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905|回复: 12

观音送子,耶稣庇佑。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8-2012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心有所求所以发愿抄写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而心愿也兑现了。原本欢喜如常的觉得终于对长辈们有所交待,因为尽了百善之无后为大的责任。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延续太久。

晴天霹雳的事情发生在一年前,孩子被诊断出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esicoureteral Reflux),需要送进手术台而他只有3个月大。当时的彷徨,压力与挣扎真的不堪回首。对此一无所知的我们不知所措,另一半几乎崩溃觉得十分对不起孩子。谴责的是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带他来这个世界为什么也给与他一个不健全的身体。。。痛哭再痛哭,尽管有多么的不舍与怜惜然而事实还是要面对。就在这个时候不知觉地另一半向主耶稣祷告祈求主让我们遇到由此经验的父母,然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这实现了。接着一连串的祈求与祷告都一一兑现,就连手术时期也都平安顺利完成。住院期间也没有什么并发症,这不经意的让另一半更加笃信是主耶稣在庇佑着孩子。

然而这样的事情在佛家看来这孩子是带着业障抑或是说来讨债的。可是,是与否这个无从说起。自己本来很疑惑为什么恩赐了一个孩儿却要这无辜小儿承受这一切。

这样的一个局面,到底该如何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8-2012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你心里早已对主耶稣有了信心,那何必留恋佛教呢?

佛教强调不贪不嗔不痴才能得大智慧。心有所求已经是贪了。何必还心有所恋呢?

只怕哪天你对主耶稣祷告,他无法让你的贪心实现,你也会把他舍弃。

我们人类总是那么的自私。其实在普门品其实你在抄的过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观音法门教导了你需要学会慈悲。对自己慈悲,对孩子慈悲,对家人对众生慈悲。以慈悲心来守护孩子。守护家人,守护众生。
如同观音大士以不同种种身份来渡化一切众生把他们带离痛苦。如果能体会了这。那才是抄经真正的意义。我们听闻佛法,思考佛法,修行佛法。让自己的心和菩萨一样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到时才能圆满无碍。

那你说的恩赐之说,上帝创造世人却制造灾难等,那又是从何能说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8-2012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动尊者 发表于 8-8-2012 02:24 PM
其实你心里早已对主耶稣有了信心,那何必留恋佛教呢?

佛教强调不贪不嗔不痴才能得大智慧。心有所求已经 ...

其实你心里早已对主耶稣有了信心,那何必留恋佛教呢?~ 多少是有因为经历过一些事情以及体验,但是并不完全说服。

佛教强调不贪不嗔不痴才能得大智慧。心有所求已经是贪了。何必还心有所恋呢?~ 这点我理解但是周遭的人事物应许么?人心有所求是正常的,重要是求些什么。求财,求富贵不正当的这些有可能实现么?

只怕哪天你对主耶稣祷告,他无法让你的贪心实现,你也会把他舍弃。~ 心情情绪思想也会有起伏不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会有高低。不管哪个宗教信仰都会有迷惑与坚定的时刻,难道那时候佛教的/基督教的就应该舍弃自己的信仰?

我们人类总是那么的自私。其实在普门品其实你在抄的过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 人是自私没错,现今社会你觉得可以做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么?

观音法门教导了你需要学会慈悲。对自己慈悲,对孩子慈悲,对家人对众生慈悲。以慈悲心来守护孩子。守护家人,守护众生。
如同观音大士以不同种种身份来渡化一切众生把他们带离痛苦。如果能体会了这。那才是抄经真正的意义。我们听闻佛法,思考佛法,修行佛法。让自己的心和菩萨一样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到时才能圆满无碍。~ 这几乎是每个信仰的宗旨吧

那你说的恩赐之说,上帝创造世人却制造灾难等,那又是从何能说起呢?~ 凡是有无绝对? 佛家的前因后果可以完全诠释这点。所以是因为我心有所求在于个贪理当就有个问题儿又或者此儿前世我们负他,今生他讨债来了。

扯上宗教信仰的问题总是敏感的。你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如果我心有不甘那么也许就是你说的都字字到位。这没有对与错,只在于说者与听者能否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12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你其实了解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画的道理。人生皆苦因为我们有期待,也可以说是贪欲。无法达到就会失望意为痛苦。

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了解这些。就可以开始了解佛说的中庸之道了。不执着,不分别,不制造痛苦。正面接受了解问题,面对它,放下它。

心存慈悲,没有对错,只是角度问题。心宽了。周围的烦恼也都会没有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8-2012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动尊者 发表于 8-8-2012 10:36 PM
阿弥陀佛。你其实了解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画的道理。人生皆苦因为我们有期待,也可以说是贪欲。无法达到就 ...

都是楼主或你太太前世所造的业,你需要找佛主和师傅为你消灾。。。如果他们为你消灾不到,还有可能是你家人们造的业。。要找神庙求神,问他们关于哪个人与你的命相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13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某神为了让你信他,故意让你的孩子生病。这种神你还要相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6-2013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567890 本帖最后由 yngwiemore 于 11-7-2014 09:1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13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ngwiemore 发表于 11-6-2013 10:10 PM
曾聽過某法師開示
某信士向觀音求子,觀音觀察出信士無子命
但又不忍所求落空,於是觀音要法眷屬下凡

如果命中注定是没有的,那么硬是要有也是无济于事的,不是麽?
就如袁黄-袁了凡,他不也是被批无子送终么?可是行善积福让他改变了命运。
如果我只是抄了几遍经文就如我所愿的,那么也要我有那个福分才可以心想事成,不是么?

我当时是有点迷失,可是事过境迁,我觉得说人生没有平平稳稳的,总有点涟漪才圆满。
我一直的想法是,这个世上就算没有我这个人存在,还是会舞照跳,马照跑的。凡事不需太执著。

谢谢你的告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6-2013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yeen 发表于 12-6-2013 09:53 AM
如果命中注定是没有的,那么硬是要有也是无济于事的,不是麽?
就如袁黄-袁了凡,他不也是被批无子送终么 ...

介绍你看Neville Goddard的书。其实你可以想想,为什么每一个宗教都有奇迹的出现?

http://www.nevillegoddardfreedomforall.org/

佛教、回教、基督教都有信徒从那里得到他们期待的奇迹。

这些不同的信仰里面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人"。

向外求的那个宗教其实就是一个媒介而已。你的外在的世界就是你的内在的伸展。

Neville Goddard很直接的说,向外求的那个神都是假神。真神在你的里面。他以圣经力证他的说法。 本帖最后由 屠龙手 于 12-6-2013 10:5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13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13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難是來成就你的,
菩薩並不是不慈悲,沒有回應你的祈禱,
你求一聲祂就回萬聲。
菩薩相信你可以克服苦難,默默在支持你,推你一把,
你也不知道。
就算那一天,你信奉了‘天主’,還是什麼的。
切莫忘記菩薩還是在保佑你,不因此而改變一分一毫
這是菩薩的悲願。

不要因為苦難就忘了菩薩哦!

願菩薩與你同在,時時照顧你、守護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1-2013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谢谢大家的分享与回复。
生活的起伏有时候的确是会让人沮丧。但是心念必须正面这样才可以面对。
乐观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总比埋埋怨怨来得好。
总有纠结的时候,但是时间过去了也就释怀了。
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13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常心对待,我们信奉无论的是佛是神是耶稣,我们是要学当中的道理,学做人,不是埋怨不是怀疑。
其实有如楼主的个案,我也听闻不少同样的事件;或者我可以这样解释,菩萨虽已送子,但也许前世或家荫问题影响下,孩子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耶稣却觉得孩子不该如此命苦,所以给于庇佑。
世上很多时候都有我们凡人解释不到的事情的,平常心看待,也许这孩子跟耶稣比较有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7-2025 12:44 AM , Processed in 0.16897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