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elonmun

金庸传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10-2007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嬰兒楊過已在為《神鵰俠侶》打書

《射鵰英雄傳》第四十回版本回較

    長江後浪推前浪,郭靖的武功已經足能與天下五絕「華山論劍」,他也決定未來的人生將要投入「俠之大者」的保宋安民大業。金庸成功把郭靖拉拔成一株大樹,但地上的小樹苗也接著冒了出來,《神鵰俠侶》的男主角楊過在這回要跟讀者打招呼了。

    關於楊過的出場,三個版本都不一樣,且來說說其中妙趣。

    二版說是郭靖、黃蓉旅經江西南路的上饒,兩頭白鵰忽然與路遇的丐幫彭長老相鬥,雌鵰啄瞎彭長老左眼後,彭長老遁逃而去。

    郭靖此時見到身後的草叢中有嬰兒叫聲,原來是一嬰兒坐在地上,另有一青衣女子昏倒在地,仔細一看,竟然是穆念慈。

    黃蓉為穆念慈推拿後,穆念慈醒轉,告訴靖蓉他與楊康有了愛的結晶,原本要回臨安故居去住,但走到上饒就已體力不支,因而住在此處一間無人破屋,依靠捕獵採果為生,還好楊過聰明伶俐,堪慰母親之辛苦。

    這天穆念慈楣運當頭,遇上彭長老,還被他打倒而暈去,幸好靖蓉二人路經此處而解危。黃蓉則告訴穆念慈,楊康已在鐵槍廟中歐陽鋒蛇毒死去。

    在穆念慈請託下,郭靖幫小嬰兒取名「楊過,字改之」,而後靖蓉原本還勸她回臨安,但穆念慈打算先到嘉興為楊康祭墳,於是他倆贈了穆念慈一些銀兩,遂離開穆念慈而去。

    這一段的描寫有些小瑕疵,首先是文學造詣不佳的郭靖,怎麼會名出「楊過,字改之」這麼有深意的名字呢?其次,穆念慈不是靖蓉二人的舊友嗎?他兩人怎會放她在上饒的破屋中當單親媽媽,獨力養育楊過,難道他們連考慮過彭長老有可能去而復歸都沒有?

   新三版針對上述的漏洞做了一些修正,靖蓉二人見到楊過的地點也做了改變,兩人是在兩浙西路的長興遇到穆念慈母子,而穆念慈之所以暈倒,乃是中了彭長老的攝心術。

   三人聊過楊康舊事後,穆念慈請郭靖幫孩子取名字,郭靖則轉而對黃蓉說:「蓉兒,我文字不通,請你給取個名字」,而後由黃蓉將小嬰孩取名「楊過,字改之」。

   黃蓉邀穆念慈母子至桃花島,郭靖也願意收楊過為弟子,但穆念慈越見兩人甜蜜,越是自憐悲苦,當下婉拒了郭黃二人的邀約,但抱著楊過對靖蓉拜了幾拜,表達敬師父、師娘之意,說等楊過大一些再投靠師父、師娘。因穆念慈堅辭同往桃花島,郭靖贈以不少銀兩,就此離去。

    新三版一修,故事就非常完美了。

    新三版很好,但我們回頭品味一版,又是另一番風景。

    一版靖蓉二人是在隆興府武寧縣中,經惡林,過長嶺,到了郭靖先前與秦南琴捕血鳥之處,於此見到雙鵰與血鳥圍攻彭長老,血鳥啄瞎彭長老左眼後,彭長老即逃逸了。

    接著郭靖見到了草叢中的楊過,他看到的「奇景」是「只見一個嬰兒坐在地下,兩隻小手牢牢握住一條毒蛇,那蛇翻騰掙扎,卻脫不出嬰兒的手掌」,於是「郭靖怕那毒蛇咬傷嬰兒,伸手想去拉蛇,那嬰兒雙手一揮,已將毒蛇拋在地下,但見那蛇抖了幾下,竟自不動,原來已被嬰兒捏死」,因此「郭靖見這嬰兒未滿兩歲,竟然具此異稟,心中又驚又喜」。

    靖蓉二人與秦南琴聊起了舊事,原來秦南琴懷楊過後,舉目無靠,又回故居捕蛇維生,這日差點失身於彭長老,幸好巧遇靖蓉經過,救了她一回。

    而後秦南琴請郭靖為嬰孩命名,郭靖取名「楊過,字改之」後,金庸加寫了一段「新書預告」:「那楊過長大後名揚武林,威震當世,闖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他一生際遇之奇,經歷之險,猶在郭靖之上,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一版的最後,是郭靖贈秦南琴百兩黃金,黃蓉則贈她一串明珠,另把血鳥也送給了她,兩人就離開了。

    哇!一版的小楊過還真了不起,未滿兩歲,已經出來幫《神鵰俠侶》狂打新書預告了,看他那一手抓蛇賣藝的搏命演出,咱們如果不接著看《神鵰俠侶》,就太不捧小童星楊過的場了!看完《射鵰》,繼續看《神鵰》吧!

【王二指閒話】

    金庸在《神鵰俠侶》後記中說:「《神鵰俠侶》的第一段於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日在香港《明報》創刊好上發表,小說約刊載了三年,也就是寫了三年。這三年是《明報》初創的最艱苦階段」。

    《明報》是金庸人生中的重要事業,但萬丈高樓平地起,據冷夏《金庸傳》所說,當初是金庸與同學沈寶新各出八萬與二萬,以十萬元投入前途未卜的《明報》事業中,在各類報紙林立的艱難環境下苦苦支撐。

     而金庸的武俠小說當時已名震一時,倪匡曾說:「等到《射鵰英雄傳》一發表,更是驚天動地,在一九五八年,若是有看小說而不看《射鵰英雄傳》的,簡直是笑話。」

     《射鵰英雄傳》是在《南洋商報》上發表,但現在金庸要獨立門戶,創辦《明報》了,金庸的武俠小說,當然也必須是《明報》的金字招牌之一,於是,金庸要把原屬其他報紙的讀者轉由《明報》接收,當然就要把《射鵰》接出「續集」寫下去,打鐵趁熱,藉由他們對郭靖、黃蓉的癡迷,繼續買報。

    金庸的創作風格,既不像古龍《楚留香》之類,登場即是渾身絕技的大俠,他也不是張大春《城邦暴力團》,全書盡是高齡老俠,金庸慣寫的風格是,由「俠」的童年寫起,與讀者共同成長一次,而終於為少年英俠。

    因此以金庸的風格來看,新的一本小說,主角當然不再是郭靖,他將塑造全新的少年俠士,而這位俠士,自然也得幫忙分擔《明報》銷售量的責任,所以,《神鵰俠侶》的楊過理所當然要幫他的創作者金庸幫忙推銷《明報》。

    基於上述原因,《神鵰》的楊過提早到《南洋商報》的《射鵰》出場,幫《神鵰》打書,讓讀者早一步對他認識,這當然是《神鵰》轉移陣地到《明報》的戰略之一。

    至於效果好不好呢?我們且看冷夏《金庸傳》說的,「不容置疑,查良鏞的武俠小說事實上是《明報》初創期的『招牌菜』,為了追看查良鏞的武俠小說,武俠迷們紛紛轉而改買《明報》。這與查良鏞當初的預計完全脗合。」

    小嬰兒楊過出馬,果真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0-2007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莫愁練成了「不老長春功」

《神鵰俠侶》第一回版本回較

    打開《神鵰俠侶》,才開門就像走進屠宰場,一陣血腥味迎面撲來,原來這本書是用李莫愁血洗陸家莊開場的。

    先說說血腥味最嗆的一版內容,說內容前,且介紹一下一版的李莫愁,她外號「赤練仙子」,是名震江湖幾十年的女魔頭,平日與女弟子洪凌波住在「赤練島」。

    一版的李莫愁殺人前還彈了段「前奏」,話說血案七天前,安遠鏢局的龍、蘇、朱三名鏢頭於揚州某涼亭暫歇,朱姓鏢頭見涼亭中有一名中年道姑,竟起而調戲,結果,三人招惹上李莫愁,一一中了「赤練神掌」。李莫愁告訴他們:「你們趕到湖州府菱湖鎮,去求陸展元陸老英雄,當世之間,只有他一人能治此傷」。

    三人趕到菱湖時,肩頭中掌之處已呈殷紅掌印,因之緊急求訪陸展元老英雄,但陸老英雄早已仙逝,三名鏢頭遂求治於陸展元之子陸立鼎。

    此時李莫愁已在陸家留下九個血手印,這九個血手印表明他要殺九個人,分別是陸展元與何沅君夫妻、陸展元之子陸立鼎夫妻、陸展元孫陸無雙及外孫程英,再加上僕人阿根與兩名婢女,共九人。

    李莫仇隨即展開地毯式狂殺行動,殺人前,李莫愁先殺陸家的家禽家畜,陸立鼎見到的是「地上狗貓雞鴨排了一列,隻隻肚腹朝天,直僵僵的動也不動」,李莫愁的意思是要將他陸家殺得「雞犬不留」。

    接著,李莫愁將陸家的大門釘上兩個鐵條,並在鐵條上懸了一塊喪家用的麻布,布上斑斑點點,盡是血跡,深化陸家人的恐懼感。

    終於把陸家一門玩到神經衰弱了,李莫愁也得知道陸展元已然往生,之後,李莫愁正式大開殺戒,他先把陸立鼎為安遠鏢局三鏢頭治病的金針大移位,除掉了三人,再出手殺了僕婢,最後終於殺了陸立鼎夫妻。

    為什麼李莫愁這麼恨陸家一門呢?因為「陸展元老英雄年輕之時,號稱武林中第一風流瀟洒的美少年」,而數十年前,李莫愁一見到陸展元,就愛上了他,但最後陸展元娶了何沅君,李莫愁因此由愛生恨,非殺他陸姓全家不可。

    話頭一轉,再說先前陸立鼎苦思如何對抗李莫愁時,有一婦人攜其二子前來,此婦人在陸無雙意外斷腿時,使出「一陽指」為陸無雙療傷,陸立鼎探知,此人原來是一燈大師座下武三通之妻武三娘。

    據武三娘所說,原來牽涉陸展元跟何沅君恩怨的,還不只李莫愁,武三通也是因陸何婚姻而失意者。武三通與何沅君從小就是鄰居,兩人青梅竹馬,雖人性格不投,武三通卻對何沅君一往情深。

    何沅君嫁給陸展元後,武三通憤而到大理,出任段皇爺手下的帶兵官,而後曾與陸展元有過一次交手,但因武三通心情激憤,情緒失常而落敗,從此瘋瘋癲癲。武三通比武失敗時,曾與陸展元訂下十五年後的比武之約。

    武三通的十五年約期所到之時,恰好也是李莫愁準備血洗陸家之日,武三通出現時,程英姊妹看到的他是「上身穿著一隻千穿百孔的麻袋,下身卻穿了一條九成新的錦緞女褲,褲腳邊兒上還繡著一對對的蝴蝶。他右手拿著一個小孩兒玩的搖鼓,不住價咚咚的搖著,雙眼向前直呆呆呆直視」,因為看起來就是精神異常,陸無雙叫他「瘋子」。陸無雙頑皮地拿蓮蓬丟他,武三通就以頭頂來接,竟在頭上疊了什多個蓮蓬,堆成二尺來高,碰到了垂下來的柳枝;此外,還有一些頑童拿磚瓦丟擲武三通,武三通既不惱怒,亦不趨避,磚瓦中身,竟似不覺。。

    而後武三通拉著程陸二女奔走,程英告訴武三通何沅君已逝數月,他們陸家還全體戴孝中,武三通見程陸二女孩果真小辮兒上都縛著白頭繩,即自言自語:「他逼我穿了四十年的女人褲子,就這麼撒手一走,甚麼都不管了。哼哼,我這四十年的潛心苦學,原來都是白費」。

    在程英帶路下,武三通見到陸立鼎所立「先考陸公展元之墓」與「先妣陸母何夫人之墓」,氣得猛打墓碑,打到第九掌時,說:「你給我打死了,我還穿女人褲子幹嘛?」,於是將繡花女褲撕得粉碎,丟到墳上,露出女褲下的粗麻布短褲。

    一版的故事略說如前,因為與二版差距甚多,我將較有差異的段落摘錄出來,但這段故事實在頗有疑問:

一、武三通四十年前就因情而發瘋,精神異常其間竟還擔任大理國武官,大理國豈能讓精神病人帶兵衛國?

二、武三通精神失常後才至大理任官,而未赴大理前,他已經因武功不如陸展元而長期穿女人褲子以誌恥辱,且前後穿著女褲長達四十年,大理國怎能忍受身著女裝的男性將領?

三、陸展元號稱武林中第一風流瀟洒的美少年,至少是從四、五十年前開始,算來他是「華山論帥」的天下帥哥第一絕,那為何在《射鵰》中無人知他?

四、李莫愁既是名震江湖幾十年的女魔頭,為什麼天下五絕連提都沒提過她?

五、李莫愁的毒掌,自稱只有陸展元能救,那麼,在天下五絕口中的第一名醫,精熟「一陽指」的一燈大師難道也不如陸展元?

六、武三娘竟也會「一陽指」,一燈大師就算授徒,可曾准許弟子回家向老婆小孩照本宣科?

七、天下有這麼巧的事嗎?李莫愁跟武三通的復仇,竟能不約而同,同年同月同日前來?

    因為破綻真的太多,這一回從一版到二版簡直就是修訂得改頭換面,二版的故事是:

    二版的陸家裝改在嘉興南湖(新三版再加一句「嘉興屬於兩浙路秀州」),而李莫愁並沒有「赤練島」這個惡魔基地。《神鵰》書一開始,亦是李莫愁的血腥報仇,但李莫愁沒有掌拍安遠鏢局三鏢頭、沒有傷人再求陸展元救治、沒有在陸家大門釘鐵條、也沒有在殺人前先宰貓狗雞鴨,而是在陸家莊留下血手印,後來因陸展元已逝,她殺了僕婢與陸立鼎夫妻。

    為什麼李莫愁會如此痛恨陸家,非滅他滿門不可?從一版到二版的修訂,在這裡,故事將人物的年齡全部下拉,陸展元從一版的陸立鼎「父親」改為陸立鼎「兄長」,李莫愁隨陸展元、何沅君下拉一個輩份,瞬間年輕了約三十歲。

    原來「十多年前」李莫愁在大理見到陸立鼎,從此情苗深種,而後陸立鼎娶何沅君,李莫愁才會「恨之欲其死」。

    李莫愁三人年齡是減了一輩,但《射鵰》的舊人物武三通卻年齡卻沒變,於是武三通的故事來了段大翻轉,改成武三通夫妻本就是大理人,何沅君為其義女,何沅君長到十七、八歲時,亭亭玉立,嬌美可愛,武三通對她的感情已經渝越了義父義女,因之對她愛上江南少年陸展元,內心鬱結而終於精神異常。

    二版的武三通出場時,著女褲的描寫改掉了,改為穿「藍布直綴,頸中掛著個嬰兒用的錦緞圍涎,圍涎上繡著幅花貓撲蝶圖,已然陳舊破爛」,二版的武三通雖有嚼吃陸無雙丟來的蓮蓬,但他不再扮小丑,在頭上堆蓮蓬,此外,頑童拿磚瓦丟武三通的情節也刪掉了。而後來武三通見到的陸展元墓碑,碑上所題則是「陸公展元之墓」與「陸門何夫人之墓」。

    二版另還加寫說,當年在陸何二人成親之日,李莫愁與武三通原就要出手為難,但因喜宴中有一大理天龍寺的高僧出面制止,並要求兩人十年之內不得傷害新婚夫婦,兩人方無奈罷手。李莫愁與武三通之所以同日出現,正是因為當天就是滿十年之日。

    由於陸展元已由陸立鼎的爸爸被下拉成陸立鼎的哥哥,程英與陸無雙的關係,也由原本的陸展元外孫女與內孫女,改成「中表之親」的表姊妹。

    武三娘的「一陽指」刪了,另外,陸立鼎妻陸大娘(二版的陸二娘)原本在一版的武功「蜻蜓三抄水」也刪了。

    金庸將這一回的整個故事幾乎徹頭徹尾改寫了,李莫愁是最大受益人,由一版的歐巴桑年輕了數十歲,二版成為美貌熟女。早知道李莫愁回復青春的功力這麼強,新三版的王語嫣想學「不老長春功」,根本不必找別人,因為,別人或許能說「時間,找不到我」,李莫愁卻能得意的說:「我,根本能玩弄時間」,王語嫣該來拜越活越年輕的李莫愁為師。

【王二指閒話】

    說到傳統小說時,古來有句俗諺:「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又有諺說「紅樓誨淫,水滸誨盜」,所謂「紅樓誨淫」,用現代一點的意思,就是說「紅樓夢是一本愛情小說,它會使看它的少年少女想談戀愛」。

    這本「誨淫」的《紅樓夢》,書中的主角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等,全都是面貌姣好,肌膚勝雪的美少年美少女,而「戀愛故事」,繞著俊男美女而生,似乎就是一種「天經地義」。

    並不是說戀愛只能屬於少年少女,而是,雖然愛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但當愛情要被以「故事」、「電視」、「電影」來表現時,以俊男美女來開展無疑最能吸引讀者或觀察的目光。從臺灣早其電影的「雙秦雙林」,到現在台韓日流行的偶像劇,無不用俊男美女當家,對於這麼基礎的影視觀念,本身當過「長城」電影公司編導的金庸,當然很清楚。

    小說雖然沒有直接的影像,但讀者閱讀小說,畢竟還是由作者引導想像影像,因此,小說中的愛情故事,當然與影視相彷,「年輕貌美」的女主角仍是不二準則,我們試想想就明白,關心郭靖、黃蓉愛情的讀者,當然比關心周伯通、瑛姑的讀者多,除了因靖蓉是男女主角,當然又因為他們年輕。

    在一版出現的李莫愁,若在四十年前就因陸展元與何沅君的婚姻而情場失意,推算一下,當年能談戀愛的李莫愁,就算她在只是剛滿青春期的十五至二十歲,那麼,四十年後,她在《神鵰》出場時,也早過了更年期,變成歐巴桑了,一位四十年前嫁不成愛人的變態歐巴桑,要怎麼引起讀者的強烈同情心呢?

    於是,就像金庸在《射鵰》改版中為梅超風做的,「年齡降低,殘忍度減少、當讀者能同理的反派」,這幾招改版技巧金庸也在李莫愁身上施了一回,從一版到二版,李莫愁年輕了三十歲,在陸家做的惡事也被金庸大幅刪減,將她從「變態歐巴桑」搖身一變,盡量變成「情場失意後,情緒失控的美女」。

    我們曾在前面談過一版寫法的幾大破綻,但那些都不是不能改寫的疏漏,不過,改版大師金庸確實發揮了改版功力,改成二版時,他的改版神功,就是把李莫愁的年齡拉低,李莫愁一改,隨之陸展元、何沅君就順道成了俊男美女,而武三通則由普通的青梅竹馬戀情變成更具爭議性的父親愛上女兒,一舉數得,讓《神鵰》一破題就更引人目光。

    美女李莫愁當《神鵰》大反派,相信會比步入老年的李莫愁在想像中更令讀者賞心悅目,這可無干老人歧視,純粹是創作技巧。



第一回還有一些修改:

1.      武修文初遇郭芙,一版是說他在山坳中迷路,被一隻頭上有「王」字的大老虎追著要吃他,後來武修文上樹,郭家的雙鵰發現後,將武修文與老虎都抓住飛到空中,摔死老虎,再將武修文抓到郭芙面前。二版把老虎的情節刪了,改成武修文在樹林迷路,邂逅了帶著雙鵰的郭芙。

2.      柯鎮惡至桃花島投靠郭靖夫妻,一版說只是「想起愛徒」,二版則大幅加料,說柯鎮惡與市井之徒賭博,欠下一屁股債,這才躲到桃花島避債。知道實情後,黃蓉私下將他的賭債還了。

3.      郭芙離開桃花島,一版說先是郭靖夫妻出門尋訪黃藥師,留柯鎮惡與郭芙在島上,但靖蓉二人一走,郭芙馬上任意胡來,自己跳入大海,說要游水去找黃藥師,柯鎮惡實在沒辦法管住這丫頭,只好帶他乘舟西來,這才遇到武修文,二版則改成黃蓉記掛黃藥師,於是黃蓉、郭靖、郭芙、柯鎮惡四人就一起西來嘉興了。

4.     二版的武修文在森林中迷路,想起貓頭鷹會數人眉毛的謠傳,據說若是被貓頭鷹將眉毛數清楚,就會立即斃命,嚇得他趕緊用唾液將眉毛沾濕,教貓頭鷹難以計數,這段新三版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0-2007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黃蓉竟對楊過產生遐想而臉紅心跳

《神鵰俠侶》第二回版本回較

    李莫愁打算對程英、陸無雙趕盡殺絕,終於追殺到程陸二女藏身的窯洞,與此同,楊過也在這窯洞前面首次登場了。

二版的他,年約十三四歲,衣衫襤褸,左手提著一隻公雞,口中唱著俚曲,臉上賊忒嘻嘻,說話油腔滑調。

    不過,甫出場的楊過馬上就因頑皮而中了李莫愁冰魄銀針之毒,也因為求歐陽鋒教他治毒,遂認歐陽鋒當「爸爸」。之後,黃蓉見楊過外貌頗像楊康,乃出力按他後頸,勁力鬆開後,楊過仰天跌倒,黃蓉認出其武功與穆念慈一路,於是確定他就是楊過。

    郭靖問楊過叫什麼名字,楊過本還自稱:「我姓倪,名字叫做牢子」,以斜音「你老子」討郭靖嘴上便宜,但後來也就自承是楊過了。

    二版提到穆念慈在楊過十一歲那年染病身亡,楊過遵照穆念慈遺囑,將骨灰葬在嘉興鐵槍廟外,而後就住在窯洞中,偷雞摸狗過日子。

    新三版的楊過登場方式一樣,但楊過減了一歲,是十二三歲,而黃蓉試楊過武功,是按住楊過右肩,鬆勁後,楊過往前跌,黃蓉認出楊過武功與洪七公所傳穆念慈一路,這才確定他是楊過。

    新三版除了補寫楊過為將穆念慈葬到鐵槍廟,因而從長興來到嘉興外,另增寫說,穆念慈遺命要他到桃花倒投奔師父郭靖,但楊過「生來倔強,頗有傲氣,不願去桃花島投奔於人」。後來楊過與郭靖相認後,告訴郭靖,穆念慈去世前「一連咳嗽了幾個月,抓了藥吃了,也不見好」,在楊過說起穆念慈生前舊事時,郭靖想到自己因不願出島重闖江湖,故而桃花島與長興相距甚近,卻沒去看過穆念慈母子,心中頗為內疚,黃蓉又問楊過為什麼不上桃花島,楊過則告訴她,因母親要他:「到了桃花島要事事小心,聽管聽教,不可得罪人」,楊過不想受管教於人,才未上桃花島。  

    新三版把二版郭靖彷彿長年對義弟妻兒不聞不問的狀況做了解釋,經過一增寫,故事就完整得多。

    一版的楊過出場則完全異於後來兩個版本,因為楊過的媽媽在一版是秦南琴,而「穆念慈的兒子」跟「秦南琴的兒子」根本是兩回事,一版的楊過因是秦南琴的兒子,從小與蛇共舞,只因聽他母親說世上有人能驅蛇為陣,楊過就抓了幾條青蛇來玩弄馴養,竟也無師自通,摸出蛇兒習性,口哨一吹,群蛇就可依令排隊。

    一版楊過年紀是十四五歲,登場時口唱山歌,拍手踏步,驅趕成千上百隻青竹蛇兒,蛇一列列至李莫愁身前,楊過則盤膝而坐,瞧他家的血鳥攻擊李莫愁。因為指揮蛇的行為太詭異,李莫愁誤以為楊過是白駝山歐陽鋒傳人。

    雖然擺開大陣仗,但不只血鳥很快被李莫愁抓住,青蛇見到李莫愁,也紛紛逃竄,李莫愁後來將血鳥抓而復放。而後李莫愁抓住程英、陸無雙時,楊過張臂抱住李莫愁,在李莫愁被楊過的男子氣息所蕩而如痴似呆時,血鳥將李莫愁左目啄瞎,李莫愁遂出手打死血鳥。

    郭靖、黃蓉見到楊過後,郭靖問楊過姓名,楊過說:「我姓秦,名叫蛇兒」,而黃蓉所以會認出楊過,是因為聽聞郭芙說及楊過帶來的小紅鳥如何與李莫愁惡鬥,才由小紅鳥聯想到楊過。

    楊過此時已中冰魄銀針之毒,也見過歐陽鋒。楊過認歐陽鋒當爸爸時,書中提到楊過的童年與性格,說楊過五歲時秦南琴就被毒蛇咬死,他在江湖上流落了八九年,到處遭人白眼,而楊過稟受父母遺傳,性格趨於極端,對人好起來可以甩出了自己性命不要,但只要別人對他稍有輕慢侮衊,他會終生記恨,千方百計報之而後快。因為楊過性格如此,歐陽鋒疼愛於他,他也會以孺慕之心,對歐陽鋒真情相待。

    一版楊過最特別的是,他對女人有「致命的吸引力」,中冰魄銀針毒後,黃蓉要為他療傷,於是割破他的下臂,推擠毒血,此時,黃蓉聞到一股特殊氣息……

    接下來是一段讓金庸讀者血脈噴張的描寫,我將原書照錄出來,給大家分享:「這氣味奇特異常,說它香不是香,說臭更不是臭。從少年腋下發出,不覺心中一蕩。黃蓉不自禁的臉上微現紅暈,向郭靖斜目望了一眼,心想:『這時候竟會想起咱們新婚之情,當真好笑』。」

    哇!楊過的男性魅力,竟然連黃蓉都能被催化出女性的慾望,因而想入非非,臉紅心跳,無限遐思,這…可真羨煞多少只能拿「好人卡」,暗自垂淚的男人呀!

【王二指閒話】

    金庸小說中,有四位真正命帶桃花的「桃花島主」,分別是《天龍八部》的段正淳、《神鵰俠侶》的楊過、《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及《鹿鼎記》的韋小寶;其中,韋小寶是想方設法要美女們當她老婆,即使像阿珂不願意,他也會用計,甚至迷姦成孕,終於不得不相隨於他;而段正淳與張無忌的愛情關係,愛慕他們的女子,多的是把「佔有慾」擺在第一位的悍女,因此諸女爭夫的情節不斷上演,秦紅綿、王夫人等人,要的就是「嫁給段正淳」、趙敏、周芷若想要的,都是當「張無忌太太」,他們的愛情,都在爭奪最後那張結婚証書,「爭夫」結果,成王敗寇,血淚斑斑。

    楊過跟另外三位「桃花島主」不同,想跟他在一起的女孩,並無沒有太多「婚姻」之想,楊過也都明白告訴她們,他未來的結婚對象是小龍女,但女孩們依然喜歡跟楊過在一起的感覺。縱觀《神鵰》全書,所有的年輕女性,幾乎「靈魂」都被楊過通吃了,從小龍女、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郭芙、郭襄,無一人能敵楊過魅力,若還加上被楊過身體觸碰,情慾就難免一蕩的李莫愁,以及一版被催出情慾的黃蓉,那麼,楊過不只是「桃花島主」,還可兼任「通吃島主」。

    為什麼楊過的魅力會這麼大?說來也就是那句俗話「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稍作解釋是「不會一板一眼,卻喜歡離經叛道、冒險嚐試的男人,女人最喜歡」,楊過是佔了外貌俊俏,以及武功高強的條件上優勢,但我們只要看看他跟陸無雙假扮小夫妻躲避李莫愁追殺,以及在李莫愁殺到面前時,摟著程英、陸無雙,願意跟她倆黃泉路上說說笑笑的種種故事,就知道楊過最迷人的地方,還不在「長相俊,功夫高明」,更要加上「愛冒險,喜歡遊戲;嘴巴甜、個性體貼」,因為楊過是這樣的性格,就也總是吸引想要在生命中快樂探險的異性,不管是乖乖女程英、個性叛逆的陸無雙、武林高手之女郭芙、家教拘謹的公孫綠萼以及正在摸索生命的郭襄,全都希望可以在楊過相伴下,做精彩的生命歷險。

    有的男人,與他相伴一生,數十年如一日,味同嚼蠟,而與楊過在一起,一天就能用數十年來回味,這怎能不教程陸諸女想與他一同探索生命的好玩刺激呢?

    楊過能讓武林眾美女統通拜倒在他魅力之下,在一版中,我想金庸原本認為原因是楊過會散發迷惑女性的「男性費洛蒙」,因此,不只李莫愁被她一抱就如痴似呆,連黃蓉一碰觸他的身體,也會忽然一陣蕩漾春心,但二版刪掉了頗似「男性費洛蒙」的描述,畢竟以楊過本身的魅力,就算沒有「男性費洛蒙」,又有什麼防礙?性格上的迷人,遠遠勝於以身體散發的化學物質來吸引異性。

    而刪掉這些描寫,也好歹還能給黃蓉留點面子,畢竟以黃蓉的功力與對郭靖用情之專,怎能也被楊過的「男性味道」吸引呢?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第二回還有一些修改:

1.      歐陽鋒晚間由客店帶楊過離開,知道有人發現他,二版是因「西邊房裡有人呼的一聲吹滅燭火」,新三版是因「西邊房裡窗格子喀的一聲輕響」。

2.      靖蓉採集不全治傷草藥,將採到的幾味藥搗爛給楊過吃,新三版則加寫也餵了亦有中毒的雄鵰幾匙。

3.      二版的楊過原本都稱黃蓉「阿姨」,新三版中,靖蓉一開始就表明自己是穆念慈朋友,因而稱呼都改「郭伯母」。

4.              關於桃花島,新三版增寫說,黃藥師離島後,靖蓉住在島上,不再胡亂傷人,船夫也不再視桃花島為龍潭虎穴。

5.              李莫愁送給陸展元的定情錦帕,一版的花樣是「一角上繡著一朵紅花」,二版則改為四角各一朵紅花外,每朵花旁都襯著翠綠的葉子,李莫愁以紅花自況,「綠」葉則為暗示「陸」郎。

6.              因姓氏為「何」,而為李莫愁牽怒胡殺者,一版作「何氏鏢局」十多名鏢客,二版改為何老拳師一家二十餘口。

7.              武三通對李莫愁提到何沅君,一版李莫愁說:「我在赤練祖師爺前立過重誓,誰在我面前提起這個人的名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可見金庸在一版的人物設計上,原本可能沒打算讓李莫愁出身「古墓派」,或許會是「赤練派」之類門派,另外,一版亦有提到「雲南赤練仙子李莫愁」一說,推測也許「赤練派」是類似《笑傲江湖》中苗疆藍鳳凰的「五毒教」之類;二版因李莫愁已入籍「古墓派」,也就沒了「赤練祖師爺」這號人物,李莫愁改說「我曾立過重誓,誰在我面前提起這賤人的名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8.              黃藥師使出彈指神通,導致李莫愁手臂抬不起來,一版說程英憤怒地為陸展元等家人報仇,打了李莫愁四個耳光,二版則是因程英被黃藥師丟出,撞在李莫愁胸口,才順勢打了李莫愁一耳光。

9.               李莫愁武功不敵黃藥師,逃離時黃藥師時,一版在程英胸口射了兩枚並排的冰魄銀針,二版改為在程英肩頭射了一針。

10.楊過初見的歐陽鋒,一版的行動是「以頭為足,倒轉了身子向前躍行」,二版改為「以手為足,雙手各持一塊石頭,倒轉身子而行」。

11.《神鵰俠侶》郭靖、黃蓉出場時的年齡,一版說郭靖約三十四五歲,黃蓉約三十歲,二版改為郭靖三十來歲,黃蓉二十六七歲。

12.雙鵰為冰魄銀針所傷,一版黃蓉各餵雙鵰兩顆「九花玉露丸」,二版「九花玉露丸」的藥效加強了,只各餵雙鵰一顆。

13.一版的郭芙因是自己威脅柯鎮惡帶她離開桃花島,所以見到郭靖、黃蓉前來,非常害怕被責罰,嚇得請柯鎮惡瞞騙靖蓉,說是柯鎮惡非要帶她出來不可, 二版改為四人同行,一版的描寫自然刪了。

14.一版的郭靖與歐陽鋒對打後,歐陽鋒也抓了黃蓉一掌,而且他指力驚人,「竟把金絲細織,利刃不入的軟蝟甲硬生生的扯下一塊」,當天晚上,黃蓉見到軟蝟甲上裂下了一大塊,正中肩頭,心下覺得可惜,因為「這件軟蝟甲是桃花島鎮島之寶,曾救過她多次性命,不意今日竟毀在歐陽鋒手裡」;二版改了,軟蝟甲日後黃蓉、郭芙等人仍需穿著,因此軟蝟甲不能毀,改為歐陽鋒一抓,在黃蓉肩頭硬生生扯下一塊肉來。

15.柯鎮惡尋歐陽鋒報仇所在,一版的「破廟」,二版正名為「鐵槍廟」;歐陽鋒在楊過幫助下,藏身大鐘下,但準備饅頭、清水及挖開鐘緣青磚,保持空氣流通,都是二版加寫的,免得歐陽鋒餓死、渴死、悶死。

16.李莫愁的武功,一版的「混元太極式」,二版改為「混元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07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島楊過殺人事件

《神鵰俠侶》第三回版本回較

    郭靖認出楊過是義弟遺孤,喜相逢的笑聲似乎還在耳邊,但好景不常在,怎麼才上桃花島拜師,過不了多久,楊過已經被當「壞小孩」,揈出桃花島去?

    一版是這麼說的,楊過上桃花島後,原與郭芙及武氏兄弟拜郭靖為師,但黃蓉卻希望用《論語》、《孟子》等「做人的道理」好好調教他,不想傳授他武功。

    學不到自己想學的武藝,楊過對於靖蓉二人將自己放在「B段班」,感到相當無聊又厭倦。

    這一天,他讀過《左傳》,信步到海灘,在石頭後面睡著了。睡夢中,忽然聽到一聲鐵索聲響,原來是有條帆船下錨停舶,接著,船上走下兩人,由海灘上爬行入島。

    恰在這時,郭芙也在海灘邊的柳樹下,那兩人趕緊抱住郭芙,將她縛牢,嘴巴塞手帕,放在草叢中,又繼續往前爬行。 兩人爬到進莊之路,拿出炭條在白紙上繪圖,想將桃花島地形圖畫下,以做日後進襲桃花島之用。

    楊過本想進到船艙中,駛船離島,但這時船上又鑽出另一人,此人下船後躲在沙丘之後,先前那兩人聽到聲響,回頭查看,卻先後為那人持匕首所殺。

    楊過趁那人行兇之時,溜上帆船,本要起錨將船駛離,但鐵索發出聲音後,殺人者瞬間奔回船上。楊過情急之下,推出蛤蟆功,將那人推往船下水中,就此了結了他。此時黃蓉突然現身,發現死者原是丐幫中人。

    犯下「桃花島殺人事件」後,黃蓉無法容許楊過在桃花島續留了,既然他有暴力傾向,乾脆將他掃地出門,把有「殺人前科」的大麻煩推給全真教,隨他們怎麼教,讓他去自生自滅。

    二版把這段故事完全改掉了,改成楊過在海灘巨石後練歐陽鋒所授內功,而郭芙與武氏兄弟也正好到此玩耍,武氏兄弟卻出言挑釁。

    武修文提議說,郭武三人由郭靖傳功,楊過由黃蓉授藝,何不比武一較高下,看師父、師娘,誰的學生較高明,這句話恰刺中楊過心中的怨懟,雖然沒有從黃蓉身上學得什麼武功,楊過卻亂舞亂打,決不認輸。

    在楊過亂打下,武敦儒將他臉孔按入沙灘,威脅他:「你不服,就悶死了你」,楊過口鼻被悶,內力遂爆了開來,雙掌「蛤蟆功」推出,將武修文打到幾乎掛點。

    黃蓉見狀,知道他的武功授自歐陽鋒,一直逼問他歐陽鋒在何處。此外,柯鎮惡也與歐陽鋒有殺師弟妹之仇,堅持不願與歐陽鋒傳人楊過同在一個桃花島上。萬般無奈下,郭靖只好將楊過送到重陽宮。

    「楊過殺人事件」是不見了,但孩子們玩耍玩成重傷,卻意外牽扯出「蛤蟆功」而挑動黃蓉的敏感神經與柯鎮惡的仇恨之情,因為對歐陽鋒的恐懼怨恨,什麼義兄弟之情,什麼照顧穆念慈遺孤,全都丟到垃圾桶去了,為了歐陽鋒,竟把楊過掃地出門,會不會失之太不厚道?

【王二指閒話】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金庸武俠,讀者們通稱為「射鵰三部曲」,然而,「射鵰三部曲」並不是書名,它不像《哈利波特》一路由《神秘的魔法石》到《死神的聖物》,但都還在「哈利波特」這個大標題之下。「射鵰三部曲」的三種書,並不是真正的「續集」,順著看固然可以,倒著看也無妨,隨意從哪一套開始看,也都無不可。

    但是,有些沒看過《射鵰》,就逕看《神鵰》的讀者,會隨著楊過的境遇,因而感到不平:「這位『郭伯母』是不是得了『迫害妄想症』?為什麼孩子們打架,有人被打傷,就要把打人的『壞孩子』趕走?」

   如果是一版的描述,就比較不會讓讀者生出那麼多的疑惑,畢竟楊過已經成為真正的殺人犯,而且殺的是大人。黃蓉若安置著一個殺人犯在自己的女兒身邊,屬於母親的焦慮是很容易解釋的,但如果只是二版中孩子們打架,兩造一樣頑劣,打人的送走,受傷的留下,這種處置未免過於偏心。

   其實要解答這個問題,還是得從《射鵰》中去找答案,畢竟《射鵰》花了那麼多功夫雕琢黃蓉,《神鵰》可沒辦法一一對沒看過《射鵰》的讀者做「前情題要」。《射鵰》中的黃蓉,行為模式就是把「消滅有可能的敵人」當作「正當防衛」的,她會先對某一些江湖人物投射負面想法,想像對方未來會侵犯自己,於是,在對方或許還來不及張牙舞爪之時,已經被黃蓉設法撲殺。

   從認識郭靖開始,為了避免郭靖被「黃河四鬼」所害,黃蓉就先出手,將黃河四鬼吊在樹上;後來與郭靖在牛家村密室療傷時,因為害怕傻姑會洩露她倆藏身之處,黃蓉也差點把傻姑殺人滅口;而在鐵槍廟中,破解歐陽鋒、楊康在桃花島所犯江南五怪血案後,黃蓉乾脆也把歐陽克之死扯出來,盤算藉歐陽鋒之手殺掉楊康;此外,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腦筋已經錯亂,黃蓉為免他再做怪,又順勢給他致命一擊,告訴歐陽鋒有個「歐陽鋒」比他強,把他逼入瘋狂絕境。

    然而,做這些事,並沒有讓黃蓉心安,畢竟這些事是超過「正當防衛」的「過當防衛」,於是,黃蓉陷入了恐懼感與罪惡感之中。她看到楊過,就先在內心自我投射,覺得楊康是死在自己軟蝟甲蛇毒之下,因而一開始就對楊康之子楊過有所恐懼,不想讓他在身畔;此外,當她見到楊過使出歐陽鋒的「蛤蟆功」,又很擔心歐陽鋒就在左近,於是害怕的心情油然而生。

   想當「小妖女」,想要使壞,黃蓉可比不上她爹黃藥師,從個性上來說,她還沒這個本錢,因為使壞之後卻仍懷有良心的譴責,會將自己逼入「不安」的困境。黃蓉是把楊過「逼上重陽宮」了,但問題還沒解決,因為楊過還活著,還會長大,黃蓉得用更多的時間,為少女時的殺楊康的罪惡感而賠上巨大的恐懼與焦慮。

第三回還有一些修改:

1.      靖蓉二人聊起未將楊過母子接到桃花島,新三加了一段,郭靖說:「我常想將穆世妹接來家裡,讓她母子好好過活,又怕妳多心,想不到穆世妹這麼早便去世了」,黃蓉說:「好捨不得罷?你自己不懷好意,卻來賴我多心,真不要臉!」,郭靖說:「我…我怎麼不懷好意了?」。原來,沒有接穆念慈母子到桃花島,竟還有一個原因,是郭靖擔心桃花島多了個美貌寡婦,無端引黃蓉吃醋。

2.      二版介紹蟋蟀種類的「蜈蚣蟀」與「蛇蟀」,新三版加了一種「蠍子蟀」。

3.      楊過、武氏兄弟、郭芙拜郭靖為師時,新三版加寫了:「十多年前,過兒的母親尚未過世,過兒曾向我拜過師,今天正式再拜」。跟《射鵰》末回的增寫相呼應。

4.      新三版增寫黃蓉教楊過讀《論語》、《孟子》,頗有感觸:「這孩子讀聖賢書,有些想法跟我爹爹十分相似,如我爹爹教他,二人談起來倒必投機。」

5.      一版說黃蓉問楊過與歐陽鋒是否相識,楊過反問黃蓉歐陽鋒是誰,因而引起黃蓉疑心;這段二版刪了,想來是楊過確然不知「歐陽鋒」是誰。

6.      楊過推巨石由山腰滾下來,差點壓死武氏兄弟,一版是雙鵰將武氏兄弟抓到空中逃過巨石,二版則是武氏兄弟縮在路旁,巨石滾入大海,但武氏兄弟稍後也沒站穩而滾下山坡,還好被大樹擋住。

7.          一版說楊過在桃花島見到一條三尺來長花蛇,與一隻蛤蟆相對峙,花蛇竄起,欲咬蛤蟆,蛤蟆則噴出毒霧,避開花蛇,楊過見花蛇一撲一攻,蛤蟆總有法子反擊,越看對蛤蟆越有親近之感。這段二版刪了。

8.          一版介紹白駝山的武功說,「白駝山武功走的是極邪極怪的路子,任誰只要一練上手,那武功就如附骨之蛆,在身子中極難驅除得出,越練越深,教你神魂顛倒,不能自已。大凡世上引人迷惑沉溺之物,如生色犬馬,賭博射獵之類,均有此種特性」,二版刪了這段。

9.          楊過傷害武修文前,一版是與黃蓉在讀《左傳》,二版改為《孟子》。

10.      郭靖帶楊過上重陽宮,被全真教徒當淫賊阻攔,全真教徒擺出「天罡北斗陣」,一版說「搖光」之位以前由清淨散人孫不二承堂,此時仍由一位道姑接充,二版沒有這樣的描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0-2007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龍女要找龍爸爸龍媽媽

《神鵰俠侶》第四回版本回較

    郭靖帶楊過上重陽宮拜師,因為被當作淫賊,於是,一路像在打「人肉保齡球」,延途「擺平」了眾多全真弟子,才終於上得終南山,緊接著又幫忙擊退了淫賊「本尊」霍都王子,總算見到丘處機。

    見到丘處機後,丘道長說起這批淫賊之所以上終南山,乃是為了向長居古墓的小龍女求親。

    小龍女何許人也?原來是當年重陽宮外的一個棄嬰,後來被林朝英的丫鬟兼徒弟收留,並納入她門下,成為古墓派弟子。她古墓派有兩位弟子,大弟子就是女魔頭李莫愁,早已出山鬧得江湖一片血雨腥風,二弟子即是小龍女。

    丘處機再見小龍女,是在她的師父林朝英丫鬟仙逝,全真六子前往致祭時,小龍女出古墓來答禮,此時的小龍女,一版說是十歲左右,二版則改為十三四歲,她告訴全真六子,師父已有制李莫愁之法,請大家勿對她門中的李莫愁操心。

    而霍都等人此番上山,乃是因為李莫愁在武林中大放風聲,說某年某月某日,小龍女要比武招親,只要誰能勝小龍女,不但小龍女委身相嫁,古墓中的奇珍異寶、武功秘笈,也全都當嫁粧歸於夫家。至於比武招親這日,一版說是小龍女二十歲生辰,二版改做十八歲生辰。

    至於師父留下什麼妙計要治她李莫愁呢?丘處機又說了一段往事,原來她們師父是在古墓中留下一封遺書,遺書的內容,一版為「某年某月某日,是小龍女滿二十歲的生辰,此後她要下山找尋生身父母,江湖上相逢,要李莫愁顧念師門之情,多多照顧」,遺書中又囑李莫愁改過遷善,否則難獲善終;二版刪掉了小龍女下山找尋生身父母之事,改為師父立小龍女為掌門,而制李莫愁之法,是李莫愁若不痛改前非,掌門人便將出手,殺她李莫愁,清理門戶。

    二版顯然比一版那份不痛不癢,充滿溫情的遺書合理多了,但不管一版還是二版,李莫愁看完遺書,都一樣憤恨,不過,此時的小龍女,武功已經足可制住李莫愁,這年的小龍女,一版說是十六七歲,二版降為十五六歲。

    若照一版之說,小龍女武功有成,竟是要下山「萬里尋母」,龍爸爸,龍媽媽,你們人在哪裡?江湖上的英雄美人們,還不幫忙向左鄰右舍問問看,有沒有人見過龍爸龍媽,若看到就請他們快現身,因為你們的女兒就要變當紅炸子雞,成為《神鵰》女主角了。

【王二指閒話】

    關於金庸新舊版本的優劣,林保淳在《解構金庸》一書中提到「大體上,天機流行,情感自然充沛,為舊本所長;而精密謹嚴,妥貼穩重,則修訂本為優勝」,寥寥數語即歸納出新舊版各具的優點。

    一版小說確實是「天機流行」,金庸本人也確實是文采豐沛,但有些金庸一時福至心靈的想法,若當伏筆寫下,後來卻沒機會將這預留的「包袱」抖掉,那麼,這些伏筆就會變成書中的負擔。

    藉此話題,我們來探討金庸改版的重要技巧之一:「刪除未使用的伏筆」。說此技巧前,我們先要明白,金庸的一版小說是在報紙上連載,這是現代的作家幾乎不可能使用的創作方式。當年的報紙連載,並不是先將全書完成,再將全文連日刊載,而是逐日交稿,逐日登載,這種當年流行的創作方式,報社既無法保證文章之品質,作家對小說之構思,也隨著每天的思緒與接收到的資訊,而一直在改變,因此,像金庸筆下的長篇小說,我們在做「版本回較」時,就會發現這種現象,即是金庸原本會設計一些伏筆,再將故事循這些路線發展,順機把伏筆解開,然而,因為是連載式的長年創作,前一時安排的小說走向,後一刻可能已經前往另一條道路,於是,就會留下沒有解開的伏筆。

    「小龍女下山尋找生身父母」就是其中一例,類似的例子幾乎每一部小說都有。我們見到的是金庸在原始思維中為小說的發展預留更多「可能性」,但有些花苞並沒辦法開花,若留著這些花苞,實在沒有辦法為整株花的美麗加分。

    一版的這些「沒用到的伏筆」,或許可以讓我們做探查金庸原創意之用,雖然有趣,卻破壞了全書的謹嚴與完整,若留下這些,就好似金庸小說是參差不齊的亂髮,而「金庸美髮師」將這些多長出來的亂髮剪去,全書更整齊美觀,也就更好看了。

第四回還有一些修改:

1.      關於達爾巴,一版說是密宗掌教達爾巴,可能這時金庸還沒構思出「金輪法王」這角色,二版刪去「掌教」之說,改為「藏僧」達爾巴,新三版因為金庸將牽涉西藏之人物一律修改,遂改為「蒙僧」達爾巴。

2.      郭靖跟霍都首次交手,一版說霍都的摺扇白紙上畫著一朵嬌豔欲滴的牡丹,二版刪掉了,而郭霍二人的對打,二版說郭靖將勁力由摺扇傳到對方手上,將他的奪勁盡數化解,新三版改為郭靖將掌力由摺扇傳到對方手上,轉為推勁,而使霍都站立不定。

3.      楊過綁縛鹿清篤之處, 二版是第三代弟子修息內功的靜室,這點疑是誤寫,因為鹿清篤是第四代弟子,因此新三版改為第四代弟子修息內功的靜室。

4.      二版鹿清篤原稱趙志敬為「師叔」,新三版改為「師父」。

5.      二版說楊過對全真教有偏見,是因為郭靖沒有對楊過解釋全真派武功乃武學正宗,當年王重陽天下武功第一,各方各派高手無一能敵,而郭靖之所以能勝諸道,是因眾道士未練到絕頂,卻非全真派武功不濟。新三版改為上述之事,郭靖已對楊過詳加說明。

6.      新三版加寫趙志敬不教楊過武功,楊過的心態是:「這些膿包功夫,學會了也只有個屁用,老子越不學,功夫越加強些!」,十足阿Q式自娛。

7.      一版說郭靖奔向重陽宮救難,「馬鈺在蒙古懸崖上傳郭靖輕身功夫,想不到數十年後,這功夫竟用以解救本教的危難」,二版刪了。

8.      一版郭靖見郝大通受傷,以「一陽指」幫他療傷,二版郭靖未學會「一陽指」,故刪了這描寫。

9.      一版的「淨光」,二版改為鹿清篤,以符合全真教「清」字輩敘輩。

10.  一版楊過初見鹿清篤,除拉屎讓他跌倒,還咬他咽喉,最後將他反綁,大概咬咽喉會致命,二版將「咬咽喉」刪了。

11.  一版丘處機提到王重陽相貌時,郭靖想起穆念慈出家的道觀,有一「活死人」畫像,像上之人應是王重陽,但二版《射鵰》已刪此事,因而《神鵰》也隨之刪除。

12.  林朝英向王重陽叫陣,王重陽問她勝了要什麼,林朝英說要「活死人墓」,一版的王重陽覺得他自己已在活死人墓住了八年,留下好多心血,平白被她佔去,卻是心有未平;這般王重陽未免太小家子氣,二版刪掉了這段王重陽心思。

13.丘處機說到李莫愁是絕色美女,郭靖內心覺得黃蓉比李莫愁美麗,一版金庸加寫說「此乃郭靖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想法,以言端麗秀雅,自是黃蓉遠勝,但論嬌媚冶態,卻又不及李莫愁了」,二版刪除。

14.一版說霍都是成吉思汗「嫡系子孫」,二版改為「近系子孫」。

15.趙志敬教楊過的全真教口訣,比武時唸的幾句,一版是「手腳齊進橫豎找,掌中亂環落不空」、「生剋二法隨著用,閃進全在動中求」,二版改為「修真活計有何憑?心死群情念不生;精氣充盈功行具,靈光照耀滿神京」、「秘語師傳悟本初,來時無欠去無餘;歷年塵垢揩磨盡,遍體靈明耀太虛」。

16.與楊過對打的小道士,一版使的招式「天紳倒懸」,二版改為「揩磨塵垢」。

17.崔志方測試楊過內功,發覺他已有功力,一版說是因秦南琴曾由郭靖親授馬鈺的內功之道,秦南琴從小教楊過練氣,因而楊過已有十年的全真教內功根基;二版因秦南琴已刪,改為楊過練白駝山內功,因白駝山內功上手甚易,進展極速,因而崔志方感覺楊過已頗有內力。我覺得一版較合理,因全真教與白駝山修習內功方法不同,崔志方若功力不俗,應該可以感覺出楊過所運非全真教內功。

18.楊過打傷鹿清篤後,逃入重陽宮附近的密林中,一版在趙志敬前來追捕楊過前,尹志平先來勸說他逃下山去,但還未逃離,就遇到趙志敬,二版將尹志平一段故事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07:55 PM , Processed in 0.06498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