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76|回复: 0
|
今日神州:中共政壇再現左右之爭。。。
[复制链接]
|
|
今日神州:中共政壇再現左右之爭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正式發出展開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距今已有45年。在中共慶祝建黨90週年之際,「紅風」似有吹遍神州之勢,此時此刻,回顧這段被稱為「十年浩劫」的歷史,意義重大。
據香港媒體報導,在官方徹底否定文革30年後,早有定論的歷史評價,如今卻遭左派翻案。以左派網站「烏有之鄉」為代表的輿論,不但鼓吹重新評價文革,甚至得出文革「偉大」的結論。
文革提倡言論自由?
左派輿論認為,文革打破了各種階級界限,實現了社會平等。群眾可隨意參與政治鬥爭、寫大字報、進行辯論。文革是一場空前的「民主試驗」,民眾言論相當自由。
左派還認為,在群眾嚴密的監督之下,文革期間官員的貪污腐敗行為得以遏制,文革「打倒走資派官僚」的路線,對今天官商勾結的中國,仍具相當現實意義。
針對左派的這種觀點,有學者指這是對歷史無知情況下的荒謬結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首任所長、《文化大革命十年史》的作者嚴家其表示,他不同意「文革是偉大民主試驗」之說。他說,文革只是毛澤東授權民眾,把原來共享權力的集體領導,變成個人獨裁,與民主毫無關係。
對於「文革無腐敗」一說,嚴家其認為,這是在中國特殊的言論環境下,對於當代官僚腐敗不滿的婉轉表達。「『唱紅打黑』是有群眾基礎的,也是出於對腐敗的不滿。」
他說,左派重提文革的「偉大」沒有壞處,「這類左派在中國影響不大,因而言論沒有危險,反而使中國的聲音變得更加多元,對思想的爭論有益」。
嚴家其認為,中國已進入集體統治的過渡時期,文革時的個人獨裁在中國已沒有產生的條件。
多數暴政踐踏人權
但在廣東汕頭創辦文革博物館的前常務副市長彭啟安,對此卻相當不安。他說,這是不少年輕人在未經歷和不瞭解文革情況下的糊塗認識。他認為產生文革的土壤在中國尚未消除,「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思維方式仍延續至今。
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中心主任、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錢鋼對「文革實現了言論自由」的說法提出異議。錢鋼引述他寫於2006年《報人之死》的一段話:「毛澤東煽動造反,卻從未給人民真正的言論自由。」
他還引述該篇作品的另一句話,回應左派輿論:「文革是一場『專制為體、民粹為用』的『革命』,是一場假『群眾運動』之名的多數暴政,是基本教義派式的狂熱燃燒和蜂擁而上;億萬人的人權遭到踐踏,是它的終局。」

高懸於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肖像,受萬世景仰。中國民間至今對毛澤東的功過評價仍有爭議。
老毛髮動文革,老鄧收拾殘局
文革浩劫的始作俑者是毛澤東,他為奪回權力發動了全國上下的「造反」、「破舊立新」,亂局一發不可收拾,不但令大量重要文物受到破壞,甚至一眾知識分子均逃不過被批鬥的下場。據非官方統計,文革的死亡人數是40萬。
1958年,毛澤東推行的「三面紅旗」政策(「大躍進」、「人民公社」及「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全面失敗,國家經濟幾乎陷於崩潰。
1959年,劉少奇接替毛出任國家主席,劉對國家的發展方向與毛有不同的意見,令毛不滿。毛澤東在1966年5月成立「中央文革小組」,嚴打「混進黨內、政府內及軍隊內並伺機奪權」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
同年8月初,毛澤東寫了「炮打司令部」這篇大字報,確立文革的方向——號召整肅「走資派」,矛頭直指劉少奇、鄧小平等人。
直到1976年9月毛澤東病逝,文革才正式結束。1978年12月,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明言,要「貫徹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為劉少奇等一大批被迫害的同志平反」。同時確定改革開放的路線。1981年6月,中共正式否定文革——指文革是「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禍國殃民總後台」 茅於軾發文聲討毛澤東
北京著名經濟學家、異見學者茅於軾,上月26日在財新網發表一篇討毛檄文「把毛澤東還原成人」,文章指毛澤東「終究要完全走下神壇,剝離神像外衣,接受公正評判」。
長達5000多字的文章歷數中共建政後毛澤東的種種罪惡,包括搞大躍進致3 年災荒餓死3000多萬人,搞階級鬥爭害死5000萬人,為逃脫責任又發動文化大革命、逼死政治對手,將國家領至崩潰邊緣等,更指毛姦淫婦女無數,因他在神壇上無人敢言等。
文章還將毛描繪成一個心理陰暗、十惡不赦的變態惡魔,指毛是「四人幫」(毛的遺孀江青、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的頭頭,稱「這個禍國殃民的總後台還在天安門城樓上掛著,在大家每天用的鈔票上印著,中國的滑稽劇,還沒有真正謝幕」。
「滑稽劇未謝幕」
中國輿論對毛評價雖不乏貶言,但好像茅文這般尖銳,且在官媒公然刊出,相當罕見。文章引起轟動,在網上廣被轉貼,叫好聲不絕,但不久就被刪除。
有網民稱「說得太真實了」,「現在就是需要茅老這樣敢言學者!」「他說那些事都歷歷在目。毛的影響至今荼毒我們,今天社會道德淪喪,就是那時荼毒延續。」
也有擁毛者狂罵茅於軾,要他「滾出中國」,「當年沒滅了你算你福氣」!茅1957年曾被劃為右派下放勞動。
82歲的茅於軾坦言, 發文目的是要將毛「徹底趕下神壇」。他表示看到辛子陵的書《紅太陽的隕落》有感而發,這本書實際上就是把毛澤東從神還原成人。
近年,茅於軾多有批評時政言論,也是《08憲章》簽署者;去年10月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後,他一度被禁止出境。
民主是唯一出路
相較於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打黑唱紅」,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則提出了「幸福廣東」的概念,聲稱要堅持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打黑唱紅」和「幸福廣東」表面是爭取中國今後不同的發展模式之爭,更深層的含義是代表了當今中國社會左右兩派勢力的競爭和較量。
縱觀世界各國,不同的勢力的政黨相互競爭制衡,達到了照顧彼此利益的相互妥協。但中國是一黨制,黨內的左右勢力平衡攸關國家的前途。
有分析認為,文革的極左無疑是大錯,但文革後右派獨大,造成國家的對外政策過於軟弱妥協讓步,反倒使得周邊不得安寧的困境;對內則是大幅偏袒資方,勞工保障嚴重滯後,加劇了貧富懸殊的情況。
當工農階層重新淪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加上法制不彰官商勾結欺壓百姓,老百姓不是水深火熱也是生計艱辛。這種情況下,「打黑唱紅」在一些人中產生了共鳴。
事實上, 無論左派或右派,都代表著社會某個階層的利益,都有在政壇中存在的理由和依據,需要彼此制約並在相互的抗爭中妥協,才能達到社會和諧發展共同進步的目標。否則任何一派的獨大都會給社會帶來災難的。
如今,中國社會在不斷發展的條件下重新產生的左派右派,是中國政治進步的一個必然的現象。
不過,這些左派和右派的做法,能解決中國的問題嗎?與其鬥個你死我活,中國的左派和右派還有另一種活法:正大光明地成立左派政黨和右派政黨,然後通過全民選舉去監督對方是否依法治國,這才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專制改革兩派 決戰中共十八大
距離中共十八大還有一年多時間,但人事佈局的競爭早已吹響了號角。黨內的專制派與改革派,將在十八大進行最後的決戰。
按目前形勢來看, 左派來勢洶洶,上有吳邦國、李長春、周永康等高層,中有薄熙來等主政一方的地方官,下還有烏有之鄉等左派網站搖旗吶喊;溫家寶代表的改革派則顯得勢單力孤,似乎再度證實在中國左比右更安全。
薄熙來主政重慶以來,一方面憑藉「打黑」聚集了超高人氣;另一方面他所宣導的唱紅歌、讀經典,有讚有彈,還引起其他省市效仿。值得關注的是,並非各地方如何貫徹紅色文化,而是以習近平和薄熙來等中共第五代領導層的高調「唱紅」。
太子黨「唱紅」卡位
薄熙來積極佈局在十八大晉身政治局常委會已非秘密。為凸顯根正苗紅,「打黑唱紅」成為他的政治武器。
文革時期,薄熙來大義滅親,與父親、中共元老薄一波決裂。文革後,薄熙來並沒意識到文革給人性造成的扭曲,而是把文革中強權暴力理論,在後來的當政路線中運用得爐火純青。
而在十七大已是政治局常委的現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不但公開讚揚薄熙來,還要求中央黨校幹部「精選精學」馬克思和毛澤東著作,希望強化紅色文化的「政治正確」,與薄熙來相呼應。
面對中國往後充滿不確定的日子、社會穩定恐更嚴峻的道路,習薄這兩位太子黨的代表人物,看來都選擇以「唱紅」作為相互政治支援、鞏固統治根基的籌碼。
改革派顯然不甘心讓左派勢力繼續張狂。中共老幹部李銳、杜導正等人,與總理溫家寶則形成黨內改革派上下聯合的局面。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 改革派似乎佔上風。「六四」事件後,他們創辦了《炎黃春秋》雜誌,大膽揭露中共黑暗的歷史。
《炎黃春秋》的重要寫手——毛澤東的秘書李銳、國務院新聞出版總署前署長杜導正等老幹部,已成為中國民主化道路一支中堅骨幹力量。他們以黨員身份揭露中共黑幕就更有說服力,並提拔後輩進入重要部門。目前,民主派主要集中在學術機構,政府和媒體。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