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仅影响身体,也影响心理和思想。很多聪明人选择素食,因为素食使他们思想清晰,轻灵,像爱因斯坦,像富兰克林。 时间走到21世纪,心理方面的变多,这和人的饮食有很大关系。现在的肉和牛奶应该重新在字典里定义,因为他们和十年以前的肉和牛奶不是一个东西。以前我们认为食品的卫生很重要,要干净。现在更关心的是他们的毒太多。我们的饮食习惯没有变,但是肉和奶都变了。消费者权利只剩下了解,和选择。这都是我们的权利。我们,就是要学聪明些。吃什么都是我们的权力 ,嘴长在我们脸上,健康是我们和家人的,我们看我们自己的办。
在当代,素食的名人大概分为两类:公开的和不公开的。前者,多位海外,台湾,香港,因为环境比较自由,也没人会说什么,像克林顿,奥巴马,大S等。后者,有很多,在他们的名人采访录里,会流露出来,像冯小刚,郭德纲,李连杰,等。名人,包括领袖,演艺圈,等等,他们的视野比我们常人要宽,见到的,听到的,也要多得多。他们知道吃什么好,吃什么有害。只是基于舆论的非议,不一定公开而已。如选择公开,那是他们要传达一种素食的信号。还有,素食不是素食主义,你可以和大家在同一桌吃饭,但是你可以选择素菜,至于在你家里,你选择素食就是自由了,至于讲与不讲,都也是他们的自由了。
食物里面的道德:上个世纪食物里面的是营养,当今的食物主要矛盾是有多少毒。地沟油是不合法的一种,而在合法的外衣下,肉,蛋,奶制品里面的抗生素与荷尔蒙呢?
地沟油的反思,食品好坏的排序:
“地沟油”“染色馒头” < 牛奶 < 肉食 < 海鲜 < 转基因食物 < 非有机高化肥 < 有机蔬食(米面豆腐蔬菜) < 少吃(吃是生理需要,吃不是上瘾)
吃的次序:避免前面的,从后往前吃。
我们常人呢,就是要学聪明些。嘴长在我们脸上,健康是我们和家人的,我们看我们自己的办。还有,素食不是主义,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点什么菜,买什么菜,做什么菜,我们都可以选择好的,避开不健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