱疾,難以在人群中立足。
明代的淫風還反映在“淫女”的文學形像上。在以往或以後的小說中,“淫女”往往是最壞、最髒、最無恥的女人,而明末清初的小說中,作者們卻大量描寫了女性性欲高漲、主動追男人、主動通奸等,而且恰恰把她們描寫得比較美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2012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2-2013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2-2013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淫乱每个朝代都有,
真正的原因是政治斗争,烂官太多,好官太少,皇帝一个人做不到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12-3-2013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