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3-4-2005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麗絲 于 22-4-2005 05:05 PM 说 :
小貨車怎麼最近都沒有上來?
[ Last edited by 多麗絲 on 22-4-2005 at 05:08 PM ]
呵呵。。我现在不是上来了吗? |
|
|
|
|
|
|
|
发表于 23-4-2005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ujii_Itsuki 于 22-4-2005 05:13 PM 说 :
她说她最近变成了行尸走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是有点麻木。
感情的事,很烦的。
谢谢你们的关心。。
就是每天活着,却没有作人的意义。。
最近在排戏。。。所以会比较忙。。
忙着麻醉自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05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货车 于 23-4-2005 07:12 PM 说 :
谢谢你们的关心。。
就是每天活着,却没有作人的意义。。
最近在排戏。。。所以会比较忙。。
忙着麻醉自己。。。
小傢伙,還記得我的戲嗎?
想想唄!
其實做人沒什麼,所謂的意義也沒有一個特定的準則.
要表快樂,是一種心態.
表鑽進洞裡就以為世界和平.
對於生活的無力感,
其實是一種學習.
讓你學會更懂事. |
|
|
|
|
|
|
|
发表于 28-4-2005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麗絲 于 25-4-2005 10:36 AM 说 :
小傢伙,還記得我的戲嗎?
想想唄!
其實做人沒什麼,所謂的意義也沒有一個特定的準則.
要表快樂,是一種心態.
表鑽進洞裡就以為世界和平.
對於生活的無力感,
其實是一種學習.
讓你學會更懂事.
呵呵。。所以我选择进入戏剧的世界,
尝试从中找出生存的意义。。
太玄了不是? 觉得最近的自己实在承受了过量的压力,
需要好好的放松一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4-2005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货车 于 28-4-2005 01:14 PM 说 :
呵呵。。所以我选择进入戏剧的世界,
尝试从中找出生存的意义。。
太玄了不是? 觉得最近的自己实在承受了过量的压力,
需要好好的放松一下。。
尬那賽, 我聽an9love說你近來粉郁卒呢!
銀河系今年應該有10週年慶典演出吧?
期待ing.....
p/s:好想看看你的新形象說.....
[ Last edited by 多麗絲 on 28-4-2005 at 03:04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2006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谈观众修养
走了3地,挺有感触的。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活背景,带出不同的感觉。
先说槟城吧!这里的观众很直接。
他们来看戏就是来看戏。
场外设计不是他们关心的地方。
所以一到场就迫不及待的排队入场选个好位子。
场外挤满人潮。
招待人员对着大家说:
“待会儿请把手机铃声关上,转换成无声状态”
结果里面一边演,观众席频频传来一阵阵的来电铃声。
再说说玻璃市的吧!
那里的观众也很直接。
八点半开场,八点没到就快要把门拍烂。
他们来看戏就是来看戏。
嘉宾致词时候狂鼓掌,仿佛想把嘉宾催下台。
戏正上演,但是却有人在一旁起哄,让别的观众无法静静的观赏。
这是来看戏的吗?
不,其实很多是来凑热闹的。
请他们把票根收好,中场休息回来方便重新入场。
回头一看,票根全睡在场地,中场回来工作人员问票根时说:“不见了”
最后说说吉隆坡的。
那里的观众同样也很直接。
他们来看戏就是来看戏。
入场前是有逛逛看看场外设计。
票根是收得好好的。
可惜到场支持的人数好像很可怜。
而且还要很多是招待券。
怎么这样呢?
何时才能真正有所改善? |
|
|
|
|
|
|
|
发表于 28-2-2006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11-4-2005 12:59 PM 发表
嗯. 那天我去看檳城國際學校(UPLANDS SCHOOL)的演出.
那裡的觀眾,佔大多數是洋人(也是來支持自己的小孩及小孩的學校), 也有笑聲, 但是就沒有怪聲. 而且全程沒有電話打擾, 也沒有沙灘LOOK出現.吃喝, 都在場外解決 ...
究竟要道什么时候,我们才懂得什么是"尊重艺术"
真的!!!我看大马懂得尊重艺术的人们应该占不到一巴仙!!!!!!!!
悲哀!!!! |
|
|
|
|
|
|
|
发表于 28-2-2006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ORRY!!!!!!!!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28-2-2006 01:01 AM 发表
走了3地,挺有感触的。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活背景,带出不同的感觉。
先说槟城吧!这里的观众很直接。
他们来看戏就是来看戏。
场外设计不是他们关心的地方。
所以一到场就迫不及待的排队入场 ...
那两天都在KL,真的很想重看,无奈............
没有时间!!!
对不起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2-2006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nchanlah 于 28-2-2006 01:52 PM 发表
那两天都在KL,真的很想重看,无奈............
没有时间!!!
对不起哦!!!
没有关系。
有心就好,有心就好。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6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新加坡。
个人觉得,只要艺术多加普及,然后多做大众教育工作,慢慢就会潜移默化了。
当初新加坡的“榴莲壳”开始初期,如同上面的例子,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不过,现在当我去的时候,观众的素质已经提到了。至少,没有手机响声,没有人半途离席,没有人喧闹。对于鼓掌方面(交响乐),已经开始渐渐有人知道了。
我想,假以时日,大马也会这样。当然,大众教育得加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3-2006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雁风 于 19-3-2006 12:35 PM 发表
我在新加坡。
个人觉得,只要艺术多加普及,然后多做大众教育工作,慢慢就会潜移默化了。
当初新加坡的“榴莲壳”开始初期,如同上面的例子,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不过,现在当我去的时候,观众的素质已经提到了。至少,没有手机响声,没有人半途离席,没有人喧闹。对于鼓掌方面(交响乐),已经开始渐渐有人知道了。
我想,假以时日,大马也会这样。当然,大众教育得加强。
普及化,是的。
表演艺术必须成为一个城市的一个重要且必存的元素,观众素质才会提升。
而且重要的是:剧场式的演出必须成为演出的一个重题。
大众教育工作,就像我们的生活习惯一样,如果没有对其投以要求以及醒觉,基本上很难达到其目标。就像丢垃圾等公民意识,教育了这么多年,一海峡之差怎么个天壤之别。自觉性的改进、自发性的提升、以及自动性的履行(我称“3自”)是一个公民在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自我教育的事情。
我们要吸引国外的水准演出到来,我们必须首先拥有那个条件与意愿。
我们要提升国内的表演基础水平,我们必须首先拥有那个醒觉与动力。
与时并进,三管齐下(包括国家的推广、工作者的配合、观众的支持)才能让整个画面提升。当然,若问三管之中,哪一管应该先抬头举手并起身行动?当然是大家并肩!
让他们接受剧场,让他们尊重剧场。
就像他们接受自己,尊重自己一样。
成长无可否认是需要时间,但是时间的长短却是人为的。
如果不当一回事,那么就得花上更长更吃力的时间,而收效往往却是事倍功半的。
这样,提升观众素质这回事,确实是说的比较省力。
哪天我们才可以向素质看齐? |
|
|
|
|
|
|
|
发表于 24-5-2006 0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众修养与看客点菜
中国人搞人际关系离不开请客吃饭。
人分三五九等。所以请客时对不同的人该点什么样的菜就是一门学问。
简单的说就是看对象点菜。明确地说就是看对方的身份地位,或与自己的关系,或自己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来决定。
谈到这里大家应该也知道我要说什么。
是的,不是指什么口味的菜,而是指什么价格的菜。当然还包括吃饭过程中的劝酒夹菜、找话题赔笑等的殷勤程度。
也就是值不值得的问题--你值不值我点这个菜,你值不值得我这样款待你。这说穿了真的很不爽,但事实就是那样。
当然这篇回应也不是要讨论请客吃饭的艺术而是要谈人性。明确地说就是要谈观众的人性。
观众就是那个点菜请客的人,演出节目就是那个被招待的客人。
观众来看演出就是花钱请客(就算不买票也是赔了精力与时间来支持演出者--没有观众的出席演出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观众就看演出节目这个客的身份地位来决定他要点什么菜以及要用什么招待规格来对这个客(演出者)。
我只举一个例子:有谁见过出席交响乐演奏会的观众谈电话喧哗?
或许你会说那是交响乐--西方艺术、西方礼仪,本来就是这样的,必须遵守。观众也习惯了要这样遵守。
这就是人性。
问题就出在这个“本来就是这样”了:分人、分别对待--不光是观众,演出者也一样有这种“共识”。
那么观众的习惯从何而来?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是交响乐团体一次又一次对他们的教育与培养才有今天这种“礼仪”。
不要忘了话剧(戏剧)本来就是与交响乐一样从西方传入,都是西方艺术,为何独有后者被尊重?
答案恐怕是除了教育外还有一个是剧场气氛--庄严的剧场气氛。
庄严的剧场气氛从何而来?从演出制作的认真严瑾、形式内容的精彩夺目、节奏技法的流畅纯熟---
苛刻一点来说:一个演出如果抓不住观众的注意力也怨不得人了--只能怪自己不争气,功力不足,让观众分散做别的事情去了。
当然,不否认也还会有那些“进错门”的观众,分不清剧场与菜市场,这时演出者就有必要去教育他了。(所谓教育实际上就是制止它的影响破坏,也许你无法改变这些人的习惯,但你至少宣示了你的立场。这样绝对可以杜绝这种行为的传染恶化)
是的,教育就在剧场中进行。不要奢望学校把他们教好,然后他们很有修养的来看戏。这是不可能的,我向你保证,至少到了2020年时还是不可能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5-2006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马,针对性选择市场是一个蛮新颖的话题。至少你问人:你打算攻哪一个市场?大部份人会说:都有。你说的“看对象点菜”让我想起了一些事情。
年前我搞演出,跟制作人说我打成年人市场,年龄群25岁至35岁。制作人看着我:那你打算亏钱了。因为这个群众不是活跃观众。我反问:那应该针对哪个年龄群?制作人答道:中学生。我说:针对中学生就赚钱?制作人答道:至少他们是最活跃的一群。
我认同某一点:教育要从小。如果今天我们要从中学生身上着手,我们就要做适合中学生的作品。这个年龄层,说实在的,因为刚届成长,对于观点相当自我,为了要迎合口味,又要兼顾讯息,更不能忘了喜好,所以总有“快乐的看戏”的趋势。这剧种,手法多是轻松的,所以他们才会踊跃进来开心。由于同时兼有支持同学/朋友的出发点,所以“剧场教育”对这群观众来说几乎是多余的东西。
开场前的呼吁,对于新人或旧人都没有效应,年轻人到老人家都一样。什么闪光灯、手机铃声、喧哗、饮食之类的问题,从来没有改善。这究竟是劣根性?还是真的教育不当?
大家都知道,教育不单单只发生在学校。家庭教育、同侪之间的相互影响,造就很多教育工作都是事倍功半的。
教育也不单单指知识,更包括教养。
苛刻一点来说:一个演出如果抓不住观众的注意力也怨不得人了--只能怪自己不争气,功力不足,让观众分散做别的事情去了。
作品本身凝聚力够不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关键是在于,当一小撮的观众因为自私行为而导致大家都无法集中观赏,那就有碍他人了;比如起哄之类之说。我亦认同作品无形影响观众的反应,所以为什么说整个和谐的演出与观赏是取决于观众与表演者。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剧场工作者做好自身的本份,观众也是。而对于观众素质,工作者倒是希望,就像大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一样:自己先尊重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