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水是一帖健康良药
在人体的组成成分之中,水占的比重最大,在成人占体重的五O%~六O%。在血液中,八O%~九O%是水。水参与物质代谢,帮助营养物质吸收,又代谢废物,通过粪便、尿液、汗液、呼吸等排出体外;通过血液的流动和皮肤汗液蒸发,还可以调节体温;水是关节、肌肉、脏器的润滑剂,有利于机体运动,组织、器官发挥正常功能,皮肤润泽、光滑。
水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水分,可使血液保持正常的粘滞度;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
老年人每日需要2000~3000毫升水。除去饮食中提供约1000毫升,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以外,每天还要补充液体1000~2000毫升,可以这样分配:早晨起床漱洗之后,早餐前饮水200~300毫升,午睡后及随机饮700~800,晚饭后少量饮水,饮水过多会使尿液增加而影响睡眠。老年人不宜一次大量饮水,否则,血容量突然增加,心脏不堪负重,对健康不利。
喝什么水好呢?现在在市面上有矿泉水、磁化水、蒸馏水、纯净水、生态水、天然水等,现在选用纯净水的人也不在少数。
饮水的目的一是为解渴,二是保健康。无论是江、河、湖泊的水,还是地下泉水、深井水、自来水,都含有无机盐(如镁、钾)、微量元素等,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纯净的水在生产过程中,固然能除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但同时也去除了几乎所有的微量元素和无机盐。
一九九七年有报导指出,由于长期喝纯净水,造成部份儿童缺钾,并出现肌肉、心血管症状。鉴于此,有关部门认为中小学生不宜喝纯净水。最近又出现了矿化水、生态水、天然水,在纯净水中加入微量元素、无机盐,以弥补其不足。总之,饮用水的水质与健康密切相关,不可大意。
中老年人的饮用水以偏碱性、中等硬度为佳。日常饮用水还是以煮沸的自来水为好。市售的饮用水在外出时偶尔饮用,亦无妨。
总之,中老年人饮水,还是以温开水及淡茶水最好。
黑色食品可以抗衰老
近几年来,科学研究证明,自然界中天然食物的保健功效、营养价值与它们的颜色密切相关,除了绿色以外,若按营养价值排列,依次是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过去不大被重视的「黑色食品」,受到广泛关注,饮食界掀起了一场「黑色革命」。黑色食品主要指含有天然黑色素的食品(如黑米、黑大豆、黑芝麻与黑木耳、香菇、海参、海带、紫菜、发菜、豆鼓、龙眼……等数十种)。其色泽有的从外到里都是黑色的;有的外面黑,里面为深紫色、深褐色;也有的经加工制成,如红枣熏制成黑枣,黑豆、黄豆发酵成豆鼓。
在美国某一些大餐馆的菜单上,几乎是「一片漆黑」,黑面包、黑米饭、黑橄榄、黑鱼子酱、黑色面条(又称午夜面条)、黑色爆米花。在古巴,还有黑豆汤、黑蛋糕、黑米饭,很受顾客欢迎。
我国古代医药学家们,对黑色食品的保健功能,已有了充分的认识。
《神衣本草经》记载:黑芝麻「主治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以黑豆入药,用于治疗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黑豆被称为「黑珍珠」。
《延年益方》记载:「服食黑豆,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神秘验方。」
黑米,以往为宫廷「御米」,供皇室专用,有「血糯」、「长寿米」、「智力米」的美称。
中医师认为食物的「五色」各有所属,相对于人体五脏,即: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黑色食品主要是补肾。 「肾为先天之本」,历代医家都认为,肾虚是人过早衰老的重要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黑色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的含量都比较高,营养结构合理,钙、磷比例适中,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有益胃肠消化,增强造血功能。
醋可以延年益寿
醋的生产与食用,已有悠久历史,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市场上的食用醋品种繁多,有无色透明的白醋和醋精,也有传统的深色香醋,又称米醋、陈醋。白醋和醋精是用冰醋酸稀释而成,浓度高的冰醋酸,对人体组织有腐蚀作用,没有香醋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陈醋是以粮食或果品,如谷子、高梁、糯米、大麦、玉米、红薯、酒槽、大枣、苹果、葡萄、柿子等为原料酿造而成,气味芳香、醇厚。
米醋中含一%~五%醋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葡萄糖以及甘油、氨基酸、B族维生素、钙、磷、铁、锌和微量乙醇等。
陈醋不仅能调味,更是多功能保健品。醋很早就已入药,多作药引,也可内服和外用,或用醋泡制药物、食物。中医认为,醋性味甘平,有活血化瘀、消食开胃、消肿软坚、解毒杀虫、治癣疗疮等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醋中的醋酸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醋酸和琥珀酸等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增强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抑制过氧化脂质在体内的形成。
陈醋对人体,可以说是好处多多。生津开胃:醋对胃酸起到「调兵遣将」的作用。年纪大的人胃酸减少,食欲减退,口淡无味。烹调时加用醋,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液的酸度,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抗感染:醋是治疗肠道传染病的「抗生素」。消化不良和胃酸不足的中老年人,胃肠道抗感染能力差。随着食物进入体内的致病菌,容易繁殖而引起消化道感染。含醋能提高胃肠道抗感染的能力,在肠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里,吃些糖醋大蒜,不仅可促进食欲,还能杀菌。
促进钙铁吸收:一般中老年人普遍缺钙,如果胃酸较少,食物中的钙就不易解离为钙离子,导致钙吸收进一步减少,引起骨质疏松等老年病。醋可促使食物中的钙、磷、铁溶解释出,以供机体吸收利用。
促进维生素C吸收:醋是维生素C的「良好伴侣」。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抗氧化剂,能阻止脂褐质沉着在有关脏器及皮肤表面上。蔬菜和水果中有着丰富的维生素C,然而如果烹调不当,则会完全被破坏。在烹调蔬菜时(如炒绿豆芽、炒马铃薯丝等),不妨加几滴醋急火快炒,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损失较小。
消除疲劳: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者常常感到倦怠乏力。醋中有丰富的有机酸,可促进物质代谢,导致疲劳的物质分解,从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醋也可外用,在洗澡水中加入少许醋,浴后感到舒适、轻松,有助于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减肥:醋还是防止肥胖的瘦身茶。肥腻的东西吃多了,常感到胃中不适,喝一口冲淡的醋,就会感到舒服多了。醋具有较强的促油脂分解的作用,可使脂肪和糖类转化为能量;同时进行适量运动,使能量消耗与摄入平衡,就能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疗病养生:陈醋中有多种酶和氨基酸,对多种慢性疾病有一定的作用。醋可调节人体胰岛素的功能,经常食醋可防治糖尿病。醋有降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经常吃醋豆、醋蛋,可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
醋有分解脂​​肪的作用,可防治脂肪肝和各种结石的产生。醋具有强烈的分解和破坏亚硝酸盐的作用,可阻止其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亚硝胺。
外出旅游,喝杯加醋的温开水,可防晕车、晕船。头发洗净后,用30毫升陈醋加等份热水倒在头发上,然后洗净,可治脱发,减少头皮屑。
在日本不仅膳食中常用醋,还有各种醋饮料,如加醋蜂蜜、加醋食糖、加醋维生素、醋果汁等几十个品种,色泽鲜艳,清香可口。日本著名雕塑家北村西望,现已一百多岁,但耳聪目明、身体健康,他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喝一点醋。日本人将「少盐多醋」视为长寿之道。
但是,食醋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空腹不宜食醋;胃酸多者,应少食或不食醋。
饮茶的妙处
中国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茶的功效概括为「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廔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老,下气消食」。
《神农本草》中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这些都说明了茶饮可以祛病、强身,对健康有益。
茶中含有许多人体健康所需要的物质,如咖啡碱、茶多酚、可可碱、单宁酸(鞣酸)、儿茶酸、硅酸、黄嘌呤、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硒、镁、锰、铁及钙)等。其中咖啡碱能引起大脑皮质兴奋,使人恢复体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清心利尿作用。
茶多酚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对细胞衰老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儿茶酸可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通透能力,有预防血管硬化及降血脂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显示,饮茶可以降低肾结石的发病率。茶叶还有消食解腻、减肥、清热解暑、抗菌消炎、利尿解毒作用,用茶水漱口可除口臭、防龋齿等。
茶叶分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等,就保健作用而言,以绿茶为佳,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在一九九七年美国化学年会上发表论文,提出「常饮绿茶可延缓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因为绿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保护人体细胞,效用比维生素C高一OO倍,比维生素E高二十五倍」。
睡眠的重要与功能
如果人七天未进食,仅饮水,还可以生存。如果七昼夜不眠,则有生命危险。
俗语说:「吃得好,不如睡得好。」
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大脑细胞及组织受到保护,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睡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记忆功能:人的记忆及思维活动,均由大脑神经细胞进行,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及氧。白天活动,只能在夜间睡眠时进行补偿和调整。睡眠充足,次日才能精力充沛,恢复良好的大脑功能状态。
代谢功能:许多激素如生长激素等的分泌,必须在睡眠状态之中完成。睡眠充足,则激素分泌旺盛,代谢功能正常,表现在外貌上,皮肤滋润,细腻光泽。而夜生活频繁,睡眠不足者精神倦怠,眼眶发黑,皮肤黯无光泽。
免疫功能: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保卫者。在胸腺素的作用下生成的T细胞,抵抗侵入体内病原微生物,排斥异物,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胸腺素在平静的睡眠状态中,促使T细胞生成。如果睡眠不足,免疫功能不健全,会使机体「自卫」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人的最佳入睡时间是晚上十点~十一点,也可根据自我感觉、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而定。一般来说,老年人夜晚睡眠时间以七~八小时为宜,中午午睡十五分钟至半小时。睡眠使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心跳变慢,精神和体力得到最好的恢复。
正常健康人中,有5%~10%的人偶尔会失眠。
失眠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引起,如经常失眠,则会出现头痛、头重、头晕、心慌、手颤、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精神疲惫、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加速衰老。
失眠虽然不是病,但给人带来的痛苦,特别是精神上的压力,苦不堪言。失眠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调理。
生活规律:做好睡前准备,定时上床。晚餐宜清淡,吃七分饱。睡前不吸烟,不要喝酒、咖啡、可乐型饮料及浓茶。古人云:「胃不和,寐不安。」晚餐时,避免谈论不愉快的事。卧室里要开窗,室温宜稍低,空气流通新鲜。
晚上九点半前,做睡前准备,看电视,听广播,漱洗,靠在床上看一会儿报纸、优良书籍,​​但应注意姿势,灯光要柔和,十点或十一点入睡。避免喝大量水,以免夜尿频繁,影响睡眠。
入睡困难者,在睡前半小时可以用比较烫的水泡双脚,水面近膝部,水凉了再加点热水,以保持比较高的温度,把双脚泡得红红的,然后再上床​​,可以很快进入梦乡,也可默默地呼吸计数,一呼一吸直至意识模糊,这样有助于入睡。
为了保持夜间睡眠质量,白天除午睡以外,不要打盹小睡。有的中老年人常边看电视边打瞌睡,有的坐着坐着,头一低就打起瞌睡来了。这时,应强迫自己站起来,活动活动。如果经常白天打瞌睡,已成习惯,可能是脑供氧不足引起,应去医院检查。
适当运动:睡前一小时,可以适当活动三O分钟左右,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睡眠。
食疗: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必须氨基酸中色氨酸,能刺激大脑神经细胞分泌一种抑制物质五羟色胺,使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使人镇静,产生睡意。小米中色氨酸含量是所有谷物中最高的。
晚餐可用白米和小米同煮。牛奶中色氨酸含量很高,堪称第一。睡前半小时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睡眠。由于牛奶的作用是逐渐加强的,下半夜会睡得更香。其他还有燕麦片、黄豆及豆制品、大枣、百合、核桃、莲子、松子、桑椹等都含色氨酸较多,有安神作用。
适度运动才能活得快乐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
德国学者古菲主说:「没有一个懒惰汉能长寿。」
中医师则认为:「动则通,通则不病」,「人动,则血运行诸经,血动,则经络通畅,人体五脏元气通畅,人即安和」。运动对于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对心血管的作用:经常锻炼,能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使血流通畅,血供应充足,动脉管壁更具有弹性。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实验证明,适度运动三十分钟,能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减少血脂凝集血管壁上。运动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延缓动脉硬化。
对神经、精神的作用:适度运动可促进神经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大脑神经细胞受运动的兴奋作用,可以减慢退化和萎缩的速度,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准确、更迅速。运动还可以缓解焦虑、紧张、抑郁不快的情绪。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人在运动时,体内产热增加,使体温略有上升,这使白血球杀灭细菌、病毒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抗病能力,最显而易见的是感冒明显减少。
防骨质疏松:人体骨组织中六O%是矿物质,随年龄增加骨矿含量逐渐下降。适度运动可使肌肉毛细血管网开放的数量增多,收缩有力。随着肌肉环境的改善,骨骼中钙营养相应增加。运动锻炼对骨生长和再建是机械性刺激,使成骨细胞成长活跃,骨密度大大增加,防止骨质疏松。通过运动还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强壮筋骨、疏通经络。
此外,适度运动可增加肠蠕动、提高食欲,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又可消耗能量、防止肥胖,使人精力旺盛。临睡前适度运动,能帮助入睡。
心血管疾病或骨关节病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忌快速跑跳、忌剧烈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