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28|回复: 3

中國‧五四92年‧北京靜悄悄‧學者:年輕一代不願也不敢表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5-2011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4-5-2011 09:37 PM 编辑

中國‧五四92年‧北京靜悄悄‧學者:年輕一代不願也不敢表達
(中國)5月4日是“五四”運動92週年紀念日,“五四”運動是中國思想文藝復興,但在今年辛亥革命百週年、中共建黨90週年等大日子衝擊下,在五四運動發源地──北京“五四”顯格外低調。有北京學者表示,當代中國年輕一代很少願意真正關心政治,“多數年輕人根本不敢表達”。“五四”是追求普世價值,“不是追求的國家強大,而是形成公民社會”。
當局更多地是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來定義五四。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認為,當局並不承認民主、科學、自由等普世價值觀,“其宣傳和歷史並不一致”。他還說:“五四發生於辛亥革命之後,但孫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百年至今連基本使命都未完成。”不過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認為,“五四”本來是一個伴隨白話文、西方文化等引進的新文化運動,但被過度演繹為政治運動,“所以五四究竟是什麼?大家就很混亂”。
學生精神缺失思想束縛
作為“五四”發源地的北京大學,曾是中國近代史上思想最為活躍的學校之一。但5月3日在校內,僅有一張5月8日一場交響樂音樂會的海報提到“五四”。“五四”精神領袖之一的胡適在北大校園內毫無印記,而另一精神領袖蔡元培塑像被安置在未名湖畔樹叢中偏僻一角,塑像前有幾天前敬獻的花束,已略顯枯萎。花束中夾有一字條,上書“洋洋北大、拳拳赤子、五四精神、永放光芒、無產聯合、反貪反富、任重道遠、鬥爭到底。”署名是“猴小戲作”。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北大學生說,當前中國學生精神缺失、思想束縛,在校園內有“思想警員”監督學生,導致很多學生不敢表達。“歷史需辯論,但激辯歷史活動多因敏感被取消。日前,幾間高校欲舉辦辛亥百年辯論賽,也被叫停”。
父母忠告勿觸及“雷區”
夏業良教授評價,當前學生不敢表達,比不上“六四”時,“那時學生一腔熱血,為理念並付諸行動。我至少很難看出今天的北大學生具備此種精神。20年前的都沒法比,又怎能與五四時相比?”他分析,一代又一代人的犧牲,令當前學生皆收到父母“不要觸及雷區”的忠告。“批判是危險的,政治不能搞,更不能玩中國的民間政治……這是中國學生現狀。”他說:“學生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多考慮畢業後買房買車經營小家園。”
溫家寶寄語青年五期望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3日在中南海與北京20位青年代表座談,強調要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希望青年人“有理想、善學習、講道德、要自立、勇奮鬥”。
邀20青年中南海座談
這些應邀的北京青年代表包括北京大學生,青年作家、社區醫生、游泳運動員、新聞記者、科研人員、文藝工作者、巴士司機、交警、小學教師、農民工、超市收銀等。溫家寶先和他們到中南海西花廳,參觀已故總理周恩來(1898年3月-1976年1月)生前辦公和生活的地方。
據中新社報導,在座談會上,溫家寶說,“我們紀念‘五四’,還是要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建設國家的重任遲早要交給你們,希望你們立志成才,為國家各項事業帶來朝氣。”他並對青年們提出“有理想、善學習、講道德、要自立、勇奮鬥”五點希望。他指出,青年要懂得真善美,懂得肩負的社會責任,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善於獨立思考,學會判斷事物的真偽。靠思考瞭解事情真相,做出正確判斷;還要勇於創新,不墨守成規。”
過去兩年,溫家寶在“五四”前後均到北京高校與學生座談。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5月4日,是一場以北京青年學生為主、後遍及全國、包括廣大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黎和會中,列強不顧中國主權,把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當時的北洋政府表現軟弱,令國人不滿。當時最著名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憤怒的示威者5月4日焚燒了位於趙家樓胡同的交通總長曹汝霖住宅,曹被視為內閣中的親日派,學生還圍毆了在場的駐日公使章宗祥。
砸爛孔家店‧追隨“德先生”
在五四及後來的新文化運動中,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喊出了“砸爛孔家店”的口號,倡導追隨“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Science),探索強國之路。
火燒趙家樓遺址變酒店
五四運動已過去92年,當年的“火燒趙家樓”事件震驚中外,掀起“五四運動”的高潮,但記者5月3日到訪所見,趙家樓遺址已改建酒店,不見當年遺跡。重建後新開放的國家博物館,雖有“五四”展台,卻是與“馬克思主義傳播”一同介紹。
趙家樓遺址位於北京東城區前趙家樓胡同,目前屬於北京軍區司令部招待所及酒店。酒店大門左側牆上有“五四運動火燒趙家樓遺址”的標識,內有不足20張相關圖片,此外再找不到任何歷史遺跡。酒店職員都表示不清楚相關歷史。
在國家博物館介紹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復興之路”展區,“五四運動”位於第3部份第一單元,名為“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官方文字對這一歷史事件的評價是“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展區還陳列了“五四運動”後各大報刊、印刷機等歷史圖片及文物,但並無強調學生運動及自由民主精神。
大學生:現在不需革命民主
來自天津的大學生王建強稱,五四精神就是解放人的思想,實現國家民主,他指當代青年已看不到革命精神,“不過現在也不需要我們去弘揚什麼革命民主,因為不需要,畢竟現在社會發展的很不錯。”
“砸爛孔家店”是當年五四運動的口號之一,而國家博物館此前將矗立北廣場長安街邊的孔子像移至西側南北庭院。3日來參觀的福建楊先生認為,五四精神與孔子確有矛盾,“因為五四是遊行,孔子肯定是不贊成遊行的,要遵從政府。我個人覺得孔子文化思想值得大家學習,但(銅像)擺在國博就不大合適。”(香港明報)

北大校園內的蔡元培雕像前,有一束枯萎的鮮花和寫著口號式詩句的字條。(圖:香港明報)

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的五四運動展台,吸引不少人駐足觀看。(圖:香港明報)

來自天津的大學生王建強說,五四精神就是解放人的思想,實現國家民主。(圖:香港明報)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學生走上街頭,掀起“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五四運動”。(資料圖片)(圖:香港明報)

五四運動的事發地之一火燒趙家樓現址已被改建成酒店。(圖:香港明報)

被從長安街上移入國家博物館內庭的孔子像形單影隻,人們只能透過玻璃遙望。(圖:香港明報)

總理溫家寶(中)5月3日在中南海與20位北京青年代表座談。這是座談會前,溫家寶與青年代表一起參觀中南海西花廳。(圖:新華社)
世華媒體‧2011.05.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5-2011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4日‧中國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前集會遊行‧五四運動爆發
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爆發“五四運動”;青年學生以及廣大群眾、工商人士等聚集在天安門廣場,抗議“巴黎和會”以及1915年中日簽訂的不平等《21條》。“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舉行的一次勝利方締約會議。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就此,當時中國的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在列強面前顯得軟弱,使國人異常不滿,號召“外抗強權(對抗日本侵權),內除國賊(懲除媚日官員)”。“五四運動”從廣義上,被認為是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中國傳統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探索強國之路的思想文化運動。然而從整個社會發展來說,它的影響除了波及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潮流、教育,亦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 “五四運動”:天津學生支援北京。
    世華媒體‧2011.05.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5-2011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四」92週年,北京靜悄悄
(北京4日訊)中國「五四」運動92週年紀念,但在今年辛亥革命百年、中共建黨90週年等衝擊下,發源地北京顯得格外低調。

北京大學是「五四」運動發源地,但北大校園週二僅有一張5月8日一場交響樂音樂會的海報提到「五四」。「五四」精神領袖之一的胡適,在北大校園毫無印記;另一精神領袖蔡元培的塑像,被安置在未名湖畔樹叢中偏僻一角,塑像前有幾天前敬獻的花束,已略顯枯萎。
一名北大生說,當前中國學生精神缺失、思想束縛,在校園裡有「思想警員」監督學生,導致很多學生不敢表達。
北大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認為,中國當局並不承認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觀。他說:「五四發生於辛亥革命之後,但孫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百年至今連基本使命都未完成。」
夏業良說,當前比不上1989年的學運,那時學生一腔熱血,為理念並付諸行動。他分析,一代又一代人的犧牲,使得當前學生受到父母「不要觸及雷區」的忠告。「學生也不想自找麻煩,多考慮畢業後買房買車經營小家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1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千名少年高唱红歌纪念“五四”[高清大图]

http://news.ifeng.com/photo/bigpicture/detail_2011_05/05/6177214_0.shtml#loca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06:24 PM , Processed in 0.13633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