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出自於什麼樣的動機或好意,把發行貨幣的權利授與政府、銀行或其他任何的機關組織,這權力都太過於龐大。
1883年,德國首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創立了第一個福利國家,之後,1898~1911年,世界其他國家開始陸續跟進,自此之後,每一個領袖 (無論他叫國王、總統或總理),都必須面對兩種民意基礎:一種是不滿目前所繳的稅、堅決反對加稅的納稅人;另一種是得到政府好處的既得利益者。觸怒任何一種人,領袖的政治生涯都可能就此畫上句點,因此領袖們發現,自己沒有辦法說實話,他不能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稅必須繳、各種福利也必須要有所節制,因此領袖們只好採取第二種策略,借錢(印鈔票)來支應支出,卻不加稅。這麼一來,至少一時之間,沒有人注意到每一單位的貨幣因為供給增加,價值略為減少。這就是人性,因此每一個政府都會選擇第二條路,結果毫無例外,國家貨幣的價值逐漸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