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次性喝太多太快可能会危及生命。肾脏专家发现,在短时间内喝大量的水可能会很危险!一次喝大量的水不仅不健康,反而会引起低钠血症,严重时可危害生命。 在身体不缺水的时候,大量补水不仅不能让你的皮肤变得“水当当的”,反倒可能引发脑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人体内66%都是水,这些水通过血液循环滋养了细胞和细胞间质,对我们无比重要,而且这些无比重要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从各种途径逃离,比如出汗,排泄,呼气等等。我们当然要补充丢失的水分,但也不能补得过快。 如果说每天8杯水的“8x8”(8杯8盎司的水,大约1.8升)理论已经被无情的粉碎,那喝得太快又会如何? 水喝得多只是没有必要,但如果喝得又多又快,就可能带来危险。对一个生活在温热带、每天做适量运动的健康成年人而言,如果短时间内喝过多水,不仅不会让你变得更健康,还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
水太多,钠就少 健康的肾脏在正常状态下每小时可以排出800-1000毫升水,因此在这个程度内摄入水分(喝水或吃水果等),肾脏“表示毫无压力”。但如果在短时间内突然饮用了巨量的水,肾脏来不及排出,那些多余的水就会大量进入细胞,导致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简单解释就是“血液中的盐分不足”,也就是血液中钠的浓度低于135毫摩尔/升(正常为135-145毫摩尔/升)。血液中盐分减少,会使细胞们变得“更加吸水”,一个个膨胀成球,这对大脑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大多数组织的细胞都有一定的伸缩空间,因为脂肪和肌肉是有弹性的。但神经细胞则不然,它们紧紧地聚集在坚硬的头颅中,和血液、脑脊液共用一个有限的空间,几乎没有延展余地。因此,如果这些神经细胞也“膨胀成球”的话,那么带来的将是毁灭性的后果——脑水肿,即脑细胞急速水肿,大脑膨胀,导致脑组织受损,突发昏迷、呼吸抑制、脑疝,甚至死亡。曾有一位28岁的加利福尼亚女性在一场喝水大赛中,3个小时内喝了大约6升水,之后出现异常呕吐、爆炸性的头痛,并最终死亡。
哪些情况可能“水过多” 这里说的“水过多”是相对钠离子的含量来说的,短时间内过量饮水、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营养不良导致的血浆蛋白和血钠浓度过低、在淡水中溺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都会导致“低钠”。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就是告诉肾脏“不排尿,多储水”。在正常情况下,人一边喝水,一边就会排尿;如果喝得多了,抗利尿激素分泌就会减少,使排尿增加,始终保持身体内水分平衡。然而,在压力或某些药物的影响下,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受到干扰,在身体该排水的时候不排,反而不断储存,结果就造成低钠血症。 比如在跑马拉松时,压力会让身体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把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至100毫升/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感觉口渴就拼命喝水,很容易喝得过量,大量多余水分无法排出,结果导致身体各种不适。
渴了就喝,不渴不喝 对健康人来说,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改变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主要是防止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只要别去参加什么“喝水大赛”(这种比赛常要求参赛者在几分钟内喝下甚至上10升水。),就用不着担心水喝得太多。 另外,人们游玩或运动过后,汗流浃背,体内钠盐等电解质流失的概率很高,如果此时大量饮用淡水而未补足盐分,也会出现轻度低钠血症的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呕吐、乏力、肌肉抽搐或肌肉痉挛性疼痛。所以天气炎热出汗后也要注意,要缓慢补水,或喝淡盐水,这样就能避免这个问题了。 人是离不开水。健康的肾脏是会把多喝的水排掉的,但正常人为什么要强逼自己喝到某个程度呢——如果喝饱了,身体就会提醒:别喝了,不渴了,饱了!
资料转载:果壳网
佳礼编辑团队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