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一个地灾多发国家,重大的地灾往往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因此,古代人民对于地灾的成因,除了以上的三种不同观点之外,也有不少人想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索。由于我国历史漫长,文献丰富而没有经过专题整理研究。本节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一是地灾规律的探索与预言,二是关于地震的科学思想的萌芽与地动仪的发明。
(一)对地灾规律的探索与预言
要探索地灾的规律,首先必须了解地灾的成因和它的形成条件,然后才能谈得上探索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与预言。 关于地灾成因的观点以地震灾害为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阴阳失序论。这就是周伯阳父的观点,其影响也非常深远。由于它最后预言了周幽王的亡国,以致这一学派的观点到汉代发展成为“天谴论”和“阴余论”,而且与朝廷的政治挂上了钩,长期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走入了死胡同,并没有走向科学的道路。 海水相薄论。这是战国时期尸佼的观点,他说:“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但也有人认为是《庄子》的观点。“薄”,是迫的意思。“流波相薄”,即海流和波浪的冲击。这就是说地震是由于海流的冲击而引发的。海水三年一周,以波浪冲击大陆,于是引发地震。这同时也暗示了地震的周期性。这种小周期的提出,可能是地震史上最早的地震周期思维。 天象影响。认为地震是由于星体的运移或隐现而导致的。这种观点始于《竹书纪年》,历代相承不衰。至唐以后,则出现了变化。 夏桀十年(约前1767),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 王嘉荫在《中国地质史料》中指出:“夏桀十年是纪元前1809年”,他说:“把‘五星错行’、‘星陨如雨’和‘地震’列在一起,加上‘伊洛竭’,不仅指出地震原因和五星错行、星陨如雨有关系,也指出了地震的结果是‘伊洛竭’。我们只能相信这是观察自然现象的综合记载,并没有分析原因和结果,但是给我们一个清楚的印象,那就是地震的原因和结果,都有了。” 《晏子春秋》也有关于天象影响地动的记载。 《晏子春秋》载: 齐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登)焉。柏常骞曰: “君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而不踊焉?”公曰:“然!有枭昔者(夜间)鸣声无不为也,吾恶之甚,是以不踊焉,”柏常赛曰:臣请禳而去之。公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亦能益寡人之寿乎?”对曰:“能”。公曰:“能益几何?”对曰:“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公曰:“子亦有征兆之见乎?”对曰:“得寿,地且动。”公喜,令百官趣骞之所求。柏常骞出,遭晏子于涂。拜马前。晏子曰:“嘻,亦善能为君请寿也。今徒为祭,可以益寿乎?然则福兆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晏子曰:“骞!昔(夜间)吾见维星绝,枢星散,地其动,汝以是乎?”柏常骞俯有间,仰而对曰:“然。”(《晏子春秋》内篇,卷第六) (齐)景公问大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曰:“寡人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在四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曰:“吾言之,恐子之死也;默然不对,恐君之惶也。子言,君臣俱得焉。忠于君者,岂必伤人哉。”晏子出,太卜走入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晏子春秋》外篇,卷第七) 《晏子春秋》这两条记载应是说的同一件事,或是一件事的两种传说。因为,同一性质的问题,齐景公不可能受两次欺骗。但从文字上看,似乎有一次是改写的,即将柏常骞改为大卜,而将“维星绝,枢星散”改为“钩星在四心之间”,且文字比较简洁;删去了柏常骞为景公祷枭死及为景公请寿一段不相干的近于巫师言行的文字,主题明确。所以这一段关于“太卜动地”的故事,便被两汉的学者多次引用于他们的著作中。首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道应训》,差不多全文引用了后段文字,只是将“钩星在四心之间”改为“勾星在房心之间”;其次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在不同的篇章中多次引用,在《变虚篇》中最详,与《淮南子》所引字句全同,显然录自《淮南子》。 《晏子》、《淮南子》、《论衡》迭次引用此事,并且均以肯定的态度认可,并作为理论根据,说明从春秋到东汉时期(即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世纪),人们都相信地震与星体运行有关。就像现今有人相信五星联珠之类的天文现象影响地震差不多。 《甘石星经》、《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等也记载有关于地灾的天象: 《柑石星经》载: 钩钤(二星),若出房、心间,地动。 天纪(九星),与贯(星名)相连,有索,即地动。 心宿(三星),火星守(心),地动。 钩(九星),在造父西。河中,星移,主地动之应也。 《史记·天官书》载: 填星(土星),失次,下二三宿,曰缩;有后戚(《汉志》作感),其岁不复;不乃有天裂,若地动。 辰星(水星),有七名,其一为钩星,出房心间一问,地动。 (天裂),天开悬物,地动、坼绝,山崩及徙,川塞溪垘,水澹地长,泽竭见象。 《汉书·天文志》载: 辰星,出于房、心间,地动。 填星(土星),失次而下二舍,有后感,其岁不复,不乃天裂,若地动。 凡以宿星通下之变者,维星散、句星信(伸),则地动;有星守三渊,天下大水,地动,海鱼出;纪星散者山崩,不即有丧。 天开悬物,地动坼绝、山崩及陁,川塞溪垘,水澹地长,泽竭见象。 孝惠二年,天开东北,广十余丈,长二十余丈。地动,阴有余,天裂,阳不足。皆下盛强,将害上(指皇帝)之变也。其后有吕氏之乱。 孝武帝三年四月,有星孛于天纪,至织女。占曰:织女有女变,天纪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动,其后陈皇后废。 《晋书·天文志》载: 钩九星,在造父西,河中九星如钩状,曰钩星,直则地动。 天纪九星,在贯索东,明则天下多辞讼、亡则政理坏,国纪乱;散绝,则地震山崩。 房四星,亦曰天驷。又北二小星曰钩钤,房之钤键,天之管籥。主闭键,天心也。明而进房,天下同心。房、钩钤间有星及疏坼,则地动、河清。 魏明帝青龙四年十月乙酉(二十日),有星孛于东方,十一月己亥(按:本月庚子朔,无己亥)彗星见犯宦者,天纪星。占曰:“刘向五纪论”曰:“春秋”星孛于东方,不言宿者,不加宿也。宦者(星),在天市(垣),为中外有兵。天纪为地震。……景初元年(237)六月,地震…… 以后,在《宋史·天文志》中,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即填星(土星)退行一舍,为水;二舍,海溢、河决;经天退行,天下更政,地动。 这些天象影响地动的论述,所涉及到的行星有钩星、荧惑和填星,即水星、火星和土星。其余的星有枢星(北斗)、维星、三渊(九星),钩(九星)、钩钤(二星)、天纪(九星)、心(三星)、房(四星),均为恒星。枢星为北斗第一星,属于北斗七星(星官),心星、房星属于二十八宿,即房宿(又称天驷星、四星)和心宿。其余星官有维星,为斗杓后三星;三渊,即三柱星,共九星,属五车星官;钩钤星官,共二星,一名天键、二名天官,在房宿北,纪星即天纪星九星。问题是钩星,又作句星,《史记·天官书》说它是辰星七名之一,出房心间,地动。《汉书·天文志》同,但它只说是辰星,这是行星入房心间所致。在《甘石星经》中,钩星为星官,共九星。在银河中,九星排列如钩状。钩直则地动。《汉书·天文志》也说:“句星信,则地动”,“信”即“伸”意。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他们也同时是占星学家)对于天象(或星象)导致地震的发生,深信不疑。但是,从地灾的史料来看,将地灾与星象挂钩的记录却很少,《汉书·天文志》所记载的现象似乎近似。但这个问题作为地灾的预报方法,似乎还有深入探索的必要。 关于钩钤星与地动的关系,《物类相感志》有另外的说法:“地动应钩钤。地之将动(钩钤开,即房星上垂二星若磔开),则始震,盛张大,则动,渐合则止。”这就不是钩钤的隐现问题了。 在古代,世界上不同国家,也有关于地动的不同说法。古代的印度佛教,据《法苑珠林》地动部,依《佛般泥洹经》云: 阿难叉手问佛,欲知地动几事。佛语阿难,有三因缘:一为地依水上,水倚于风,风倚于空。大风起则水扰,水扰则地动;二为得道沙门及神妙天,欲现感应,故以地动;三为佛力,自我作佛,前后已动三千日月,万三千天地,无不感发。天人鬼神,多得闻解。 此外,还有六种震动,四种地动,八种地动等,都是佛力或菩萨力等等。其中只有水动说,与我国战国时《尸子》的海水震撼说有相似之处。 在欧洲,南怀仁在其所著《坤舆图说》中,介绍了古代欧洲人对地震的成因的各种说法。 或问地震曷故?曰:古之论者甚繁。或谓地含生气,自为震动;或谓地体犹舟浮海中,遇风波即动;或谓地体有剥朽,乃剥朽者裂分全体而坠于内空之地,当坠落时,无不摇动全体而致声响者。又有谓地内有蚊龙,或鳌鱼转奋而致震也。凡此无稽之言,不足深辩。惟取理之至正者而姑论其数端及其性情之自然者,如左: 其一、地震者,因内所含热气所致也。盖外有太阳恒照,内有火气恒燃,则所生热气渐多,而注射于空隙中。是气愈积愈重,不能含纳,势必奋怒欲出,乃猝不得路,则或进或退,旋转郁勃、溃围破裂而出,故致震动,且有声响也。正如火药充实于炮铳内,火一燃而冲突奋裂,乃必破诸阻碍而发大声也。或疑气似不能动地。须知气之力坚猛莫御,试观夫风,初亦莫非微气所发,积而至于走石拔树、颓屋、覆舟。夫气之困郁于地,其奋发必力奋而震摇乎地体,理之自然者也,何足异哉。欲证其所由然,则有二端可以明之:一、震之时,率在春秋之月,盖因此二时之气最易生也;一、震之所,必在土理疏燥及多空窟之地,以其易容多气故。山崩之处,内多洞穴者,其震犹更密也。若地有空窍向天,而可以嘘散,所蕴之气者,则终不致震耳。又海中之岛,亦多震者,因外围之海水,与内所含之硝磺,多致生热气,热气既炽,必发震也。所以本土之人,每多掘井,欲其气透而易散,以免地震故也。大凡地震之或先或后,必久属亢旱,或并多风肆暴而致。 这些都是古人对地灾原因的猜想,不能算是科学的解释,但不论中外,古代均有人在探索地震的成因,以求掌握它的规律,以避害趋利。无论如何,不能一概抹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