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993|回复: 4

如何存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8-2012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一个人很会赚钱,但是同时也很会花钱,那么最后也是存不到什么钱。现在大马或新加坡的年轻人,一个赚两千就花两千,一个赚五千也是花五千,这已经变成一种习惯。虽然口口声声都说,钱不够用或者是要赚多一点钱。可是却没想过要存钱。

需知要成为有钱人,首先就要先学会如何存钱。懂得存钱,赚钱多少都会有钱剩。别嫌自己赚钱少,少有少存,多有多存,最重要就是存钱。那要如何存钱呢?

1. 要有预算 Budget。

国家每年都会有财政预算案,在开支前,都会看看自己的口袋钱包。我们有没有自己的预算案呢?很多人都随性存钱储蓄,每月剩下多少就当着存多少,没有强制自己把收入的一部分固定的存钱(10%-20%),更少人把每个月的储蓄计划当成是开支。其实,把存钱储蓄当成是最重要的,因为存钱储蓄就是在支付自己。

“首先支付自己。”~《富爸爸 穷爸爸》的作者

一般上的打工人士,只有一份薪水,那么就只有一份收入。如果是RM 2400,我们把收入分成几个部分供开支预算。一、汽车贷款、交通费及过路费,RM800。二、吃喝及日常用品,RM600。三、房租,RM200。四、 。。。

错了,我们忘记了。我们忘记要先支付自己,要先储蓄。所以,开支预算应该这样是:一、储蓄,RM 300。二、汽车贷款、交通费及过路费,RM800。三、吃喝及日常用品,RM600。四、。。。。。 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一个图表(如下图),不需要电脑打字,用笔就好。

每月开支项目(固定)
总数 (RM2400)
百分比 (%)
1. 储蓄
300
12.50%
2. 汽车交通
800
33.33%
3. 吃喝日常用品
600
25.00%
4. 房租水电
300
12.50%
5. 家用
200
8.33%
6. 电话电脑
100
4.17%
7. 布施娱乐
100
4.17%

有了每月的预算,我们花钱前想一想是否超出了我们每个月头做的开支预算就能很快做出决定,而且也不会做出事后才后悔的决定。比方说,这个月我们去了sushi king吃晚餐几次,用了 RM 100,所以预算在“吃喝用品”的开支只剩下 RM 500了,不能再乱花钱了。

2. 记录所有开支

我们一定要记录开支,不然我们做了每月开支预算也没用,因为我们不能衡量我们的开支花费。有了记录,我们才可以调正我们的开支及花费。有些人会嫌麻烦,但是嘴巴却一直要财务自由,但实际行动还是吃喝玩乐,那能财务自由才怪,这个世界就真没天理了。

“人家工作,你也工作;人家睡觉,你也睡觉;人家吃喝玩乐,你也吃喝玩乐。你却想要比人家成功,可能吗?”~Mister Leaf

3. RM5000 放定期存款

如果我们每个月固定性存RM300,那么一年就有RM 3600,不用两年,我们就可以存钱到 RM5000。当我们有RM5000的时候,我们就把钱放入银行的定期存款。一、利息比较高。二、低风险。三、训练自己不去动用储蓄存款。那么我们有了第一张定期存款,那么以同样的方法就可以很快有第二张、第三张了。钱就存到了,要计划买屋子产业或结婚嫁娶就不难了。

存钱很容易,但必须持之以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8-2012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存钱是好。。不过还是要学会投资。。不然村再多的钱也抵挡不了经济膨胀。。今天的50块,可能未来剩下40。。利息永远都是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2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却从最根本做起"存钱",只要有好的基础,投资可以过后才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2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搂住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12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那么好的东西给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0-2025 01:12 PM , Processed in 0.11890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