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53|回复: 8

南传大德——阿姜德(Ajaan Thate)的念佛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2-2012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注力(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你没有专注力(定),你的洞察力从哪里得到力量。内观禅修里的洞察力,并不是能够用安排来创制的。相反的,它来自于精勤锤炼过的专注力(定)。”

--阿姜德(Ajaan Thate)

作者:阿姜德.迪沙兰希尊者(Phra Ajaan Thate Desaransi) ,1902–1994
书目:《Buddho》或《念佛》
原文: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thai/thate/buddho.html(英译版)
译者:达尼萨罗比丘(Thanissaro Bhikkhu)

简介:

Thate was a disciple of the very respected Forest Monk teachers Ajahn Sao and Ajahn Mun Bhuridatta. One of his fellow disciples at that time was the Ajahn Chah. Another fellow disciple who remained a lifelong friend was Ajahn Maha Bua.(http://en.wikipedia.org/wiki/Ajahn_Thate

刚读完此书,才晓得原来南传教法也有类似大乘的念佛法门,以下是我从中译版抄下来的内容摘录,放上来仅供各位阅读参考。如果有谁想深入细读,或许可以点击以上连接,参考英文译版。

阿弥陀佛,谷成合十!

内容摘要:

1. 如果你的老师,有经验于,以念buddho为禅修法门,他会要你重复默念buddho,buddho,buddho,同时也要你将意念,坚固地稳地住在这禅修词语,直到你充满熟练善巧的。接着,他会要你沉思、冥想buddho,以及,“到底是什么在说着buddho”?一旦你看到它们,是两个分别不同的东西时,你就集中在“什么在说着buddho”。buddho这字眼会消失,剩下来的,就只是“什么在说着buddho”。你就集中意念,在“什么在说着buddho”(念佛人是谁),作为你所观照的对象。

2. 没个众生,一生下来一人或动物——都有着一颗心和一个意识;但心和意识有着不同的职责。意识会思想、飘荡徘徊、组合无数无量的想法;这些都是在烦恼的带领之下。至于心,它就只是所谓“知道的那个”。它不会组合任何的想法。它是中立的——在中间——在每一件事物上。觉知是中立的;那就是心了。

3. 心没有一个形体的。它是一个精神现象。它纯粹是觉知而已。你能把它放在任何地方。它不是处在身体的内部或外边。当我们叫心脏为心,那并不是真实的心。它只是一个泵血到全身的器官,好让身体能够继续存活。如果心脏无法泵血到全身,生命就不能保持下去了。

4. 意识,是用来思想和组合想法的。它必须利用六种感官,作为它的工具。即当眼睛看到一件物体,耳朵听到一个声音,鼻子嗅到一种气味,舌头尝到一种味道,身体接触到跟触觉有关——冷、热、硬软,或者智力沿着烦恼路线去思考——好或坏...这些全部,都属于意识的事物,或是附属于烦恼的事物。摒除了这六种感官(六根),意识就无法加以利用了。在经典上,它们是被分析成六种官能,六个因素、六个接触的方式,及其他不同的东西,但这些所有,都出自于这六种感官。因此,这些都是意识的特性:它们从来都不能够静止下来。当你训练意识,或,用另一种说法,练习集中专注力时,你必须把蠢动于六根的意识给控制过,就如所解释的,将它停顿、静止于一样东西:它的禅修字眼,buddho。别让意识漂浮在前头或后面。让它静止,并且知道它是静止的:那就是心了。心,跟任何一个感官都没有牵连的,那就是为何它被称为心了。

5. 一旦你理解到,心和意识有着不同的职责及性质,你会发现,这将跟容易去训练意识。其实心和意识确实是相同的东西。就如佛陀所说的,意识和心是相同的。当我们训练专注力(定)时,对训练意识来说就足够了;一旦意识被训练起来,我们就将从那里见到心。

6. 一旦意识已经获得充足的训练,即利用正念力,把意识跟随buddho,作为唯一的住处,意识它就不会漂浮到不同的事物;相反地,它会集合成为独一。那禅修字眼会在你不觉知下消失,而你会感受到,一种和平及闲适的感觉,是没有其他东西能够相提并论的。

7. 另外,如果你在多生多世以前,就已经发展出很多的潜能,各类惊异的东西就能发生。比如,你可能得到关于天众或餓鬼的知识。你可能知道你自己的过去世及未来,还有别人的:在那某一世里,你曾经的样子;在未来世,你将会是那个样子。虽然你不曾意想知道这些东西,当意识达到定境时,它自己能够以非常惊异的方式来知道。这类东西,确实很迷眩初学的禅者。当那些人也跟着尝试去禅坐,却没获得相等的知识及能力时,他们就感到气馁,料想着他们并没有功德或修行的潜能,接着,他们就开始失去修行的信心。至于那些见过这类东西的人们,当他们的知识或能力溃退时——因为他们已经被外在的东西所卷走...当他们想着一向以来所知道的东西时,他们的意识就变得更加的混乱。喜欢夸耀的人,只会以闪耀的言语,谈着他们见过的旧事,事情但热切的禅修者,却不感到兴趣,因为他们只喜欢去听当下及真实的事。

8. 专注力(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你没有专注力(定),你的洞察力从哪里得到力量。内观禅修里的洞察力,并不是能够用安排来创制的。相反的,它来自于精勤锤炼过的专注力(定)。

9. 当你的专注力(定)是坚实及平稳,使你能到达随意进入、以及退出的阶段,你就能长时间处在定里,沉思有关身体上,它缺欠吸引力的地方,或是它的生理因素。或者,如果你喜欢,你可以沉思、冥想于世界上的人们,知道你把他们全部都看成是骷髅,或者,你可以冥想整个世界是空无的...

10. 心和意识有着不同的特性。意识,即能够去思考、把认知及既有概念等等组合起来...当意识看到,因执着所有繁难而来的痛苦、祸害及压迫后,它会放下、及从所有既有概念和烦恼中后退。在那个时候,意识就变成心。这是心和意识所差别的地方。

11. 心是中立及静止的,它根本不会去想任何的东西。它就知识觉知于,它自己的平静。心纯然是中立或中心的现象。中立于没过去、没未来、没好、没坏:那就是心...但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精神的现象,在佛教的教导里,它继续存在,同时还会重生。这精神的现象之会终止,是当内观洞察到,它的因果要素,同时也把它们潜藏的因,给连根拔起来。

12. 世界上是没有任何的学科及科学,会有一个终点。你越去研究它们,它们更是会扩展下去。只有佛教,能够教你到达终点。

13. 佛陀教导我们,虽然一个人的本质(这世间)是会毁灭及死亡,意识——这世间的监视者——只要它还有烦恼,它就必须回来重生(轮回)。因此,他教导我们修行与专注(定),即纯粹是事关意识的。一旦我们修习于专注(定),我们会感觉到每一个内在感官接触,都只是在意识罢了。我们将不会关心于,我们从眼睛或耳朵所看见和听见的了。相反地,我们就只是在意识中,觉知到感官上的接触。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12-2012 12:41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太空豬 + 5 好帖。謝謝!
越光宝盒2 + 5 好文,借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2-2012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12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讲解禅修的法门,不是念佛法门。
但是很好的文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唔讲得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12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姜德的念佛是谁,很类似禅宗的参话头。
阿姜查的教法也与中国禅宗颇相通。
如果禅修者根性与繁琐的阿毗达摩不相应,通常会与阿姜查这一派相应。

台湾如石法师写了一本《阿姜查语录之道次第辑要与禅宗会通》,很值得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12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神林永庆 发表于 3-12-2012 09:57 PM
这是讲解禅修的法门,不是念佛法门。
但是很好的文章。

亂亂講
念佛念到某個程度 就是這樣的
一心不亂 都聶六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12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ASHzero 发表于 5-12-2012 12:33 PM
亂亂講
念佛念到某個程度 就是這樣的
一心不亂 都聶六根

念佛,不会问我是谁,我在念佛等等。
虽然念佛能入三昧,但是并非禅定功夫,有入有出,有止有观。四禅八定

这个贴根本是禅修,而且不谈念佛技巧。不知道为何会有人认为是念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12-2012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神林永庆 发表于 5-12-2012 01:16 PM
念佛,不会问我是谁,我在念佛等等。
虽然念佛能入三昧,但是并非禅定功夫,有入有出,有止有观。四禅八 ...

什么是念佛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2012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印 发表于 5-12-2012 02:19 PM
什么是念佛技巧??

念佛技巧是口念,心念意念,长念不疲惫。

其他方法如计算念佛如念珠。

本帖最后由 真神林永庆 于 5-12-2012 02:3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12-2012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技巧是口念 就在這個念字  今+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2024 02:38 PM , Processed in 0.10650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