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9-1-2012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超笨无比 于 9-1-2012 04:32 PM 编辑
马来西亚并不允许subprime motgage这种产品, 风险高..............
经济风暴是全世界的, 马来西亚一样受影响,不过不那么大, 而且很短暂因为不是直接冲击
美国的经济风暴追更到底是因为国内经济无法跟上, 财团逐渐失去竞争力(裁员)导致失业率高(亚洲公司和它们抢滩), 失业了自然还不起贷款的人会增加, 结果导致银行呆账过高, subprime motgage这种高风险借贷就首当其冲................
而Lehman Brother则有大量这种投资, 结果当然是完蛋了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并不允许subprime motgage这种产品, 风险高..............
经济风暴是全世界的, 马来西亚一样 ...
超笨无比 发表于 9-1-2012 04:27 PM 
马来西亚有次贷的话,马来人印度人肯定完蛋。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风光啊, 个个驾贵车, 住大屋...............你不要妒忌咯
超笨无比 发表于 9-1-2012 04:55 PM 
全部零头期最长分期付款。。。。。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次贷的直接影响只是一小部分人,真正影响全世界的是次贷所带来的高利润而产生的其它金融产品。美国把这一个烂摊子推向全世界买单。大马虽然没有次贷,但政府一个大马房屋计划的行为也有异曲同功之妙。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次贷的直接影响只是一小部分人,真正影响全世界的是次贷所带来的高利润而产生的其它金融产品。美国把这一个 ...
tckiat_5700 发表于 9-1-2012 04:58 PM 
只要本地经济跟得上就没事罗.............个个人都要高薪一族.
雪球滚大了我想先死的不是房贷, 是更高风险的信用卡.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次贷的直接影响只是一小部分人,真正影响全世界的是次贷所带来的高利润而产生的其它金融产品。美国把这一个 ...
tckiat_5700 发表于 9-1-2012 04:58 PM 
不一样,虽然说是提供100% 贷款,但贷款者的条件审核也很严格,稍微有点风险都无法获得贷款。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虽然说是提供100% 贷款,但贷款者的条件审核也很严格,稍微有点风险都无法获得贷款。
kitkatlow 发表于 9-1-2012 05:19 PM 
虽然subprime mortgage造成的风暴影响全世界, 但obama对应的QE也爽下.................导致亚洲的产业价格有倍数的增长
你有产业的就开心咯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subprime mortgage造成的风暴影响全世界, 但obama对应的QE也爽下.................导致亚洲的产业价 ...
超笨无比 发表于 9-1-2012 05:26 PM 
马来西亚是个避险区,全球大涨的时候我们涨不多,全球大跌的时候我们也跌不多。
马来西亚产业基本面较强,依赖外国投资者较低,只要小心投资,大跌的风险不高,最坏打算都有租金cover。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是个避险区,全球大涨的时候我们涨不多,全球大跌的时候我们也跌不多。
马来西亚产业基本面 ...
kitkatlow 发表于 9-1-2012 05:34 PM 
本地房产炒卖其实不那么活跃, 多数买来自住, 还有很多地发展.............风险比其他国家如香港,星加坡, 上海来的低
最普遍的双层排屋在97年风暴也只跌个10%(当然那时候的炒卖更少)
外国人在本地置业其实也很少, 通常也只是JB一带的星加坡人
要大跌则真的不大可能, 在这佳丽论坛那么久都没看过讨论如何炒卖的
相比起香港人, 给个例子.............你知道他们如何炒ipad2吗?
申请大量信用卡, 一次过刷进100粒ipad2, 买到连官网都要暂停售卖, 然后售卖给电脑商店.................说到底他们也没出过本钱, 贡柑比例高啊. 大马没人有这种胆量 |
|
|
|
|
|
|
|
发表于 9-1-2012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能说你不必担心。 |
|
|
|
|
|
|
|
发表于 10-1-2012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nyh_aircond 发表于 9-1-2012 01:12 AM 
你误解料
我知道全名可是不是很懂什么意思 |
|
|
|
|
|
|
|
发表于 10-1-2012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误解料
我知道全名可是不是很懂什么意思
tendarkbring 发表于 10-1-2012 01:29 AM 
简单解释
银行把它部分的借贷业务包装成债卷发行给投资者, 这种债卷就叫做CDO.............. |
|
|
|
|
|
|
|
发表于 10-1-2012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本地经济跟得上就没事罗.............个个人都要高薪一族.
雪球滚大了我想先死的不是房贷 ...
超笨无比 发表于 9-1-2012 05:11 PM 
有多卡债的人经济好时也是有问题的,重点是个人理财不当。除非银行不懂得计算,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
|
|
|
|
|
|
|
发表于 10-1-2012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样,虽然说是提供100% 贷款,但贷款者的条件审核也很严格,稍微有点风险都无法获得贷款。
kitkatlow 发表于 9-1-2012 05:19 PM 
当然不会一样,两个都属于不同的经济体,小弟那能和大哥大比较?这也是我用异曲同功之妙这一句话的原因。
105%贷款我个人觉得是不会安全的。头期钱,甚至印花税和律师费都拿不出的人面临危机时的自救能力是相当薄弱的。
就算没有别的负债,当利率上涨的时候,相信是很难吃的消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